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物质欲望的合理性主张以义制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995
颗粒名称: 承认物质欲望的合理性主张以义制之
分类号: B222.6
页数: 7
页码: 116-122
摘要: 生活于战国末期的荀子,目睹“亡国乱君相属”的状况,深感治国之道的重要,他竭思殚虑,融汇综合儒法道墨等家的政治思想,在治国方面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主张,其中有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不失其借鉴与启迪意义。
关键词: 荀子 荀子思想

内容

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是自古以来的思想家、政治家探讨的一个中心问题。生活于战国末期的荀子,目睹“亡国乱君相属”的状况,深感治国之道的重要,他竭思殚虑,融汇综合儒法道墨等家的政治思想,在治国方面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主张,其中有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不失其借鉴与启迪意义。
  限于篇幅,先谈一个问题:承认物质欲望的合理性,但主张以“义”制之。
  义利之辨,即如何处理精神文明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思想界自古以来争论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争论的一个问题;直至今天,我们的许多同志还无法摆脱它的困扰。而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于国家统一的巩固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先秦时代,孔、孟的主要倾向为重义轻利,即主张以道德规范制约经济利益;墨家主张与孔孟不同,认为“义”应合于“国家百姓之利”(《非攻》),“义,利也。”(《经》上),强调“义”对于经济利益的从属性。《管子》重视经济利益,认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商鞅亦强调发展物质利益的重要,认为“强者必富,富者必强”。
  荀子汲取以上两种观点的合理因素,一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成见,在义利问题上,提出了一种比较合乎实际的认识。
  首先,他看到了人们对于物质利益追求的合理性,认为对这种追求不应加以轻易的否定。
  他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非相》)又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忏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性恶》)又,“人之情,食欲有蒭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积畜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而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荣辱》)诸如此类,还甚多。即然这种对于各种物质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自然需要”,那末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也就是合理的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荀子又提出了 “富民”和“节用裕民”等主张。
  荀子的这种认识,包含了唯物主义的思想萌芽。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全集》第三卷人民岀版社1960年版31—34页)后来,恩格斯又曾以更明确的语言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恩选集》第3卷574页)。荀子的上述观点即表现了这一方面的朦胧认识。
  其次,荀子看到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虽然有合理的一面,但放纵这种追求,则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因此,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面,这就是必须以礼义制约物欲,以道德规范制约经济利益。
  他指岀:“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 (《荣辱》)人们“欲恶同,物不能赡也,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急。”(《王制》)要防止这种状况的发生,那就必须以礼义制之。荀子认为,人性虽然是恶的,但通过后天的学习教化,是可以接受礼义而变为善良的。他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人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艮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具欲利也。”(《大略》)义与利,既然是人之两有,那么国家治乱的关键就在于何者占有优势。荀子认为只有以礼义制约物欲,国家才会平治,社会才会安定。他反复论述这一问题,指出:“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大略》)“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辱》),必须反对“唯利之求”(《王霸》)而坚持“以义制利”(《正论》)。
  第三,荀子提出了如何实现“以义制利”,从而达到制止动乱,使国家安定的措施。这主要有:
  一、在上位的君必须以身作则,恪守礼义,起到表率作用。他说:“君者,仪也,仪正则景正”,“君子者,治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贫利之心,则下亦将棊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君道》)又谓:“上一则下一,上二则下二,辟之若草木,枝叶必类本。”(《富国》)因此,制定礼义的人,必须首先尊崇和恪守礼义,而不能仅仅要求别人如何如何。又说,“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之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乱。这值得一切在上位者警惕。
  二、通过制定礼义,使臣民各安其位,各得其宜。他说:“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之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荣辱》)“先王”的这种办法,荀子又称之为“均办”,即平衡和协调之意。孔子曾谓治国“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均”就是不协调。荀子认为要患做到以义胜利,就必须使人们在物质利益方面平衡和协调。
  三、荀子认为要实现治世,单凭在上位者制定礼义,强迫人民实行,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还必须使人民认识礼义的重要性,自觉地去不停地学习礼义,追求礼义和格守礼义。
  他指出:“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修身》):“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强国》)对于礼义的这种重要性,人们是应该加以深刻认识的。不但如此,他认为人们应该自觉学习礼义,他说:“学不可以己。”他持别强调学习孔子整理的“六经”,认为学习礼义应始于诵《书》,终于读《社》。学习应该严格要求,坚持如一,故“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也。”(《劝学》)
  学习礼义要与加强修养联系在一起。必须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萏然必以自恶也。要“隆师亲友”按照礼义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做下去,时时处处坚持 “无以利害义”的原则。
  荀子关于义利关系的思想,对后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它告诉人们:对于义与利的追求,即对:精神文明与物质利益的追求,人皆有之,不论君子、小人,圣贤独夫,都是如此,这为人们正确考察和评价历史人物,观察和处理此理此类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可大大减少认识上的片面性。其次,荀子的这些思想,使人们看到:整个社会如果仅仅把追求物质利益当成主要目的,而不注意道德、文化、教育、科学等精神文明的建设,就会造成社会风气败坏,民族精神颓废,以至出现政治上的混乱。而如果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使社会成员能够“以义制利”;那么,社会风气就会好转,就会出现“治世”。第三,它告诉人们,在上位者对义利关系的不同认识和处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在上位者提倡“以义制利”,天下则会大治,在上位者“以利胜义”,天下则会大乱。反过来说,天下的治乱,主要责任在于在上位者。
  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多年来我们一直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更没有恰当的处理。虽然,今天的“义与利”同荀子的“义与利”在内涵外延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本质的区别。但义利二者关系,古今尚有相通之处。前些年,一会儿,把“义”抬到不适当的高度,不重视甚至否定了人们的合法的物质利益要求,鼓吹“越穷越好”;一会儿,又反过来,把“义”抛到了一边,不择手段地去追逐利润,很大地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荀子关于义利关系的认识实在值得今人重视。
  “美意廷年”
  魏寓传篆刻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苍山,这个既年轻而又古老的地方,历代操酿酒业者众多,而且世代延续。他们对苍山酒文化的形成并丰富发展,都曾起到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仅兰陵美酒不足以概苍山酒文化之全貌。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以荀卿这个历史人物为轴线,以苍山酒厂近年研制推出的“荀公酒”系列产品为背景,征集、编辑这期专辑。愿它能给广大读者对苍山酒业的了解有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并为衔接、补充苍山的酒文化史作些有益的努力。 据考证,苍山酒业史在2500年以上。唐代诗圣李白所赞颂的“兰陵美酒”,即产于苍山县的兰陵镇。战国时大思想家、教育家荀卿,两度出任兰陵令达二十年之久。卸任后定居兰陵,讲学授徒,著书立说,卒于兰陵,葬于兰陵。毕生著述被后人整理成《孙卿子》三十二篇。

阅读

相关人物

于联凯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荀子
相关人物
美意廷年篆刻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