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麟生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210
颗粒名称: 周瑞麟生平
分类号: K825.2
页数: 2
页码: 20-21
摘要: 周瑞麟,名建镐,字次丰,号瑞麟,山东沂水县北关人。幼读儒书,天资聪慧,20岁中秀才。
关键词: 周瑞麟 社会人物

内容

周瑞麟,名建镐,字次丰,号瑞麟,山东沂水县北关人。幼读儒书,天资聪慧,20岁中秀才。
  1903年,他怀着一颗救国赤心,毅然出国,留学日本,入弘文学院。念及祖国濒临危亡,常常绕室彷徨,仰天痛哭。在日本学习期间,他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参加了同盟会。
  1906年,他毕业返国,在家乡鼓吹革命,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次年,他挪出居室充当校舍,自筹经费,办起了沂水县第一公学,作为同盟会活动基地,暗中发展会员,扩大革命力量。不久,同盟会的活动被沂水封建劣绅刘南宅察觉。刘氏祸心顿起,乃于同年冬,指使其豢养的一伙地痞,将第一公学捣毁。
  在学校遭受破坏后,周瑞麟革命意志愈挫愈坚,他不畏险阻,继续四处奔波,联络委员,又于1908年正月成立了沂水第二公学,并在师生中公开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全校教员及年龄大的学生,大都参加了同盟会。他遂被选为县同盟会负责人。
  1909年冬,在济南活动的同盟会会员刘溥霖等准备武装起义,经费困窘。其时,沂水县衙向省解款,周侦得消息,即驰告刘溥霖。刘乃组织力量,中途截获,充作革命经费。
  其间,他辞掉劝学员,往来青岛沿海,与徐镜心、丁惟汾、刘溥霖、吕子人等筹商大计。武昌举义后,沂水青年学子皆联袂而起,参加革命,也是周瑞麟积极倡导的结果。
  1912年,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周瑞麟为理事。次年,袁世凯擅政,取消国民党,周瑞麟怒火中烧,即由反清转向倒袁。逆境中,他志不稍沮,组织工会,联合农众密谋大举。同年冬,袁世凯下令逮捕革命党人。刘南宅囿故仇新,以为时机已到,乃将沂水同盟会员开具名单,密告官府。
  1914年正月,周瑞麟、郑瑞麟、高筱山、杨宝林4人被捕,递解济南入狱。周等4人在狱中坚贞不屈,周瑞霖、郑瑞霖被判死刑,因各方营救,改判徒刑。7月20日,周瑞麟瘐死济南第一监狱,时年41岁。他那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一直为沂水各界所敬仰。
  1927年,为纪念革命先烈,经国民政府批准,于翌年春,在沂水县原第二公学旧址,建立新校,命名“瑞麟小学”。同时特颁“见义勇为”匾额,以旌殊烈。沂水县民众教育馆立碑,以垂不朽。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岀版社出版

《临沂文史集粹》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发生在临沂市的重要史实,从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到烽烟四起的军事战场,从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到艰辛开创的实业道路,从名流志士到文豪武将,从少数民族风采到宗教面面观,从刀光剑影、血泪浸染的旧时黑幕到山明水秀、名闻遐迩的沂蒙风物,全方位的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时代画卷,再现了沂蒙近百年来的历史风貌,书写了一部内容丰富,别具风格的沂蒙近现代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周瑞麟
相关人物
刘溥霖
相关人物
徐镜心
相关人物
丁惟汾
相关人物
刘溥霖
相关人物
吕子人
相关人物
郑瑞霖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