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沂南诗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397
颗粒名称: 郯城“沂南诗社”
分类号: I207.209
页数: 3
页码: 23-25
摘要: 民国初年首倡“沂南诗社”的人是徐吉亭、焦献南、梁秉臣,这三位都是清末的廩生,年岁较长。另外加入的有梁晋蕃、高锏庄、徐霞苍及刘霜桥等。这4位那时只有二三十岁,正是青年。梁、高两位是先君小骞公的诗友,我少年也受他们的教益。先君《咏杜鹃》律诗中有句云:“歌管余香寻旧梦,风霜满地失春泥”。即在战乱时期忆及昔日同吟之乐也。“沂南诗社”每星期晚在梁晋蕃别院集会一次,观摩作品,拟定题目。如此集合约近3年,后因人事变迁,渐次停止活动。当时每期作品,均由梁府书僮汇抄录存。日寇入侵,梁以马头镇冲要,书籍、财物多移存宿迁营子马伯陶家。后来苏北沦陷,遂荡然无存矣!
关键词: 郯城 沂南诗社

内容

郯城县马头镇在民国初年有“沂南诗社”。
  沂河为郯城名胜,清代诗人王调鼎(进士)《咏沂水春帆》诗云:“长堤芳草绿侵衣,小试蒲帆点水飞。燕子来时能话旧,白鸥眠处愧忘机。载将别恨迷春雨,偶傍斜阳误酒旗。咫尺江南劳远望,有人天际见依稀。”由此可见沂河景色,已近江南风光。马头镇即在沂河东岸,南去数十里至新村即邻江苏邳县。这一带是郯城县文人最多,物产最富的地方。民国初年首倡“沂南诗社”的人是徐吉亭、焦献南、梁秉臣,这三位都是清末的廩生,年岁较长。另外加入的有梁晋蕃、高锏庄、徐霞苍及刘霜桥等。这4位那时只有二三十岁,正是青年。梁、高两位是先君小骞公的诗友,我少年也受他们的教益。先君《咏杜鹃》律诗中有句云:“歌管余香寻旧梦,风霜满地失春泥”。即在战乱时期忆及昔日同吟之乐也。
  “沂南诗社”每星期晚在梁晋蕃别院集会一次,观摩作品,拟定题目。如此集合约近3年,后因人事变迁,渐次停止活动。当时每期作品,均由梁府书僮汇抄录存。日寇入侵,梁以马头镇冲要,书籍、财物多移存宿迁营子马伯陶家。后来苏北沦陷,遂荡然无存矣!
  我幼时,马头镇的文士颇多,且均受孙爱庭、于霭辰的领导与照顾。孙公年最长,清廩生。于公思想较新,诗文敏捷。其有《咏梅》诗云:“铁骨生来傲雪霜,凭将数点冠群芳。此生不作繁华想,落落风情只自香。”已早有高蹈之致。高嗣庄作诗颇多,后与雄十力为友,受其哲学影响,作诗亦有超然之志。如其有句云:“拈花成独笑,松月夜窗虚。”颇有哲学意味。高碉庄于台儿庄大战时为过境之日军杀害,令人悼念。梁晋蕃的诗有名家气,吾犹忆其民国二十三年《游故都》诗有句云:“风尘何处访屠狗?时势于今爱驽骀。”对日军进逼下的故都政府情有感叹之意。
  在岁得刘霜桥来信,谈及“沂南诗社”事。谓“焦献南先生有诗一首,尚能记忆。缘民国六七年间,南阳熊伯乾绍茏先生任郯城县长,熊公为清末拔贡,诗文蕴藉,闻马头有诗社之组织,在邀社员赴城内宴叙观摩。=庄、晋蕃、霞苍与予同往。焦先生以诗向熊公致谢,内容恳切……”诗云:
  少从帖括费钻研,
  弹指光阴望六年。
  自愧识途称老马,
  每谈时势若寒蝉。
  有心志作子云赋,
  无事手挥陶令线。
  闲道神君风雅甚,
  也随朋辈献诗篇。
  此诗恳切诚厚,非一般应酬之作可比。
  刘霜名汝浩,字霜桥,现年82岁,为我县“沂南书社”唯一来台之人。霜老近检旧稿,得在诗社时习作数首,至堪宝贵。谨录二首,以见霜老青年诗风之高雅。
  池鱼五律限庚韵:
  云影天光近,
  方塘似镜清。
  莲同千树碧,
  月共万川明。
  濠濮存知己,
  江湖久忘情。
  春风吹不绉,
  止月共心平。
  严子陵钓台七律限灰韵;
  偶向东阳江上来,
  绍怀往事倍低徊。
  宫春山已迷耕路,
  七里滩头剩钓台。
  名士清标风万里,
  英雄事业浪干堆。等闲莫漫狂奴笑,汉关凄凉久结灰。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相关地名

刘霜
相关人物
徐吉亭
相关人物
焦献南
相关人物
梁秉臣
相关人物
王调鼎
相关人物
梁晋蕃
相关人物
高锏庄
相关人物
徐霞苍
相关人物
刘霜桥
相关人物
孙爱庭
相关人物
高嗣庄
相关人物
熊伯乾
相关人物
郯城
相关地名
咏沂水春帆
相关作品
咏梅
相关作品
焦献南诗词
相关作品
池鱼五律限庚韵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