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上镇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875
颗粒名称: 坪上镇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概述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6
页码: 102-107
摘要: 在莒南县城东23公里处,有一个新崛起的小城镇——坪上镇,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莒南县的东大门,这里宽阔的街道,林立的楼房,繁荣的商贸,齐全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很难让人与农村联系在一起。全镇辖37个行政村,4.1万人,总面积64.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4.3平方公里,1.9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8%。
关键词: 坪上镇 城镇建设

内容

在莒南县城东23公里处,有一个新崛起的小城镇——坪上镇,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莒南县的东大门,这里宽阔的街道,林立的楼房,繁荣的商贸,齐全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很难让人与农村联系在一起。
  坪上镇东与日照市接壤,南和江苏省赣榆县毗邻,兖(兖州)石(石臼)、坪(坪上)岚(岚山)铁路贯穿境内,嵐济(济宁)、坪涛 (涛雒)、坪团(团林)、坪厉(厉家寨)、坪壮(壮岗)、坪文(文瞳)公路交汇于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非常便利。全镇辖37个行政村,4.1万人,总面积64.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4.3平方公里,1.9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8%。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作为人民公社社址的坪上比较陈旧,东西走向穿社而过的岚济路只有7米宽,且是沙子路。七十年代末修柏油路时拓宽至9米。中心十字路口以西路两边的社直部门与民房混杂,以乱石成墙的门市部也不过是低矮的瓦房,连一间楼房都没有。路口的东侧是破旧的民房、草房,相互交错, 杂乱无章。
  坪上属丘陵地带,历史上农村建设状况较差。有的村座落在岭前坡,有的村在岭后坡,有的村在岭顶上。多少年来,农民就地形而建房,就土地归属而建房,房屋座落无致,交错不齐。一个村连一条5米以上的街道都很少有,弯弯曲曲,雨季泥泞,就连12马力的拖拉机都很难走,别说是大型机动车了。对农民来说,走路吃水都是件难事,落后而破旧的村镇状况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针对这种农村落后的面貌,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公社党委于1982年对村镇建设做了初步规划——打屋通街建新村。
  对公社驻地的坪上,从玻璃厂至壮岗穿社而过的街道由原来的7米拓宽至30米。坪上一村的一条南北街道拓宽至20米,二村、三村的东西大街分别拓宽至16米。
  对区内的村庄规定,每个村至主要交通干线都要修一条至少8米宽的路,每个村纵横要抽几条主要街道。这项工作历时2年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84年4月15日撤公社设镇后,镇党委、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村镇建设工作。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村镇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实施细则》,并纳入对村党支部考核的范围。又从县建委农房办公室请来设计入员,对镇驻地及37个行政村进行了具体规划。根据每个村的概况进行现状分析,制定出指导思想和建设依据:根据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本着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讲究卫生、绿化环境、交通方便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按照目前具备的条件和自然现状确定总的发展方向——以农业为主,重点发展副业,并对每个村从8个方面重新设计新村布局:
  一、宅基地规划:每户建房用地东西长13米,南北长15米, 计0.29亩。
  二、道路规划:根据村庄人口及户数多少设计街道,纵横相交为井字形,街道占地一般为整个村庄占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街宽12米至30米,次街宽8米,进户小巷宽3.5米。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宽8米。三、公共建设的规划:对村办公室、代销店、卫生室、学校、敬老院等都订出方位和面积。
  四、河沟汪塘的治理规划:根据需要,对河流改道、取直,汪塘保留或填平的规划。
  五、村基地十年规划。对十年内准备新划多少宅基地及方位进行规划。
  六、给水、排水、供电规划。
  七、绿化规划。
  八、规划后的村庄建设:对规划前的村庄及规划后的新村分别绘制平面图,以便有计划地进行建设。
  1985年后,西诸睦、阚家沙土汪、赵家沙土汪、王家道村峪、清泉林等村进行了全部搬迁,将占有肥沃土地的村旧址迁至土地瘠薄的地方建立新村。
  1990年,大铁牛庙村对一条东西街、两条南北街进行了水泥硬化。西铁牛庙村也将一条南北街进行硬化。村村通了电,有的村庄用上了自来水。并结合美在农家活动,庭院中及大门口栽植了葡萄和果树。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坪上镇的村镇建设历经8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镇37个村庄涌现出省级村镇建设明星村庄5个,地级明星村4个,县级文明村19个。1992年被省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明星乡镇”荣誉称号。
  同时,城镇建设更是突飞猛进,1981年,供销社在岚济路以北中心区建一座二层营业楼。1987年党委政府办公楼、农行营业楼相继建起。1988年粮管所三层营业楼建成。1992年公安办公楼投入使用。同时,私人建设的营业楼、住宅楼也拔地而起。
  道路通、百业兴。1993年,镇驻地5横3纵的街道雏形基本形成,总长11公里,其中有东西、南北两条商业街,长3公里。是年7月,镇党委、政府根据县关于“八五”期间实现乡乡通柏油路的目标要求,开始对坪团、坪厉、坪壮三条道路进行高标准路面硬化,到1994年底,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完工,总投资620万元,投工400多万个,修筑柏油路总长23438米,硬化面积达37万平方米。1994年11月,又抓住岚济公路拓宽改造的有利时机,集中13个月的时间对镇驻地中心大街进行拓宽改造,东西主街道长2250米,宽50米,主路两侧建绿化条带2条,绿化带外各设人行道1条。南北街道宽40米。共拆迁房屋1713间,硬化路面达11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10盏,修砌暗排水管道5600米,栽植各种绿化苗木1.6万棵,总投资380万元。同时还规划了乡村循环公路,并按照“路基坚实沙盖顶,埂直路鼓石镶边,沟深桥宽水流畅,平整如镜车不巅”的质量标准,整修 (或拓宽)路面50多公里。至此,四通八达的镇村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1995年,坪上镇被山东省政府列入小城镇建设“百新工程” 试点镇,给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镇党委、政府迅速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土地、水利、财政、银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岀台了《“百新工程” 试点方案》、《年度建设计划》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暂行规定》、《鼓励镇村企业和个休工商户进镇区投资建厂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任务、步骤和措施。
  按照“立足眼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开发”的方针,镇政府积极把近期建设和远景规划结合起来,不惜重金聘请了省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镇区进行了新一轮的总体规划,规划总面积为9平方公里,按功能划分了居住区、工业开发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商贸区、行政区、文教娱乐区、园
  林风景区等建设区域,并编制了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分期建设等详细规划。
  城镇新一轮总体规划、详细建设规划的编制论证报县政府审批后,实施工作全面展开。1995年至1998年,完成了自来水工程、医院门诊楼、绣针河支流改造治理、凤凰台商场建设、镇中教学楼等基础设施。
  1.自来水工程。1993年,镇政府开始筹建,由于种种原因中途搁置。1995年投资180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有容量100立方米的水塔一座,铺设地下引水管4.8万米,共解决镇驻地50多个企事业单位和周围4个村庄、1.1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2.医院门诊楼。于1995年峻工并投入使用。主休门诊大楼为三层楼房,总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投资150万元,内配有东芝B超、F820自动血液分析仪、脑电地形仪、200MAX光机、激光治疗机、麻醉呼吸机、胃内窥镜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1996年,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一级甲等医院”。
  3.绣针河支流改造工程。1995年至1997年三个冬春,分别对坪上南河、北河、东河(绣针河支流)进行了综合治理,取直河道,石砌河堤,以堤代路,共治理河道11.5公里,筑石堤8公里, 建桥涵18座、拦水坝32道,截潜流34处,修8米宽的河边路23公里,挖长300米、宽70米、容水8万立方的人工湖一座,造地700亩,具有防洪、灌溉、美化镇貌、观光等综合效益。
  4.镇中教学楼。1997年动工,1998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教学楼为四层楼房,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容纳36个教学班, 总投资280万元。
  5.凤凰台商场。始建于1994年,1998年10月投入运营,占地3万平方米,位居镇驻地黄金地带,总投资180万元。主要经营图书、音像、家俱、电器、建材、五金等。
  6.通讯设施。1996年,新建的邮电大楼营业,电话装机总容量为2000门。
  7.工贸小区。1995年建立,位于镇驻地东2公里处,占地380亩,内有石材厂、石刻工艺品厂、木刻厂、胶合板厂、生化厂、花卉苗木公司等一批企业,年产值达5000万元。
  建设小城镇,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充分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兴建。镇党委、政府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用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吸引镇村企业、外商和有条件的农民进镇区投资,开发建设城镇。1998年底,已有100多户个体工商户到镇区从事饮食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废品收购、服装、电器、建筑建材经销、车辆销售、维修等行业,繁荣了小城镇。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安排的“百新工程”开发建设启动资金贷款和各有关部门的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及收取城镇建设维护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办理城镇户口收取的城镇户口增容配套费、建设项目收取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综合开发费等建设资金。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到1998年底,全镇有镇办企业5家,村办企业10家,私营企业2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35亿元,比1992年增长38倍,以石雕石刻、白云石加工、废棉加工、木器加工等为主的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各类商业网点发展到1100个,个体工商户增加到1460个,从业人员1.25万人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莒南县文史资料》

出版者:山东省莒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

莒南县文史资料《农业专辑》下册从1998年11月开始征集资料,其间,县政协主席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成立了县文史资料《农业专辑》编纂委员会,提出了编写意见。经宣传发动、搜集资料、征集稿件、修改审核,形成初稿,并送县委、县政府领导、县政协各主席及有关人员征求意见。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玉忠
责任者
王玉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