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农村集市之经纪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850
颗粒名称: 三十年代农村集市之经纪人
分类号: F326.6
页数: 11
页码: 37-47
摘要: 三十年代集市上的经纪人,尽管多属四体不勤,无赖油滑之辈,但也确有一些老成持重、讲求信用的“搭桥”人;尽管他们极尽敲骗、盘剥之能事,但客观上对促进商品流通,发展农村经济,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集市 经纪人

内容

农村的集市,给农村商品流通,物资交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农民不仅买卖粮食、农作物、农用工具等物资,更主要是牛、马、骡、猪等(以下简称牲畜),都在集市上交易。至于赶山庙会,上市交易数量,更是洋洋大观了。
  旧社会,农村从无机械化之说.牲畜是农民春耕秋播的主要工具,殷实富户,喂养牛、马及骡;中等农户,力争养一头毛驴;再次之,两户或几户合养一头牲畜。
  春初备耕前,农民大都有调换牲畜的习惯,经济充裕者,卖弱易壮;经济拮据者,售壮购弱,从中抽点款使用。冬初未雪,五谷收藏,根据一年收入多寡,换购牲畜,胜于春季,唯夏秋两季,集市牲畜较少,也非一头不见。总之,凡有集市者,每逢集日,都有牲畜上市。
  农民常年在田间劳动,买卖牲畜,对口齿老嫩(牲畜以口牙大小定年龄),多是外行,一村百户,亦只有一、二人认识口牙大小、骨骼歪正者,在交易中也无法插手,只能站在买主行列,与经纪人对话,不待与卖主洽谈。简言之,牲畜中任何买卖,中间无经纪人撮合,则不能成交,经纪人的存在,积沿成习,似乎天经地义。经纪人的言谈举止和衣着都与常人有异。现将笔者耳闻目睹之实况,简述如下:
  一、巧言令色
  经纪人,又名“闯五行”,俗云:“闯五行,坏五脏”。凡五行中人,多是机巧万般,尤其是经纪人,伶牙俐齿,随机应变,言语浸润,能令对方(买者卖者)就范,听其摆布。如遇对方老成练达,见过世面,他便耳鬓斯磨,哨声细语,甘言如醴,表示殷勤亲近,温顺如猫,怂恿对方相信,千方百计诱导成交。如遇对方少见寡闻,言语木讷迟钝,不经常赶集上市,他便发号施令,包办代替,经常大喊说:“当买不买(当卖不卖),过这村没这个店了,再不成交,等徒何时?”或说:"我向着你,你偏向外挣”一类的话。嗔怪中带着亲近,促迫对方成交。
  老驴病马,气息奄奄,难于出手,经纪人有办法提起它的精神,卖个好价。只见他突然从卖者手中夺过毛驴,顺手一鞭打下,毛驴被打,又换生人,显得惊恐怔忡,格外"精神";他可以握住笼头,用手上擎驴头,以壮驴威,拉着毛驴,在集市上小跑招呼,自喊价格行话(30元或40元),引诱买主。有了买主,他从中切磋价格,成交已妥,他从中支出佣钱。
  有的农民,不识牲畜年龄,口齿老嫩,即会被经纪人骗着。三十年代,牛溪埠村王XX到毛家埠集买驴。王为人忠厚老实,他见经纪人牵着一驴,问:“多大牙口。”答:“齐口”。王说:“齐口我不买,我要买四个牙的。”约住半小时,经纪人牵驴回来说:“这毛驴就是四个牙的。”加上巧言令色,王将驴买到手,回家以后,求内行一看,仍是“齐口”。
  凡买卖骡、马者,都是殷实富户,虽不经常赶集,但在周围乡里,有一定的声威,经纪人不敢在他们中间搞虚假骗占,只会顺腔恭维,仰面低声,表现亲切驯服,愿意为买卖双方效劳,为两家挂钩,磨长补短,力争双方成交,从中收取佣钱。
  三十年代,每年秋末冬初,有很多牲畜商贩,从内蒙、吉林西部,贩进牲畜幼驹,到大集、山您出卖,经纪人可不分地域集界,主动代卖,有时买主未到,他可以到买主家中报信,促使买主早日买到要买的骡、马。因而,牲畜商贩心目中即便庙会大集上有牲畜一、二百头,也不担心滞销。因为,有经纪人协助,只是花点佣钱而已。
  二、衣着有异
  闯五行一一经纪人得有与常人不同的地方,令人冷眼一看,便知是闯五行的。差异之处,即在衣着穿戴上区分。
  第一类,以30岁一40岁之间,春单冬棉,皆着对襟短袄、肥裤,裤口扎白带,腰系裕布,行则骑走驴,驴脖子系辔铃(俗称吵吵),手持鞭子,人未到市,铃声吵响,显得格外精神。
  这类经纪人,背后有税务所撑腰,有些盛气凌人,专门在某经纪人正在为买卖双方合议成交,成与未成之间,他在牲畜身上打一鞭子,也伸项钻入圈子,成交后,他分佣钱。俗语说:“打一鞭子即分钱”,即指之谓也。这类经纪,每集上为数不多,三到四人,外号“二混子”,惹人厌烦。
  第二类,以40一50岁之间,伶牙俐齿,眼亮路宽,周围各集同行多,认识人多,有眼力,识口齿,对每头牲畜的价钱,说岀来,不差多少,无论从外省那路来的牲畜商贩,他都能搭话接语,串连贯通,一见如故,全仗眼力,口才、估价,三项全能,挣分佣钱,穿戴与一类相差不多,不骑走驴,手持三尺左右的竹杆,张口行话,袖口摸指,行话哑语全熟。这叫内行经纪,大多老成持重,比较讲求信用。在市集上,为数较多,成为交易中主要引线。
  第三类,50一60岁之间,壮年即闯五行,春冬季,穿长袍,腰系搭带,左前襟掖在右肋,手持长烟袋,铜烟锅,从不吸烟(有的手持木棍竹杆)也在双方成交之际,插手打牲畜一下,说上三言两语,从中分点佣钱。这类经纪,多为本集的当地人,倚老卖老,逢集日弄点汤饭钱而已,一般不到外集市上去。
  三、行话唬人
  前面说过,农民经年劳动,不常到牲畜集市。买头牲畜,一用数年,一般地不愿捣换买卖。牲畜集市行话,一句不通,往往被经纪人说出的行话,迷糊住,吓唬住了。而经纪人想多捞油水,偏找这样的买卖对象。徐某往黄县贩卖肥猪,经纪人给他“吊宿嘴”(46吊钱),莱西当年宿、叔同音,他以为经纪人戏弄他,回答说:“吊你爷,我也不卖。”经纪人发现他是外行,当面怂恿,背地控制,末了压价贱售,大亏其本,时隔七十多年,至今村中老人仍为趣谈。行话中分大小数区别,试作分解,其中也有不固定,而又随大小数变换者。大数为:一流、二覃、三品、四吊、五拐、六恼、七才、八别、九弯、十卡。小数为;一丁、二持、三彦、四虎、五满、六宿、七才、八卧、九贝。如:11元,行话称“流丁”;43元行话是“吊彦”。当然,行话中还有一些具体讲究和变换,有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改变。稍有不慎或念法差错,即被讽刺,视为外行。当年(30年代)和老五行人谈起。他们神色黯然,也感到吃五行饭老大不易也。
  “袖口摸指”为无声行话,全用手指弯捏翘儈与对方手指相碰表示数字。
  一到五数,甲方擒住乙方,、撸一指为一,两指为二,至撸到五。
  六数,甲方撸住乙方中间三指,使其大拇指与小指翘起。七数,将乙方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
  八数,撸住乙方中指以下三指,使乙方大拇指、食指张开翘起。
  九数,将乙方食指弯曲。
  十数,将乙方五指弯曲一起,握成拳头。
  袖口摸指,多为辅助行话中之不足而用。如350元为“品满噶”,对方不卖(买)时,需要增减数时,以指加戚代口说成交。
  也有直接用袖口成交者,数字必须在两数以内,如25元,先橹两指,再擔五指。如255元还得加摺五指一次,显得重迭,无法用三位数者,一般也称此类为袖口经纪。用行话喊价为张口经纪,实际凡真正五行出身,张口、袖口必须两兼全熟,才能在集市上站住脚。
  四、经纪规矩
  经纪人旨在买卖成交,多收佣钱。无论张口、袖口都各占一方市场,自立若干"规矩"不许逾越。允许外地经纪人来本地赶集,但需遵守本集规矩。他们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从中赚取衣食之源。
  每逢“五、十”水沟头集市日,各路经纪,确有五行本领者,可来活动一夭。到达以后,要先与有头有脸的经纪联络好,才可活动,否则,不能参与交易。门阀地域,划分较严,水沟头以东的经纪,很少到大沽河以西集市,大沽河以西经纪也很少去水沟头以东活动。但赶山或庙会则不分地域,各路经纪可大显身手,串说买卖,收取佣钱。
  经纪人有时互相竞争,有时也能互相串联勾结。如经纪人定价后,卖主不卖时,经纪人就串通一气,将卖主的牲畜固定冻结,不增不减,无人问津,甚至在十日之内各个市集都无法卖出。每个经纪人都不能破了“规矩”。三十年代集市上的经纪人,尽管多属四体不勤,无赖油滑之辈,但也确有一些老成持重、讲求信用的“搭桥”人;尽管他们极尽敲骗、盘剥之能事,但客观上对促进商品流通,发展农村经济,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知识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第七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七辑》

出版者:政协莱西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莱西,山东省辖县级市,由青岛市代管,位于胶东半岛中部,是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地形总趋势是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中部为缓岗平原,南部为碟形洼地,境内气候为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总面积1568.2平方公里,辖8个镇、3个街道,另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莱西文史资料第七辑共介绍了部分著名历史人物、莱西辖区曾使用国的钱币、及莱西时建国后文学书目,这里开列的文学书目,包括地(市)级以上出版部门发行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报告文学集、文艺评论集、大型戏剧、已经公开发表和拍摄的电影电视剧本。至于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尚未结成集子的短篇文学作品及本市编印的文学集子和文学单行本,暂不整理开列。涉及的作者包括莱西人在本地工作的、莱西人在外地工作的、外地人在莱西工作的三种类型。书目的排列以作者姓氏笔划为序。

阅读

相关人物

齐一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经纪人
相关专题
袖口摸指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