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抗日战场上的东北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597
颗粒名称: 苏鲁抗日战场上的东北军
分类号: E297.4
页数: 6
页码: 143-148
摘要: 东北军的五十三军,一〇六师沈克部,骑兵第四师王奇峰部在此战区辖内;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战地区为山西方面。东北军何柱国的骑二军在此辖内;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作战地区为苏浙方面;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兼;作战地区为两广;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作战地区津浦线方面。东北军五十一军、五十七军在此战区内;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兼,朱绍良副之,作战地区为甘宁青方面。挺进军司令马占山在此战区。此外,还设有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陈诚,东北军第四十九军刘多荃部在辖内;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闽绥靖公署,主任陈仪;以及部委会直辖兵团等等。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东北军

内容

南京失陷后,国民党政府于1938年1月中旬,改组了最高统帅部,在军事上进行了调整部署。把全国划分成若干战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作战地区为平汉路方面。东北军的五十三军,一〇六师沈克部,骑兵第四师王奇峰部在此战区辖内;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战地区为山西方面。东北军何柱国的骑二军在此辖内;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作战地区为苏浙方面;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兼;作战地区为两广;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作战地区津浦线方面。东北军五十一军、五十七军在此战区内;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兼,朱绍良副之,作战地区为甘宁青方面。挺进军司令马占山在此战区。此外,还设有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陈诚,东北军第四十九军刘多荃部在辖内;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闽绥靖公署,主任陈仪;以及部委会直辖兵团等等。
  1937年12月13日,日寇占领南京之后,急欲打通津浦线,夺取徐州,然后循陇海线西进,取道郑州南下,占领我国抗战的重要城市武汉。为此目的,日军便分三路夹攻华东战略要地徐州。一是北路,以矶谷廉介为揩挥官,用两个师团的兵力,沿北段津浦线南下;二是南路,以畑俊六为指挥官,用三个师团的兵力,先后从镇江、南京、芜湖横渡长江,沿南段津浦线北上;三是东路,以板垣征四郎为师团长的第五师团主力,从青岛的崂山湾、福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到潍坊折而南下,经高密、诸城,逼近临沂。各路敌军,以分进合击之势,逼向徐州。
  南路敌军横渡长江以后,于1938年1月初循津浦线北上,先后攻占明光、怀远、临淮关和蚌埠,分别从临淮关、蚌埠强渡淮河,进攻小蚌埠。五十一军于学忠部奉命据守于此。抗战开始之后,蒋介石调五十一军到山东担任海防。12月中旬,于军进击青岛,摧毁一批日本企业,25日退岀青岛。1938年1月,山东省主席韩复集不战而逃丢失山东大片土地之后,于学忠被任命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于军在淮河北岸据险防守,“奋勇抵御”。“各守军往复冲锋不下数十次,我空军也飞往助战,猛烈轰炸津浦线之敌”。在西侧“出击侧背,一面击上窖,克复考城,破其外部,一面以主力向怀远、蚌埠、刘府一带前进,使敌人之后方根本动摇,不得不把已经付出了重大代价而渡河的主力,重新撤回淮河南岸”,“不得已退守津浦南段”,“敌先后伤亡在五六千人以上”,五十一军、三十一军、新四军张云逸,以及淮南民众武装红枪会等共同奋战,把南路敌人截阻在淮河南岸。1938年3月下旬,东路敌军板垣师团再扑临沂。守军庞炳勋之第四十军连电向徐州告急。五十七军一一一师三三三旅奉命驰援。王肇治旅长率部迂回到临沂西北的沟上、角沂一带突然发起攻击,连续夺取王平庄及前、后十里铺等三个村庄,直插到距临沂不到二里地的西北园。当敌军从三面包抄上来时,二营勇士们首先高唱起《大刀进行曲》,在营长于竹幽率领下杀向敌人,紧跟着其他营的勇士们也一跃而上,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庞部见援兵到来,也端刺刀冲出城门接应,杀死日军二千多人。三三三旅入城后和庞部又与攻城的板垣师团激战三昼夜。直到张自忠的五十九军从豫东赶到临沂郊外,内外夹攻,大败板垣。3月23日,台儿庄战役开始。三三三旅又奉命西开,至苍山县刘家爱曲一带截堵敌军。突进三十多华里,猛击板本旅团的侧背,与敌在东、西马甸血战五昼夜,彻底将敌人击溃,并一连拔除了被板本旅团攻占的三个据点。
  在台儿庄激战的同时,号称日军精锐的邱山旅团三千余人,附工骑兵一部、山野炮八门,在飞机、汽艇的配合下,也由长江口直扑苏北的盐城、阜宁,妄图经滨海、灌云、连云港踏上陇海路,增援台儿庄。当时驻扎苏北的中国军队有中央军李守维军,六十七军一一二师、一师师部和三三一旅等。李军和地方部队战斗力很差。一一一师常师长率三三一旅及师部直属营、连东进,与李军三五一旅在阜宁会师,而后令该旅在阜宁南五十里的沟墩堵截日军。常师长率本部官兵乘雨夜进至盐阜公路的草堰埋伏。突然袭击由盐城向北急进的日军邱山大队人马,日军怆惶溃逃。但由于李军并未在沟墩堵截日军,致使常师长的歼敌计划落空。接着一一一师把逃往阜宁之敌紧紧围困起来,数日后,终于攻克阜宁,将邱山旅团大部歼灭,彻底粉碎了日军从东线直扑徐州増援台儿庄的企图,南路、东路敌军被阻,促成北路的矶谷师团孤军深入之势,为保证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38年冬,蒋介石命五十七军进入鲁南。军长缪征流是一个顽固的反共派,一心干着图私肥己的勾当,无心抗战。他控制着一一二师及军直炮兵营、特务连等优势兵力,却无什么作为。只有一一一师在常恩多将军率领下和八路军紧密配合,不断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莒北地区有一支臭名昭著的汉奸武装张步云部,盘踞在诸城县枳沟镇、台潍路一带,为非作歹,骚扰百姓,危害抗日力量。1939年春节前夕,常师长命三三一旅六六二团北进诸城,在八路军的密切配合下,一举攻克枳沟镇,歼灭其伪三旅大部近千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给养,连张步云的大洋马也被俘获,张本人化装潜逃。三三三旅则活跃在南至陇海,西至津浦铁路之间,进行破坏铁路斗争;并配合八路军截断其诸、莒、沂出路,歼灭临沂县属相公庄伪军据点全部敌人。1939年夏,日军集结了两个半师团的兵力,由徐州至青口间的陇海路一线,向鲁南的临沂、汤头、板泉崖等地大举进犯,这就是有名的鲁南麦季大扫荡。师长常恩多将军率部与敌大小数十战。特别是在板泉崖、上河、九里坡等战役中,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九里坡一战,烧毁日本军车十二辆,烧得敌人狼狈不堪。这年冬,赣榆县、郯城县,徐州至连云港沿线之敌,分六路“扫荡”日莒边境,一一一师和八路军配合,在莒南的王庄,将一股敌人包围,只用了几十分钟,即歼敌三百余人,并缴获野炮等许多战利品。这一仗,被我党《大众日报》热情赞颂为“国共两党配合作战的典范”。
  1939年秋,于学忠率五十一军入鲁,组成鲁苏战区总指挥部,于任总司令。
  1940年9月22日,常恩多师长率领爱国官兵为反对军长缪征流、副军长朴炳珊等的通敌叛变活动,毅然发动了被称为第二次西安事变的“九•二二”锄奸斗争。缪怆惶逃走,朴炳珊等卖国贼被活捉。嗣后,一一一师乘锄奸之威,由三三一旅六六二团进攻碑廓,将守敌大部歼灭。三三三旅在大店战役痛歼日军两个中队。1941年春,常恩多病倒之后,一一一一师以参谋长陶景奎为首的反动分子,借着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之机大肆活动起来,猖狂地迫害部队中的革命进步力量,企图把这支坚决抗日的部队变成他们“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工具。为了使这支军队继续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战沙场,1942年8月3日,中共特别党员(常恩多同志是1939年春,经中共山东分局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已处于病危的常恩多,坚撑铁骨,断然率部起义,并委托郭维城同志(于学忠总部政务处长)将一一一师带到了党和人民的怀抱,而自己则于8月9日病逝,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到了最后一息。以后,一一一师这支部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的解放、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缪征流逃到西安后,投靠了胡宗南,其残部改为暂九军,不久调至豫皖边区,改为十二军(军长霍守义),归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何柱国指挥。
  (本资料系根据高景生、孟凡宗所写《抗日战场上的东北军》一文节录。原文载于《辽宁文史资料》等十七辑。一一编者注)
  今年9月18日,是日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的“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纪念日。为此,我们选编了回忆张学良、于学忠、范筑先将军以及东北军抗日的资料。谨此向在抗日战场上,为了国家民族的生存,而奋勇拼搏、流血牺牲的爱国将士致敬。
  ——编者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出版者:山东省临沂地区出版办公室

本书记述了早期抗日战争时期阶段间,发生在临沂区域及临沂籍、临沂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本卷为政协临沂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

阅读

相关人物

高景生
责任者
孟凡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奇峰
相关人物
何柱国
相关人物
何应钦
相关人物
顾祝同
相关人物
蒋鼎文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常恩多
相关人物
阎锡山
相关人物
陈诚
相关人物
刘多荃
相关人物
陈仪
相关人物
矶谷廉介
相关人物
畑俊六
相关人物
韩复集
相关人物
张云逸
相关人物
王肇治
相关人物
于竹幽
相关人物
缪征流
相关人物
张步云
相关人物
朴炳珊
相关人物
霍守义
相关人物
江苏南京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郯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