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故城出土南北朝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020
颗粒名称: 沂水故城出土南北朝文物
分类号: K873
页数: 4
页码: 179-182
摘要: 1982年3月,位于沂水故城东南县联社院内,进行施工建设时,在离地表一米深处发现一大口缸,里面盛有白釉和董釉盘碗二十余件。上述遗物出土在沂水故城址东南方向,应属城址附近遗物。从器物造型分析、初步定为南北朝时期的器物。据《沂水县志》记载、沂水县城春秋为郓地。在南北朝时为何名,史料记载不详。
关键词: 出土文物 沂水故城

内容

1982年3月,位于沂水故城东南县联社院内,进行施工建设时,在离地表一米深处发现一大口缸,里面盛有白釉和董釉盘碗二十余件。现介绍如下:
  白陶罐一件。陶质细腻,白而细,敛口,对称二卧耳高42, 口径20,腹径40、底径18厘米。
  白陶碗一件。侈口、斜腹、小平底・内光滑,外部近口沿处饰二周细弦纹。口径25、高10、底径6厘米。
  青瓷盘一件。通身内外上青釉,光滑、口圆直、方唇、腹呈弧形,小平底。口径25、高12、底径8厘米。
  青釉碗10件。形制大小基本一样。内外施青釉,近底部外露白胎骨并带有泪痕。圆口,圆
  唇,腹微弧,口径12,高8,底平径5厘米。
  白釉碗3件。形制大小基本一样。内外施白釉、光滑、外部近底处露白胎骨有少许泪痕。口圆,腹呈弧形,小平底、高8、口径10、底径6厘米。
  绿釉盘7件。形制大小基本一样。侈口,斜腹,近底部有束腰、底平外侈。通体施绿釉,近底部露白胎骨。口径16、高10、底径7厘米。
  上述遗物出土在沂水故城址东南方向,应属城址附近遗物。从器物造型分析、初步定为南北朝时期的器物。据《沂水县志》记载、沂水县城春秋为郓地。在南北朝时为何名,史料记载不详。《县志》又云:“元康七年分东莞郡,置东安郡。北属东莞郡、南属东安郡。南燕慕容德据青州,又于此地置县,谓之团城”。是否在南北朝一段时间内沂水名为团城?不好定论,但笔者认为从沂水故城址出土的最早期遗物,目前有不少南北朝时期的器物.特别是第一招待所施工时,在离地表3米处也出土了同县社出土的同样青釉碗。通过上述实物资料足以说明在南北朝时期,沂水故城址己形成初具规模的一个城镇。至隋开皇十六年才正式命名为沂水县城。

知识出处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本书收入“沂水县志述略”、“水县王庄天主教的由来与第一次教案”、“同盟会在沂水”等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马玺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沂水故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