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县近代农村集市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478
颗粒名称: 临沂县近代农村集市贸易
分类号: F724.3
页数: 3
页码: 435-437
摘要: 战前农村商业多在集镇进行,集镇商业有店铺商业、行商、棚摊商业、货郎摊(挑)的个体商业等形式。在日本侵占临沂和王洪九统治临沂县城期间,敌人戒备森严,实行“良民证”制度,农民根本不能进入县城,且有性命危险,所以有的逃难四乡,城内多数商店倒闭,商业活动凋零。有的座商改业为行商,商业中心由城市转为农村,因而县城四周的集镇商业活动急剧地发展起来,甚至超过县城活动的规模。如城东的独树头、相公庄、城西的义堂、城北的白沙埠等都由原来的中等规模集市变成商业批发的市场,其规模大大超过当时县城的商业活动。
关键词: 临沂县 近代 农村集市贸易

内容

战前农村商业多在集镇进行,集镇商业有店铺商业、行商、棚摊商业、货郎摊(挑)的个体商业等形式。
  大集镇有相公、汤头、板泉、蛟龙汪、独树头、皮庄、白沙埠、李官、半程、义堂、岗头、城前、庙上、湖西崖、卞庄、兰陵、册山和东三冲,均系五日一集。如义堂为一、六逢集(即阴历初一、十一、二十一和初六、十六、二十六日),白沙埠为二、七集,李官为三、八集,相公为四、九集,半程为五、十集。
  小集则遍布著名村庄,有的是天天集,即每日有集,规模不大,均在早晨进行。如付家庄集则系在天亮前进行,太阳一出来集也就散了,农民们接着就下湖(地)干活去了。所以也称夜集、鬼集。
  从1935年至1949年期间,全县农村共有大小集镇77处,设立牲畜、木料、猪羊、粮食、百货、布匹、食盐等市,上市人数达到5000至15000人左右。只上市青菜、果品和少量熟食的小集镇有52处。成交额在4至6万元以上的大型集镇有25处。其中相公、汤头、独树头、白沙埠、义堂5处位于交通要道,闻名于50公里之外,远近行商竞相贸易,上市人数都在15000人以上,成交额高达7至8万元,为我县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农村贸易中心。
  设在集镇的店铺是农村商业规模最大者,多为财主(地主)所开设。由于其资金雄厚,雇佣劳动力低廉,经营方式灵活,故业务亨通,名声很大。如付家庄的同顺栈杂货铺系由杨昌石开办,杨除经营杂货铺外,还开设2处炉厂,1处炭厂,土地千亩,家资殷富,约有40万银元左右。再如重沟街(村)的恒源泰杂货店主营酱园,其所加工的各种咸菜、酱菜、豆腐卤、豆豉、麻汁、香油、醋、酱油和糕点等的主要原料,均系自己地里生产,因而成本低廉。其所使用的劳动力,最初为业主刘西恩弟兄仨的老婆、儿女及儿媳妇共十几人进行加工操作;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始了雇工,雇工人数达15人左右。恒源泰雇的学徒工,学徒期为6年,6年中不发工资,每天从事12小时以上的劳动,吃的是高粱煎饼和青菜,学徒期满后的第一年,所得全年工资,仅够做一床棉被的。不但报酬微薄,而且必须十分精心卖力才能保住饭碗。外表必须衣着整齐,态度和蔼,笑脸迎送客人,来时端茶倒水,去时送出店门。恒源泰为了扩大买卖,经营方式灵活。譬如承包喜丧仪程中的大、小货物,不仅有喜事宴席上的鸡鱼肉蛋、山珍海味,新人的衣服、被褥等,甚至连新娘头上的簪环首饰、垫床腿包砖用的红纸也设计添置进去。丧仪中不仅置备衣衾棺椁、纸箔香保等用品,甚至连杠夫用的草鞋都全宗承揽进去,买主选购省事,卖主销货简单,因而生意越做越活,闻名于周围四方。但后来,业主刘西恩兄弟被土匪绑票,家属变卖田产5000元赎回,致使该店倒闭。
  大集镇的店铺数目虽少,由于其具有区域性质,四方驰名,故在战前有左右贸易行情的权威.战前大集镇之一的相公庄店铺分布情况可见一斑,该镇有杂货店6处,京货店2处,油坊1处,荷麻绳店1处,烟店2处,饭馆3处,行户3处,行户是为买主代买商品,为卖主代卖商品的中间人,从中收取手续费或买卖双方要价成交之间的差额。
  杂货铺面积较广,一般具有百户的村庄就有1处。棚摊商业是在集镇里或逢集时搭棚出摊的,一般有固定地点,每摊有2-5人营业不等,有集资和独资两种,多为投资者直接经营,也有的雇用少量人员。此类商业较店铺商业为多,如相公庄有布摊40多个,杂货摊十五六个,挂货摊20多个,茴麻摊10几个,铁货摊10几个,饭摊14处。
  货郎摊(挑)是独家独户经营的,多系小本季节性商户,农闲时就作生意,农忙时就下湖(地)干活。此种商业较棚摊商业数目更多,遍布集镇各行各业各个角落,无法统计。
  在日本侵占临沂和王洪九统治临沂县城期间,敌人戒备森严,实行“良民证”制度,农民根本不能进入县城,且有性命危险,所以有的逃难四乡,城内多数商店倒闭,商业活动凋零。有的座商改业为行商,商业中心由城市转为农村,因而县城四周的集镇商业活动急剧地发展起来,甚至超过县城活动的规模。如城东的独树头、相公庄、城西的义堂、城北的白沙埠等都由原来的中等规模集市变成商业批发的市场,其规模大大超过当时县城的商业活动。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相关人物

常运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洪九
相关人物
临沂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