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镇的丝织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906
颗粒名称: 马头镇的丝织业
分类号: TS145
页数: 8
页码: 87-94
摘要: 马头镇的丝织、打花线这两个行业,都属于家庭手工操作的小作坊,规模小,资金少,设备简陋,赢利不多。就是资金比较多,曾收过四个徒弟的杨保德,也只有三台木质织机,其他搞丝织的只有一台织机。
关键词: 马头镇 丝织业

内容

缫丝织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发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就把各种丝织品通过横贯亚洲的丝绸之路向外输出,闻名于世界。
  在马头镇作为家庭养蚕缫丝很早就有,至于形成专门的丝织业,大约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前后。当时有赵如平的祖父在马头镇首先开办了打花线这一行业,随后又有吴庆祥、周守正、赵义顺等人专门从事这一行业,零星打花线的还有七八家。清宣统元年前后,杨保德在马头镇开办了织绢、织罗底的丝织业作坊,继而又有杨新杰、王兰昌、李永胜、赵如平、周瑞典等人专门从事这一行业。另外还有“源兴”、“丰聚同”、“源余”三大商店设有缫丝厂,专门从事缫丝。
  马头镇的丝织、打花线这两个行业,都属于家庭手工操作的小作坊,规模小,资金少,设备简陋,赢利不多。就是资金比较多,曾收过四个徒弟的杨保德,也只有三台木质织机,其他搞丝织的只有一台织机。有的作坊主人,原来是一无所有的穷人,为了谋生,拜师当学徒工,出师后,辛辛苦苦,省吃俭用,积攒一部分钱自行开业,逐步发展起来。王兰昌18岁(民国十五年)拜杨保德为师,学徒五年,帮师一年出师,因一无房屋,二无资金,不能自行开业,只有做帮工活,一年到头能挣二三十块洋钱来维持家庭生活。他直到28岁,才租赁三间房子开业搞
  丝织。赵如平的祖父和父亲都从事打花线,一年挣的钱也仅够糊口。赵如平为寻求生活出路,16岁时到江苏省沭阳县拜杨保富为师学习丝织,出师后,因无资金难以开业,只好在马头镇南门外支一口犬锅,做缫丝的来料加工活,挣了钱以后才办起丝织作坊。马头镇搞丝织和打花线的都是小本生意,没有发大财的。
  马头镇的丝织业,可分为缫丝、丝织、打花线三个行业,因为这三个行业既可各自独立生产,又可跨行业生产。除了“源兴”、“丰聚同”、“源余”三家有缫丝厂专门缫丝外,其他的丝织作坊,有的横跨两个行业,有的横跨三个行业,凡是搞丝织的,都是自己缫丝自己用,一般不购买成品丝。所以把这三个行业统称为丝织业。
  搞丝织的唯一原料就是蚕茧,一年一度的购买蚕茧,成为丝织业的重要环节。在郯城县境内,植桑养蚕多在农村,作为家庭养蚕,只是当作一种附带性的家庭副业,每年春夏之际,农活较少,有些家庭妇女把养蚕作为一种乐趣,养上三五蚕箔,收获后,自家用一部分,剩余的才拿到市场出售。马头镇大户孙寿椿,虽然办过桑蚕学校,培养出不少植桑养蚕的技术人才,但在农村也没有形成植桑养蚕的专业户,蚕茧生产的数量仍旧有限。丝织业所用的蚕茧,大部分是茧贩子从外地贩运来的。购买蚕茧数量最大的是“源兴”、“丰聚同”、"源余”三大商号的缫丝厂。这三家合计起来,有缫丝大锅一百多口,雇用缫丝人员二百多,每年要购买蚕茧20余万斤。当时蚕茧的质量都不太好,每斤蚕茧只缫一两(按老秤每斤十六两计算)丝。每口大锅二人操作,一天每口大锅可缫丝五斤左右,需要蚕茧80余斤,20万斤蚕茧要用25夭左右才能缫完。当时蚕茧的价格,大约每斤二至三角,把缫成的丝运往南北大城市销售,每两丝的价格四至五角,这三家缫丝厂一年一度的缫丝,可赢毛利三至四万元,除缫丝本身开支和运费外,还可以赚一大笔钱。作为个体户的小作坊,购茧的数量都不大,织机多用丝量大的就多买一些,织机少用丝量小的就少买些,专门搞丝织的就买得多,种田兼搞丝织的就买得少。在一般情况下,专门从事丝织的,一台木质织机一年用丝量大约四五十斤,需买蚕茧七八百斤。由于用丝量小,所以赢利就少。
  购买蚕茧和缫丝的季节性很强,俗话说:“小满麦满,蚕山见茧”。小满后不几天,蚕茧大流上市,就要抓紧时间购买,过了季节就买不到。因为蚕做成茧后,就变成蚕蛹,过不了多久,由蚕蛹变成蚕蛾,把茧壳腐蚀透,飞出来产卵,这样的蚕茧就报废了。所以在蚕茧上市的季节里,卖主怕蚕茧存放时间长了报废,要抓紧时间销售,买主怕过了季节买不着,也抓紧时间购买,这就形成了市场买卖争先的景况。买主把买回的蚕茧就及时缫丝,一时缫不完的,就用盐把蚕蛹腌死,这样,蚕茧存放时间再长,也就不会报废了。
  马头镇的丝织业都是手工作业,自产自销,有时也搞来料加工。生产的主要品种有素绢(白绢)、罗底布和包头纱巾等。织出的素绢宽二市尺,长一市尺,用丝一两,价格为一块钱(即一块洋钱),赢纯利五角钱左右,一年一台织机能织800市尺,折20疋(每46市尺为一疋),能赢纯利400余元。素绢,天然白色,厚实坚牢,吸湿性强,制作夏衣,反光离汗,舒适凉爽,实为当时的衣料佳品。罗底布是农村张罗过面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的用料和工序与织绢差不多,只是经纬线比较稀疏罢了。罗底布宽二尺二寸,长22尺为一疋,用丝四两。一般每个罗底布长宽各为一尺一寸,价格一角钱,利润与素绢差不多。包头纱巾是用细丝织成,染成黑色,一条包头纱巾宽一尺二寸,长四至六尺,轻便柔软,美观大方,深受婚后妇女的喜爱。
  打花线,就是将几股细丝拧成一股,再染上颜色,供绣花或其它之用。花线的花色品种很多,花色有红、黄、橙、绿、青、兰、紫等,每种颜色中又有轻色和重色之分;品种有绣花线、缝衣线、散条线(比较粗的线)等。由于当时的风俗习惯所至,花线的使用很普遍,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的闺女、媳妇,绣花、缝衣都要使用,所以花线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庭用线。打花线虽然是小本生意,但一年的赢利除生活开支外,还能有所积蓄。
  马头镇的丝织业虽然开办得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在却城境内,邳县北部,临沂南部及苍山等地颇有名气。自清末民初到“七七”事变前,是丝织业发展的兴旺时期。1938年3月,日本鬼子侵占了马头镇,工商业被抢掠一空,各行各业无法振兴,作为丝织业也就此衰败了。为了谋生,虽然是旧业重操,也只能是聊以卒岁,毫无生机。
  1948年11月7日,郯城县境全部解放,人民大众欢天喜地的迎接着新中国的诞生。马头镇的丝织业又朽木逢春,迅速地发展起来。到了1954年,由个体户组成了丝织社,王兰昌担任主任,赵如平担任会计,从此,马头镇的丝织业走上了集体生产的道路。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七辑》重点记述山东省郯城县码头镇建国前的民间手工业、服务行业、较大的经济实体、颇有名气的商业字号等情况。共收录文章27篇。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兰昌
责任者
赵如平
责任者
文史委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吴庆祥
相关人物
周守正
相关人物
赵义顺
相关人物
赵如平
相关人物
杨新杰
相关人物
王兰昌
相关人物
李永胜
相关人物
赵如平
相关人物
周瑞典
相关人物
杨保富
相关人物
王兰昌
相关人物
李淑钦
相关人物
杨保德
相关人物
马头镇
相关地名
新马头镇
相关地名
江苏省沭阳县
相关地名
郯城县
相关地名
邳县
相关地名
打花线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