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致富带头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011
颗粒名称: 甘当致富带头人
其他题名: 记县政协委员重坊镇高集村党支部书记李金春
分类号: K820.852
页数: 6
页码: 28-33
摘要: 1998年,对于原来各项工作长期落后的高集村来说,称得上成绩辉煌。上半年,全村没有出现一例集体上访事件,令干部群众深感头痛的''三提五统”收交,只用了3天全部完成,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均跃居全镇的先进行列,村集体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增加40万元,人均增收400元,面对这巨大变化,人们不会忘记他们的带头人——县政协委员、村党支部书记一一李金春。
关键词: 李金春 人物传记

内容

1998年,对于原来各项工作长期落后的高集村来说,称得上成绩辉煌。上半年,全村没有出现一例集体上访事件,令干部群众深感头痛的''三提五统”收交,只用了3天全部完成,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均跃居全镇的先进行列,村集体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增加40万元,人均增收400元,面对这巨大变化,人们不会忘记他们的带头人——县政协委员、村党支部书记一一李金春。
  在困境中崛起李金春,今年40多岁,粗壮的身材透出浑身用不完的劲;宽阔的脑门里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一副近视镜里的两只有神的眼,始终望着前方。不认识他的人会把他当做一个就兢业业的教师或学者,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言词里透露出对社会的理解和事业的热心。
  他1980年入党,曾两次任村里党支部书记。
  1991年,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他决心下海,摸出一条致富的路,他辞去支部书记的职务,筹措资金,借用场地建起了金属拉丝厂。凭借着他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和精心管理,经过几年的艰苦拼搏,拉丝厂由小变大到95年底拉丝厂巳拥有固定资产20余万元。1996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镇工业区投资30余万元,扩建成了冷轧罗纹建材拉丝厂,年产值达70余万元,填补了重坊镇建材市场的空白,成为全镇兴办企业致富的典型。经济实力的增长,没有改变他对社会的责任心,相反的为他回报社会更好的关心群众的意愿提供了条件。他虽然工作在外,一年难得有空在村里呆一会,但他时刻想着群众,村里人有了困难,他总是热心相助,因此,群众是想着他,有了问题愿向他请教。如97年下半年,铺里村个体私营企业——腾达装饰板厂不幸发生火灾,经济损失近10万元,眼看难以维护局面,危难之际,李金春伸出了援助之手,他走街串户动员工商界朋友捐款20000余元,解决了该厂的燃眉之急。救活了这家企业。
  受任于危难之时
  98年2月份,经选举,李金春再次出任高集村党支部书记。当时高集村是全镇出了名的后进村。班子曾几经调整,效果不佳,干部不团结,村民一盘散沙,集体负债严重,干群关系紧张,1000多口人的小村负债10几万元,唯一能挣钱的沙厂,又被个别人变相承包,群众意见很大,经常成群结伙到县镇上访,告到纪委、法院,在县乡会议期间,反映更为强烈。因此,镇党委、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改选支部班子。经过全村14名党员投票选举,李金春第三次当选为高集村党支部书记。这时各种风言风语扑面而来。“发了财,又想当官那么多人都没当好,这个官他能行吗?”他的好友也劝他:"那么个烂摊子,不好拾掇……不如集中心思挣几个钱是真的,不要有福不享找罪受。那个芝麻官有什么干头。”李金春笑着说:"我集中心思办厂,个人收入是增加了,但俺高集村总是落后,我脸上也无光,三次选我,是领导和群众对我的信任,官大官小,只要好好干,对得起父老乡亲就行了。”李金春没有让群众失望,他接过了沉重的担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治混乱凝聚民心李金春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上任伊始,面对村里的混乱状况,他吃不好饭睡不着觉,展转反侧,暝思苦想,认真分析村里的现状。走访老党员、老干部,深入了解群众,召开党员会、支部会、干部群众大会,找出村子落后的原因在于“无章理事”、“有章不循”,找准了症结,就从党员干部入手,用党章、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知识、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用党的宗旨公仆思想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他率先垂范,要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增强干部、党员的凝聚力。接着又从严实施“三八三一”工程入手,狠抓制度建设,通过村民会选出村民议事会和村民理财小组,村委重大决策必须经村民议事会讨论同意方可付诸实施。村里所有开支,必须有村理财小组盖章方可入帐报销。坚持每月对财务收支帐、计划生育、宅基地使用、电费收缴情况张榜公布,使群众掌握情况实行监督。村里工作就绪后,他又根据群众反映,清理遗留问题,村委会提出后,村民议事会批准,将原个别干部变相承包的沙场,收归集体所有。村干部集资10万元, 群众集资30万元,由支部委员李成行负责组建黄沙公司,一年产值近80万元。分配不公是村里老大难问题,是村民最不满意的问题,他遵照村民议事会的意见,根据法律规定,将部分人用不正当手段多占的土地和白果树全部收回重新承包,仅承包费一项多收10万多元。这样做触动了个别人的利益,有些人找上门,有些人明里暗里骂,有些人用更恶劣的手段威胁。但李金春没有退缩,他以理服人,说服教育,对个别采用恶劣手段的人,他坚决回击,寸步不让,他心中无病,胸怀坦荡。他组织群众把原有的排水沟全部疏通,根据村里的实际新挖三条排水沟,以路带沟,沙石硬化了中心路,彻底改变了村中"下雨天出不来,进不去的"状况。李金春以他的实干,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信赖,党员说:''看来,我们的票投对了”。群众说:“这么干下去,我们服气,髙兴。”成功仅仅是开始“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李金春的心血没有白费,高集村各项工作都走到全镇的前头,过去有名的集体上访村,现在是“村泰民安” 了,遗留下来各项提留,计划生育、电费的收交的尾子全部搞清。初步成功,使李金春认识到“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必须转变作风,由领导型向服务型转变,只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农村没有多少难办的事。”他的工作之余,没用在吃喝玩乐上,而是用于认真看书学习,他学政治、学技术,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适应变化了形势。谈到未来,充满信心的说:“村中有了变化,这仅仅是开始,下边的路还长,村里要发展村办企业,以壮大集体经济,走重工强农,共同富裕之路。”是的,人们相信,李金春将带领高集村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重坊镇供稿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

本辑收录山东省郯城县政协自1981年成立以来到1988年17年间政协委员中有较大贡献者的资料或事迹。所选政协委员包括各界人士,或在经济发展中贡献较大并带领群众勤劳致富,或在技术上有专长、工作上有成就,或在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领域中有一定影响。书后附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郯城县委员会历届机构设置及其成员》。

阅读

相关地名

李金春
相关人物
郯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