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邸镇杜家岭村两个文明建设记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868
颗粒名称: 相邸镇杜家岭村两个文明建设记述
分类号: G416
页数: 3
页码: 52-54
摘要: 相邸镇杜家岭村全体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艰苦创业,十几年来,致力于村庄规划,发展庭院经济,开展美在农家活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果。从八十年代以来,杜家岭村依靠普及花生地膜覆盖技术,管理1100亩果园,发展生猪养殖,到1988年初步实现了脱贫致富。有50名妇女从事机绣加工,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杜家岭村的艰苦创业精神,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普遍认可。
关键词: 相邸镇 杜家岭 文明建设

内容

相邸镇杜家岭村全体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艰苦创业,十几年来,致力于村庄规划,发展庭院经济,开展美在农家活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从八十年代以来,杜家岭村依靠普及花生地膜覆盖技术,管理1100亩果园,发展生猪养殖,到1988年初步实现了脱贫致富。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建房无规划,盲目扩占,随意建设,造成村庄布局混乱,土地浪费相当严重。1987年,村民居住占地达到519亩,民房闲宅达830幢,村庄东西、南北长度分别达到450米和770米。当时整个村庄形同一张破网,凌乱不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加上村民卫生意识淡薄,乱堆乱放粪土、柴草等,村内大车进不去,小车难通行,环境卫生差,对村民的生产、生活极为不便。面对脏、乱、差的现状,村两委带领村艮决心解决落后的村容村貌制约村庄全面发展的问题,首先从打掉祖传的老屋入手,彻底改变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新村。问题找准了,先是村两委会统一了思想,做到“方向明确,步子稳妥,政策连续,常抓不懈”,成立了规划班子,着手落实村庄规划,规范村庄建设。俗话说“鸟恋巢人恋故居”,村民的传统观念,封建思想,个人利益给规划带来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为解决这些困难,村里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员大会,反复讲明彻底解决旧村容村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在党员干部中形成共识。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利用黑板报、广播宣传等形式,在全村开展学法律、议村情、建新村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人多地少,村庄占地规模大,闲置宅基地多,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的事实,描绘建设文明新村的美好前景,教育大家旧村改建是一件功在当今,福泽后代的大事。
  在说服教育村民的同时,村领导及时聘请县、镇建设部门的技术人员,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新建住房标准,本着“先通街,后盖房,大不动,小调整”的原则,1988年春天,村里开通了宽12米的十字大街,东西长500米,南北长480米,沿街拆除旧宅80幢。第二年春天把80户拆迁户全部按统一规划建起了新房。
  领导班子的真抓实干,新通的大街和新房子的建立,打消了观望者的疑虑,渐渐地使村民从不理解到理解,从被动接受到积极要求规划建设新村。
  开通村里主体大街之后,立足实际,不急于求成,坚持步子从小从稳。个人集体经济与村庄建设同步发展。把全村规划为10方,根据原来的住宅位置,采取左右或前后制建的办法逐年改建。每4幢住宅为一排,两条12米宽的十字大街,12条宽8米的副街。全村新建住房,由开始的一年四、五十户,到以后的每年一、二百户,建设步子逐年加快。到1995年农历10月30日,全部改建完毕,共通街14条,盖新房650幢,配排水石渠2000米,新建办公大院、副业大院各1处,房屋44间,新建村小学、幼儿园各1处,校舍36间;扒石顶5处,回填汪塘5个,打水井4眼,总投资1275万元,其中村集体投资175万元,村民投资1100万元,提前两年完成旧村改建。还耕地159亩,人均增加9厘耕地,年人均增收近百元。
  伴随着旧村改建,从1994年开始,全村还积极开展“美在农家”活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按照村容村貌“五美”、“五化”标准,在全村推行“四改造”和“五清理”活动。使户户吃上了自来水,90%的农户建起了卫生厕所,炉灶、栏圈改造率达95%以上。村里统一规划出10处场地,将草堆、粪堆、土堆、沙堆、石堆清理出户出村,集中放置。对全村街道,按照美化、绿化、经济化的要求,全部配上总长近万米的石渠,统一栽植银杏树3000多棵、垂柳200多棵、建花园条带2000米,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基本形成了住宅整齐、布局合理、结构紧凑、设施配套、文明卫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每家2分地的庭院内,家庭妇女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养猪、养鸡为主。同时兼搞种植和机绣,形成上果下养、上果下菜的立体开发模式。1996年,庭院经济实现总收入310万元,户均5500元,达到了户均一头母猪,仅养猪一项全村总收入140万元。有50名妇女从事机绣加工,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
  新天地带来新气象。现在的杜家岭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至今已连续10年无刑事案件,连续20年无计划外生育,自1991年以来人口呈现负增长。村里办起了农民技术学校,建立了宣传一条街和阅报亭,40%的农户建起家庭图书室。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少生快富文明户”、“遵纪守法光荣户”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移风易俗活动和文化、科技、法制、道德“四进家”活动,形成了“学先进、树新风、讲团结、比奉献”的良好风气。
  杜家岭村的艰苦创业精神,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普遍认可。1990年正月初七,当时的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到该村视察时, 高度评价了他们的创业、奉献精神;1992年村党支部被临沂市评为“九间棚式的先进党支部”;1996年被县授予“小康村”和美在农家”明星村;1998年被县授予“文明村”称号。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莒南县文史资料》

出版者:山东省莒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

莒南县文史资料《农业专辑》下册从1998年11月开始征集资料,其间,县政协主席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成立了县文史资料《农业专辑》编纂委员会,提出了编写意见。经宣传发动、搜集资料、征集稿件、修改审核,形成初稿,并送县委、县政府领导、县政协各主席及有关人员征求意见。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树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