临沭县邮电事业发展史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071
颗粒名称: 临沭县邮电事业发展史略
分类号: F632.9
页数: 7
页码: 14-20
摘要: 因濒临沭河而得名的临沭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其东、南分别与江苏省赣榆县和东海县为邻。临沐县是沂蒙革命老区。临沭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2年,党的杰岀领导人刘少奇,曾在此指导山东军民的抗日和减租减息工作,留下了不朽的历史篇章。1941年8月,临沭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为保证战争时期的通信联络,县委设交通站,为成立临沐战时邮政奠定了基础。同年11月1日,中华邮电部成立,县邮政机构正式定名为“山东临沭邮政局”。
关键词: 临沭县 邮电事业 发展史略

内容

因濒临沭河而得名的临沭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其东、南分别与江苏省赣榆县和东海县为邻。
  临沐县是沂蒙革命老区。临沭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2年,党的杰岀领导人刘少奇,曾在此指导山东军民的抗日和减租减息工作,留下了不朽的历史篇章。
  临沭古代是否有通信组织,因无历史可考证,故不妄加推断。1912年,中华邮政取代大清邮政,之后在曹庄、夏庄、东盘相继设立了代办所,均属沂州(临沂)邮政局管理。1941年8月,临沭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为保证战争时期的通信联络,县委设交通站,为成立临沐战时邮政奠定了基础。
  一、临沭战邮
  1942年2月,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困难时期,临沐县战时邮局在店头村宣告成立。这是由党内交通、报刊发行系统及各级党政军民通信组织,合并组建而成的战争环境下的邮政通信机构。初建时人员少、工作单纯,局址也不对外公布,只负责受理党政军机关公文,一般群众信件很少,也未按规定收取资费,属于半营业性质。1943年3月1日,邮政、交通发行合一,战时邮局机构普及到县以下6个区,由县局统一领导管理。邮件的收寄范围,由机关公文逐渐扩大到平常信函、挂号信函、报纸书刊、抗日宣传品、普通包裹、普通汇款的收寄等项业务,并开始使用邮票,办理计费邮件;对免费邮件也作了一些具体规定,邮件的寄达区域以山东解放区为限。同时,为保证邮件的安全传递,初步建立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手续、制度。1945年,全县自办邮政机构发展到10处,县以下9处,普及面达到100%。
  临沭的电信则起步较晚,1948年,临沂军分区在本县夏庄镇设立电话分站,负责苏鲁交界之东南沿海地区等通信联络任务,兼管地方重要党政军领导机关的话务联系工作,标志着临沐县电信事业的开始。
  二、艰难起步
  1949年1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鲁中南邮政管理分局公布临沭邮政机构为临沭县三等邮局,并公布印戳。同年11月1日,中华邮电部成立,县邮政机构正式定名为“山东临沭邮政局”。1952年10月10日,临沂军分区电话总站夏庄分站,包括人员、设备、器材工具移交邮政局接管,至此,临沐邮政局开始经办电信业务,1953年改称邮电局。
  1956年3月180,国务院决定调整行政区划,撤销临沭县建制,4月1日临沐县邮电局随之撤销,农村分支机构分别划归临沂、莒南、郯城三局管理。1961年8月又与临沐县建制同时恢复。自此,临沐县邮电有了新发展,自办邮电机构在农村已占有主导地位,乡村通邮面和电报、电话辐射面均达100%。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临沐邮电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灾害,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处于徘徊不前的困境。1969年12月,邮、电分家,成立了临沐县邮政局和临沭县电信局,广大邮电职工发扬“人民邮电为人民”的优良传统,坚守岗位,使通信工作未受到大的影响,并有一定的发展。1971年,邮政局推行农村投递摩托化试点,是年,88.5%的农村投递段达到周六班轻骑摩托投递。鉴于当时轻骑摩托车质量不适应丘陵路段的农村投递,试点推行两年即告停顿。1973年9月,邮电合并,恢复了临沭县邮电局。
  三、初步发展
  1976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临沭邮电事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全体邮电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营为中心,以建设为主线,依靠国家政策,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团结拼搏,开拓进取,面向市场经济,改革经营机制,推动邮电通信建设和邮电业务的发展。1977年,县局至各支局的农话中继线全部实现载波电路。在邮政方面,将县内汽车委办邮路改为自办摩托邮路。为提高抗击自然灾害能力,1979年铺设了第一条中继地下电缆(县局至蛟龙支局地下电缆),全长20.5皮长公里,并以蛟龙支局为枢纽,沟通县内东部5处公社的通信,缓解了电路拥挤状况。“七五”期间,临沐县邮电局2200平方米通信大楼建成投产,改善了邮电作业环境。1986年开展了邮政储蓄业务。1989年3月20日,千门市内纵横制自动电话割接开通,从而结束了市内磁石电话的历史。县内邮运也由摩托车改为汽车。邮电局所20处,占乡镇总数的100%, 农村投递全部实行了周六班。1990年,全县共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34.3万元,实现业务收入214.2万元,分别是1976年的4.96倍和15.86倍;固定资产总值为461万元,是1976年的10.88倍,和1949年相比翻了近10番。
  四、“八五”腾飞
  1991年后,临沐邮电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邮电通信“四个一起上”和“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十六字方针,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府及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了 “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定规模”的新观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从临沭邮电通信发展实际出发,创造岀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辉煌成就。
  “八五”期间共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000多万元,超过了建县以来的总和。特别是1993年以来,临沭邮电坚持“高起点、新技术、大投入,一步到位”的发展方针,跨越了通信发展的常规阶段,大量采用程控交换、光纤传输等体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通信技术,使临沭邮电通信设备不管从质上还是量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
  1、光缆电路从无到有,分别有94年和95年开通的临沐至临沂长途光缆电路和临沭县邮电局至各乡镇邮电支局农话光缆126皮长公里;移动电话、无线寻呼从无到有,发展迅猛。以1994年6月11日3000门程控电话开通运行为标志,临沐邮电建成了 “三化两网”,即市话程控化、农话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移动通信网和本地电话网,成为全区第二个建成本地网的县局。
  1995年,广大邮电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为动力,抓建设上能力,抓经营促效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通了白旄、南古等七个乡镇模块局,建成前庄、曹庄两处乡镇1000门独立局,实现了传输数字化,交换数字化,无线寻呼实现了全省联网;完成了市话扩容3000门工程,电话号码升为七位,并入临沂C3网,统一使用临沂长途区号;先后完成了石门、店头等七处乡镇的村村通电话工程,使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467个,村级通话率达84.8%,列全市各县之首。城乡电话普及率由90年的每百人0.19部,发展到每百人1.24部。
  邮政方面,1993年开办了特快专递业务。“八五”期先后增加更新邮件运输、解款等汽车5辆。截止95年底,邮政储蓄实现全县微机联网。包裹收寄机、自动盖戳机,电子秤等业务用具从无到有,邮政自动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此外,还新建了韩村、朱仓、大兴三处支局营业楼,县城增设支局两处,改善了工作环境,方便了用户用邮用电。
  2、市、农话交换机容量达14680门,比1990年增加7.7倍;长途电路达到180条,农话电话410条,分别比1990年增加6..7倍和9.3倍。“八五”期间,邮电通信业务量一直以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态势发展。邮电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达到39.9%和41.6%,与1990年相比,分别翻了一番多。市话用户5年新增3886户,达到4597户,农话用户净增1886户,均翻了2.6番;无线寻呼和“大哥大”分别达到1664户和440户;1995年收寄邮政函件达97.6万余件,为1990年的7.9倍;特快专递自1993年开办后,1995年全年达8747件;邮政储蓄余额达到8467万元,为1990年的4.2倍,规模经营的格局已经形成。
  3、面对改革开放后邮电通信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临沭邮电局领导审时度势,决定在加速发展中切实改善服务,以增强实力,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1993年在全省邮电优质服务竞赛中,夺得了“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为了进一步改善服务,推动邮电服务上水平,1994年在全县范围广泛开展了“树邮电新风,创优质服务”活动,并不断强化内外部约束机制,聘请了36名邮电行风社会监督员,成立了电信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室。同时,还本着硬件、软件一齐上的原则,改善服务环境,增添服务设施,投资20多万元对县局营业厅进行了改造装修,开通了多媒体话费查询系统,实行了对市话用户的预检预测制度,及时发现和查处障碍,减少了用户申告。1995年5月,邮政优化管理工作通过市局达标验收,使邮电服务上了一个新台阶,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窗口单位”,并被省局授予全市邮电唯一“树邮电新风、创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邮电通信发展规划,临沭邮电部门的全体干部职工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全县邮电通信现代化建设,继续保持邮电通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临沐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做岀更大贡献。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

《临沭文史资料》

临沭文史资料第七辑文史资料,在内容上,建国前的有关史料仍占较大比例,诸如匪祸、人物、名胜、文物等。对建国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映我县各项事业发展以及发生的某些重大事件,如水利、邮电、保险、征兵、知青下乡、卫生防疫、公安工作、民工支边等,则重点进行了组稿和选用;目的是使资料更贴近现实,以史为鉴,教育后人。可以说,本辑内容兼古及今,可读性强。

阅读

相关人物

任开玮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