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七十二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535
颗粒名称: 话说“七十二崮”
分类号: K928.3
页数: 4
页码: 706-709
摘要: 在沂蒙山区,随处可见一些姿态奇特的山峰:呈圆形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这种像戴着平顶帽子的大山头,地貌学上称为“方山”,俗称 “崮”。沂蒙山区崮的数量之多,形态之美,不仅中国大地首屈一指,就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沂蒙山区的崮,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上百之多,远远不止七十二崮。
关键词: 七十二崮 沂蒙山区

内容

在沂蒙山区,随处可见一些姿态奇特的山峰:呈圆形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这种像戴着平顶帽子的大山头,地貌学上称为“方山”,俗称 “崮”。沂蒙山区崮的数量之多,形态之美,不仅中国大地首屈一指,就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陈毅元帅当年指挥华东野战军南征北战,在沂蒙山区歼灭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途中曾写下 “临沂蒙阴新泰,路转峰回石怪,一片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 的诗句。诗由崮发,崮因诗名。沂蒙山的圈从此更以独有的瑰丽和奇幻,名扬四海,引人神往。
  据地质勘查,沂蒙山区是在中生代侏罗记晚期的燕山运动和新生代第三纪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在这两次激烈的地壳运动中,由于岩石沿着断层垂直错动,形成无数地垒式的断块山,又经过几百万年的风化侵蚀,逐步演变为主峰向外,逐级降低,出现了石灰岩覆盖着的低山丘陵。由石灰岩覆盖的山丘,形成方山地形,就是现在的崮。这里的崮一般在海拔500米左右,崮的顶部大都有半米多深的风化层。因此,面积较大的崮顶,现大都栽植树木,较缓的崮坡上,则被开垦为梯田。
  济南有七十二泉之说,黄山有七十二峰之称,所谓“沂蒙七十二崮”取其成数,言其多也。其实,沂蒙山区的崮,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上百之多,远远不止七十二崮。如蒙阴县境内有北岱崮、南岱崮、孟良崮、卢崮、拨垂子崮、樟子崮、龙须崮、大崮、小崮、油篓崮、板崮、水泉崮、安平崮、石人崮、了阳崮、尖崮、柴崮、晨云崮、龙头崮、马头崮、云头崮、对崮、陈云崮、阁老崮、施崮、罗圈崮、土门崮等;费县境内有穷汉崮、云天崮、由吾崮、利尖崮、梅齐崮、柱子崮、刘家崮等;平邑县境内有苏家崮、油篓崮、多乐崮、和尚崮、宝泉崮、太皇崮、摩云崮、团头崮、少山崮、徐家崮、范家崮、三家崮、小王崮、大王崮、吴王崮、马家崮等;沂源县境内有钻天崮、杨家崮、鹰嘴崮、水柿崮、道座崮、龙王崮、青泉崮、尹家崮、石人崮、货郎崮、万泉崮、蝇帐崮、松崮、八十崮、锥子崮、泉崮、大崮等;沂水县境内有透明崮、米家崮、岙子崮、香炉崮、盘龙崮、牛角崮、锹板子崮、江家崮、天桥崮、东汉崮、棺材崮、晏婴崮、板子崮等;沂南县境内有石乐圏、垛罗崮、来家崮、石崇崮、水塘崮、窦家崮等。如此众多的崮,就是一一取个名字,也非易事。有的因姿态奇特,象形而得名,如锥子崮、鹰嘴崮、马头崮、鏊子崮、棺材崮、香炉崮、牛角崮等,因此也免不了有重了名字的,如油篓崮、石人崮等。有的因地近某村镇而得名,如刘家崮、范家崮、江家崮等。有的因具有某一方面的特点而得名,如多泉的叫水泉崮、宝泉崮、青泉崮;多树的叫樟子崮、松崮;高大的叫摩云崮、大崮。也有的因传说或古迹而得名,如蒙阴县垛庄镇的孟良崮,相传是因宋代抗辽大将孟良在此操练过兵马而得名的,崮上犹存“拴马石”、“跑马梁”、“试剑石”等遗迹,传说是孟良拴战马和跑马试剑的地方。平邑县铜石镇的一个崮,传说是很早以前,有个俗姓胡的和尚为平民冤,杀了一个为患一方的恶霸后,跑到崮上,最后和追捕的官兵搏斗,战死在崮顶,后人为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和尚,把崮命名为和尚箇。再如苍山县和枣庄市交界的抱犊崮,传说因山路陡峭,耕牛上不了崮顶,有一农民抱一个刚生下不久的小牛犊上山,把牛犊放在周顶喂养,以耕种崮顶之田而名。又一说,为道家葛洪弃官不做,怀抱一牛犊上山隐居而得名。像这样的还有晏婴崮、石崇崮、吴王崮等,每一崮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自古以来,沂蒙人民生于圏下,长于崮下,与七十二圃有着密切的联系。明末清初,王肖武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就曾以柱子崮为据点,抗击清兵。有些贫苦人家为躲避地主酷吏的盘剥压榨,曾住到海拔800米的大崮顶上,耕耘着瘠薄的土地,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近代以来,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多有土匪占崮为巢,架人绑票,为害乡里。民国初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其匪首孙美瑶劫持英、法、美、意等国侨民和商人共200多人,押在抱犊崮顶,当作“肉票”。山东督军田中玉无奈,只得用招安求得解决。
  沂蒙山区崮的荟萃簇集之地,应首推蒙阴县的岱崮镇。在这方圆不足100平方公里的地方,居然就有南、北岱崮,大、小崮,水泉崮、龙须崮、板崮、油篓崮、柴崮、樟子崮等十几个崗。众崮矗立,相逗相唤,别有一番景致。改革开放以来,经封山育林,如今,葱郁的树木丰草和层层梯田里的庄稼,把众崮装扮得活似一尊尊精意梳妆而挽起秀发的美女.碧凌凌的流水从箇上飞泻而下,又如同紧系美女秀发的锦带,悠荡飘落,闪着瑰丽的光彩。三两棵劲松从绝壁石缝中展开,峥嵘挺拔,随风摇曳,宛如美人挥动婀娜手臂,在欢迎游客的到来。攀上崮顶,但见碧置层层,村落点点,炊烟袅袅,飘飘逸逸,萦崮升腾;山路蜿蜒,在崮腰迭落;溪水闪烁,在田畴明灭;童叟村姑,时隐时现,融入秀美的景色之中,恰似一幅清秀淡雅的水墨画,美得令人心醉。七十二崮不仅美丽,而且伟大,在民族民主革命的峥嵘岁月里,她又谱写了壮丽的英雄篇章。1933年,我省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在龙须崮领导了革命起义。1941年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一个团为掩护山东分局党校学员撤退,在苏家崮与日寇展开血战,击毙日军河田槌太郎少将以下400余人。1943年11月和1947年6月,我军以一个连的少数兵力固守南北岱崮,牵制敌军大部队,完成了两次岱崮保卫战。特别是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一举歼灭国民党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震惊中外。为沂蒙山七十二崗增添了新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相关地名

1941年12月八路...
相关事件
沂蒙山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