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鱼水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622
颗粒名称: 难忘鱼水情
分类号: E297.31
页数: 8
页码: 52-59
摘要: 一九四一年四月,我们一支队后方警卫营驻防在张庄镇蒋家庄,机关驻惠家庄。鬼子傍黑占领了李严顶。为了安全,晚上约九点钟的时候,鲁大爷背着我顺山沟爬上了北山。这里有一个山洞,是位老大娘为躲土匪挖的。鲁大爷把我放进洞里。出生入死抬我送医院的四位老人,因当时未能问及姓名。
关键词: 八路军 革命故事

内容

〔编者按〕九一年夏天,代庄乡文史资料通讯员王煦堂征集文史资料时,在连顶村发现一封咸盛同志六〇年九月八日写给鲁大爷的信,主要内容是查询鲁大爷,报答二十年前的救命之恩。因鲁大爷已不在人世,我们根据寄信人的地址进行了联系,泗水县生资公司回信告知,咸盛已离休回老家一一沂水县院东头乡崮墩村。于是,我们在该乡委张德波秘书陪同下专程拜访了咸盛同志,下面是他回忆在沂南的一段难忘的鱼水情:
  一九四一年四月,我们一支队后方警卫营驻防在张庄镇蒋家庄,机关驻惠家庄。支队政委王涛,代号101,104是邵德孚。
  那时鬼子大扫荡,占据了青驼、侍郎宅一带。三十日那天,他们越过鼻子山向东袭来。当时生活很艰苦,我们吃的是高粱窝窝头。这天中午吃的是白馒头。为了冲出敌人的包围圈,饭后连水也没顾得喝就向西北方向突围。警卫连在前,中间有机关干部、学员三百多人,我们警卫五班作后卫,我任班长,离机关人员约半里许。
  到了东高庄村前,碰上一个手提中药的汉奸,我问他鬼子在什么地方,他装聋作哑不告诉我们。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到高庄西南方向有一、二千人的样子,因离得远,分不清是什么人。那时咱们有七区委、八支队、二地委,山纵部队等・都同时行军。当发现西边的鬼子面向我们支机枪和大炮时,已到了东高庄和西高庄之间。我们急速赶到村北岭坡上,鬼予就向我们开火了。我立即指挥全班战士分散开对付鬼子。敌人炮火猛烈,我指挥张洪恩和薛允信赶快向前冲。忽然“轰隆”一声,敌人的炮弹在我们面前爆炸,掀起的尘土把他们二人埋了起来。我一看急了,指挥李希奎快跑。当我们跑出四十多步时,稍一停。不料,敌人一梭子弹打来,我觉得手脚一阵麻木,眼前也发了黑。但这时还想到得快跑。一气跑到山神庙子附近,稍清醒了些,就一面还击敌人,一面等两个同志上来。
  这时,山纵司令部的三匹骡子驮着支票(北海币),赶来走到庙子后,因地势很陡,先后把驮子都掀下去了。我们有三个受伤的同志血流满面,仍帮助马伕抬上驮子并绑好。
  我看到鬼子已上来了,离我不足五十步,并听见他们喊:“八格亚鲁,土八路的有。”我明白,他们是冲我而来,我的右手受了伤,就用左手拉开枪栓,压上子弹,躲在庙子旁,对准摇小旗的鬼子打了一枪,鬼子立即倒地。我又迅速推上第二粒子弹,心想: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二个赚一个。我是共产党员,无论如何不能让敌人捉活的。结果敌人没敢再上来。
  我翻山崖往北撤到东铁峪一山神庙子附近,找到了王涛、邵德孚等首长。他们见我浑身是血,就让卫生员芦宝荣给进行了包扎。原先感觉浑身麻木,现在轻松多了。王涛政委亲自把马让给我,并派二人把我抬上马。从西铁峪爬上岭坡,过了小河,就到了李严顶(即连顶村),他们把我安排到鲁大爷家。
  鲁大爷名字叫鲁永兴,是这一带出名的石匠,住在离该村一里远的山峪里。我当时因流血太多,渴得要命。鲁大娘就烧了米汤,亲手用水瓢端着让我喝,我一气喝了一水瓢。喝完后,身上舒服多了。这时玉政委对我说:“你留在这里吧!让鲁大爷掩护着好好养伤。”王政委和邵德孚等首长带上队伍继续向西北方向去了。和我一起战斗的张洪恩、薛允信也跟随首长们上了前线。我虽然舍不得离开他们,但动弹不得,只好住了下来。此时,太阳快落山了。
  鬼子傍黑占领了李严顶。
  为了安全,晚上约九点钟的时候,鲁大爷背着我顺山沟爬上了北山。这里有一个山洞,是位老大娘为躲土匪挖的。鲁大爷把我放进洞里。这个洞只能盛下一个人。我躺在里面,难受得很,吃不下饭,说不出话。鲁大爷轻轻给我铺好盖好,封好洞门就回去了。以后每天晚上他给我送饭送水,还背我出来大小便。为了不多麻烦老人,我就把粪便埋在身旁。由于血腥粪臭,几天后生了蛆,拱得人很难受。为不让老人发觉,我尽量不作声。鲁大爷起早摸黑尽心尽力护理,使我很快脱离了危险。
  到了第五天,连队里派了姓刘的文化教员,带着通讯员小李来找我。在这之前,村里有七八个民兵曾到山上专门找过我,想把我送医院治疗。刘教员和小李来时,我已被抬回村里。他们找到鲁大爷,说明来意,并安排四个老人抬着我转移。
  临行时,鲁大爷把积攒了多年的四块大洋送给我让我买点好吃的补养身体。说实在的,那时我们每人一个月只很少的津贴,很需要钱。但我想,他老人家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我,已是够苦的了,这钱说什么也不能收。我让小李送还鲁大爷。当我们赶到大坪,鲁大爷追上来又把钱送给我,我让小李第二次送回。鲁大爷第三次又追上我们送钱,我再让小李退还鲁大爷。再后来,鲁大爷追不上我们,也就暂时算了。四个老人抬着我,翻山越岭,急速前进。山路崎岖难行,为防颠簸,他们尽量放轻脚步。时值晚间,道路不平,行走的艰难,可想而知。他们一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经过朱家里庄,往西北到依汶时,已半夜多了。他们刚把我放到街旁准备吃饭,正巧磁上山纵司令部首长查岗。其中(位首长来到我跟前,亲切问我是哪个部队的,在什么地方负伤,我回答说是一支后方。首长仔细查看了我的伤势,并说;“伤得很重啊!得赶快送医院治疗。”我这时无力多说话,只在灯光下看见首长是位细高个,漫长脸,身着普通军服,两眼炯炯有神,说活和蔼可亲。四位老人未顾上吃饭,又继续赶路,一直把我送到青杨行军队医院,请医生护士仔细进行了检查包扎。小李安排四位老人吃了饭,送他们回去了。接着,我被安排住到青杨行西北半里许的老青庵,经三个多月的休养治疗,终于康复出院。一虽然右拇指被炸掉,右腿上仍留有鬼子的炮弹皮,我却能继续上前线了,心里感到分外高兴。更忘不了奋力救我的四位老人。我住院十多天的时候,鲁大爷从家里专程来看我,并第四次把那四块大洋带来了,说什么也让我留下。我说:“您那么大年纪了,救命之恩我永世不忘,您的心意我领了,这钱我是不能留的。”但鲁大爷怎么也不答应,硬是把钱塞到我口袋里就走了。我柱拐杖追不上,也只得收下了。我.住院近百天,康复出院后回家一次,准备了礼物去看望了鲁大爷。他分外高兴,一家人再三挽留,让我多住几天。因急忙上前线,我就匆匆告别了老人家。
  后来随着部队转战南北,未得与鲁大爷联系。直到五十年代末从部队转业到泗水,六〇年写了封信又联系,上了。从此,我们经常通信和来往。逢年过节,我就寄钱给鲁大爷,他回信总是说,他生活好,用不着钱。一九六七年夏天,我骑自行车专程到李严顶看望鲁大爷一家。鲁大爷已于年初去世了。鲁大娘见了我,一把抱住亲个不够,并说:“哎哟,我的儿可来了!”鲁大爷的去世使我们感到格外悲痛,鲁大娘含泪讲述了鲁大爷因保护我曾二次被抓的经过;一次是我养伤刚走,被伪乡政府抓去,逼他交出窝藏的八路军,老人咬着牙就是不承认,一直被关押十几天。后来,乡邻出来作保才得以放回。第二次是四七年国民党进攻沂蒙山区,匪兵又把老人抓去,老人坚贞不屈,受尽了磨难,最后敌人得不到任何东西,也只得把他放回。
  鲁大爷出身贫寒,只凭一把铁锤当石匠养家糊口,为保护八路军受尽了苦难,表现了沂南人的无私和赤诚。至今我虽已离休回家,但永远忘不了鲁大爷一家,忘不了沂南人民的恩德。现在,我已不能亲往鲁大爷家,就派儿子常去看望,鲁大爷的儿子也常来我家。我们亲如一家,友谊长存。
  出生入死抬我送医院的四位老人,因当时未能问及姓名,使我至今后悔莫及。借此谨再深表谢意吧。
  (代庄乡政协办供稿)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沂南县委员会

本辑中收入的《山东纵队来沂蒙山区》的宝贵资料,是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国防大学前身)政治部主任鲍奇辰同志亲自讲述并两次修改定稿的;我县政协委员刘子东同志的回忆文章《我与刘导生同志的患难之交》,原北京市委副书记刘导生同志亲自作了修改并复信作以说明。沂南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尽磨难,饱 经忧患。沂南的每座青山、每条小溪都在默默诉说着 它所经历的沧桑巨变。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建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德波
相关人物
薛允信
相关人物
张洪恩
相关人物
芦宝荣
相关人物
邵德孚
相关人物
薛允信
相关人物
王煦堂
相关人物
咸盛
相关人物
王涛
相关人物
李希奎
相关人物
鲁永兴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