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之乡——厉家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852
颗粒名称: 樱桃之乡——厉家寨
分类号: S662.5
页数: 2
页码: 172-173
摘要: 厉家寨乡驻地系毛主席批示的厉家寨村。该乡北依大山,东、西、南部丘陵起伏,特别是山坡丘陵向阳处,年均气温较周围乡镇偏高1度至5度,非常适宜栽植樱桃。厉家寨乡栽培樱桃的历史已有多年。厉家寨乡当地小樱桃最大特点是早熟,它比一般樱桃早15天至20天上市,有着很好的市场销路,经济效益高。还与科研单位联姻,为发展大樱桃生产提供技术保证。
关键词: 厉家寨 樱桃之乡

内容

厉家寨乡驻地系毛主席批示的厉家寨村。该乡北依大山,东、西、南部丘陵起伏,特别是山坡丘陵向阳处,年均气温较周围乡镇偏高1度至5度,非常适宜栽植樱桃。
  厉家寨乡栽培樱桃的历史已有多年。当地的小樱桃个匀、色艳、味美、早熟,且多栽植山坡丘陵地带.但多年来,受以粮为纲的影响,零散栽植,形成不了规模,发展非常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厉家寨乡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党的富民政策深入农村,扎根基层,厉家寨乡的樱桃栽植在历届乡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逐渐地发展起来。
  厉家寨乡当地小樱桃最大特点是早熟,它比一般樱桃早15天至20天上市,有着很好的市场销路,经济效益高。因此,乡党委、政府把它作为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来抓。到1997年,全乡万亩樱桃开发基本完成,线片相连,通过加强对小樱桃园的管理,1998年,小樱桃获得大丰收,全乡总产达到80万公斤,总产值200余万元。特别是在1997年和1998两年,搞大小樱桃冬暖式大棚获得成功,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亩产值都在6万元以上。
  1997年至1999年,全乡大力发展恃色、生态农业,加快优化农业内部种植结构比例调整,大力引进发展大樱桃,建立出口创汇示范基地,以便为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后劲。1997年春,全乡组织脱产干部、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到烟台、大连等大樱桃产销地参观考察,解放了思想,增长了见识。并在当年冬天引进意大利早熟大樱桃2万棵,实行保护地栽培250亩。还与科研单位联姻,为发展大樱桃生产提供技术保证。1998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乡争取到了国家农业部重点引进的乌克兰大樱桃新品种开发示范项目,并由县科委牵头,与省科研所签订了合同,在厉家寨乡建立3000亩乌克兰大樱桃出口创汇生产示范基地。全乡先后投资几十万元,引进成品苗木2万多棵(全国不足3万棵)。该品种系大樱桃类中最好的品种,是我国第一家首次引进,它3年挂果,5年进入丰产期,亩产值在二三万元以上,能出口创汇,经济效益高,是鲜果中的珍品。
  为了对大樱桃加强管理,全乡本着“水顺、路顺、区域化”的原则,对3000亩大樱桃种植进行区域规划,并于1998年冬天按照规划进行修路、整地、挖条带,建立高标准大樱桃生产示范园,并建立了林果苗木繁育基地30亩。同时,为加强管理,一是从省果树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聘请专家教授为顾问,定期前来传授管理技术,培养“土专家二是实行樱桃生产管理专线负责制,建立乡村科技服务网络。到目前,全乡请专家讲课、现场指导18期,培养大樱桃管理技术人员50名,受训人员达上万人次。建立乡村苗木繁育示范基地150亩,栽培及嫁接乌克兰大樱桃20万株,发展乌克兰大樱桃1000亩。3年后,樱桃生产将成为乡里的主要产业,乌克兰大樱桃将成为厉家寨乡的经济支柱,为全乡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为知识型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投产后,可望年产大小樱桃200万公斤,进入丰产期,年产量可突破1500万公斤。即使按最低价格计算,仅此一项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2500元至6000元。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莒南县文史资料》

莒南县文史资料第四辑记录了莒南县建国五十年来,莒南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农业为基础,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英勇奋斗,重整河山,涌现出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3个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表彰的先进单位。莒南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事迹先后在北京农展馆和广交会上展出,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志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1997年至1999...
相关事件
厉家寨村
相关地名
烟台市
相关地名
大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