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城供水发展二十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874
颗粒名称: 莒南县城供水发展二十年
分类号: TV697.4
页数: 10
页码: 92-101
摘要: 莒南县城地质属火成岩构造,地下水资源匮乏。七十年代前,居民的取水方式主要靠简易水井和手动压水井手提肩挑,也有一些工业单位打深井、建水塔,实行局部集中供水。尽管如此,却不能满足需要,且水源卫生条件无保证。为了改变人们的饮水方式,改善饮水卫生条件,解决县城工业、生活用水难问题,1979年10月27日,经县委、县革命委员会研究同意,以莒南革发 第97号文,公布成立莒南县自来水公司,由县基本建设局副局长聂其彬兼任党支部书记、经理,属自收自支股级事业单位,有正式员工4人。
关键词: 莒南县 供水发展

内容

莒南县城地质属火成岩构造,地下水资源匮乏。七十年代前,居民的取水方式主要靠简易水井和手动压水井手提肩挑,也有一些工业单位打深井、建水塔,实行局部集中供水。尽管如此,却不能满足需要,且水源卫生条件无保证。为了改变人们的饮水方式,改善饮水卫生条件,解决县城工业、生活用水难问题,1979年10月27日,经县委、县革命委员会研究同意,以莒南革发(1979)第97号文,公布成立莒南县自来水公司,由县基本建设局副局长聂其彬兼任党支部书记、经理,属自收自支股级事业单位,有正式员工4人。
  是年11月2日,经勘察设计,反复论证,征用嶋山北麓邹家嶋山村土地3.5亩,投资1.8万元,购买了李家除山的农用机井一座,旧房3间,用于建设供水一站,作为县城供水的水源地。1980年5月,铺设完成了一站至二站(水厂)6300毫米的水泥管共4000米。11月20日至次年7月,征用隆山路北段六村土地5.8亩,用于建设供水二站(水厂),并相继建成供水二站容量为300立方米的清水池1座和一站、二站泵房共6间。同时,在供水一站、二站安装了50马力柴油机及水泵各一组。1981年8月1日,正式开始集中供水。从此,结束了莒南县城无自来水的历史,到1981年底,用水单位发展到38个,日供水量500多吨。
  1984年12月,咸兰彬任党支部书记,孟宪亮任经理,仍为股级单位。为了改变供水一站大井因自然渗流量少供不应求的被动局面。1986年12月,分3次在山河埋设了自制水泥管渗水管道,渗流量大幅度增加,缓解了供水矛盾.在此期间,相继铺设了一站至原县鱼种厂南400臺米铸铁管1300米,供水动力也由柴油机改为专线供电。1989年底,用水单位发展到140个,年供水总量达到200万吨,安装城区内地下自来水管道总长65公里。
  星转斗移,十年逝去,莒南县的供水事业经过艰苦努力,在资金缺、条件差的情况下,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从无到有,得到了发展,为保障县城工业生产和居民用水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县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城用水量急剧增加,自来水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一口农用机井已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89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投资167万元,兴建自来水续建工程,引用石泉湖水库东库水作为县城供水水源地,从石泉湖水库东库至水厂铺设0600毫米的水泥管道5200米,并在水厂建容量为1700立方米的清水池1座,于1989年9月13日破土动工,1990年6月11日竣工投入运行。该工程的建设,拉开了莒南县供水事业快速发展的帷幕。
  1991年1月,公司升格为副局级事业单位,县建委副主任郇庆芳兼任公司党总支书记、经理。1994年,公司升格为正局级事业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公司领导班子带领职工艰苦创业,真抓实干,倡导“干供水、爱供水、兴供水”的精神,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急后缓”的原则,分步实施了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从此,县城的供水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供水不足问题,直接影响了县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县自来水公司采取得力措施,注重作好供水“量”的文章,狠抓了一系列供水工程建设。
  ——改造城内管网,扩大供水规模。自1991年起,分阶段逐步对城内管网进行更新改造,扩大供水覆盖面。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多方筹措,先后筹集资金近200万元,建成了水厂经天桥路至运动鞋厂0150毫米至400毫米、总长4000米的工业主管道更新工程;铺设300毫米、长2000米的工业新区主管道工程和100毫米、长500米的石材开发区主管道工程;增设了水厂至九州饭店0300毫米、长1000米的供水主管道复线工程,使城区内地下自来水管道总长度达到170多公里。
  ——建设二级加压泵站工程,缓解县城东部用水。县城东部因地势较高且地处管网末梢,管径小,压力低,供水不足,用水受限,被戏称为“上甘岭”。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反复论证,多方协调,筹措资金30余万元,于1995年6月,在县食品公司门前岚兖路南侧建成了供水二级加压泵站,解决了十几个单位的用水紧张问题。
  ——建设供水复线工程,解决输水能力不足问题。近年来,由于县城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量也随之急增,日供水量已由1990年的0.5万吨增加到1997年的2万多吨,而1989年铺设的石泉湖水库至水厂0600毫米输水管道由于偏细偏小,输水能力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县城用水。对此,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下决心建设供水复线工程,列为1997年县城六大建设项目之一.经过半年多的积极筹备,投资680万元,于1997年3月13日动工,从石泉湖水库至水厂,铺设1000毫米的预应力水泥管6200米,设计日输水能力6万吨,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加班加点,拼搏苦干,克服了人员新、初次安装大口径管道经验不足的困难,高效、优质地完成了管道安装任务。在管道碰头合拢、通水调试中,施工人员挑灯夜战,连续工作26个小时,于6月22日一次通水成功,为庆祝“七•一”迎香港回归献上了一份厚礼。
  ——兴建调水工程,扩大供水水源。县城自来水唯一水源地石泉湖水库东库,常因天气干旱少雨,库水容量不足,满足不了县城用水需要,多年来,几近断流,造成水源危机。特别是1997年的大旱,给县城供水造成严重威胁。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建调水工程,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仅用做农田灌溉的石泉湖水库西库水,以扩大水源,保证供水。该工程于1998年3月25日动工,投资180万元,铺设01000毫米、全长2000米的输水管道,将西库与东库管网并联。承担土石方开挖任务的北园镇党委、政府,调来了挖掘机,进行机械化作业,只用了5天时间就完成了任务。经过招投标中标承担管道安装任务的供水管道安装工程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苦干巧干,在地形复杂不便施工的困难条件下,提前完成,整个工程于6月26日竣工交付使用。
  莒南县城自来水源于石泉湖水库地表水,由于汛期降雨频繁,原水水质浊度时有超标,有时高达30多度(国家标准3度至5度),而水厂原有供水净化设施不配套,制水工艺落后,直接影响了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改善供水“质”的问题是急待解决的又一难题。经过多年的供水实践,认识到,要想改变供水净化设施落后面貌,必须坚持科技兴水,推广应用供水行业高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供水事业超前发展。县自来水公司从县城供水实际出发,积极主动争取各级扶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克服种种技术难关,相继建成了较先进的供水净化系统工程。
  1992年,自行设计建设了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当年县城十件大事之一的虹吸滤池工程,投资近60万元。该工程采用九十年代最新工艺,自动进出水,利用滤池本身水位,自动反冲洗,日处理原水能力达到5万吨,经过沉淀和过滤的自来水完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1996年,积极争取省、市、县支持,建成了被列入当年县城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的平流沉淀反应池,该工程是虹吸滤池的配套工程,被省政府列为革命老区重点建设项目予以扶持,总投资320万元,工艺先进,科技含量高,日处理原水能力达5万吨。张瑞凤副省长曾亲临工地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虹吸滤池和平流沉淀反应池的相继建成,使县城供水水质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水质浑浊度由原来汛期的20度至30度降低到3度以内,大大优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供水净化工程配套后,又相继投资10余万元,配备了较先进的检测化验设备,增加化验项目,提高检测质量。同时经常组织检测人员到外地学习,提高专业素质,使水质检测能力跃居临沂市同行业一流水平。进一步健全各项检测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水源水和岀厂水的监测跟踪,严格控制出厂水质,确保了供水质量,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使县城的居民真正用上了放心水。
  在努力做好供水“量”和“质”的两篇文章的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做到“以水养水”,发展水业,加大了对水价的调整力度,经过多次调整,生活用水从单位建立之初的每立方米0.20元调整到0.63元,生产用水从每立方米0.20元调整到0.80元,商业、餐饮、建筑用水每立方1元,从而提高了供水单位的经济效益,减轻了政府和供水单位的投资压力,促进了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
  为了进一步增强供水单位活力,大力发展县城供水事业,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县自来水公司在抓好供水主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出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副养水,以副养人,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市场,拓展经营渠道,大胆探索创收新路子。到1998年,全公司直接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85人,已开辟了4个服务领域:
  一是成立供水管道安装工程处,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自收自支。几年来,在完成城区自来水管道安装任务的同时,积极承揽农村自来水改水工程,管道安装产值每年都在100万元以上,施工质量合格率达100%,以优质的服务在全县管道安装市场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二是创办水暖器材经营部,扩大经营范围。1994年,将一直对内的物资供应放开经营,增加经营品种,面向社会服务。5年来,年创收均在4万元以上。
  三是兴办养殖场。自1993年建场以来,通过饲养蛋鸡、生猪、牛等家禽、牲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已实现销售收入40余万元。
  四是成立水表检定站,强化计量管理。按照县技术监督部门规定,在完成全县各单位、居民用户水表周期检定的基础上,还开辟了水表组装、维修等业务,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产业的经营发展,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也改善了职工的福利条件。几年来,自来水公司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金83万元,使职工的老有所养有了可靠保障;筹措资金680余万元,建设职工宿舍楼3座,共11000余平方米,解决了职工住房困难;职工历年增资按期如数兑现,保证职工收入逐年递增,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从而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鼓舞了士气,促进了供水事业的发展。
  四
  在搞好供水物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供水窗口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员工优质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加大投入,搞好精神文明硬件建设。一是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办公楼,改善了办公条件。二是搞好办公庭院绿化美化,修建了蘑菇亭、凉亭、假山、喷泉等,营造了优美的工作环境。三是建起了“三家六室一校一场”,购置了音像设备,配备了球类、棋类、图书、乐器、演出服装等文体用品。四是设置了阅报栏、宣传橱窗、黑板报等。五是投资近10万元,建起了微机室,把各项工作纳入微机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
  加强领导,抓好精神文明软件建设。一是在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坚持领导班子中心学习小组学习制度的同时,坚持对职工进行系统政治教育,采用“一年抓两头,两头促中间”的教育模式,利用各种形式,在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形势任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普法教育、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等, 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二是以阵地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工、青、妇、群团组织密切配合,使公司的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职工的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1.开展献爱心活动,仅1998年就向灾区、特困职工、贫困村捐衣600余件,捐款达2万余元。2.与友邻单位开展“手拉手”共建活动。3.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优质服务岗” 等活动。4.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开展各种庆节等文体活动,参加上级组织的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球类比赛等,多次获奖。深入扎实的精神文明建设,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有的拾金不昧,有的夜半救助迷路少年,还有的主动救助车祸伤者,受到社会赞誉。三是抓好员工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采用派员参加上级各项培训和鼓励自学的形式,培养专业人才,先后有近200多人次参加了各种培训,取得了工商管理、微机、外语、项目管理、专业技术、技术工人等级等方面合格证书,有40余人取得自学考试大中专毕业证书,17人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8人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四是根据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积极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将业务接待、勘察设计、工程安装、管线维修、查表收费、水质检测、供水调度内容的服务标准和时限、投诉和监察、违诺责任和处罚等公布于众。为了使服务承诺掷地有声,言必行,行必果,建立了对内对外两个保障体系,对内成立监察小组,制定了职工违诺处罚办法,层层签定责任书,量化细化承诺工作目标,持证上岗,挂牌服务,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结合开展110社会联动,成立管道抢修队和维修队,做到小修不超过12小时,大修24小时内完成,及时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9%。对外把承诺内容登报并印刷成册下发,设置了对外专门电话咨询、投诉箱,走访用户,下发意见卡,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做到了抄表、收费、维修、咨询、服务一条龙。为了履行服务承诺,职工们顶酷暑,冒严寒,抢修维修及时周到,有的冒雨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三天任务一天完成;有的星期天加班加点,拒绝用户请吃,做到廉洁自律,受到用户好评。
  莒南县城供水20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和用水单位、广大居民鼎力相助所形成的良好氛围。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供水事业当做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当做党委、政府的形象工程来抓,在规划、资金、用地等方面大力倾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为了使供水工作在经济建设中当好先行,在县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采用县财政拨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用水单位筹一点、供水单位贷一点、职工个人捐一点、外购管料赊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千余万元,用于供水事业的发展。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激发了公司员工发展供水的热情。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自来水公司一班人带领干部职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凭着超前建设、科学管理、文明服务,取得了自身建设快速发展的显著经济效益和让党委、政府放心、让居民称心满意的良好社会效益。1998年, 供水员工191人,其中党员67人,内设科室(单位)14个,用水单位发展到330个,全年供水总量达到800万吨,平均日供水2.2万吨,是1990年的4倍,比1981年供水之初增加44倍,固定资产由1990年的192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2180万元,年销售收入由1990年66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540万元,上缴税金由1990年2.5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34万元,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8%以上,供水普及率达到98.5%。自来水公司被省委、省人大、省政府评为全省“二五”普法先进集体,档案工作被省档案局评为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级先进,团委被团省委评为“青年立功先进集体”,党支部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13年保持县级“文明单位”荣誉。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建设日新月异,面对21世纪的呼唤,制定了《莒南县城区供水2010年远景规划》,全面分析了供水现状,预测了2010年用水需求量,设计了近期、远期工程目标,提出了水量、水质、水压要求,制定了水源及工程方案,即以陡山水库为远期供水水源,投资5400余万元,从陡山水库铺设输水管道至县城,并在孙家钓鱼台以东建净水厂,以满足2010年县城日用水15万吨的需求。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莒南县文史资料》

出版者:山东省莒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

莒南县文史资料《农业专辑》下册从1998年11月开始征集资料,其间,县政协主席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成立了县文史资料《农业专辑》编纂委员会,提出了编写意见。经宣传发动、搜集资料、征集稿件、修改审核,形成初稿,并送县委、县政府领导、县政协各主席及有关人员征求意见。

阅读

相关人物

邮庆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1979年10月27...
相关事件
1979年11月2日...
相关事件
1981年8月1日正...
相关事件
1984年12月咸兰...
相关事件
1986年12月分3...
相关事件
莒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