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钩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818
颗粒名称: 私塾钩沉
分类号: G629.299
页数: 34
页码: 1-34
摘要: 清帝逊位,民国肇建。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内战烽火,此熄彼炽,连年杀伐,争地掠民,政治上反动倒退,经济上劫难深重。教育方面,无暇亦无力顾及,更不可能改进也。一九一九年爆发了五四运动,曙光破晓,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新型学校之建成,与全县境域、人口较量,寥若晨星。
关键词: 私塾 私塾钩沉

内容

清帝逊位,民国肇建。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内战烽火,此熄彼炽,连年杀伐,争地掠民,政治上反动倒退,经济上劫难深重。教育方面,无暇亦无力顾及,更不可能改进也。
  一九一九年爆发了五四运动,曙光破晓,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运动如同雷振八荒,撼动中华大地,如同暮鼓晨钟,唤起了炎黄子孙的觉醒。特别是在教育界,提倡新文化,反对旧礼教,改革封建教育制度,创办新式学校,学科学讲民主,反尊孔废读经,起到了摧枯拉朽的作用,发生了启喷振聋的功效。我莱西(莱阳)县诸贤哲亦力败群阻,剪荆劈棘,募款废庙,多方筹措,于二十年代先后在县城、乡镇建成中学、乡师及十所高小,为促进教育,启迪后学,培养人才做出了忘我的奉献,功绩卓著,名垂竹帛。
  新型学校之建成,与全县境域、人口较量,寥若晨星。教育改革,阻力仍在,潜存农村。由于农民饱受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传统的尊孔读经教育,如同桎梏,束缚着他们的思想。逊清遗老逸民,士大夫绅士者,罢仕设馆,乡村宿儒办塾授徒,县内农村仍是私塾之天下,聘宿儒为塾师仍成定例。塾师先生以功名利禄为钓饵、宏扬儒学,讲授四书五经,教做文言八股,不信科学民主,俨然与五四新文化相抗衡。
  笔者于廿年代在牛溪埠乡前孟格村,受过四年多的私塾教育,业师为孙希和先生。往昔的私塾生活,恍如昨日,记忆犹新。撰述成篇,以飨读者。
  一、私塾类别
  明鼎革,清入主中国,开科取仕,仍沿明制。农村学校仍称私塾,有如下几种:
  1、义塾。由官府或地方筹办,招收贫寒子弟就学。电影《武训传》中之主人公武训,行乞办的义学,属义塾的楷模。
  2、宗塾。士绅家族结合同姓宗族筹办。入学者全系本宗子弟,异姓不得参入(其内眷、姻亲子弟可例外)。当年院里乡院里村举人王炳绶,在本宗设馆授徒,全由王氏子孙就读,即是宗塾一例。
  3、家塾。由一家或数家共设书房,延师教读其子弟,学生一到三、五人,至多不过十人。多系富绅或官宦人家才有力筹办,学生不出户,可读书矣。
  4、馆塾,又称书馆、书房等,多由塾师自题馆名。塾师多为贡生、举人或罢仕的乡宦任之,有较高水平。课业多学当代举人、进士的试卷,议、论、策试帖及古文并唐宋诗词,为应试奠基础。学生多是未入泮官的白丁,急欲学成掇芹求取功名者,不收蒙童。
  以上四种私塾,在清末民初已不多见,莱西仅在西部地区尚有。如院里、产芝村有家塾、宗塾。杨格庄李毓藻(进士)之伯叔辈设馆塾,当时县内学子负笈就学者极多,声誉颇高。
  5、村塾。在农村比较普遍,一村百户可设二或三处,塾无定址,借用祠堂、闲房,桌凳由学生自备。由学董(办学人)组织学童家长议定延师人选,进行纳贽定聘。有十五至二十名学生即可成立,学童六岁左右为适合入塾年龄。笔者童年读的就是此种祁塾。
  二、教书先生
  上述五种私塾,无论规模大小,学生多寡,都只延请一位塾师授业,不能延请两位。塾师得称为“先生”,不许称谓老师。因“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为儒学中万世师表,如他人称“师”字,有僭越之罪。塾师必须能讲授经书,能吟咏诗词歌赋,学生由启蒙到应试的学业,一人包教到底。其他如写春联、婚联、编戏台长联,填媒柬,还愿文疏及丧事中的繁琐礼序等等,都需能应付自如,随手拈来,具有多方面的知识。
  教书先生的饭碗无甚保证,更谈不到今天教师的退休劳保。
  1、设帐与撤帐。先生在某村任教,称设帐在某村,反之,曰撤帐。学董对任教的先生不满意,意欲辞退,须于当年冬至后十日内,婉言暗不先生明年撤帐,另谋新馆。
  2、撤馆与留馆。先生主动向学董提出,明年拟到别处设帐,或停教,则曰撤馆。学董如不同意,坚词挽留,则曰留馆。撤馆留馆均须在冬至后进行。留馆达成协议后学董备酒菜与先生欢宴一次,宴前在孔子神主前,焚香奠酒,双方三叩首。表示告知孔夫子,先生弘扬儒教有成绩,不违师训,获得留馆,亦寓庆贺之意。
  3、纳贽。学董如果早为明年另聘到先生,必须在当年冬至后,馈赠先生食品礼物,携带酒肉到先生处欢宴一次,以示敬意与定聘,名曰纳贽。
  三、读塾学童
  聘先生、借校舍、组织学童入塾读书为办私塾之三件大事。而组织起足够的读塾学童则是颇费周折的。
  学董是热心倡办私塾的主要发起人与组织者,向适龄学童的家长作动员,劝或拉其子弟入塾,名曰“成书局”。
  学董与学童家长友好,家长认为先生品学兼优,三方无异议,儿童顺利就读。
  家长与学董有齟齬,学董不去组织动员,自己又无力单聘先生办家塾,则只好让孩子蜗居在家或到外村就读。
  有的人家因生活贫苦,无力供先生用餐,交不起学价(学费),开明的学董可以照顾,先生用餐由较富裕户均摊,只要交纳学费即可入塾。若仍无力交纳学价,只好作罢,儿童失学。
  由于封建思想作祟,农村的女孩子绝大多数是无权入塾读书的。
  当年因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儿童幼年失学成为终生文盲者不计其数。记得当年塾内书声琅琅,塾外失学儿童,有的围窗羡慕,有的登高或上树窥视,有的在书房门外含泪而不愿离去,此种情形,开学伊始尤甚。
  四、开学典仪
  开学日期,大都选在正月十六、十九、二十三日,具体日期由学董和先生确定。开学前一天,由学董安排大学长(相当今日学校中之班长)搬请先生到塾内。次日开学,由先生沐手焚香,向孔子行三叩首礼,继由大学长带领学生分批向孔子行三叩首礼,并向先生行一叩首礼。
  如开学当日有新生入学,必须有学董参加,向先生介绍新生的家长,互相答谢寒喧一番。待已有学龄的学童行礼已毕,由学董及新生家长,向孔子行三叩首礼,向先生行一叩首礼(先生大都谦让不受礼)。继由新入塾的学童向孔夫子行三叩首礼,向先生行一叩首礼,此次先生慨诺受礼,不能拒绝。每年秋末冬初,大都在农历十月初三,为冬学开学日,也是新入塾儿童的入学日,同样,由学董、家长率领学童按礼序向孔子跪拜行礼,然后行拜师礼节。已有学龄之学生,则可以默然就座,不动声色的观瞻,不参加行礼。
  春初、冬初开学日,行礼已毕,当天不读书,可以师生谈笑半日而放学,次日正式开读。
  五、两面应付
  二十年代,当局倡办新式学校,新编新制两种国文教科书出版发行。但在偏远的农村,农民深受读经史的影响,送孩子念书的先决条件,则必须念四书五经,听老圣人的教训,不得念“人手刀尺”(新编国文第一册第一课,农民视为新文化的代名词),离经叛道,违背古训。教书先生教授经书,才能保住饭碗。因为先生的去留,固然由学董决定,但学童家长亦可左右。如果先生不教经书,家长即不叫孩子上学,私塾势将停闭,先生只好卸职。
  先生只授经书,不教新学,又违犯民国新教育制度,上峰察学的专查禁四书五经,一旦发现,私塾查封,先生罢职。为此,先生只好两面应付:一面教授四书五经;一面按学童学龄长短,选购国文教科书一至四册,以挡门面。一旦听到察私学的上峰来临,即将经书藏起,把新的教科书摆上桌面,装璜点缀,以掩视听。好在察学者多为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视而不察,可以搪塞而过。加之甲村与乙村、丙村的私塾先生之间,各村学董之间,通气连枝,互相传递消息,察学者在十几里之外,消息早已到达。先生闻风而动,早已端出新制教科书摆在桌面,将经书藏起,专等察学者大驾光临。察学者刚走,四书五经又摆上课桌了。不过也有露马脚的时候,牛溪埠乡崔家埠塾师左麟祥先生,因其学生藏经书不慎密,被察学者刘悦斋查出,后被批判为“诗书入裤” (诗经、书经在裤裆内搜出),并在《莱阳教育》月报上登载,岌岌乎被罢教革职,一时传为趣谈。
  六、启蒙课业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私塾的启蒙课本。蒙童须将三本书在三个月到半年内,读熟背透。
  先生授业时,名曰启讲,盖以启迪蒙童之义。他先将学生叫到桌甫,先生念一句,学生循声一句,教到能自念为止。初则以每段中的韵脚为准、划分段落,即为一日之课程。如从“人之初”到“贵以专”,停止续教。从中观察学生的聪敏程度,达到因材施教。
  大约在二十天左右,即可在新生中分解岀上、中、下三类不同程度的学童,有时全塾十五名学生,能分解出十三个学阶来,先生得逐个施教。如读《三字经》,每三个字一逗,六个字一句。有的一次可接受72字,有的则只能接受36字、18字不等。
  当年私塾的课本,全是祖而父,父传子的方式继承下来的。如自家没有书,可向亲友借读,因为课本的内容,是多年固定下来的。从《三字经》到四书五经,都是木板印刷,印有“官版正字,朱熹集注”字样,内容一成不变。
  《三字经》正文以外,每页上部印有木刻图画,画中人物极粗糙,画的两边印有五言诗一首,诗情符合画意。如:
  1, 小少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2、斗大黄金印,天高白玉堂。学成文武艺,常得伴君王。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诗的内容,大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广义。共22首,出自何朝何人之手,至今也未晓诗源。
  课外讲解这22首诗歌,都是对正文掌握多且熟的学生,一般和较差的学生,正文都背不过,也无力学这些了。
  在讲授《三字经》时,诸如朱买臣负薪下山边走边读,李泌牧牛书本挂在牛角上,不忘读书,其他什么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人物故事,都向学童讲解摹拟,令儿童接受模仿。再如蔡文姬辨琴,谢道蕴咏雪,女子有惊人才华,男儿更当省思自立,出人头地。总是要求儿童向古人学习。先生的良苦用心,是希望教的学生金榜题名,常伴君王,他也博得光彩;家长童视或读经书,是望子成龙,光宗耀祖。
  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后,接读《名贤集》、《日用杂字》等。聪敏的学生在半年内,即可把启蒙教材读熟背透。
  七、开讲“书”、“经”
  读完启蒙课业,即寓示着蒙童阶段结束,进入学子之林了。先生着即开讲四书五经。开讲者,大开学路之意也。四书者,《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谓也。五经者,《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之称也。
  先生首先开讲四书,《论语》为首。开讲《论语》当天,先生洗手漱口,焚香奠酒于孔夫子位前,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斯时,全塾学生静坐无声,一片肃穆,大有孔圣人圣驾光临的感受。
  首讲“学而第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至此,马上停讲,转入讲述孔子家世:圣父叔梁纥,丧两妻后始娶圣母颜氏,圣母祷于尼山而生孔子。圣人出世前,有五老降庭,二龙绕室,异香满屋、圣母忽梦“麟吐玉书”,孔子降生。接着教嘱再三,圣人姓孔名丘,字仲尼。丘字不得读丘音,必须读“母”音,如有违反,严惩不贷。
  介绍完孔夫子的家世,接着讲述孔夫子人格伟大,品德高尚以及他的主张和业绩。约需70—80分钟。第一次开讲,只是借题发挥宏论,让学生重视《论语》,学圣贤言行。嗣后讲述正文,则不再洗漱、焚香,只再三告诫学生:《论语》为圣人真谛,万学之冠,宋朝赵普曾用《论语》佐宋太祖赵匡胤治天下,《论语》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要读的圣典。万不可潦草习读,要安下心细读品味。
  读完《论语》,接读《孟子》、《中庸》、《大学》。四书约需三年左右时间读完。在此期间参入读《千家诗》、《论说精华》、《论说启蒙》等书。
  读完四书,即开始讲读五经。五经中首读 《诗经》。
  讲读《诗经》多在冬季灯学时间。一般学子,最长者约15岁左右,最小者10岁左右,读时全以读熟背透为要旨,确有园囹吞枣,食而不知其味的感觉。
  先生开讲前,告诫学生说:“诗三百篇,曰:思无邪。为圣人亲手删订,要平心静气的读。”并要求咬住韵脚,做到音准韵合,字正腔园..。
  当时,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等诗句,只能循声朗读,不解其义,不求甚解,先生亦不深解。只求能读熟背透即可。同时还学习《声律启蒙撮要》、《笠翁对韵》等书。
  读完《诗经》,本应接读其余的经书,但因时势的发展,私塾停办,我读完《诗经》,就离开了私塾。
  八、村塾作息
  当年私塾,没有星期,很少节、假。夏至前五日,放麦收假二十天,接着开学。不放暑假,立秋后五天,放秋收假。直到农历十月初三日为冬季开学日,读到腊月二十三日上午放假过年,正月十九日或二十三日又开始上学。每年如此,固定不变。仅春天庙会唱戏,偶尔放假看戏,但最多不过四天而已。
  一年中的学读时间刻板式的固定了,每日的作息,更是一成不变,但当时尚无钟表记时。
  早晨。黎明即起,梳洗后,必须即刻到书房就座,按学龄长短,依次背书,年长者朗声先背,未得背者,只准默念,不得掺杂声音。早饭前没有背到的学生,挪到下午未时背,不能影响早饭时间。
  早饭后,先生开讲,读经书者在前;读《名贤集》、《日用杂字》、《训蒙史略》者居中;读《三字经》、《百家姓》者居末。如果先生不开讲,则布置温书、背书任务,指定书名篇章。
  午饭前(约十点半左右),开始写仿(练书法)。大学长及与他同等学龄者照碑帖书写,先生按其字迹发展趋向,指定柳公权之“玄秘塔”、或欧阳询之“九成宫”书写,不得擅自改动。初入学者,先生写笔划较少的寸字“仿格”,由学生将其夹在白纸中间,照样描写,由大学长或学龄长者伏在学书者背后,手把手教助描写,教助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月。学龄一年以上者,先生改写笔划较繁的“仿格”,让其描写。学龄三年以上者,先生则写跳空“仿格”一一上格有字,下格无字,让其仿写。先生认为,孔圣人教六艺为治生之具、书法在六艺中为第一位。书法好,可辅助学问之不足,万不可忽视。
  午饭后,夏季午休约90分钟,全都曲肱伏桌而睡。其余季节无午休。
  午休完毕,当日早晨未背书者,开始背书。全部背完书后,先生高声曰:"念书"。顿时,全塾吟唔成阵,嘈嗨杂集,难以形容,直至日落西山,放学吃晚饭。
  冬季每日两餐。晚饭后(约下午四点左右)回书房读书到天黑,坐等全黑下来,开始点灯读“灯书”。当时无时钟而以耗油多寡计时,读灯书大约两小时左右。先生也陪学生夜读,从不偷闲。灯书全是朗读。
  当年私塾门上常有对联曰:
  鸡声不如书声早,
  灯影常随月影斜。
  情景贴切,清晨用功,灯下苦读,确实令人难忘。
  九、读熟背透
  私塾先生要求学生对学过的书籍要读熟背透,至于对所学书籍的理解,姑且不论,也无法论。
  背书形式,可分六种:
  直背。将昨天先生教授的课业,早晨一字不遗地背下来,较易做到。
  2、号背。用一指宽二指长的红纸条,名曰:“书号”,提前将其贴在几本书内,届时按书号所贴范围章节,依次背出。3、挑背。先生提前两日,指定数本书,多时十几本,至少五、六本,让学生准备。届时,背书者将书放在先生面前,双足并立向外,背对先生,按自己所读课业的次序背。先生可从指定的书中,挑出某句,学生得中断原先次序接背下来。如以背《千家诗》为例,正当从第一首《春日偶成》向下背着,先生忽然挑出后面的“满院春色关不住”,背者须马上接背“一枝红杏岀墙来”。然后仍按原顺序背第二首。先生一会又倡吟“有雪无诗俗了人”,(春色未吟完,瞒过秋景跃到冬令)学生中断原顺序接背“日暮诗成天又雪……”,先生又吟“风光不如四时同”(返回夏天了),学生接背“接天莲叶无穷碧……”。每首诗不从第一句起,又打乱了顺序,令人耳不暇闻,口得随吟,中间不能停顿。这种背法,学生私谓之曰;“大考” 。《论语》、《孟子》等书,全用此种忽前忽后跳跃式背法。学生必须读熟才能背透,难度较大。
  4、默背。将书收起,令学生默写某篇、某章、限定时间,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并锻炼了小楷书法。
  5、通背。先生提前指定日期和书名,全背下来,或从某章开始到某章止,通背下来。
  6、逆背(倒背)。首末倒置背,难度极大,先生不强人所难。如不能做到,只有叹气页已,自吟:“孺子不可教也!”
  十、师道尊严
  旧社会,尊崇天地君亲师,孤塾先生是颇受人尊敬的。学生对其必恭必敬,学董、家长及村中诸人亦都敬佩斯文,把先生看成是村中的“圣人”。
  先生一般都遵循古训,以“代圣贤立言”
  为己任,做人处事庄重典雅,斯文高深,大都能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动”,一派儒雅风度。但对学生则要求颇严,有时还加以体罚,伤害了少年的身心。
  “教不严,师之惰”。这是私塾先生的信条。平日对塾内学生严加督促和要求,对完不成课业者,轻者罚站面壁思过,重者责打手板。手板系槐木做成,长二尺,宽一寸五,厚四分,称之曰“戒耻”。先生常说:“遗忘经书,违背圣教,不用心攻读,全是耻辱,应以为戒。”对违犯塾规者,定打不赦。对逃学、说谎、无故旷课者,责打加倍。即使家长或其他人当面求情,亦难允准,丝毫不留情面。挨打的学生及其家长亲友,内心不满,但也不能形之于色,责难先生。当时的师道尊严,于此可见一斑。
  十一、杂学种种私塾先生为一村文化之泰斗,除教学生读书外,其他如春节写春联、村民订婚、结婚择吉日良辰、写婚单、喜联,丧事拟祭文、挽联,建房上梁写对联,拟写还愿文疏,祈雨文疏,戏台对联等,凡属动笔墨事宜,全仰仗先生包办。先生手中备有通书(此类文体之工具书)及帖式本,一切红、白喜事并称呼规范、文体格式都包罗在内。这些均称为格外杂学,不属传统课业。
  对诸种杂学,先生除自己动手外,亦让大学长及学龄长年龄大的学生试办代拟,先生阅后认为可行,交付对外,以便后继有人。学生亦从中学会种种杂学。但先生不准年幼的学生涉猎,怕影响精力,读不透经史。
  十二、吟诗作文
  在私塾攻读四载,已读到《诗经》了,先生便命学生试作诗,题目多是望空指云,不切实际。如"六月荷花满地红",赋得红字;“十月先开岭上梅”,赋得先字等。事实上,当时莱西地区,荷花极少见,更没见过梅花。只能东凑西扯,应付了事。多年后,我在莱阳城见到汪连庄孙克章,谈起他村孙凌云先生教他时,也曾做过如此诗题。可见塾师教学多落窠臼。
  至于作文,也多缘木求鱼。先生要求做破承题,讲究起承转合(八股文之雏形)。记得第一次作文题曰“论马之功用”。首起得写 “马之功用大矣哉”、然后分述马之来源,系家养六畜之首,可骑、能负、会耕田、善拉车……。洋洋洒洒,不文不类,别说他人读,自己念起来也觉乏味。
  学生能吟诗作文章,先生感到极大欣慰。如准许科举,学生入泮,再搏得一第,他的耕耘就有了收荻。十三、敬访会友
  节近立夏,春服既成,学董承先生意组织 “敬访”。名义上是敬师访友,以文会友,切磋学问,亦含显示教学成绩,炫耀学生背书能力,借机消遣之意。敬访活动,无常例,也并非所有塾师都举行,好强塾师二或三年举办一次,亦有的终身不举办。
  敬访的条件是:塾师与被访者关系极好;学生中有不畏背书,尤其不怕挑背,能应付自如者;被访者有诚意招待。
  记得一九二九年前孟格庄孙希和先生敬访汪连庄孙凌云先生、是比较隆重的一次盛会,宾主双方喜溢眉宇,人数不多,印象颇深,至今历历在目。也许是笔者幼年第一次岀门,经历难忘之故吧。
  记得是农历四月初十日,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杨柳依依,春苗吐绿,百草芳菲。先生参白短须,发辫细长,衣冠整洁。满面微笑,仍不失威严容表。扬鞭策驴,与学董顾盼言笑,并辔而行。学生三人,携带礼品,奔随前后。由于蜗居塾内日久,乍到野外,真是春光惠我,笑逐颜开。
  到达汪连庄,两塾师寒喧后,即进行背书表演。主方学生环坐观望者不足二十人,客方指派学生,一请主方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书中,任意挑指,指那背那。背书者从容不迫,背诵如流。现在估计表演有80分钟左右,宣告停背。孙凌云先生赞誉不绝。
  宾主双方先生及学董边谈笑边去别室午餐。三名小客人被主方十几名小主人围坐中间,无拘无束,互相询问,各抒己见,畅谈背书之苦,互诉挨手板之痛。当肘共同感觉“天下学风皆如是,何处读书不背书”。
  两位先生本系挚友,时而对额细语,时而击节长叹,大概是叹世道之日衰,人心之不古吧!分手时,老泪盈眶欲垂,凌云先生长叹大呼曰:“我们的门户,将会被三民主义封闭吗?” (当时封建遗老仇视新文化,以三民主义为新文化代名词)。希和先生不善酒,唯唯劝曰:“公醉矣,应慎言。”
  夕阳下,学董手掖膝垫,扶先生跨驴,一路之上,未闻笑声,先生欷嘘,学生寂静,默然返里。
  一九三O年姜诰廷先生在孙受设帐,曾组织敬访会友,邀请希和先生参加,先生固辞,只派学生一人前往背书。
  一九三一年,希和先生主动撤馆,从此足不出户。端午节一病不起,百药无效,竟于农历七月十一日与世长辞,带着发辫入殓。逊清遗老之顽固守旧,可见一斑。
  十四、禁忌礼规
  1、书序排列。启蒙课本可不依序排列、读到《论语》以后,一切书籍,均必须放在 《论语》下列,《论语》放置诸书之上。
  2、敬惜字纸。凡已写过字、有墨迹的纸,名曰:“字纸”,连同有用、无用的书籍,都不得乱丢,不得踩在脚下,不得用其擦东西,只能在私塾内专设的无水“纸池”内火烧了事。
  3、“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木制神主(牌位),放在私塾中间正北,用红布遮饰,平日不动,开学前一日,由大学长用新毛巾或新布拭搽,不得用手漫搽。师生对其必恭必敬,更不得随意搬动。
  4、师生座位,不得背孔子牌位而坐,亦不能对坐,必须旁坐。师生不能背坐,塾师面西,学生面东。
  5、师生不并行,先生在前,学生在后。如学生前行中,发现先生后边赶来,必须右足停步,左足斜移,垂手立于右侧。
  6、师生不能同桌吃饭。学生要立于桌侧侍奉先生进餐。
  7、写春联时,如僧道求写,必须用清水将笔冲刷干净,从新蘸墨书写,写完后,仍用水冲洗净,然好续写俗对。
  8、不得将墨汁倒在垃圾上或厕所内,必须倒在院内洁净处。
  9、不得倚塾门与人谈话,春秋两季不得昼寝。
  诸多繁琐,不再枚举。
  十五、塾外拾零
  1、大学长。由先生指定,为先生之左右手。主要负责教助蒙童书法字型,处理塾内日常事务,督促温书,收交作业,平息学生口角,学生外出带队等。大学长一般两年左右一换。
  2、束修(先生薪水),由学董负责与家长商订(当然在第一年延聘时已定住钱数)。如先生教绩显著,先生、学董、家长三方融洽,大致是年年增薪,以示鼓励。记得当时在本村任教,在自己家中膳宿者,年薪50元以上,在他村任教,膳宿由学生供应者,年薪40兀左右。
  3、宴请。每年农历三月、十月,家长治肴备酒,请先生到家欢宴一次,答谢先生施教之德。这一惯例,不论贫富,普遍进行。
  4、馈赠。春四月樱桃上市,由家长买1至2斤,交学生恭请先生尝新,家家如此,习以为常。
  春初,毛巾、香皂、笔墨纸张(先生自备砚台);夏季,扇子、蚊帐;冬季,火炉、木炭、毡靴、全由学董购置,伙钱内支付。
  5、伙钱。学生喝水用的水桶、铜勺、夜读用的灯具、灯油、洒扫用具及为先生购置物品的一切开支,由全体学生(不分学龄长短)负担,春秋各预交一次,每次50枚铜板,名曰:“伙钱”。先生用木匣收藏,大学长记帐,腊月二十三日前结算,多退少补,学董须参与结算。
  6、膳宿。先生春夏三餐,冬季两餐。主食以白面为主,包子、饺子、油饼、馒头尽吃,有时芋头蘸白糖,花样翻换着吃。每餐两菜(带肉),无汤,有酒。由家长按时送到塾中吃。先生很谨慎,有修养,吃菜不风卷残云,,饮酒不过量,多在晚饭饮。每户学生一轮五天。供饭排列,由学董、大学长安排。
  先生住宿,由学董安排在较富裕的学生家中住。冬天烧炕用草,由供饭户按时送到并烧好炕。
  7、招待。如属因公来客,如察学者来临,学董备酒饭,先生陪席,年末结帐,统一摊派。
  8、游学。有一批落魄文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教书无馆,生活无有着落,依靠到各村私塾打抽丰,美其名曰“游学”。先生同情怜悯,认为都是孔门支派,理应照顾,如不需供饭,则由伙钱支出几十枚铜板,礼送离塾。
  9、卖书笔的。即书笔贩子,挑担串塾,是书籍文具小商人,给师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尤其可以从他那里买到当时查禁的四书五经等。
  10、私塾对联。春节虽放假,但私塾门上亦贴对联,内容多是勉励学生用心读经史,成名立业等。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大都年复一年地更换着写。
  告别私塾生活六十多年了。当年金鸡催早,青灯伴读,寒窗敎载,除死记硬背书本外,别无他闻。我们那个时代的农村儿童,诚可悲矣。
  当今,海晏河清,政通人和,教育普及,学狡遍布,教学得法,科学民主,尊师爱生,儿童幸福。思昔鉴今,庆乐并俱。

知识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六辑编写了莱西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沽河岸边,山川锦绣,历史悠久。具有中华民族光荣传统和优秀品德的莱西儿女,无论在革命斗争的岁月里,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无论在政治、军事领域里,还是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中,都做出了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巨大奉献,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春秋。英才辈出,业绩斐然,值得载诸青史者比比皆是。热切希望各界人士,继续以亲历、亲见、亲闻为依据,洒墨挥毫,踊跃撰文,惠赐稿件,把人民政协文史资料这一有益今人,惠及后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工作做得更好。

阅读

相关人物

徐荣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炳绶
相关人物
李毓藻
相关人物
刘悦斋
相关人物
朱紫贵
相关人物
白玉堂
相关人物
孙克章
相关人物
孙凌云
相关人物
莱西市
相关地名
莱阳市
相关地名
孟格村
相关地名
产芝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