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抗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318
颗粒名称: 山东农抗团
分类号: E296.93
页数: 13
页码: 197-209
摘要: 在抗日战争初期,临沂西南的老屯村(现属苍山县神山镇)兴起了一支农民抗日武装——山东省农民抗日自卫团。这支由宗教人士倡议,八路军派干部来帮助发动组织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它对于组织群众、团结和动员社会各阶层人士开展抗日救国斗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山东农抗团 抗日战争

内容

在抗日战争初期,临沂西南的老屯村(现属苍山县神山镇)兴起了一支农民抗日武装——山东省农民抗日自卫团。这支由宗教人士倡议,八路军派干部来帮助发动组织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它对于组织群众、团结和动员社会各阶层人士开展抗日救国斗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司贺峰、何建华的使命
  “七七”事变后,河北沦陷。河北佛教会一些不愿做亡国奴的头面人物,流亡到西安。他们积极响应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主动找到我西安办事处,恳求八路军派干部到山东,帮助他们发动和组织佛教会参加抗战。于是,办事处负责人林伯渠(林老)、吴之圃自然想到了熟悉佛教会情况的办事处收发科长司贺峰。便把接待佛教会人士的任务交给了他。
  经过接触,司贺峰认为他们几个人态度是积极、诚恳的,随即向林老做了汇报。林老和吴之圃认为,这是送上门来的工作,符合党中央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广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决定派司贺峰和办事处的何建华二人前往山东,协助佛教会开展工作。林老把他俩叫到一起,交待了任务及有关党的政策,握着他俩的手说道:“希望再见面时,你俩能带出一支部队,为壮大我党、我军,为抗战做出新的贡献。” 司、贺二人坚定地表示:“决不辜负党和首长的信任与委托,坚决完成任务。”接着他们办好组织关系,收拾行装,踏上了新的征途。
  司、何与佛教会的几个人于7月底到达沂蒙山区,找到当时的中共苏鲁豫皖边区书记郭洪涛,递交了林老和办事处的介绍信。汇报了来意和工作步骤。郭洪涛代表当地党组织表示欢迎,还饶有风趣地说:“水浒一百零八将是来自各地的好汉。望你们这次来‘聚义',能搞出点名堂来。”
  司贺峰等人在省委住了几天,省委决定派他们到临郯地区老屯一带开展工作,特别交待他们与临沂佛教会长王伯英接头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发动和组织抗日武装力量。
  王伯英,临沂县老屯村人,出身地主,早年曾在冯玉祥部一个营里混过差事。回乡后,身兼当地联庄会、大刀会、佛教会会长。他手下有一部分人枪,与当地政府、武装团体及社会各界有交往。特别是在日军南下占领徐州,临沂城防空虚之际,王伯英利用自己的影响,联合临郯地区一部分联庄会、大刀会数千人,向驻守临沂的日军发起袭击。虽因武器装备差、缺乏战斗经验而失败了,但却使王伯英获取了抗日爱国的政治资本。
  司、何与佛教会的几个人到了老屯村,见到王伯英,面交了普济佛教会会长李书田、傅景明的介绍信,并讲明要以此为基础,发动和组织抗日武装力量的来意与打算。王伯英听后甚为高兴,连声表示:“欢迎!欢迎!”接着便分析了当地斗争形势,研究了部队用什么名义,以及组织领导、机构编制等方面的问题。后由司贺峰到省委向郭洪涛书记作了汇报请示,确定用“山东省农民抗日自卫团”名义(简称农抗团),让王伯英当团长,司贺峰任副团长(实际是政委),何建华任政治处主任,同来的几位佛教会人士任参议。随后,就设计刻制了农抗团印章和臂章印记,并决定9月初在老屯开办农抗团训练班。
  农抗团的性质与领导权
  部队名义确定后,接着就进行紧张地筹备工作。可是,这支抗日武装的性质、任务和领导问题便尖锐地摆在面前。当然,省委以及司、何等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建立一支在我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但是,根据当时的情况看,马上鲜明地冠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名义,条件还不够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司、何考虑,要解决好农抗团的性质和领导权问题,第一步,必须把佛教会和农抗团的机构分开,不能把人民抗日武装涂上道会门的色彩;第二步,农抗团领导机构的人选要依靠工农,有计划、秘密地发展一批进步青年学生入党,作为建设这支抗日武装的骨干力量。
  在研究建立团部时,司贺峰说:“搞军事要做到令行禁止,要高度集中统一。军事行动要严守机密,部队要有铁的纪律。为此,我建议把团部和佛教会分开,不能团就是会,会就是团。那样是不能打仗的。我们要用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去教育、约束部队。”他停顿了一下,接着用商量的口气对王伯英说:“我想团部以不设在王会长的室宅为好。如果团部安在你家里,每天军旅之事人来人往,不仅弄得你一家乱糟糟的,而且也不利于军事行动。”王伯英的大老婆是不喜欢兵来人往混杂于家中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王伯英的情绪。因而,一商量王便很顺利地同意了另选一个地方建立团部。
  司、何准备把农抗团团部安在该村小学里。可小学校长王尤轩厌恶道会门一套鬼把戏,不愿和佛教会的人交往。王为人正直,经我们一再做工作,说明农抗团和佛教会不是一回事,他才答应把小学的3间堂屋和3间毛草房用作农抗团政治处和宣传处驻地,于是,农抗团团部就安在小学校里了。
  为了选拔培养团部政工人员,何建华先从老屯村挑选了20余名青年学生,成立宣传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后,又把他们调到政治处。记得第一批调进的有刘子玉(现名刘策)、陈廷一、陈希志等。刘子玉经司贺峰、何建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虽然领导权是个很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但司、何按照党的政策,均处理得非常妥善,既坚持了原则又表现了灵活性。
  开办训练班
  为了培养抗日基层骨干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筹备,第一期农抗团训练班于农历七月初正式开学了。学员共到80人,编了6个班。除来自日照、莒县、沂水、蒙阴、费县及临郑等地的佛教徒外,一半以上是临郯一带的青年学生。现在记得的有高秉田,碑住村的刘子玉、刘美玉、刘荆玉兄弟3人,王庄的陈希志、陈廷一、陈希哲、秦干军、杨光尧,石杭村的吴清溪(后当伪军)、吴清河(后当伪军),石良村的刘才三,焦家店的焦丕振,道庄店子的孙凤瑞、朱效敏、王守和,王家庄的王清一(曾当教导员,后叛变被我处决),麒麟山的赵善昌等。
  教员有省委从岸堤军政干校派来的焦德新、郑升之,其他多是丁梦孙介绍来的,有王道吾、应石、仲拔(仲树南)、胡杞园等。司贺峰、何建华也亲自授课。政治课多由何建华担任。
  教授的课程有: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持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唯物辩证法等,军事训练有投弹、射击、刺杀、班进攻野外动作等。另外,还有一位鲁西人教劈大刀片和拳术。教学和训练,由何建华仿照抗大形式进行。村外树林作课堂,两条腿一并当桌子。讲授的理论课程,分组讨论,集体解答问题。军事训练内容,采取边讲边演练,野外实施单兵跃进、班进攻,制式教练从单教练到班教练。出操、站队、吃饭、上课一切按八路军步兵连队战士要求,培养他们带兵的初步基础知识。
  为了激发学员的爱国热忱和抗战必胜的信心,每天都要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抗大校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打杀汉奸》、《我们在太行山上》、《洪波曲》、《流亡三部曲》等,大都由何建华、应石教唱。
  第一期训练结束,多数被分回本地开展工作。任务是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动员亲友、同学及各界爱国人士参加农抗团,组建抗日武装。留下的一部分人被充实到农抗团总团机关。刘策、陈廷一、陈希志等人被分配到政治处。焦德新、郑升之2人负责宣传队工作。此外,还派陈希哲、刘才三、秦干军等人分别到陇海南进支队干训队和南头临郯青年救国团参观学习。
  由于第一期训练班的重大影响,第二期的学员猛增到500多人,编为5个区队,每个区队9个班。于农历的八月二十七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参加这期训练班的人多,枪支也多。临郯及邳北来的学员大部分都自带枪支(长、短枪均有)。北面各县来的学员多数没有枪,总团就发给他们每人1支枪,5排子弹(这部分枪支多是动员老屯一带有枪人家献出来的)。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和军事训练,而且增强了自我防卫能力。日寇血洗农抗团
  由于农抗团的迅速发展,大大影响和带动了临郯一带乃至沂蒙山区的抗日斗争,从而也引起了日军的恐惧和仇视。就在第二期训练班开学的第八天(即农历九月初五),全体学员在村北外李家林中上大课时。突然,敌人从公路上打来了两颗迫击炮弹,幸而都落到林西边藕池里没有爆炸,这是敌人对农抗团发出的一个威胁信号。与此同时,日寇又派汉奸混进老屯村进行侦察,摸清了训练班的活动情况,做好偷袭前的准备。司贺峰、何建华早想把训练班迁到离台潍公路较远的万松山或华岩寺,并派人联系过房子。但王伯英不愿离开家门,迟迟不表态。结果,就在1938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发生了一场被日寇血洗的惨案。
  这天拂晓,大雾弥漫,能见度很差。学员们出完操,正坐在村东南小桥附近的一条南北路旁,听何建华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突然,传来一阵汽车的声音,一瞬间却又消失了。没想到,日寇9辆汽车载兵200余人,黎明前由临沂悄悄出动,顺着东北道庄店子方向,从侧后驶来。汽车停在村东门外土地庙前,兵力即将展开。这时坐在最北面基准点位置上的一区队一班长高秉田,机灵地向北看去,隐隐约约发现一个黑东西,好像是汽车,但又听不到声音。高秉田十分警惕,立即报告了何建华。何扭头向北仔细看去,果真是汽车。他当即命令:一、四、五区队奔燕子河南桥过河后向西南方向撤退。二、三区队经村南头向西撤退。这两个区队向西有树林、房屋作遮挡,不易被敌人发现,安全涉渡过河,隐蔽在砖瓦窑南边的河堤上。而一、四、五区队要经过一大片蒜地,无遮挡物,被敌人发现。敌人便立即驱车追赶。这三个区队飞速越过一条小沟向西过桥。敌人一边驱车追赶,一边开枪射击。敌车行至小沟边无法越过,又绕道村南,继续向西南追击。一、四、五区队300多人大多没有实战经验,队形很乱,齐头并进,争先过桥。由于桥面狭窄,许多人从桥北跳河涉渡。谁知桥北水深淤泥又厚,好不容易才爬上西岸。这时,敌人的6辆汽车追上来了。鬼子兵分散卧倒在车下以密集的火力向我3个区队猛烈射击。幸亏向西北方撤退的二、三区队,从侧面向敌人突然发起袭击,迫使敌人不得不抽掉一部分兵力扑向我二、三区队,才使一、四、五区队得以减少伤亡。过桥后,在何建华的指挥下,迅速疏散。一区队依托桥西头60米处浇蒜用的一道土坎,四、五区队一部分人卧在桥西河堤,大部分人依托西南方向的一条南北路沟,各凭借有利地形英勇抗击敌人。敌我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司贺峰这天因事没有出操,他听到敌人突然袭击的情况后,立即带领农抗团机关、宣传队和警卫连的40多人,出村北门向西北撤走。刚过了一片墓地,又考虑西北方向是敌控制的台潍公路,可能会有埋伏。于是,经小屯向孙家庄撤退,插到了敌人的背后。他们一面走,一面出敌不意地打击和牵制敌人。敌另3辆汽车随即调头直驱孙家庄。团部机关人员巧妙地利用苇塘、树林、沟坎这些自然屏障,经王家庄、官庄向南飞速行进, 脱离了与敌正面接触。敌人驱车追至青石塘村西,失去了目标, 接着又调头扑回老屯。
  二、三区队从村南门外向西撤退时,正碰上王伯英和他的护兵王二升等人。王伯英喊道:“在佛教会的跟我来!”果然,有30多人随他进了家中佛堂。虔诚的教徒们,跪在佛堂,乞求神灵保护。燕子河畔南桥头战斗正在激烈进行。敌人依仗兵器火力的优势,发疯似地用炮火向我阵地轰击。仅一区队阵地就落下40多枚炮弹。敌我双方均有伤亡,我一区队牺牲了12人,四、五区队也有七八个人牺牲了。在这紧要关头,何建华命令撤退。但因学员缺乏实战经验,指挥联络失灵,形成了各自为战,人自为战的局面。何建华率一区队向西撤去,四、五区队沿河西岸奔向万松山山西。由于何建华穿一套银灰色军装,与众不同,很明显是指挥员的模样,敌人便向西直追上去。学员们利用田野里树起的一堆堆高粱秸作掩护,顺岔道折向西南方向退去。敌人驱车沿大路追到1。5公里多的土江东头,失去了追踪目标,才调转车头驶回。
  东、西两路敌人返回后,便一齐扑向村庄。这时,村内除了王伯英家中佛堂里的教徒之外,村民早已跑光。鬼子在汉奸的指点下,分兵两路,一路直扑村西南王伯英的家院,破门而人。顿时,在家院内和佛堂里的50多人,个个魄飞魂散,哭爹叫娘,乱成一团。除几个妇、幼、老人外,有37人被敌人逮捕,押至东门外土地庙前路南集体枪杀。枪杀前,鬼子一一检查手。王四姐因刚掐完地瓜秧头,满手乌黑发粘,即给予松绑,让其蹲在一旁。其余36人全部遇难。敌人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有中弹未死者,敌人又用刀砍、刺刀刺,惨状目不忍睹。另一路敌人奔向村东北角总团部所住的小学校。此处已经空无一人。敌人进到各屋搜査了一阵,把书籍、纸张、油印机等办公用品一扫而光。约在10点半钟左右,敌人驱车回巢。
  何建华带领一部分学员向西撤退,看到敌人返回村庄,便转向东南方向来到了华岩寺附近的付家围子。司贺峰率总团部经万松山来到华岩寺。王伯英把教徒领进佛堂之后,他却狡兔三窟,藏进早已准备好的夹壁墙内,而没被敌人发现。敌人走后,他领着王二升出小西南门,顺着西河岸也来到了华岩寺。向西突围的另一部分人,由高秉田带领,从青竹转向石杭,然后来到华岩寺,与总团部巧遇。
  司贺峰见到高秉田,询问了突围转移的经过后,便叫他带领20余人返回老屯了解情况。高秉田等人回到与敌人战斗的中心战场,看见血迹满地,尸体遍野他们辨认和掩埋了牺牲人员的尸体,收拾了战场上留下的枪支遗物。这次惨案,除被集体枪杀的36人外,我方在激战中牺牲37人,老屯村民被无辜打死7人,共计80人。
  同日下午,训练班失散的学员都陆续抵达华岩寺。司、何与王伯英商量决定向沙埠转移。到了沙埠,正碰上张光中领导的鲁南义勇总队驻在该村。他们热情接待,安排食宿,慰问伤员。使农抗团学员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由于敌人的突然袭击,农抗团损失很大。这对刚刚开办的训练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学员们的思想发生了很人变化:一部分思想比较坚定的学员愿意留下来,跟随团部坚持武装斗争;但也有一部分人思想动摇,有的要求回当地参加抗日武装,也有的自行回了家。就这样,第二期农抗团训练班只好改变原订计划,提前结束了。
  整顿与发展
  惨案之后,司贺峰向省委作了汇报,希望派部队到鲁南临郯一带帮助打开局面。省委答复了这一要求,随后派四支队二团,在钱钧团长、汪洋政委的率领下来到丰山、黄山屯一带开展工作。时逢日寇集中兵力“扫荡”,四支队二团和农抗团紧密配合,在黄山、蝎子山展开了一场反“扫荡”的战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很大,不便硬拼,决定分散转移。司贺峰、何建华带领一部分人随二团转移到莒县;王伯英带领一部分本地人转移到王庄、沙埠一带。
  司贺峰、何建华带领胡杞园、王道吾、仲拔、刘策等和北面几个县的人到了莒县沙汪头村,与提前来此地的高秉田会面,研究了下一步的农抗团的工作。过了几天,司贺峰写了一封信,令胡杞园、刘策返回王庄,把信交给王伯英。信的大意是要王伯英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农抗团留守处,继续发展武装。王伯英对司贺峰的意见表示赞同。这时,莒县沙汪头村的李魁(星楼)和范梅圃已经组织起农抗团三团;莒北毕家车庄的毕鼎臣组建了农抗独立营(准备扩建成团)。在临郯的册山以李东华为首组建了农抗第二团。这些人都是第一期训练班毕业回去的骨干,经总团批准组建的部队。
  农抗团总团部在莒县的这段时间里,部队发展很快。不久根据省委指示,农抗团进行了整编。李魁、范梅圃领导的三团编入山东纵队二支队;毕家车庄的独立营编入山东纵队九支队;总团部的一部分人被分配到五地委;还有一部分人(约计30多人)由何建华带领被派进收编的土匪朱信斋部工作,并协助地方开展武装斗争。1941年3月,朱信斋在日寇的策动下叛变,逮捕共产党员和我地方干部200余人,用活埋、火烧、挖眼睛、砍头等残忍手段杀害100多人。何建华和其带领的30多人全部遇难。
  在王庄、沙埠一带活动的农抗团留守处,一部人被选送到山东纵队岸堤军政干校学习,回来后,继续组织和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以道庄店子为中心组建了一中队;以青竹、石杭为中心组建了二中队;在王庄、碑住、虎山、焦家店、万松山、石梁一带组建了三中队。
  1939年8月份,司贺峰带几名干部由山东纵队司令部再次来老屯。这时正在南进支队工作的高秉田因事去山纵司令部途经王家庄。司贺峰听说后,即去看望。两人会面,司贺峰动员高秉田继续留在农抗团工作。高欣然答应,并去信征得了南进支队的同意。
  司贺峰等人重返老屯后,重新组建农抗团总团部。王伯英仍任团长,司贺峰任政委。(下设参谋处、政治处、后勤处。高秉田任参谋长;王清一任团部机关党支部书记兼做政治处的工作;不久上级派阎寿惠担任政治处主任;王尤轩任后勤处主任。)这时农抗团党的关系隶属临郯县委。
  总团部直属一个特务中队和一个农抗大队。特务中队中队长杨三(行伍出身),指导员隋XX。农抗大队大队长冷晓东(冷相生,民主人士),副大队长刘凤山(共产党员,由东进支队派来的一位连长),教导员苗雨生(共产党员,由三地委派来)。大队下属三个中队。一中队长邱邦杰、王守和,指导员张诤;二中队由特务中队长杨三兼任,指导员张建白;三中队长王树荫(王美传),指导员刘美玉。大队部还直辖20多人的警卫通讯班。总团部流动性驻在王庄、碑住、万松山等村庄。
  经过整顿,农抗团已发展到400多人,成为一支正式的抗日游击部队。活动范围:南至邳北、长城,东到沂武河岸,北接窑南头、付家庄以南地区。3个中队时而集中,时而分散,经常出没在台潍公路两侧,打伏击、捉汉奸,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1939年农历9月,国民党郯城县长阎丽天猖狂反共,妄图限制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破坏以庄坞、涌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多次令其顽匪汉奸向碑住、磨山一带进行袭击。这时韩去非(南进支队三大队政委)写信给农抗团,指示出兵打击王庄的阎丽天这伙顽固派。农抗团根据这一指示,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部署。先把部队集合到万松山山顶大庙隐蔽起来,然后派侦察员前去王庄侦察,摸清了敌情。下午3点钟部队由万松山出发,快速奔向王庄,出敌不意地发起攻击。待顽匪发觉后,农抗大队已从东面占领了大半个村庄。由于敌人占据炮楼,易守不易攻。部队采取挖洞、破墙,逐屋争夺,巷战一天,攻战了顽军的军需处和村西南大炮楼,控制了敌人的退路。敌我对峙5昼夜,顽匪残部仓惶逃窜。接着,又配合南进支队三大队攻克了青竹敌人据点。
  1939年底,农抗团奉命到庄坞休整。1940年2月与八路军独立五营合编成八路军临沂县游击总队。丁梦孙任总队长,王献廷任副总队长,参谋主任李华源,政治主任XXX(名字记不清了),副官处(即后勤处)主任王尤轩。并以独立五营为基础编成一大队,杨英杰任大队长,李鸣吉任副大队长,刘西仁任教导员。以农抗团直属大队编为二大队,冷晓东任大队长,刘凤山任副大队长,高秉田任教导员。原农抗团总团部特务中队编为临沂游击总队部特务中队,王美传任中队长(后妥协回家当中医)。
  农抗团总团部机关人员也分别作了安置。王伯英任临沂县参议会参议,后又调到军分区任参议(1941年他投降日寇当了汉奸,1946年被人民政府公审抢决);司贺峰调省委另行分配工作;阎寿惠等一批干部分配到总队部;后勤处人员大部分安排到临沂县政府工作。苍山农抗团从1938年8月司贺峰、何建华来老屯组织建立,到1940年2月编为八路军临沂县游击总队,仅用了一年七个月的时间,经过挫折和斗争,胜利完成了他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为抗日救国、创建鲁南平原革命根据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临沂文史集粹第二册》收入临沂历史沿革、临沂古地名考略、费城、郯城旧时婚丧习俗、沂南乡风民俗漫话、幅军军师刘淑愈事略、僧格林沁与临沂僧王庙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庆祥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苍山县政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司贺峰
相关人物
何建华
相关人物
林伯渠
相关人物
郭洪涛
相关人物
王伯英
相关人物
冯玉祥
相关人物
李书田
相关人物
傅景明
相关人物
刘子玉
相关人物
刘美玉
相关人物
刘荆玉
相关人物
孙凤瑞
相关人物
朱效敏
相关人物
王守和
相关人物
刘策
相关人物
陈廷一
相关人物
陈希志
相关人物
王尤轩
相关人物
高秉田
相关人物
阎寿惠
相关人物
陈希哲
相关人物
秦干军
相关人物
杨光尧
相关人物
吴清溪
相关人物
吴清河
相关人物
刘才三
相关人物
焦丕振
相关人物
王清一
相关人物
赵善昌
相关人物
焦德新
相关人物
郑升之
相关人物
王道吾
相关人物
应石
相关人物
仲拔
相关人物
胡杞园
相关人物
李魁
相关人物
范梅圃
相关人物
毕鼎臣
相关人物
李东华
相关人物
杨三
相关人物
刘凤山
相关人物
苗雨生
相关人物
邱邦杰
相关人物
张诤
相关人物
张建白
相关人物
王树荫
相关人物
李华源
相关人物
杨英杰
相关人物
李鸣吉
相关人物
刘西仁
相关人物
王美传
相关人物
河北佛教会
相关机构
临沂县老屯村
相关地名
沂蒙山区
相关地名
石良村
相关地名
王家庄乡
相关地名
青石塘村
相关地名
莒县沙汪头村
相关地名
莒北毕家车庄
相关地名
付家庄
相关地名
临沂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