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的牛市街与槽棚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910
颗粒名称: 繁荣的牛市街与槽棚业
分类号: TU264
页数: 15
页码: 117-131
摘要: 马头镇的东北部靠近沂河大堤,有1条东西大街,名为牛市街(即东小圩子)。人们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清朝末年集日牛市设在这里,久而久之,人们就这样称呼了。现在是马头镇行政区划东胜街的一部分。
关键词: 马头镇 牛市街 槽棚业

内容

马头镇的东北部靠近沂河大堤,有1条东西大街,名为牛市街(即东小圩子)。人们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清朝末年集日牛市设在这里,久而久之,人们就这样称呼了。现在是马头镇行政区划东胜街的一部分。
  当年牛市街的槽棚业是很繁荣的。每月三旬的三、八为大集,五、十是小集。集日到来,天刚蒙蒙亮,小贩的叫卖声就回荡在整个大街,沿街卖吃食的摊铺炊烟袅袅。太阳竿子高时,人们赶着牛,牵着驴,相继上市了。九点左右,整条街两边就挤满了牲口,中间行人摩肩接踵。买的卖的,讨价还价的,经纪人的来来往往,人们都是那样地忙忙碌碌。直到夕阳西沉,牲口离去,人影渐稀,一整日的喧闹,才稍安静。
  这样一个集日,牲口上市量一般在百多头,最多三四百头。成交的牲口约在六七十头,最多百多头。每年以麦收前和秋收后为旺季。
  在成交活动中最忙碌的是经纪人。他既要满足买主的要求,同时又要使卖主感到满意,除了牲口的实情外,全凭经纪人的一张厉嘴了。他们常常是手拿一根小树条,来往于买主与卖主之间。牲口一上市,他们便主动过去与卖主搭讪:"几岁口?想卖个什么样的价钱?……”这时卖主往往趁机拜托:“随行就市,酌量着办就行了。”买主来了,他们也主动过去打招呼:“想买个什么样的牲口?能出多少钱?”买主此时也往往提出要求,请代为挑选。这样的买与卖,也不是一经撮合能成交的。因为一头正当年的牲口,膘情、使役都很好,主人是不会轻易卖掉的,因为急于用钱而卖掉牲口也是不多的。当然在收获季节后,卖掉牲口以减轻饲养也会有的,这些情况复杂,经纪人只管从中撮合获点好处,后果他是不负责任的。还有一种所谓“割耳朵”,就是卖主想卖一千,买主能出一千一百,这一百就被经纪人从中割了耳朵,而买卖双方都是不知道的。鉴于上述多种情况,所以经纪人跟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时,不是直接叫明多少钱,而是使用他们的行话,以便从中做手脚。所谓行话,就是多少钱他们不明说,而是用XX嘎代替。嘎代表数字,如一:流字嘎;二:弹字嘎;三:斜字嘎(或品字嘎);四:吊子嘎(或方字嘎、老德嘎);五:拐子嘎;六::挠字嘎(或痒痒嘎);七:柴字嘎;八:别字嘎;九:老弯嘎等。比如一头骡子能值两千元,他们讲价时就说“弹字嘎",一头牛要价七百元,经纪人就说是“柴字嘎”,零头兼用手语。所谓手语就是在袖子里摸手指头,用经绍人的行话说,这是“袖里吞金”,也有直接比划手势的,这就是摄七(拇指、食指、中指伸开摄在一起)、别八(拇指、食指伸开)、钩子九(食指伸出弯如钩)。
  附带说一下经纪人手中的小树条,它是亮牲口时的主要工具。这可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它简直象魔术师的魔棒。没精打彩的牲口经小树条一摇晃,便昂首挺胸显得精神起来。本来走路松松垮垮,或蹄脚里钩外撇的,啪啪啪,小树条几下抽打,牲口便精神抖擞,快步如飞,那些小毛病也就不见了。持犹豫态度的买主,经这一番表演,会很快作出买的决定,经纪人也就很快成交这桩买卖。
  牛市街生意最兴旺时,仅经纪人就有数十人。经纪人的报酬是买卖双方额外给予的八交易税是另外的。过去牛市的税收叫“行用”,属牛行管。办理牛行的手续是每年一次,或三年一次,经当时的县衙门批准,交上款,发给营业证,这就可以在集市上开票收行用了。当时为五分用,买方三分,卖方二分。"七七”事变前,马头镇的牛行系马恒晋、孙宝卓、骆云章、吴老伯等集股买办的。印有三联单,成交后,开票交用,买主一联,卖主一联,存根一联,填写清楚买卖主姓名、住址、什么牲口、价钱、经纪人等。牛行的买办形式很象现在的承包。买好牲口的重要一关是挑选。首先是毛色、膘情、牙口,这些是外表,一看能够知道。至于一些隐病、假口、牲口的不良习性等,就必须有经验的经纪人和常使牲口的庄戶人才能辨别出来,其他人不是能够轻易发现的。所以经纪人多是买主的参谋。
  毛色,就是牲口的颜色。分黑、红、黄、青、白几种。黑的有乌锥、烟薰;红的有赤兔、枣红;黄的有黄膘、草黄;青的有菊花青、草青;纯白色的是少见的。有的牲畜年老毛色会褪变,有的褪浅,挑选毛色时要注意的。
  膘头看来是表面的,但内里也有些讲究。牲口役使伤了,膘头较差,但是喂养适宜,也能肥胖起来。这种牲口经不起役使。有人专门低价买这种牲口,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等膘头较好了再高价卖出,这叫"蹲肥”。没有经验的人,单凭膘头认定牲口的好坏,往往会吃亏上当。
  牙口是牲畜的年龄标志。乳齿为幼畜,一般是牲口出生后两年左右开始掉乳齿生新牙,两个齿的幼畜叫"一对牙”,稍长有"四个牙”、“六个牙”、“新八岁口”、“老八岁口”、“没牙”(即两光光)。“新八岁口”是牲畜刚齐口年富力强的时侯,"老八岁口”就衰老了,"没牙”为更老。看牙口是根据牲口牙齿的渠纹来确定的。有经验的人会造假牙口来骗人,但内行人是蒙不住的。还有门齿的多少也是挑选的标准,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七穷八富九插花,有钱难买十个牙。
  牛市街的平时,也较为热闹。各种店铺两边比比皆是,特别是饮食业和烟酒糖茶”可以说是三步一摊,五步一铺,仅卖熟猪头肉的就有五六家,葛家、刘家、程家、郁家是这里的常户,不分集日、平时,整天经营。更有刘文起的馍馍、油盐卷,张茂松的蒸包、油煎包、烤牌、发面卷,朱顺长的糁、秦家的粥,其他牛舌头烧饼、缸炉烧饼、翻花卷、麻花、油条,低摊的糖果篮,高摊的糖球串,各种吃物零食,真可以说应有尽有。
  夜晚来临,五六个过路灯,家家户户门前的马灯,小摊小贩的各色各样的照明灯, 全都点着了,整个牛市街灯火通明。烫面包——豆腐——夜食的叫卖声,在夜空里显得更加清脆入耳。
  来这里买卖牲口的,有远路的,有近路的,有调换牲口的,有急着使役的,但促使这里比较繁荣的,主要是贩卖牲口的过路商人。他们或住在这里买,赶往他处去卖;或从他处买来,在这里出售。这些客商在牲畜行称作“拉短缰”,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他们多是涡阳、蒙城、南徐州一带的,也有八义集、土山、宿阳山、官湖的。北客则多是青州府、潍县、高密、平度、莱阳、胶县的。
  为了适应客商需要,牛市街便兴起了槽棚业。这个行业起于什么时候,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说不清楚。他们大多说,是父亲那辈干的,或者是爷爷那辈干的。虽然没有准确时日可记,但据此可以推算约起始于清季。
  所谓槽棚,并不是一般客栈。它不仅住客,而且要有宽敞的棚子供牲畜过夜,更要有食槽,供骡马牛驴夜间吃食。由于这样,以栏圈牲口为主,而客人住宿次之的,这便是“槽棚”了。当时牛市街开办槽棚的大小不下十余家,有马恒晋、马恒右、马文起、马文连、杨福起、孙友诚、孙友谅、马圣堂等,共有槽棚数百间,食槽数百个,每天都有五六百甚至上千头牲口投宿。比较起来孙家槽棚有一定代表性,既不属太好,也不属于太差。
  孙家,有房子十多间,三间住客人,其他盛草盛料,棚子三个,能住三至四帮牲口,一百二十多头。最多时,天井里,当街上都拴有牲口,得派人给看着。
  孙家槽棚全家人跟着忙碌,一般不雇人,偶而忙不过来,找一两个人临时帮帮忙。这样的时候很少,一年半载,偶尔一次。股东、帐房先生、伙计溶于全家。
  当时是夭天有客人住。要是撑棚子啦(客人容纳不下),棚主会主动的分一些给住少的棚子,但老主顾必须有所保证。客少时,争客现象也时有发生。各家槽棚派人迎到南门外南新庄、毛庄一带。老客户,有主顾,不能争,所争的,多为新来客户。谁能先迎上去,接过打头人的鞭子,咔咔两个响鞭,别人也就不能再争了。
  客人住进后,棚主招待酒饭,四个碟一个大盘,不收钱,客人住宿也不收钱,只收牲口的草料钱。比如每头牲口用多少草,多少料,这帮牲口共多少头,用多少草料,要计算得清清楚楚。棚主在这些草料上找利润。如在市场八分钱一斤买来,卖给客人就要算一毛或一毛二分,有三分之一的利。孙家每天能收入大洋六七元,每月二百多元,纯利润在百多元上。
  客人走时,要是缺人手,棚主负责雇人给送。所雇的人叫送趟子的,要有技术,首先得会打鞭子。所谓打鞭子,就是鞭子打得响,拉长音,不拉音不行。再就是会喂牲口。杨麻子、老陈、铁公鸡都是当时送牲口的能手。他们不但掌握上述技术,而且眼疾手快,一旦发现那头牲口有异向行动,鞭子就会马上在这头牲口耳边响起,那牲口也就立即俯首贴耳,乖乖地听从指挥。当时牛市街有这种技术的不下十几人,一帮牲口他们的行话叫一把牲口,最多六七十头,最少四五十头,要四人赶。前头有一人牵着毛驴,驮着行李领头,另一个叫打头的,执鞭相随,后边有两个赶的。赶路时,要时时小心,处处留意,严防“炸群”。所谓“炸群”,就是牲口受惊,到处乱窜乱跑,丢失牲口是小事,往往会撞死或踏伤人。制止炸群于萌发状态是打头的主要职责。
  送,有短途,长途之分。短途多数送到临沂的王桥,或莒县的崔集,来回一天或两三天。长途的送到潍县、高密等,来回要七八天。不管长短途,一般是一天六七十里路。送的人,由客人付给一天一块大洋的身工,吃喝由沿途的棚主供给,身工净赚,没有任何其他花费。
  另外牛市街还有六七家专为牲口打掌挖漏的。姬凤彬、刘文斗、刘文元、王怀仁、刘福田,是有名的手艺人,经他们打的掌,牢固、舒适、经久。因漏而引起的痫腿,挖后能很快恢复。
  客人缺钱,棚主代为借垫,这是常有的事。以后客人会很快把钱汇来,或派人去取来。这是生意人的职业道德,是生意人中间最讲究的信誉问题,这是马虎不得的。
  与槽棚并称的还有圈行业。圈行是专门接待贩卖毛猪的坊店。
  马头的圈行清末民初就有,紧靠牛市街,业务兴旺时是民国十九年前后,最多时有四五家。经营时间早,规模大,老圈口多,生意好的要数黄金顶的郑家。
  当时郑家能住下三窝(群)猪,近二百头。客人多是过路商,种完麦至春节这段时间,是这个行业的旺季,几乎天天有客人。货(猪)多是苍山、费县一带来,打往青口或清江卖。也有官湖、窑弯、宿迁一带的客人,来这里买,转往河南一带去卖的;也有赶往海头、岚山头、石臼所、安东卫去销售的。还有一种,就是在这里买齐,接着放牧一个多月的秋茬,增到八成膘时,赶往别处去卖的。
  凡是要过沂河的老圈口(即熟主顾),客货未到,就先派人来通知,圈主接信后,马上派人去打河。打河就是打凌,打沂河里的冰冻。如果不打,猪会被冻块碰撞得少皮无毛,影响赶路和出售。当时打河好手有陈夫友、陈夫兴等多人。到了圈行圈主管吃管喝,四碟四盘,客人再付给两块大洋的辛苦费。
  客人住下四碟两碗流水菜,随吃随添,连同住宿都不收钱,跟槽棚一样,只收饲料钱。象这样,郑家一年也能收入百元左右,其他家可依此类推。
  事变后,战事不休,兵荒马乱,槽棚与圈行业也就逐渐萧条了。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七辑》重点记述山东省郯城县码头镇建国前的民间手工业、服务行业、较大的经济实体、颇有名气的商业字号等情况。共收录文章27篇。

阅读

相关人物

艺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马恒晋
相关人物
孙宝卓
相关人物
骆云章
相关人物
吴老伯
相关人物
马恒右
相关人物
马文起
相关人物
马文连
相关人物
杨福起
相关人物
孙友诚
相关人物
孙友谅
相关人物
马圣堂
相关人物
姬凤彬
相关人物
刘文斗
相关人物
刘文元
相关人物
王怀仁
相关人物
刘福田
相关人物
牛市街
相关地名
涡阳县
相关地名
蒙城县
相关地名
南徐州
相关地名
青州府
相关地名
潍县
相关地名
高密市
相关地名
平度市
相关地名
莱阳市
相关地名
胶县
相关地名
毛色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