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首王启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944
颗粒名称: 匪首王启信
分类号: E297.51
页数: 8
页码: 170-177
摘要: 王启信,男,1908年出生在郯城县泉源区大王庄村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家中有草房三间,洼地三、四亩。王启信虽然从小跟随父母在家务农,但是很不正干,经常偷偷摸摸,手脚不老实,为群众所厌恶。随着年龄的增长,偷盗的恶习越来越重。
关键词: 马头镇 匪首 王启信

内容

王启信,男,1908年出生在郯城县泉源区大王庄村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家中有草房三间,洼地三、四亩。王启信虽然从小跟随父母在家务农,但是很不正干,经常偷偷摸摸,手脚不老实,为群众所厌恶。随着年龄的增长,偷盗的恶习越来越重。在20岁左右时,就伙同石碑村的陈士冒,刘埠村的娄成启,前寺村的孙庆田等人以拜把兄弟、收徒弟等手段,拉帮结伙,聚成百余人的一股土匪,王启信为匪首。后来,他与土匪头子赵连峰(临沭县新庄村人)联合起来,共有匪众200多人,赵连峰充当匪首,王启信为副头头,与王启信一起从匪的陈士冒,孙庆田等也当上了小头目。他们购置了枪支弹药,匪势猖獗,盘踞在泉源区的翁屯一带,经常带领匪徒荷枪实弹,到周围村庄抢劫财物,弄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1939年(也有说1940年)国民党东北军57军一部进驻挂剑区的王家庄。有一天,驻王家庄的部队以协商招安的名义,"邀请”赵连峰到王家庄面谈。赵连峰带领十几名全付武装的贴身警卫赴王家庄。其实该部事先已设下埋伏,迫使赵连峰就犯,赵连峰翻越了马陵山,发现有埋伏,想跑也来不及了,赵连峰及其警卫全部被击毙。当天晚上,该部队即,攻打翁屯,抄王启信的老窝,打死和俘虏100多人,王启信带领100多名土匪突围逃跑。王启信逃到临沭县的洪水一带,继续招兵买马,扩充势力,自封为团长,孙庆田为副团长,陈士冒为参谋长。后来,驻王家庄的部队调走,他又把人马拉到翁屯、泉源头一带活动,把势力发展到临沂、临沭、东海等县。
  王启信的势力,由原来的200多人发展到近千人,仅他的心腹一一徒儿、徒孙、干儿子等就有100多,势力越来越大,话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到处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有些村庄的群众为了自卫,就购买枪支弾药,自发地组织联防,抗击土匪。王启信把这些自发的联防组织,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恨得咬牙切齿,想方设法要把他们吃掉。现就几例事件,对王启信的罪恶可略见一斑了。
  1940年古历2月2日,王启信派匪徒明目张胆地到大马庄要粮要钱。大马庄联防的群众不给,并把匪徒赶跑。当天晚上,王启信带领匪徒倾巢而出,攻打大马庄。大马庄被打开后,惨杀男女老少38口,王启信亲手杀害5人。同年2月26日,姜桥联防被攻破,杀死群众48口。据统计,仅大马庄和姜桥被烧毁房屋3020间,抢走牛、驴230多头,粮食和其它财产也被抢掠一空。纪庄、宋家五湖等村庄都遭受过王启信的烧杀抢掠。他不仅在泉源区、挂剑区一帶抢掠,就连临沂、临沭、东海等县都深受其害。
  滨海军区在反“蚕食”斗争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稳定滨海根据地的社会秩序,于1943年5月份开展了剿匪斗争。在剿匪斗争中,王启信这股土匪被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打得走头无路,只好率500多匪徒投诚,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抗日行列。共产党、八路军从团结改造这支土匪武装,壮大抗日力量的愿望出发,随将王启信部改编为八路军临郯独立二团(临沂县沭河东部的陈世昌那股土匪投诚后改编为八路军临郯独立一团),王启信任团长。这个团在改编初期,由沂河支队管理,后由老四团接管。老四团接管后,把该团改名为临郯独立大队,王启信由团长改为大队长,但外人还称为王团,王启信还自称团长。
  为了改造这支土匪武装,沂河支队和老四团先后派进去骨干力量70多人,由于升照任大队政委,张云山任参谋长,连长都由王启信的部下担任,指导员都由八路军派去的干部担任,派进去的其他骨干力量,都分配到各连队开展工作。老四团的团长贺建同志也亲自到王启信的驻地为部队上政治课。给他们讲形势,讲任务,提出希望和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分化瓦解工作,王启信由原来投诚的500多人,只剩下200多人,匪性也略有收敛。平时,把他们规定在泉源头、邵湖、窑上一带活动,一切听从老四团的指挥。
  王启信被八路军收编教育后,虽然匪性有所收敛,但是他并没有彻底改恶从善的决心,而是翻手为云,复手为雨,表面上接受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其内心总是想谱土匪的老营生。老四团的领导也看出了王启信的内心动向。于是,老四团要在1944年8月6日调临郯独立大队到临沐县的月庄整训。并于8月5日由通信员把通知送给大队政委于升照,于政委看后,转交给王启信,并通知所属人员6日1点钟吃饭,3点钟出发,7点钟到达指定地点。要求部队早休息。当天夜间,王启信组织他原有一帮人员叛变,杀害八路军派进该部的于升照政委等19人,制造了震惊临郯的王启信叛变事件。王启信叛变后,先是投靠驻新安镇(今新沂市)的伪军张凤宣。后又充任敌游击支队长,潜入郯五区北部村庄,进行间谍活动,并偷袭郯五区从事抗日工作人员。1945年8月的一个夜晚,王启信带领数百名匪徒,偷袭我工商局驻北涝沟的五人小组。五人小组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其中4人被当场打死,另一名仅十四五岁的小同志被俘后惨遭杀害。有一天拂晓,五区武装部长邵常伦同志,从家中返回五区,行至南涝沟时,被王启信带领匪徒杀害。
  日本投降后,王启信又充任国民党郯城县第二中队长,“平仁部队”第二大队长,在苏鲁边界的炮车(属江苏省)、三捷庄和花园(属山东省)一带烧杀抢掠,残害百姓,猖狂地从事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活动。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王启信越发感到末日的来临。随带其亲属逃到上海、福建等地。1950年被郯城县人民政府捉拿归案,公审处决,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收录山东省郯城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民族、宗教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资料。本辑选载了《郯城沦陷前后》、《抗日医药救国会》、《郯城义顺恒药店》和《马头镇八大寺追忆》等25篇文稿。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王启信
相关人物
孙庆田
相关人物
赵连峰
相关人物
贺建
相关人物
邵常伦
相关人物
张凤宣
相关人物
临郯独立大队
相关机构
郯城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临沭县新庄村
相关地名
前寺村
相关地名
刘埠村
相关地名
临沂
相关地名
临沭
相关地名
东海
相关地名
新安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