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少数民族历史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369
颗粒名称: 临沂少数民族历史简介
分类号: D633.352
页数: 3
页码: 549-551
摘要: 临沂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历史悠久外,少数民族居住的历史也较为久远,因历史的变迁,各民族人口增减不定,无史料可鉴。少数民族中回族居多,回族迁入临沂市的具体年代无可考,据传始于元末明初。当时全国各地战乱与灾荒频仍,回族人为避荒乱随汉族人一起由原迁居地,向各地又一次分散迁徙。临沂市苍山县的西疃、郯城县的马头等地回族迁来较早。
关键词: 临沂 少数民族

内容

临沂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历史悠久外,少数民族居住的历史也较为久远,因历史的变迁,各民族人口增减不定,无史料可鉴。少数民族中回族居多,回族迁入临沂市的具体年代无可考,据传始于元末明初。当时全国各地战乱与灾荒频仍,回族人为避荒乱随汉族人一起由原迁居地,向各地又一次分散迁徙。临沂市苍山县的西疃、郯城县的马头等地回族迁来较早。
  在中国历史上,临沂市的少数民族和全国少数民族一样,同汉族一起创造了祖国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他们对开发和捍卫祖国的边疆,维护祖国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清末中日甲午战争中,率领清军在朝鲜平壤与日军作战,壮烈牺牲的高级将领民族英雄左宝贵(平邑县地方镇回族人)、中级将领陈继宗(临沭县店头村回族人)、杨建春(费县西马庄回族人)等即是很好的例证。在历史上,各族人民曾共同进行了无数次的反压迫斗争。特别是近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更加紧密团结,形成血肉不可分的关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沂南县大成庄回民肖景陶是一位拥有2000亩土地的富有者,他思想开明先进,于1937年接受共产党的教育,先后掩护过许多革命干部,并将大批物资与全部枪支交给共产党,投入了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发展回族金维三、高照元入党,建立了党小组。另有回民金凤和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仅大成庄一个村就有8名回族青年参加抗日,30名参加全国解放战争,300多名回民参加支援前线活动。涌现出如沂南县百里河防民兵大队副队长、全国民兵英雄金维三,费南县县大队副大队长魏立久等不少回族英雄和模范事迹。20世纪30年代末及40年代初,各地相继建立了回民抗日武装。沂源县柳枝峪和沂水县上流庄首先建立了抗日“回民连”;平邑镇在回民米栻民的领导下,建立起“回民抗日支队”;临沭县店头村在阿旬文益太的领导下建立起“滨海回民抗日大队”;郯城县马头,临沂县城关、南道,苍山县西疃、马庄、坦上集等地大批回民青年揭竿而起,踊跃参加了回民大队;苍山县兰陵镇的回族则建立起“抗敌义勇军”;莒南东集西建立了“东集西回民抗日救国会”。1943年夏,在中共山东省委指派下,由山东省各救会副主任刘格平(回族)在莒南县大店建立了山东省回民抗日救国协会筹备委员会;秋天,在沂南县大成庄清真寺成立了山东省回民抗日救国协会(简称“回协”)。各地回族还以本民族特有的制革技术专长来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1939年起,以莒南县东集西村为中心,先后办起“振兴皮厂”、“同德皮厂”、“同心合皮厂”、“店头皮厂”、“德记皮厂”、“华昌皮厂”、“县各救会皮厂”等10余处,主要以加工皮件为主,为八路军、新四军制作枪套、武装带、枪背带、马鞍、文件包等,成为当时滨海军区后勤、山东军区后勤、鲁南军区和华东军区后勤的军需工厂,有力地支援了战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临沂市的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正确政策和措施,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充分发挥他们擅于经商,长于牛、羊屠宰,熟于畜牧,惯于皮毛、皮革和食品加工的特长,使之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了贡献。临沂市的各民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团结进取,正为巩固发展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改革开放、振兴沂蒙,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据统计,截至1994年,全市共有32个少数民族,360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37%,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高山族、达斡尔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土族、珞巴族、鄂伦春族、黎族、布朗族、锡伯族、怒族,仡佬族、纳西族、鄂温克族,还有其他未识别民族4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者5人。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34500多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96%,主要聚居在全市12个县区、39个乡镇63个村(居)。此外,百人以上者15个民族(蒙古族、哈尼族、白族、瑶族、藏族、布依族、土家族、维吾尔族、拉祜族、土族),其余16个民族的人数均在10人以下。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临沂文史集粹第二册》收入临沂历史沿革、临沂古地名考略、费城、郯城旧时婚丧习俗、沂南乡风民俗漫话、幅军军师刘淑愈事略、僧格林沁与临沂僧王庙等文章。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左宝贵
相关人物
陈继宗
相关人物
杨建春
相关人物
肖景陶
相关人物
陈继宗
相关人物
杨建春
相关人物
金维三
相关人物
高照元
相关人物
魏立久
相关人物
刘格平
相关人物
振兴皮厂
相关机构
德记皮厂
相关机构
华昌皮厂
相关机构
同心合皮厂
相关机构
同德皮厂
相关机构
临沂市苍山县
相关地名
西疃县
相关地名
郯城县
相关地名
沂南县大成庄
相关地名
临沭县店头村
相关地名
平邑县地方镇
相关地名
费县西马庄
相关地名
沂源县柳枝峪
相关地名
沂水县上流庄
相关地名
临沭县店头村
相关地名
莒南县大店
相关地名
沂南县大成庄
相关地名
莒南县东集西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