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运动的一颗彗星——王思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394
颗粒名称: 新文学运动的一颗彗星——王思玷
分类号: K825.41
页数: 7
页码: 1-7
摘要: 王思玷,原名王思璜,曾用名王亦民,1895年生于山东琅琊道临沂县八区兰陵镇西南圩村一个地主家庭。1925年,兰陵镇人袁永平响应广州国民革命政府的号召,在兰陵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国民自治军第二路军,以配合即将开始的北伐战争。王思玷以为救国救民时机已到,当即投笔从戎,参加了袁永平的起义队伍,被袁永平委任为一等秘书。但是,这次起义组织仓促,缺乏充分的准备和必要的斗争经验,在北上攻开临沂城时,接受了守军投诚,未收其枪,后又被他们勾结苏军(江苏军队的简称)打出来。第二年义军首领袁永平被军阀张宗昌部下翟文林诱杀,起义队伍旋即溃散。王思玷率领残部自临沂返回兰陵,途径孔庄(属今苍山县下村乡),遭到反动地主联庄会头子杜若堂部保丁的袭击,王思玷于孔庄围子外中弹身亡,年仅31岁。
关键词: 王思玷 新文学运动

内容

已故无产阶级文学家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论及1921年以后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岀的4位青年作家的作品时,曾颇为遗憾地称他们“像彗星似地一现就不见了”。4位作家中有一位叫王思玷,他就是苍山县兰陵镇西南圩村人。本文就我们所了解的材料对王思玷的生平事迹简介如下:
  短暂的一生
  王思玷,原名王思璜,曾用名王亦民,1895年生于山东琅琊道临沂县八区兰陵镇西南圩村一个地主家庭。其父传说为秀才,日本侵略军占领兰陵后,因不甘作亡国奴,自缢身死。王思玷兄弟3人,他排行第二,其兄王思璞,弟王思瑕。王思玷自幼聪颖,酷爱文学,儿童时代在家乡就读私塾,亲眼目睹了满清政府、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鲁南农村的悲惨景况,对劳苦农民产生了深切的同情。后来,外岀求学,先赴临沂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毕业后又考入了南京铁道专门学堂学习。时逢“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勃兴,王思玷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立志献身民主革命,解救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1922年,王思玷辍学回到故乡兰陵,就教于兰陵小学,代高年级国文及低年级算术课,直到1925年。
  其间,他一面教书,一面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进步文学创作,曾先后在当时茅盾主编的进步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上发表过7篇短篇小说。1925年,兰陵镇人袁永平响应广州国民革命政府的号召,在兰陵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国民自治军第二路军,以配合即将开始的北伐战争。王思玷以为救国救民时机已到,当即投笔从戎,参加了袁永平的起义队伍,被袁永平委任为一等秘书。但是,这次起义组织仓促,缺乏充分的准备和必要的斗争经验,在北上攻开临沂城时,接受了守军投诚,未收其枪,后又被他们勾结苏军(江苏军队的简称)打出来。第二年义军首领袁永平被军阀张宗昌部下翟文林诱杀,起义队伍旋即溃散。王思玷率领残部自临沂返回兰陵,途径孔庄(属今苍山县下村乡),遭到反动地主联庄会头子杜若堂部保丁的袭击,王思玷于孔庄围子外中弹身亡,年仅31岁。
  王思玷的遗体,初葬于今枣庄市峰城区峨山乡赵庄。1926年清明,家人将其骨殖迁葬于兰陵镇南王氏祖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鲁南革命根据地民主政府就曾追认王思玷为烈士,并对其家属实行过抚恤。后来,时过境迁,便无人再加过问。“文化大革命”中被扒墓破棺,至今已尸骨无存焉!
  进步的教书先生
  王思玷在兰陵小学教书期间,是一位思想进步的教员。他身材魁梧,黑长脸膛,说话虽有点口吃,但国文课却教得很岀色。他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外,还经常利用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向学生宣传民主思想,培养学生的革命意识。他曾组织杨文田、孙民成等进步学生,秘密学习马列著作,曾组织学生举行“抵制日货”的示威游行。他平日非常同情和关心贫苦岀身的学生,虽然只是一位普通教员,平日少言寡语,但学生们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谈,求他帮助解决。王思玷的进步思想,在他的学生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的学生中不少人参加了革命,成为抗日救亡的先锋,有的成了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横山惨案”中壮烈牺牲的车志远、陈德吾烈士都是他的学生。
  王思玷的学生们忆起他在兰陵任教时的几件事:
  1922年兰陵人仍然拖着长长的辫子,而王思玷却留起了“洋头”,乡邻都以惊异的目光看着他,私下里议论纷纷。王氏老族长一见王思玷的面就严厉训斥起来,说他剪掉辫子是大逆不道,胆大包天,实为王氏家族不肖子孙! 一些封建思想严重的人也对其冷嘲热讽。而王思玷并没有因此而屈服,他照样光着头在大街上大摇大摆地走,而且还在学校里向学生宣传剪辫子的意义。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许多学生也相继纷纷剪掉辫子,表示与封建礼教决裂。
  兰陵小学旁边有座古庙,庙里供着插花奶奶的神像。后来,学校扩大了,原有教室不够用,需要把庙里的神像搬掉,将古庙改为教室。村上迷信思想严重的人,一听说要拆庙搬神,坚决表示反对。村民中无人敢第一个动手拆除神像,学校校长也不敢担这份风险。这时,身为教员的王思玷勇敢地站出来,率领一部分思想进步的学生,冲进庙堂,拆掉插花奶奶的像,支起课桌,把一座古庙改造成传播新文化的教室。事后不久,恰巧兰陵西南隅里死了一个小学生。有人乘机造谣说*这都是王思玷拆插花奶奶的神像遭的报应。王思玷不但没有被吓倒,相反他却抓住时机,针锋相对,引导学生在学校里开展了一场有神还是无神的辩论,通过辩论,向群众生动活泼地宣传了反对封建迷信的无神论思想,使全校师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民主思想教育。
  有一次做操,王思玷的侄儿王伦和与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站在一起,王伦和见那个孩子身穿破袄,头上长疮,便要躲开。这件事被王思玷知道了,吃饭的时候,他严肃地教训侄儿说:“你为什么不愿和穷人的孩子在一起玩?他们要有好衣服穿也和你一样干净,你并不比他们高强,你吃的穿的都是他们的父兄劳动创造出来的!”从此以后,王伦和渐渐喜欢和穷苦的孩子一起玩了。
  王思玷不仅教育自己的亲人和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而且身体力行,经常怀着深厚的同情心深入到劳苦民众之中,了解他们的生活,体察他们的思想感情。他家的几个长工都是他的好朋友,他对家中的女佣人非常关心,从不叫他们干重活。为了向广大农民宣传革命思想,他还和别的进步教员一起开办过农民夜校。在学校里他特别关心穷苦出身的学生。当时,班里有个学生叫王善才,家中很穷。王思玷便常常拿自己的钱给他买书籍纸笔,还经常给他补习功课。有个学生叫王运河,是财主家的儿子,平时依仗老子有钱有势,动辄欺凌别的同学。穷裁缝的儿子孙美成把王运河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在那时候一个穷裁缝的儿子打了大财主的儿子,这还了得!同学们都以为孙美成这下可闯了大祸,暗暗替他捏着一把汗。不料王思玷老师不仅没有批评孙美成,反而批评了王运河不该仗势欺人。事后,多亏王思玷老师从中周旋,孙美成到底没有吃亏,王运河算是白挨了一顿。
  透过以上几件琐事,便可以看出王思玷之为人。为其如此,他才能写岀深刻反映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为新文学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年青的进步作家
  1921年,《小说月报》十二卷五号以《风雨之夜》为题目,征求短篇小说和长诗,26岁的王思玷奋起响应,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小说《风雨之下》。文章通过一个老农的自述,描写了农民和自然界的两个死对头——风和雨,倾诉了暴风雨给农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小说发到编辑部后,成为入选的5篇之一,不久,即以征文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十二卷九号上。茅盾同志在评论这篇作品中指岀:“作者对农民生活的熟悉,在这里已露端绪自此之后,王思玷一发而不可收,一面教书,一面利用业余时间从事革命文艺创作,接连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6篇小说:《偏枯》(十三卷十一号),《刘并》(十四卷二号),《归来》(十四卷五号),《瘟疫》(十四卷十二号),《一粒子弹》(十五卷七号), 《几封用S著名的信》(十五卷八号)。
  以上作品,前5篇全是关于农村的题材,作者用真实、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20年代初在军阀统治下鲁南农村的悲惨图画,深刻反映了三座大山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后2篇属于当时所谓“非战文学”,文中强烈谴责了军阀混战的罪行。
  1935年,鲁迅、茅盾、胡适等共同编篡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王思玷的3篇小说《偏枯》、《瘟疫》和《几封用S署名的信》被收在这部煌煌巨著之中。
  茅盾对王思玷的小说给予极高的评价。他在本书《导言》中对王思玷入选的3篇作品分别作了评述。文中写道:“本书选了《偏枯》等3篇,是打算在极少数的作品中选出了能够表示他的全面的东西。”“在当时一般的作品中间,我以为有值得注意的两点,就是题材方面不是单调的学校生活和恋爱,技巧方面也有自己创造的地方”。
  “3篇之中,《偏枯》在技巧上最为完美,他用了很细腻的手法描写了一对贫苦夫妇在卖儿卖女那一瞬间悲痛的心理,他的文字也许稍嫌生涩些,然而并不艰晦;他那错综地将故事展开的手法在当时也是难得的,他描写了站在‘母性爱’与‘饿死’的交点上进退两难的可怜女人的心情,他描写了那大一点的阿大对于未来的命运的敏感。他又描写了那个丈夫(患着偏枯症的)是比较理智些,咬紧牙关下的决心;他又描写了中间人物张奶奶(没有儿女的老婆子)滴着同情的并且也是母性爱的眼泪。这是三千字左右的短篇小说,然而登场人物有六个,而这六个人物没有一个不是活生生一一连那还在吃奶的三儿也是个角色,不是随手抓来的点缀品。而在六个登场人物中,还有一个不登场的人物,买了那阿大去的和尚却也是时时要从纸背跳出似的。”
  “《瘟疫》的题旨是在老百姓怎样怕兵。军阀铁蹄下的山东人的作品对于兵的感情不会好的,他用了‘幽默'的笔调写一个小村上的居民,怎样想用消极的手段来挡那些丘八老爷的驾。”
  “《几封用S署名的信》是最后的作品(就《小说月报》所登载的说,这是最后的)他终于抛弃了最初纯客观的态度,热情地骂‘内战'的罪恶一一他描写一个下级军官怎样由升官发财的梦跌在现实的泥潭里,终于觉悟了他在那无名目的混战中真实的地位。”
  1979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三校中文系合作编写了一套《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王思玷的小说《偏枯》又被选进这套资料的《短篇小说选》第一册中,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18——1946)也收入了这篇小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检验,大浪淘沙,王思玷的作品却依然闪烁着思想和艺术的光芒,今天捧读亦感人至深。
  茅盾提到王思玷时曾说“王思玷大概是山东人(我记得他的稿子都是从枣庄寄的),到1924年以后就不见他了。”在王思玷故乡我们寻找到了茅盾的这句话的注脚:当时王思玷身居兰陵,兰陵不能寄挂号信,写出稿子后要到西边的枣庄去投寄,加之因枣庄有亲友,他常在那里住。所以茅盾说稿子是“从枣庄寄的”。而1925年以后,王思玷参加了袁永平的武装起义,拿起了枪杆子向反动军阀开战,无暇从事文学创作,而不久又喋血疆场,所以便“像彗星似的一现就不见了。”
  人称王思玷“千古文章未尽才”,此言诚不谬矣!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润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思玷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