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颜氏家族与颜真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409
颗粒名称: 琅琊颜氏家族与颜真卿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11
页码: 83-93
摘要: 临沂的旧五贤祠内将颜杲卿、颜真卿与诸葛亮、王祥、王览并列,尊为邑之先贤。严格说来,颜氏二卿并非生于临沂。但是,由于颜氏家族和王氏家族一样,中世纪时为琅那临沂之著姓,族中的名人自西晋的颜含,北齐的颜之推,到唐代的颜师古、颜真卿,虽然或一生中未莅临沂原籍,但史书于记载其籍贯时都不约而同地写道“琅琊临沂人也”。再加上旧传颜真卿墓在临沂地区的费县(清属沂州),因此把他们看成临沂的古代名人便也顺理成章。
关键词: 琅琊 颜氏家族 颜真卿

内容

临沂的旧五贤祠内将颜杲卿、颜真卿与诸葛亮、王祥、王览并列,尊为邑之先贤。严格说来,颜氏二卿并非生于临沂。但是,由于颜氏家族和王氏家族一样,中世纪时为琅那临沂之著姓,族中的名人自西晋的颜含,北齐的颜之推,到唐代的颜师古、颜真卿,虽然或一生中未莅临沂原籍,但史书于记载其籍贯时都不约而同地写道“琅琊临沂人也”。再加上旧传颜真卿墓在临沂地区的费县(清属沂州),因此把他们看成临沂的古代名人便也顺理成章。
  昔人有副对联:“书学晋唐方古法,文除迁固总凡才。”当然,写文章的是否除了司马迁和班固以外就都是平庸之辈,还很值得研究;但学习书法,上宗晋唐,则确为不刊之论。因为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韦昶;唐代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等人的书法,足以代表古代书法的最高水平,悬为学习标的,都当之无愧。在上述书家中,王羲之与颜真卿造诣之高,可以分别冠具本朝,允称古代书法界之双璧。而又都以临沂为本贯,实在也有些巧合。为了表彰乡贤,特为文介绍以真卿为主的颜氏家族于后。
  唐人袭东晋南朝之风,重门第,讲求谐谍之学。因此今传颜真卿撰写的《颜氏家庙碑》的开头便考证岀了颜氏得姓(实际上是氏)之由,并详记历代祖先的名讳和官职。大体说来是这样的:先秦时,邾武公名夷甫,字颜。其子友为小邾子,便以颜为氏。传至曹魏时,有个任青、徐二州刺史,名叫颜盛的,开始迁居于琅珊临沂孝悌里,是为临沂一支的始祖。又传至西晋末年,颜含为侍中右光禄大夫,随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居于上元(后来东晋侨置的临沂县便设置在上元),从此,又成为东晋一代的侨姓大族。历经南朝宋齐,萧梁时,其族中有个颜之推,为萧绎(后为梁元帝)的世子方诸掌书记,元帝为北周所破,之推入北周,后又逃奔北齐,在北齐为官。北周灭北齐,他又入北周,后仕于隋朝,全家居于关中的京兆万年县,这便是后代或称颜真卿为京兆万年人的根由。颜之推除了是颜氏定居关中的始祖以外,还因为他留下一部《颜氏家训》而有名于世。他又是个小说家,写过一部《还冤记》,不过因为宣扬佛教因果报应之说,水平不高,鲁迅先生称之为“释氏辅教之书”。
  到了唐代初年,颜氏族中又出了一个名人,便是经学家颜师古,他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曾任秦王李世民的记室参军事,所以太宗即位后,被提升为中书舍人,掌机密,替皇帝起草诏令。但因为他行为上有些毛病,特别是固执、骄傲,使得善用人的唐太宗也两番贬了他的官。但终因怜惜他的文才,所以留他考定五经,又将他所定的书颁示天下。他显名于世的另一件事便是帮助太子承乾注班固的《汉书》,他的注文甚见功力,唐代人认为他是班固的“忠臣”。他又善书法,所写的《等慈寺碑》笔致古朴,受到学书人的重视。可惜原碑已不存,今日如果能得到清代嘉庆或道光年代的拓本,便算是墨宝了。
  颜师古有个兄弟名叫勤礼,是颜真卿的曾祖。他在太宗朝为宏文崇贤学士,工训诂,据说也“工于篆籀”,而他写的字却未曾传下来,倒是颜真卿所书写的《颜勤礼碑》于1922年重新出土,被视为学颜体字的最佳范本。
  总的说来,琅琊颜氏家族在东晋以前比王羲之的家族源远流长。东晋元帝渡江时,他们是跟随渡江的百族之一,但在南朝不如王氏显赫。自颜之推北迁后,直至唐代中叶,却一直显于北方,前后历120余年,多出儒林名士,又有真卿、杲卿兄弟为之殿。就影响论,《颜氏家训》一书,后人虽或褒或贬,但总能视之为一代著作;而颜师古在经、史两方面的造诣,都被学者所重视。颜真卿的书法,大为当代及后代人所重,比起王氏家族来,似乎更应当在历史上占得一席地位。临沂入颜氏二卿于五贤祠,是有道理的。
  颜真卿,字清臣,开元年间就中了进士,又举制科,调醴泉县尉。在唐代,进士制科出身而又起家畿尉(长安附近各县的县尉)的人,是在宦途上必定一帆风顺的人,弄得好,10年左右就可以为相。颜真卿以世族名儒之后走上了这条仕宦捷径,果然,不久调监察御史,又迁殿中侍御史。此一职务,虽然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官,但负责掌管殿廷供奉的仪式,也就是说在大朝会、郊祀、巡幸之时,专管纠察百官失仪、非违、卤簿文物缺失诸事,被称为清望官。他又负责分巡两京城内,察奏不法之事,因此权力颇重。
  颜真卿的为人,《新唐书》赞之为“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査道,不萌于心。”的确,为人刚直,是他的特色。从位为小官,到身居重臣,这一特色未稍改变。他任监察御史时,五原有个冤狱,久不平反,据说,就像《窦娥冤》所写的那样,该地因而天旱,颜真卿奉命鞠此狱,秉公平反了冤狱,结果,天降雨,旱情大解,当地人称之为御史南。但由于他直言不避权贵,得罪了奸相杨国忠,一再遭贬官。杨国忠不愿意他留在朝中,于是出外任平原太守。
  唐代习俗,为地方官者,官位再高,也被称为“粗官”,不被京官所看重。凡自京官岀为地方官的,都觉得受到莫大委屈,所以杜牧才留下“拟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那样的诗句。颜真卿却不似这般人。他到了平原郡后,认真关心民间疾苦,进行了一些为封建王朝法令所允许的兴利除弊的改革,受到了郡人的爱戴。
  唐玄宗晚年昏庸失政。朝内,接连委政于李林甫、杨国忠两个奸相,淆乱了朝纲,闭塞了言路。边疆重要军镇的镇将中,又特为信任营州杂胡安禄山,使他身兼平卢、范阳、河东3镇节度使,掌握了全国边兵的1/3。宠眷特优引起了安禄山纂位夺国、起而代之的野心。安首先请准玄宗以蕃将代汉将,又在范阳城北筑雄武城,贮兵器,积军粮,养战马15000匹。还请求兼任闲厩、陇古群牧等都使,目的是从官厩养牧的战马中再偷偷地选换一部分骏骑。玄宗晚年溺于安乐,日渐昏瞆,对安禄山的要求是“进奏无不允''。朝廷内还有几个明白人,几次说禄山必反,玄宗一点也听不进去。
  安禄山是个有心计的人,他为了谋反时出兵顺利,决心了解一下河北24郡的防御能力,他当时身兼河北采访使,便利用职权,派岀亲信人出去秘密侦伺各地的太守,看看是否有人发现了他的叛乱企图而潜修战备。偏偏颜真卿就是这么一个他所要防范的人。是由于忠于李唐王室而曾对安禄山进行过反侦伺,还是由于一个正直官员的政治敏感呢?总之,颜真卿觉察到了安禄山的逆节,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了平原郡的防御能力。他借口连日阴雨,需要修城浚池,暗中调集丁壮人伕,储存粮食,以备不虞。就在安祿山派出的侦伺人员到达平原时,他又采用了一个古典式的迷惑对方的方法。他征召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挥毫作字,摆出一付不谙武事的风流太守架势来。安禄山派去的人回去后如实汇报了,安禄山以为“书生不足虑也”。便没有把颜真卿放在心上。这是天宝十三年的事。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于范阳,派出15万精兵向南猛扑,旬月之间,河朔唾手而得,只有平原一都城守完备,挡住了安禄山的兵马。那位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的唐玄宗,当闻得“渔阳颦鼓动地来”消息时,曾发岀浩叹: “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耶?”后来,颜真卿派去的李平向他回奏了平原坚守的情况后,他惊异地说:“朕不识真卿为何如人,所为乃若此?”他没有省悟,不识忠臣,只认识杨国忠、安禄山一类的人,正是酿成安史之乱的根由。
  在今日存留下来的颜真卿书写的碑中,有一块名为《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其碑阴有一则文字,是颜真卿撰述、书写的。当中有这么一段:
  真卿去岁拜此郡,属殿中侍御史平公冽,监察御史严公宽、李公史鱼,右金吾胄曹宋公骞咸以河北采访使东平王判官巡按狎至,真卿候于境上,而先生祠庙(按,此指东方朔庙)不远道周,亟与数公……同兹谒拜…… 真卿于是勒诸他山之石,盖取其字大可久,不复课其工拙,故援翰而不辞焉。
  颜真卿书写这块碑,就是在安禄山派人侦伺之际,迷惑对方的手法之一,然而副产品却是留下了这件书法界的瑰宝,至今仍令学书者赏玩临摹不已,真是“无心栽柳柳成荫”了。更为有趣的是,上面所引那段文字中的河北采访使东平王,就是指的安禄山,平冽、严宽、李史鱼和宋譽就是负责侦伺的人。这些古代特务因有这座丰碑而留名千古,“附骥尾而益显”,大约连他们自己也会岀乎意料之外吧。
  颜真郷派岀李平向唐玄宗报信后,就募兵选将,联合河北诸郡败退下来的兵马,向河北进兵。这时,他的堂兄颜杲卿也在常山起兵,斩了安禄山部下蒋钦凑,开通了河北、河东(今山西)之间险要土门路。朔方军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岀土门,大败安禄山部下于常山郡东嘉山,河北17郡同日反正,推颜真卿为盟主,兵20万,与郭、李劲兵联合截断了安禄山的后路。这时安禄山虽已占领洛阳,但西攻潼关不下,南面张巡许远拒守雍丘、睢阳,无法向江淮进兵,已陷于进退两难境地。听到了颜氏兄弟截断河北的消息,大惊,立刻派史思明等率兵回救后路。这本是削平安史之乱的一个有利时机,但是,在这紧要时刻,唐玄宗仍然听信杨国忠的话,强迫坚守潼关的哥舒翰出战,结果是潼关、长安相继失守,他自己逃向四川,使安禄山声势复振。朔方兵撤回灵武去保卫刚即帝位的唐肃宗。河北军队势孤。在此之前,史思明第一次攻陷常山,颜杲卿骂贼而死。这时真卿也守不住平原,只好弃郡渡河,只身跑到凤翔去见唐肃宗,开始了他后期的政治生活。
  安史之乱,是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同唐朝中央政府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以安禄山为首的人发动的这次战争,导致了生产破坏,人民流离死亡,是不得人心的。颜氏兄弟奋起抵抗,得到人民的拥护,今日评价这两个人物,应以此为标准。宋末的文天祥,在被元兵俘获之后,北行路过平原,为诗吊颜氏二卿,他咏道: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完天子不知名,一朝渔阳动颦鼓,大河以北无坚城。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威京。明皇父子得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文天祥称颂颜真卿当然是有感而发的,但是他对颜氏兄弟在安史之乱中的功绩,提得却恰如其分,比较公允。不能因为此二人也是统治集团中的人物,从而否定他们。就这一意义说来,如果重修五贤祠,再请他二人进去,还是应该的。
  三
  颜真卿后半期的政治生活也不那么平静,在官职上几起几落,几番被贬于外地,又终于回到长安。两唐书上说他:“军国之事,知无不言,为宰相所忌。''的确,他几次贬官,大都与主张和宰相相左有关。第一次得罪了杨国忠,第二次得罪了苗晋卿(或者张镐),第三次得罪了宦官李辅国,第四次得罪了元载,第五次得罪了杨炎,第六次得罪了卢杞。他的政治主张,史书记载不详,但他反对元载的一封奏疏,《旧唐书・颜真卿传》全载了,大意是朝廷应该允许百官上书论事,不应阻遏言路。当时元载规定,百官有论事者先告知自己的长官,长官告知宰相,方可上奏皇帝。颜真卿奏疏中反对这种做法,比元载为李林甫、杨国忠复起,这可以说是仗义申言,不避权贵了。还有几次是争礼仪方面的事,大体上说颜真卿秉承家学,对于违反礼制者,侃侃以争。今天看来,这些是无关国计民生的小事,真卿争执,有些太迂。但是,颜真卿正直无私的品质却通过这些小事表现出来了。颜真卿所反对的几个人,如杨国忠、李辅国、元载、卢杞等人,都是炙手可热但却为人民反对和痛恨的人,如果说颜真卿在这一点上代表了人民的意愿,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颜真卿留下的一副草书墨迹,已经刻碑,名为《与郭仆射书》,世称《争座位帖》,原石仍在。苏东坡评论此帖云:“比公他书,尤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书法上的造诣且不谈,帖的内容却包含了当时一段政治上或者说礼仪上的小小争执,从中倒可以看到颜真卿的风骨气节来。郭仆射是当时的功臣,定襄郡王尚书右仆射郭英乂。广德元年十月吐蕃出兵攻长安,被郭子仪打退。次年群臣为了庆贺这件事,举行了一次“兴道云会”。由于朝内百官都参加,就出现了一个按官品排坐次的问题。郭英乂以仆射身份,指挥百官就坐。他为了谄媚当时为代宗所宠幸的宦官鱼朝恩,令他坐于武官行列之首,与宰相分庭抗礼。事后,颜真卿写了这封书信给他,责备他是“军容(指鱼朝恩,他的官职是观军容使)佞柔之友”。颜真卿的真正用意,其实是对鱼朝恩飞扬跋扈表示抗议。当时,朝恩恃势挤郭子仪、折元载、摇相里造,侵王缙,气焰熏天,不可一世。颜真卿却未把他放在心上,这与颜历次反对权臣,虽遭贬而不悔一脉相传,都表现了他的为人刚直。
  但是,在封建王朝,又当君主是个庸才时,刚直不阿,却常常下场不佳,颜真卿晚年便终于因此而死于非命。唐德宗是个昏君,他宠幸宰相卢杞。卢杞此人,《旧唐书》说他:“既居相位,忌能妒贤,迎吠阴害。小不附者,必致之于死。将起势立威,以久其权。”他当然极端厌烦颜真卿这个并不买他账的人。但是这时颜真卿身历玄、肃、代、德4朝,是个德高望重的老臣,明着排挤,是不大容易的,卢杞便玩弄阴谋。叛镇李希烈当时攻陷了汝州,这本需要用兵征伐的,卢杞却对德宗说:“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德宗相信了,派颜真卿去蔡州劝谕。真卿到了河南,李希烈当然不听劝谕。他并且百般威胁颜真卿,逼着上疏替自己说好话,都遭到了颜的严辞拒绝。这样,拘禁了2年之久,因为真卿宁死不肯屈节,最后被李的部下缢杀了。颜真卿在臣民中是有威信的,史称:“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民间痛惜他的死,不久,便岀现了他尸解为仙的传说。《太平广记》卷三十二引《开天传言记》有如下一段记载:
  贼平,真卿家迁丧上京。启殡视之,棺朽败而尸骸俨然,肌肉如生,手足柔软,髭发青黑。握拳不开,爪透手背,远近惊异焉。行及中路,旅衬见渐轻。后达葬所,空棺而已。这些,自然不足信,但反映了人民对颜真卿崇敬的感情。颜氏后世,子孙也没有式微。直到宋元祐年间,费县为颜真卿立庙,秦观所书写的碑石上还有他九世孙颜温的名字。其后,他的十一世孙颜安上还住在其祖籍费县诸满村。
  颜真卿的墓到底在什么地方,也是有争议的。按,《新唐书》记载,颜杲卿归葬于长安凤楼原,看来颜氏家族似乎有墓地在长安附近。又,令狐垣所撰《颜鲁公墓志》中也有“归万年之故原”之记载,证以前引《开天传信记》中“迁葬上京”那句话,应该说颜真卿墓在长安一事于史有证,是确然无疑的了。但是费县《颜鲁公庙碑》米芾的书写的碑阴却说其茎在“洛都偃师县北小颜家”,这一说法给真卿墓的考证增加了困难,而民间又有坟墓在山东费县之说。
  今费县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处,有村名诸满(旧县志偶或写成朱满),曹魏及西晋时属琅琊临沂,名孝悌里,那时颜氏家族聚居于此,这便是《旧唐书》称颜真卿为“琅哪临沂人也'’的由来。《费县县志》载:“在朱满村东有二垄,东茔三冢,西茔二冢特大,传为鲁公及常山太守墓……府志:宋元祐六年,诏治沂州费县颜真卿墓,岂以后迁于费欤?”又据秦观所书写的《颜鲁公庙碑》云:“唐鲁郡颜文忠公有庙在琅琊之费,距县治东五十里曰诸满村。室宇卑陋,岁月将圮,祀典弗著,神不顾飨。”似乎费县立真卿庙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与颜墓之可能迁临沂是否有关,则不可考。
  诸满之颜氏先茔,“文革”前尚在,高大的古树数株,覆盖二髙冢,气势苍秀。鲁公庙则已于元祐时迁往费城附近之祐河东岸。年深岁久,几经废兴,庙宇变得更加卑陋,以至当地农民讹称为“蝼蛄庙'',有幸的是秦观所书之碑(碑阴为米芾书)仍在。“文革”时大破“四旧”,鲁公庙拆得片瓦无存,海内极为少见的秦观墨迹碑被砸碎,诸满二冢亦被掘开。这次“革命行动”之唯一收获只是在冢中发现了刻有“泰始(西晋武帝年号)八年”的墓砖,证明墓内所葬不是颜真卿,可能是迁至琅琊之颜氏始祖颜盛(或其子颜钦)之墓而已。墓砖成了有价值之文物。
  我们以为,临沂建市后,宜重修鲁公庙,秦米墨迹拓本,据所知尚有数本传世,一存于北京图书馆,一存于临沂文物商店,完整未剪者存于费县图书馆。亦宜择其优者,请名工重新刻石,立碑庙中。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颜真卿的书法。
  真卿年幼时就爱好书法,据传说常用黄土在墙上练习写字。后来,受过草圣张旭和大书法家徐浩的传授,又结合隶书和北碑的笔意开创了自己的风格。他的字端重浑厚,特适宜作榜书和磨崖书,今人用正楷书写匾额时,除用魏碑体外多爱用颜体,原因即在于此。后人评论说,他的字和年岁并时,年愈老,字愈神化,但严肃方正、不可侵犯的样子却是始终如一的。《宣和书谱》说他的字:“点如坠石,画如夏云,勾如屈铁,戈如发弩,千变万化,各具一体。”评论是很精当的。
  他的字,以碑帖方式传世者甚多,其中正楷较多,但亦有行、草。翻开《金石萃编》看一下,即有数十种以上。其中有名的为多宝塔、东方画赞、臧怀恪碑、干禄字书、麻姑仙坛记、中兴颂、郭家庙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八关斋会报德记(以上楷书)、争座位帖(草书),祭侄季明文稿(行书)等。据康有为评论,这些碑帖中,麻姑仙坛记“真握拳透爪者也”,当为唐碑第一;有人认为郭家庙碑及颜勤礼碑秀逸,便于学者。习大字者又爱八关斋及中兴颂。总之,各有偏嗜,难定甲乙。但为书法界公认的,则是其《祭侄季明文稿》被称为仅次于王羲之《兰亭序》的第二名帖。今此帖已有影印本出售。
  颜之草书,上承张旭,下启怀素(颜60岁后,怀素从他学草书),而张旭的草书又可上溯到王羲之、张芝,因此,说在草书方面颜为王羲之的一脉传人,大约也不算夸张了。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汝涛
责任者
刘家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颜杲卿
相关人物
颜真卿
相关人物
诸葛亮
相关人物
王祥
相关人物
王览
相关人物
安禄山
相关人物
临沂市
相关地名
文天祥所作诗词
相关作品
开天传言记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