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沂水县的戏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192
颗粒名称: 解放前沂水县的戏剧
分类号: I236.52
页数: 11
页码: 168-178
摘要: 旧社会有些农村在春秋祭祀社神酬神祈福时演戏称为“社戏",鲁迅先生就写有《社戏》一文。但在沂水不称“社戏”,一般就叫演戏或唱戏。
关键词: 戏剧 地方戏剧

内容

旧社会有些农村在春秋祭祀社神酬神祈福时演戏称为“社戏",鲁迅先生就写有《社戏》一文。但在沂水不称“社戏”,一般就叫演戏或唱戏。
  一、沂水城唱戏
  解放前,沂水城每年正月十五都在万人坑搭台唱戏。万人坑在茶庵街以西,现沂水师范的西北方,那时此处周围有高地圲,中间有十五六亩的坑洼地,因可容万多人,故名“万人坑”。那时万人坑东边是一片农民的打麦场,西面是和尚林子,南面是一个大水汪,叫“莲汪涯",夏天农民在汪里淹苘淹麻。连汪涯南岸有一座坐南向北的火神庙,庙多坐北向南,而火神庙坐南向北,是因八卦方位南方丙丁火的缘故。庙内塑有火帝真君象,每逢正月初五是火神生日,沂水城各街居民及附近村庄的农民都在这一天到火神庙烧香。此时各村街的髙跷、旱船等春节文艺队聚集在庙外广场演出,庙院内鞭爆竹齐鸣,鞭爆碎纸积有一寸多厚。正月十五也是到火神庙烧香的日子,其热闹劲不亚于正月初五。火神庙西侧有一小院,几间草屋,是道士及其家属住处。
  万人坑北头,有一个四周石头垒墙,中间填土的土台子,有一人高,唱戏就在这台子上搭戏台。
  戏台是用木杆扎架子,用荻箔围起,贴上红席,前面是一高两低的牌坊脸子,前后台上面是起脊瓦陇式,前台和东西两面都挂上大檐和官灯。戏台前左右两侧另扎两间席棚,一间供奉各神灵牌位,如玉皇大帝、三官老爷、关圣帝君、龙王等等;另一间为主持唱戏者(即首事人与会计)办公场所。本来神棚和办公处应扎在戏台对面,因戏台是坐北向南,神棚若坐南向北,北为上,南为下,是对神灵的不敬。故将神棚扎在左边或右边,神棚也挂上大檐和官灯。
  这里每年唱戏,都是由原沂阳社(包括阳东街、阳西街、南关街等)主办,县城各商号也补助一部分钱。唱戏期间,买卖兴旺,商业贸易不亚于十月十五的山会。
  戏台搭好后,搬来戏箱,于正月十三日下午开演,名为踩台,接着十四、十五、十六连唱三天,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共三场,每场约三至四个小时。
  开演前,戏班的班主抱着戏单(戏单为硬纸折叠形,上面写有本班能演出的戏名)到办公棚请首事人点戏。戏点出后,将戏名写在小黑板上,挂在前台柱子上,让观众知道此时演出的戏名。
  若点着彩戏,办公棚得支彩钱。彩戏分火彩、血彩两种,火彩即演《火烧绵山》、《穆柯寨》、《火烧战船》等戏,火彩即用灰药拌上谷糠,放火者手执火纸稔子,吹燃后,将拌谷糠的灰撒在火焰上,烟火喷发,很是好看。解放后唱戏,为了安全,防止火灾,不用火彩了。当演到用火彩时,演员口呼''好大火呀!”以代替火彩。血彩即演《盘场大战》、《下河南》、《铡美案》等戏用。那时演《铡美案》时,铡陈世美在前台明铡,用两张桌子并起来,把铡刀放在两桌的桌逢间,两个人演陈世美,“真”陈世美钻在桌子底下,另一陈世美躺在铡口上,四笼套用旗在中间一遮,只听咔嚓一声,其实是铡的谷草,四笼套两边闪开,掌铡人掀起铡,桌下的陈世美从桌逢间伸出头来歪在一边,铡口上的陈世美将头歪在桌缝内,远远望去,铡的一边是人头,一边是人肩膀,血染彤红,和真铡的一样。展现少倾,四笼套再用旗一遮,铡人布置撤去。现在演铡美案,前台问“铡了吗?”后台答"铡了 ",就算完成。
  演《下河南》戏得用四五个彩,有铡劈肩膀、菜刀砍脸、剪刀扎腮、烟袋刺目等,要多支彩钱。每次演火彩或血彩,需支五至十元钱。若演“滚钉板”戏,办公棚里得买上一只大公鸡。滚钉板是一块方形木板,边长约一市尺,上边钉上若干铁钉。演《九更天》戏时,一个演衙役的用手将公鸡头揪下,不许用刀割或用牙咬,用力揪下公鸡头,将鸡身摔在钉板上,铁钉穿透鸡身,向前台观众显示以证实铁钉是真的。然后取下鸡来,演马义的(《九更天》中的一个人物)光着上身,双手抱住钉板,铁钉尖朝胸膛,在台上滚来滚去,两边衙役用脚踢来埸去。演员需会武术、硬气功,否则铁钉必刺伤胸膛。旧社会平民告官长,奴仆告主人,都得过滚钉板这一关。电视剧《王乃武与小白菜》,王乃武的姐姐就曾滚过钉板。
  演戏期间,官长和士绅之流可花钱点戏,指名要某角演某戏,点一出戏至少要五元钱。戏演完后,台上舞加官,一演员面带天官脸模,纱帽蟒袍,手执笏板起舞,有音乐伴舞。最后展观"天官赐福”布旗,班主到台前高呼“XX(赏钱的人)老爷升官”(民国后改称先生),并由主演所点戏的演员到台前施礼,班主用小木盘托着赏给的钱口呼: “谢XX老爷的赏!”
  正月十五这天的戏叫中台戏,上午停戏后即酬神。神棚内道士念经、烧香、烧纸。台上一演员纱帽蟒袍,边舞边唱,这就叫“酬神”。此时办公棚内赏给戏班一劈子猪肉(半个猪),七八十斤馒头,摆在前台上,也舞一次加官,谢赏。赏的东西叫“下乘”。
  十六日晚,演完戏后放焰火,人们俗称放花。焰火由胡埠西、庄家营两村制造。两村各显奇技,互相争胜。开始在台前广场放起花、明子、灯花炮、地花子、火老鼠鞭(又叫武鞭)、泥垛子。起花有“五龙摆尾”、“七星落地”。泥垛子是用木墩挖上孔,内装花药,用干土砸紧,上面有芯子,点燃后花冒很高,花朵是生铁末,花叶是铜末。泥垛子周围放上起花、明子、火老鼠鞭的叫“埋伏”。放完这些后接着放“九莲灯"、“李三娘推磨”、“葡萄架”等等。葡萄架是用木杆搭一方形架,周围挂上文鞭、武鞭、花鞭,木架中间排上五六个纸盒。在距葡萄架约二三百米处立一木杆,用铁丝自木杆扯到葡萄架上。叫走线点火。木杆上挂支鞭,燃到中间,一个鞭顺铁丝窜到葡萄架上,葡萄架即开始燃烧,最后烧着纸盒子,现出穗穗“萄萄”,远远望去,就和真葡萄一样。
  放焰火时,沂城周围十几里路的村民都来观看,非常热闹。
  现在万人坑和莲汪涯都填平盖了民房。沂水城演戏除在万人坑处,还在歇场子(现在大礼堂和武装部处)演戏。歇场子原为准备盖状元府的闲地,有十几亩,沂水自古以来没出过状元。所以也就不能建状元府。民国后,市民建房占地, 场子缩小,解放后建了人民武装部。
  那时城里街在歇场子演戏,沂岸社在后小河演戏,商会在东会馆演戏。清朝,每年五月十一日为城隍老爷出巡日,即在城隍庙演戏。但这些地方不年年演戏,只有万人坑戏台是年年演戏,直到1937年正月还演出,七七事变,日宼侵华,戏即停演。
  二、沂水县农村的戏剧
  旧社会沂水县农村唱戏,不是以乡或社为单位,而是以庙为主,寺庙周围村庄凑钱在有庙的村唱戏,例如道托乡蔡峪村,解放前有个庙叫做“法庆寺”,年年夏季演戏酬神。由伏山社的大梨行、全美官庄、蔡峪、前王家庄、后王家庄、胡家庄,长安社的长安庄、三山官庄,余粮社的韩家曲近十个村凑钱演戏。每年夏历四月初八日,这些村的首事人(不是庄长,多为士绅)集合到法庆寺内商议,由和尚念经,用黄纸写成文疏焚烧,并烧香烧纸,磕头,跪拜,祈求神灵保佑人口平安、五谷丰登,叫做“升表”。到六月雨季到来,即搭台唱戏酬神。若钱多,也搭像万人坑那样的戏台,若钱少时,即搭个没有牌坊脸子起脊瓦陇的台子,俗称“干箔棚”,也是连踩台共唱三天半戏。这时有些饭馆日用杂货摊也随戏班移动搭棚做生易。
  农村演戏,除给戏班支钱、搭戏棚、搬戏箱、送下乘等费用外,还有招待费一项。若唱戏期间,遇有县城的衙役、官差、士兵们来看戏时,得把他们请到神棚里招待酒饭(在县城演戏就不用招待这些人)。演完后,首事人写出收支清单,贴在各村的街墙上。
  三、沂水戏班
  解放前,沂水县的专业剧团著名的有界湖班。界湖班是界湖镇(现为沂南县政府驻地)袁姓大地主成立的。那时成立戏班叫搭戏班,袁姓在清末先后成立了“长、春、富、贵”四个班。民国后,袁姓地主衰落,戏班解散,演员各奔前程。三十年代初,长字班老的老,死的死,已没有了,春字班尚有春海(武丑)、春德(武净),富子班有富生(须生)、富兴(老生),贵子班有贵民(武小生)等在界湖凑班里演戏。后来又添了些女演员,俗称“坤角”,有大翠 (花旦)、小解(老生)、挨孩(青衣)、小蹦子(小生、文丑),还有个女花脸。
  1936年这个戏班分成两班,各自演出,直至“七七”事变起。
  沂水县除界湖班外,农村业余或半业余据团也有一些,如田庄、武家洼、松峰、道托、高桥、马站等较大的村庄,都有业余剧团,尤其是武家洼戏班,在冬季还出演赚钱。
  当时沂水县十个区,每区都有十几个至几十个业余戏班。这些戏班的演唱单调且不符合标准,如戏中有“反二簧”、“二簧慢板”、“西皮慢板”、“南梆子”等唱段时,多数不会,即以原板代替,“慢二六”以流水代替,且听戏者大多不懂戏曲调子,即凑付而已。
  那时还有地主搭戏班者,他们有的是为了赚钱和提高知名度,但大多是为娱乐者。如莒县亭沟地主豪绅于景五,他成立了两个戏班,一个老班, 一个小班,小班演员是十几岁的少年,也叫养班子。于会唱老生戏,如《洪洋洞》、《乌盆记》、《白帝城》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并且演唱很出色。他成立戏班,就是让演员配合他唱戏,无论到什么地方演戏,他都跟班演出。沂水演戏也常请亭沟班演出,万人坑演戏就有多次是亭沟班演出的。
  四、地方戏曲
  旧社会,戏班能演三开箱的戏才算名戏班。所谓三开箱,即除唱京剧外,还会演其他剧种,如弦子戏、“笛梆戏”、“拉胡腔”等等。这些地方戏曲,清末民初曾盛极一时。北伐后,自上而下提倡京剧,地方戏曲遂被冷漠。
  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扶持地方戏曲,地方戏曲又逐渐抢头。沂水县的地方戏曲有“弦子戏"、“笛梆”、“拉胡腔”等等。
  (一)弦子戏。
  弦子戏据说是由鲁西南引进来的,首先流传于岸堤、孙祖(现皆属沂南县)一帶。这些地方的吹鼓手给人办婚丧事时吹奏,以清唱堂会应酬,都是唱的弦子戏。后来戏班也唱弦子戏,除界湖班外,武家洼、诸坞等村的戏班也会唱弦子戏。直至如今,沂南县的北依汶村,还以弦子戏的曲调编演现代戏剧。
  弦子戏的剧目有《阴功报》、《对松关》、《雀山》、《抱盔头》、《阴阳河》、《珍珠衫》等剧,其曲词有《驻云飞》、《驻马所》、《桂枝香》、《山坡羊》、《镇南枝》、《娃娃》、《老调娃娃》、《黄鹭儿》等。仅《阴功报》这出戏,就有不同的曲词三十多个。解放后虽然提倡地方戏曲,但对弦子戏没有引起重视,现在沂水县只有武家洼的几个老演员还会唱几段弦子戏。
  弦子戏用笛子、笙、月琴、二胡等演奏,优美动听。近似昆曲而不同于昆曲,有如柳子戏也不同于柳子戏,其词曲很严格,不能改动一个音符。
  (二)笛梆戏。
  笛梆戏盛行于莒沂边界,解放前莒县安庄有个笛梆戏班,专演笛梆戏。笛梆的曲调与河北梆子相似,以兴戏为著,如《三上桥》、《莲花庵》、《牧羊圈》等戏,用短笛、板胡和锁呐伴奏。莒县北部的西上庄有个戏班,除演京剧外,也唱笛梆戏。如《莲花庵》、《牧羊圈》等,这个戏班在五十年代初除在本村唱外还到附近的赵家石河村演出。
  (三)拉胡腔。
  拉胡腔又叫“肘鼓子”,是用当地土语演出的民间戏曲。剧目有《三劝》、《钥匙记》、《东京》、《西京》、《站花墙》等。演出不用搭戏台,在广场按张桌子放乐器、道具,前边摆一条长凳,凳前为前台,凳后为后台。演员除旦角化妆外,其余角色均不化妆,穿戴随身的衣服鞋帽,戴上胡子就演老生,摘了胡子就演小生,穿上老妈妈褂子、戴上青蒙头布就是老旦。除司鼓不更换外,其余不管什么角色,在后台拿起乐器就伴奏,轮到出合就演出,将乐器交于别人就出场,所以演员都得会乐器。故这样的戏班演员不用很多,有七八个人即可出演。这种戏,唱腔简单,伴奏乐器以月琴二胡为主,其他乐器也可以。
  这种戏由于唱词、道白都是当地土话,老太婆也能听得懂,很受群众欢迎。解放前松峰村演肘鼓子戏《钥匙记》时,演到婆婆虐待儿媳时,观众中有个老妈妈拿起拐杖就打那个演婆婆的演员,众人拉住问她为何如此,她说“俺那闺女就是叫她这样厉害的婆婆杀的,俺见了这种昏婆婆就气死了!” 可见肘鼓子戏感人之深以及演出之生动逼真了。
  解放后,常家沟、后官庄、小店子等村的肘鼓子戏班,春节期间也曾到附近村庄演出。同时,人民政府提倡地方戏,又有部队文工团巡回演出,把吕剧、黄梅戏、豫剧等其他地区的地方戏剧也引进沂水,尤其是吕剧中的《小姑贤》、《李二嫂改嫁》、《王定保借当》等剧目,几乎家喻户晓,很多农村剧团都排演吕剧。沂水的地方戏也逐渐被淘汰了。
  (朱学民整理)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记述山东省沂水县建国前后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的专辑。内容涵盖文学创作、书画摄影艺术、戏剧音乐、图书文博、电影及考古等方面,共选登文稿39篇。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之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春海
相关人物
春德
相关人物
富生
相关人物
富兴
相关人物
贵民
相关人物
大翠
相关人物
小解
相关人物
挨孩
相关人物
小蹦子
相关人物
于景五
相关人物
沂水县
相关地名
弦子戏
相关专题
笛梆戏
相关专题
拉胡腔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