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齐鲁分疆的一种解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665
颗粒名称: 关于齐鲁分疆的一种解释
分类号: K928.1
页数: 2
页码: 278-279
摘要: 国历史的春秋时代前期,我沂南县全境属莒国的领域。齐国的疆界,南至今临胸县与沂水县交界的穆陵关。鲁国的疆界,西至今费县平邑一带。春秋时,莒国的疆域很大,大约东至海滨、北至诸城、南至临沐.春秋中期,鲁国侵略莒国,北到了(郓、诸)今沂水县东北和诸城县西南,东至(向)今莒南大店一带,南至(於余丘)今临沂东。
关键词: 齐鲁分疆 疆界

内容

公元前七世纪,我国历史的春秋时代前期,我沂南县全境属莒国的领域。齐国的疆界,南至今临胸县与沂水县交界的穆陵关。鲁国的疆界,西至今费县平邑一带。公元前716年鲁国越境在莒鲁之间的地带一一中丘构筑军事基地,准备侵略莒国。中丘、汉朝时属泰山郡华县,即现在的青驼镇。春秋时,莒国的疆域很大,大约东至海滨、北至诸城、南至临沐.春秋中期,鲁国侵略莒国,北到了(郓、诸)今沂水县东北和诸城县西南,东至(向)今莒南大店一带,南至(於余丘)今临沂东。
  公元前600年,鲁国从中丘出兵轻而易举地灭亡了莒国境内的氏族部落根牟,即今葛沟所在之地,这时齐国南疆仍在穆陵关东西一线。除了郓、诸、向等地,莒鲁纷争,多次易手外,整个春秋时期,齐国的势力可以说始终没有侵入到现在的沂水境内。所以说,“齐鲁分疆”,不可能是齐国与鲁国的分界线。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莒国与鲁国相继被楚国灭亡。所以,这一段时期,也不可能存在齐国与鲁国在葛沟分界的史实。
  秦朝时期(公元前220年〜前207年)齐、鲁、莒都已不存在,直到秦朝的末年田齐的后裔复起。沂南县、莒县曾经是田姓齐国的政治、军事据点,势力向南延伸至今郯城一带,与项羽、刘邦抗衡。所以,这一段时期,也不可能存在齐国与鲁国在葛沟分界的史实。
  汉朝初期(公元前206年〜)分封王侯,扩建郡、县地方政权。鲁国封疆在今曲阜、滕县一带,齐国封疆分为七郡,沂南县境沂河以东属齐国的城阳郡。所以,自此以后都不可能存在齐国与鲁国在葛沟分界的史实。
  那么,应如何理解"齐鲁分疆”的意义呢?
  原来,我们现代运用假想的地球的经纬度来判断某一地域的精确方位。而古代却是根据天文、星宿运行的幅度来判断某一地域的精确方位。古代地理学家称这种判断方位的方法叫做“分野”。事有凑巧,古地理学家命名他们“分野”的地域,借用了古诸侯国的名称。例如:齐分、鲁分或称齐地、鲁地等等。《汉书•地理志》写道:齐地虚、危之分野也。东有淄川、东莱、琅邪、高密、胶东;南有泰山、城阳;北有千乘、清河以南、勃海之高乐、高城、重合、阳信;西分济南、平原,皆齐分也。
  鲁地奎、娄之分野也。东至东海(今称黄海);南有泗水,至淮,得临淮之下相、睢陵、僮、取虑,皆鲁分也。
  虚、危、奎、娄都是古天文学中星宿的名称。可见“齐鲁分疆”不是指齐国与鲁国而言。而是古地理学的专有术语一一齐地、鲁地(或称齐分、鲁分)在此分界。实际上、葛沟在古代是青州、徐州北南分疆;青州、兖州东西分疆之地。即城阳郡与东海郡、城阳郡与泰山郡三地分界的地方。石阁是研究我国古天文学、古地理学的实物凭据,这样珍贵的文物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沂南县委员会

本辑中收入的《山东纵队来沂蒙山区》的宝贵资料,是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国防大学前身)政治部主任鲍奇辰同志亲自讲述并两次修改定稿的;我县政协委员刘子东同志的回忆文章《我与刘导生同志的患难之交》,原北京市委副书记刘导生同志亲自作了修改并复信作以说明。沂南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尽磨难,饱 经忧患。沂南的每座青山、每条小溪都在默默诉说着 它所经历的沧桑巨变。

阅读

相关人物

唐天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沂南县
相关地名
沂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