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马头的大型套曲 一一《郯马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434
颗粒名称: 郯城马头的大型套曲 一一《郯马调》
分类号: J826
页数: 7
页码: 163-169
摘要: 《五大调》因集中流行在郯城马头一带,又称《郯马调》,《五大调》进入山东已近300年的历史了。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由于语言、音韵的不同,歌词内容范围的扩大与更新,加之人民不断地吸收当地的民歌小调,以及有关的戏曲曲牌来充实和丰富它,使它由原来的轻板进而发展成复杂的大型套曲形式。同时在长期的演唱中,群众本着当地语言、音韵的强弱轻重特点,用字咬字习惯,衬腔衬字,以及唱腔与句式组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演变、创新。这些促使它形成独自的风格和流派。为此,连它的发源地江淮,以及它的姊妹音乐《扬州清曲》的出处地扬州的歌手艺人们,也都承认它是独树一帜的山东派。
关键词: 郯城马头 大型套曲

内容

地处沂蒙山南麓,沂、沭河下游,苏、鲁交界处的古老重镇一一郯城,早在2000年前就开已开埠建都,号称“郯国”。因为历史悠久,故留下的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其中保存完整的大型曲调《五大调》就是民乐方面的一朵奇葩。
  《五大调》因集中流行在郯城马头一带,又称《郯马调》,亦即当地群众惯称的《淮调》、《大调》、《玲玲调》、《满江红》和《大寄生草》。
  古老称珍的《郯马调》属于红极一时的明清小曲的大型演唱部分,这是有史可证的,清嘉庆年间(1793一1820)岀版的《雅曲二集》中,就有不少的《马头调》。清嘉庆年间(1800)年左右岀版的《时兴小唱钞》内有《满江红》。清道光年间(1821一1850)岀的曲谱书中,有《马头调》、《寄生草》、《满江红》。《马头调八角鼓杂曲》(1875年岀书)内有《马头调》。《南京调词》(1909年钞本)内有《满江红》。
  把资料中大型套曲和现在的《马头调》相对照,不论体裁形式,还是题材内容,以至词式、句式、辙韵平仄运用,都无不大同小异。
  产生的背景
  明清时代,是我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发的时期。在这种新经济形式的影响下,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潮也逐渐萌生。一些文人学士,对城乡人们的口头文学大加注意,不少士大夫、文人竭力编纂民间歌谣册、集,有不少的人还拟仿和创作了大批新歌谣,从而形成我国古代歌谣史上一个大的转折时期,促使中国在17一19世纪清代歌谣、戏曲等方面达到极盛时期。当时不仅农村群众喜欢演唱它,而且市民、文人学士、民间艺人、船夫艄公也多喜欢此调。就在此时期,郯城和马头镇,也岀现了专门唱《五大调》的民间职业艺人。每到天黑,他们就在街头巷隅,弹着琵琶、弦子,敲着碟盅、檀板唱起来,直到夜半更深,人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后来,由于屡遭战乱兵燹和饥荒,使这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又濒临失传的绝境。
  发源地及其传说
  关于《五大调》的历史渊源,传说甚多。有人说它“始于元代,盛行于明代”;也有人说“始于明末,盛行于清代”;有的说“起源于清朝的商城地区”;也有的说“它始于清代的扬州、灌县”;还有的说“《玲玲调》、《大调》、《大寄生草》是明朝从云南贵州等地向北方传播过来的“。另外,民间还有人说《玲玲调》是从济宁运河一带传过来的等等。所有这些传说,都保留在民间艺人和老民歌手传说听闻的一些零星口碑材料中,无法考究核实。
  郯城县高峰头村,有一位清末道人王宗贤,生前曾记述过这样一段文字材料:“大凡腔调、昆、乱皮簧、梆、柳子曲皆有发源之地。淮调之歌,源岀于淮安府,移植北方,据吾所知已200余载矣。”从他的遗文里可以得知,200余年之说,虽不甚可靠,但是似乎也能推测是在清朝中叶的乾隆、嘉庆年间。这大抵和它的姊妹艺术《扬州清曲》渊源年代十分接近。另外,在清代乾隆时期有个著名学者叫李斗,他所著的《扬州画舫录》卷十一第十节中记述这方面的史料:“小唱以琵琶、弦子、月琴、檀板合动而歌。最先有《银扭丝》、《四大景》、《倒板浆》、《剪靛花》、《吉祥草》、《倒花篮》诸调,……近来群向《满江红》、《湘江浪》皆本调了。”由此观之,早在公元1740年,扬州这个繁华著名的城市,《满江红》、《寄生草》之类的曲调也盛于世了。可见,道人王宗贤的有关渊源年代记述还是可信的。从我们掌握的材料来看,《扬州清曲》与《五大调》是有极其嫡近的亲缘关系的,不过差异也很大。比如:《扬州清曲》的范曲《南调》、《满江红》,前者类同郯城《五大调》中的 《大调》,同时也略同《大寄生草》;后者类同《淮调》和《满江红》。据说,《南调》亦名《南京调》、《打棍皮》、《南罗调》、《七句半》、《寄生草》。《满江红》原名《淮江调》,系由清江、淮城一带传入扬州,但说唱性较强。流传到郯城来的,因与当地民歌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大型演唱形式。
  从以上情况看,基本上可以肯定,《满江红》、《淮调》、《大寄生草》,甚至包括《大调》,都是由江淮之地传入知城一带的。
  流传与分布
  《五大调》传入郯城、马头之后,由于受到当地群众喜爱,日益向内地传播。据说,当年极盛时期遍及鲁南各地,日照的石臼所、涛雒、安东卫、岚山头和郯城的高峰头以及临沂、临沭、苍山、莒县、莒南等县也有部分人会唱。不过演唱规模之大,从业人员之众,演唱曲调之多,还首属郯城、马头一带。
  另外,伴随经济上交流,《五大调》也曾往北扩展到广饶县、博兴县,并易名为《杂八调》。益都县流行的《挫琴调》也吸收《五大调》中部分内容为《牌子曲》。
  流入山东的原因,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如下诸方面:(1)在封建社会,中国古代主要交通要道是闻名中外的运河。那时,郯城一带的商货,常常凭借着沂河水运,经江苏邳县入运河,通往南北。随着这条通道的往来,把江淮一带的民间艺术也带到山东。所以群众反映,过去唱《五大调》最好的和会唱曲目最多的是那些船夫们。(2)郯城地处苏、鲁接壤之地,东、西、南三面均与江苏毗邻,两地亲朋好友往来频繁,这也成了自由流传的有利条件。(3)当地的老艺人和好玩乐的玩友们,也常常在农闲季节到苏北邻县去学唱《淮江调》等曲目,有的竟在外客居两月之久。(4)据说,过去下海的渔民,远洋打鱼,满载归来时,就在靠近的港口停泊售鱼憩息,也常带《淮江调》回来。内河的船夫劳动一天停下来时,也常拨弦击碟歌唱行乐,驱散劳累。因此,越是紧靠港口、码头的,会唱的人也就越多。
  《五大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大调》在鲁南人民群众心目中,魅力最大。人们称为“正调”、“细歌”。说它树正气,逐恶风。所以老人们也很乐意让自己的子女学唱。郯城的老民歌手王九锡生前曾说过:“我幼年听老人们说,郯城马头这些地方,铺店很多,南来北往的客商也很多,这些人住在那里,就好干些吃、喝、嫖、赌的事,因此社会秩序和风气都很杂乱,不少年轻人也沾上了这些恶习,有的也干些为非作歹的事情,家里老人都为此十分忧虑。后来,《五大调》吸引了大批青年人,使他们把大部分精力和业余时间都投入学演学唱中去,不再胡搞。为此,老人们非常重视这一举动,不单是支持男的演唱,还让妇女们参加学唱。据说后期,人们还自发地成立了什么“玩友社”、“乐和班”、“同乐会''之类的社会团体组织。在当时的农村里,除逢年过节,扮玩艺、闹花灯时演唱外,还在农闲季节、阴雨天等空余时间,玩友们自动聚合在一起,来演唱《五大调》。另外,盲艺人在游乡、拆算、入阁串厢占卜之余,常常现场为客户们演唱《五大调》。后来,那些豪门士绅、达官贵人对《五大调》也发生了兴趣,他们也认为是雅曲细调,可登大雅之堂。所以,当他们喜庆、嫁娶、生辰庆贺之时,还专门请演唱艺人或业余爱好者为他们演唱。总之,《五大调》在鲁南地区颇受群众喜爱,并广为流传,盛极一时。
  内容与分类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五大调》的体裁、内容是多样化的,真可谓从各方面、各个角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风土人情及历史故事。除少数的词带有市井、庸俗趣味和封建毒素外,绝大多数是好的或比较好的。有的还堪称“词清语隽,雅健素质”。括览全部歌词,不难看出,它的内容可分为爱情类、社会生活类、叙事类、历史故事类(包括传说故事)、自然景色类、伦理逸闻类等。不过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盼郎思夫方面的。可是群众另有一套分类法,他们把内容性质类同的或题意相同的归在一起,形成所谓的“五景”、“四盼”、“七多”、“七赞”、“八恨”等。“五景”即春景、夏景、秋景、冬景、总景。“四盼”即盼佳期、盼才郎、盼冤家、盼情书。“七多”即送多情、想多情、遇多情、盼多情、会多情、思多情、梦多情。“七赞”即孔明赞、孟德赞、三国英雄赞、楚霸王赞、耕读渔樵赞、春光赞、肉头赞(实为贬讥死肉头的)。“八恨”即恨别离、恨当福、恨冤家、恨薄情、恨佳人、恨爹娘、恨薄命、恨烟花等。
  演变发展与新生
  《五大调》进入山东已近300年的历史了。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由于语言、音韵的不同,歌词内容范围的扩大与更新,加之人民不断地吸收当地的民歌小调,以及有关的戏曲曲牌来充实和丰富它,使它由原来的轻板进而发展成复杂的大型套曲形式。同时在长期的演唱中,群众本着当地语言、音韵的强弱轻重特点,用字咬字习惯,衬腔衬字,以及唱腔与句式组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演变、创新。这些促使它形成独自的风格和流派。为此,连它的发源地江淮,以及它的姊妹音乐《扬州清曲》的出处地扬州的歌手艺人们,也都承认它是独树一帜的山东派。所以苏北人们惯称它为“郯城《马头调》”(实际是《淮调》)、“日照的《满江红》”(实际是郯城的《满江红》)。
  歌词内容不断创新,不仅丰富了曲目,而且更加突岀和完善了山东派的风格和特点。在清代末期,有些贫寒的文人学者,比较接近下层社会民众,同情人民的疾苦,常常创作新歌词,借以抒发对社会的不满之情。这一类歌词,较之民间流行的,要文雅一些,词藻修饰、音韵平仄较为讲究。那时创作较多和较岀名的有郯城县马头镇的杨晓(前清廩生),写有《家住在罗俊庄》、《玉石琵琶粉墻挂》等词。而写得最多的要数郯城县八大才子中的张保信(前清贡生)、吴小寒、张佩恩(前清秀才)等人,他们反映的内容也很广,形式也比较全备。比较出名的有《孔明赞》、《饥民难》、《卖仓谷》、《节妇自叹》、《戒赌博》、《集戏名》等。这对增强这一流派特点也起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有时这些民间文人仍超脱不了他们世界观的局限,所以有的也写了一些悲观厌世、逃避现实、行乐消遣等方面的作品,更有甚者有的竟写岀了颂扬清朝帝王将相贤明的坏作品。
  从30年代至解放前,因长期战乱和灾荒,演唱者越来越少,几近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通过民间文艺会演,派专人搜集、挖掘等一系列工作,对这一古老珍稀的民间艺术进行了抢救。对优秀的节目还进行了专门加工整理,终于使它得到了新生。山东省艺术馆曾派专人多次来郯城对这一曲种进行收集、记录,现保存下来的共有130多首。计有《满江红》22首,《淮调》72首,《玲玲调》11首,《大寄生草》21首,《大调》4首。其中《满江红•四盼》于1957年被选参加了中央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了音,多次向全国广播,同时选入1957年出版的《优秀歌曲选集》,向全国发行。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宗贤
相关人物
李斗
相关人物
杨晓
相关人物
张保信
相关人物
吴小寒
相关人物
张佩恩
相关人物
王九锡
相关人物
郯城县
相关地名
高峰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