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记载地震的石碑介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667
颗粒名称: 沂南县记载地震的石碑介绍
分类号: TU251.1
页数: 4
页码: 282-285
摘要: 沂南村留存至今的仅有一块石碑,即《观音大士阁重修记事》碑。该碑现立于村东南菜园之中,碑中偏上的地方也被人凿上一辘轳眼,把立碑时间凿掉了,所以我们已不能确切地知道立碑年代了。
关键词: 地震 纪念碑

内容

在沂南县西部,有一背依巍巍水塘崮,前傍滔滔汶河水的村庄,它就是岸堤镇的新兴村。
  村中原有一观音大士阁。据碑文记载,“瞻庙宅地三段,宅一位,东至沟,南至街。南北地二亩,座落马蹄街。南北地八亩,座落石槽沟西崖。”即处于今贯穿村中东西路的两侧,路南九间,路北九间,皆两层,跨路有空中复道相连。雕檐流金,画壁呈彩。传说内有观音塑像,雕塑精美,形态生动。刚解放时,观音大士阁内已空空荡荡,复道及阁中雕塑已不复存在。文革前“四清”时观音阁亦被拆除。该基址上早已盖起了房子,成为村子的中心了。
  在该村留存至今的仅有一块石碑了,即《观音大士阁重修记事》碑。该碑现立于村东南菜园之中,碑中偏上的地方也被人凿上一辘轳眼,把立碑时间凿掉了,所以我们已不能确切地知道立碑年代了。
  这块碑的重要价值,不仅向我们提供了观音大士阁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记载了清康熙七年(即公元1668年)六月十七日夜晚发生的一次大地震的情况。
  现将碑文抄录如下:
  海内神明不一,而观音独尊独仁,随地普渡,逐物慈悲,御灾救难,恩施靡穷。自王公以及士庶,咸薰沐而礼之。沂邑西南新兴庄,旧有观音阁,不知创建何代何年。尔时庙貌辉煌,栋宇精洁。北接苍峦,南临汶波,古刹森立,历来久矣。于康熙七年六月十七之夜,地震异常,一时倾颓,基址徒存。灵爽奚倚?有道姑陈常静,目击心怆而曰:“予既托迹玄门,坐视摧圯,非予咎而谁咎?”恻然矜之,以重修为己任。又有本里乡耆桑之苞者,喜欢首事,殚力护持,不惮劳辛,殷勤劝化,感动遐迩,输力输财,乐先恐后。有原任大明府知府刘夫人孙氏,偕男刘稃室人王氏、侄蜚声室人秦氏,捐金捐粟。爰董其成,修葺庄严,不数月而告竣,焕然更新,斯神安而人亦安矣。虽曰作善降祥,昭昭不爽,究其功,实□□□□□□□永垂不朽。
  监生刘蜚声拜撰庠生郭维皇书丹
  康熙□□□□阳之月仝立
  (二)葛沟一村《地震碑》
  葛沟乡李树义辑
  葛沟一村原葛沟完小(今乡绣花厂)西屋南山墙上有一长方形石碑,长85公分,高40公分,厚约15公分。碑文记载一六六八年地震时庙崩神毁,两年后重修阎君殿的情况。(碑文附后)
  据查,阎君殿系“恒甫香院”西廊房,一九二八年被当地农民协会会员夏钖龙(字庆连)、徐立锋(字华三)、贾跃亭、孙春轩、英相忠、范立之、尹兆瑞等五六十人,将院内种像拉倒,砸了廊房。解放前夕,恢复教育时,由陈瑞甫等同志在此办了学堂。
  山东青州府莒州沂水县葛沟镇
  旧有
  阎君殿兹因康熙柒年陆月拾柒日
  地震惨变庙宇崩颓神像损坏
  目击心酸众姓发心攒资重修复
  塑金身〇诚乐助共成胜事
  在会姓名
  会首马尚才孙可富王惟政
  李朔常世显陈如龙刘太真陈子玉马光灿
  刘润马门刘氏王祯
  孔宗魁刘之配
  康熙玖年叁月初壹日
  孟夏吉旦立
  石匠
  李忠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沂南县委员会

本辑中收入的《山东纵队来沂蒙山区》的宝贵资料,是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国防大学前身)政治部主任鲍奇辰同志亲自讲述并两次修改定稿的;我县政协委员刘子东同志的回忆文章《我与刘导生同志的患难之交》,原北京市委副书记刘导生同志亲自作了修改并复信作以说明。沂南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尽磨难,饱 经忧患。沂南的每座青山、每条小溪都在默默诉说着 它所经历的沧桑巨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沂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