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胶河铺集东大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781
颗粒名称: 三建胶河铺集东大桥
分类号: U448.4
页数: 7
页码: 110-116
摘要: 1943年至1970年的27年间,在胶县铺集镇驻地以东的胶河上,先后建了三座桥梁。这些桥梁犹如历史的证人,真实地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人民群众的苦难与幸福。
关键词: 胶河铺 集东大桥

内容

1943年至1970年的27年间,在胶县铺集镇驻地以东的胶河上,先后建了三座桥梁。这些桥梁犹如历史的证人,真实地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人民群众的苦难与幸福。
  日本兵督工建桥 两“矬凶”被除掉
  1942年前,铺集东面的胶河上没有象样的桥,只是到冬季,人们在仅有10米多宽的较窄河段处,垒上几块石头,搭上几页木板或长形石条供人行走。冬去春来就拆掉,这样年复一年,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
  进入19世纪30年代,日本军队象蝗虫一样扑向华夏大地。1942年,日寇侵占了胶东半岛,妄图利用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及作战装备,进犯中国共产党在鲁西南领导的人民军队,便奴役人民群众抢修从半岛经铺集去沂蒙山区的道路。
  1943年春,在一群“二鬼子”前呼后拥下,十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日本兵,在铺集东胶河岸边转了转,经过粗略的勘测,确定了建桥的位置。汉奸兵狗仗狼势,软硬兼施,与周围20多个村的伪保长串通一气,抓来200多名勤劳朴实的农民,于清明节第二天动工建桥。当时没有任何机械,挖桥基、排水、运石料等一切重活全靠人力,工程十分艰难。每天有4个日本兵,肩挂短枪,腰悬大刀,手持皮鞭,在工地上走来转去,无事寻衅,肆意殴打我民工。其中,两个矬胖子尤为凶残,经常以毒打民工取乐,皮鞭抽、枪口拧、灌辣椒水、吊大梁,打得我民工遍体鳞伤,惨不忍睹。民工们对日军的暴行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和八路军的情报人员(当时人们称八路军便衣),了解此情后,密谋策划,决定寻机除之。“端午节”上午,除两个日本矬兵外,其余的日本兵和“二鬼子”回了胶城。我4名便衣人员决定晚上行动,他们做好设在河东岸于家庄村敌工程指挥部炊事人员的思想工作,潜入炊事班内,详细了解了鬼子兵行迹及活动规律,发现他们每天晚上要用大缸洗温水澡,决定就此除之。这两个“矬凶”酒醉饭饱之后,象往常一样,命令炊事人员准备好温水,便脱光衣服跳进大缸内得意洋洋地洗了起来。我4名情报人员交换了一下眼色,迅速按计划行动:在鬼子兵泡澡时烧开一锅水,当"矬凶”喊叫用温水冲身时,我两名情报人员迅即把滚开的水盛入两只水桶中,提桶直奔鬼子兵。此时此刻,两“矬凶”在热气弥漫的大缸内伸长脖子等待温水冲顶。这两个暴戾恣睢的家伙,做梦也不会想到中国人
  敢要他们的狗命。说时迟,行动快,两桶滚烫的开水倒向鬼子兵的头上、脸上、身上,烫得鬼子兵嗷嗷嚎叫。我4名情报人员象老鹰捉小鸡一样,二对一将其卡死。连夜弄到胶河流水处埋掉。我情报人员为防止鬼兵报复当地群众,在修桥附近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我八路军长躯直入生擒两鬼子的喜讯。
  两“矬凶”失踪,日寇恐慌不安,增派了日伪军,强迫民工昼夜不停突击修桥,在刺刀和皮鞭的逼迫下,民工出尽了牛马力。到7月初,一座饱含人民群众血与泪的水泥石砌漫水桥建起来了。桥长150米,宽4.5米,高出水面仅1米。这座桥到70年代初已深深埋于泥沙中。
  红旗飘 战鼓敲 二次建桥真风光
  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建国后,百业俱兴,国民经济迅速发展,道路建设首当其冲。1956年,国家投资修筑了胶(县)诸(城)公路,随着车辆人流的增多,1943年修建的仅4.5米宽的胶河铺集东桥与日趋繁忙的交通很不合拍,只能单车行驶的桥面,经常发生堵车和车毁人亡事故,重新修建一座胶河大桥迫在眉睫。
  1959年2月份,胶县县委做出了修建胶河铺集大桥的决定。3月初,县交通局派人进行了勘察测量,确定了建桥方位,绘出图纸,制定出用工用料方案,做好建桥准备工作。3月中旬,县委在铺集镇(当时为东风人民公社,包括现在的铺集镇和张家屯镇)召开了由各村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与会67个村的干部情绪高涨,一致拥护县委的建桥决定,并抽调200名瓦匠和400名年轻力壮的党团员组成建桥民兵营,行动军事化,务必在汛期前完成建桥任务。
  3月26日,在工地上举行隆重的誓师大会,宣布了营、连、排负责人及各民兵连的任务。会议开得很成功,与会的600多名民工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决心大显身手。
  当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形式主义较严重,工地上建起了长20米、高5米的宣传栏,组织了工地文娱宣传队,各种彩旗和民兵连、排的军旗,以及十分醒目的书写“总路线万岁”、“人民公社万岁”、“大跃进万岁”的红旗,插遍了工地,象红色的海洋。
  誓师大会后,各民兵连进入了自己的阵地,采石民兵连到离建桥10华里的石青沟南岭,放炮采石。运输连两人一辆胶轮小推车,一推一拉,共计60辆,把石头、沙子源源不绝地送到工地。承担建桥的4个连,在当时机械极端缺乏的条件下,挖河清基,搬运石料,十分艰苦。按照建桥设计,需挖沙清基长326米,宽8米。400多名青壮年跳到河里,挥汗大干。宣传队击鼓助威,人声鼎沸,热火朝天。当挖到2米深时,出现大面积流沙,造成横面坍塌,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展。工程指挥部与东风人民公社党委研究决定,再从各村抽调600余人,大打清基突击战,人分三班,昼夜不
  停,县交通局又调来12台抽水机,工地抽水机总数达到28台。为防止塌方,采用打木板桩的办法,把桥基两侧的沙土挡住。在各级干部的带领下,参战的民工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和连续作战的作风。经过16个昼夜的拼搏,挖到6.3米深时,露出坚硬的红浆板。然后马上用石头、水泥垒砌桥基。那时,我们县没有吊车,建桥用的1.5万立方米石头都是人抬肩扛,民工们手上、肩上破皮流血是家常便饭。但人人都是轻伤不下工地,咬紧牙关继续大干。经过100个日日夜夜的拼搏,一座长320米、宽6.4米、底基到桥面高7.4米、两端和中间各有7个流水孔的水泥石砌大桥建成了,于7月1日胜利竣工,向中国共产党的生日献了一份厚礼。
  通车这天,周围10多个村庄的男女老少敲锣打鼓涌向大桥,十几支秧歌队在桥面上翩翩起舞,欢呼声、掌声此起彼落,人们尽情地欢庆大桥落成。
  这座桥已为人民群众效力30年了,至今仍完好无损, 继续默默地履行使命。
  机械作业威力大不动声色桥落成
  历史进入七十年代,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座落在胶河边的铺集镇也旧貌变新颜,最显眼的就是在铺集东的胶河上新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结构新颖、蔚为大观的双曲拱桥。桥长264米,宽8米,高出地面7.6米,有12个跨度各22米流水大孔的立柱桥墩,比前面两座桥显得雄伟,成为当地一大景观。
  1969年,胶诸公路铺集段进行了改线,将穿过镇驻地中间弯弯曲曲的街道的路段,改线到镇驻地南侧。随主路变迁,需在第二座桥南100米处新建一座大桥。当时,胶县为昌潍地区所辖,昌潍公路段承担建桥的资金、设计、施工等任务。1970年春,成立了由昌潍、胶县公路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的建桥指挥部,驻扎在离大桥1公里的胶县第二中学。不久,不到百人的施工队伍在大桥东300米处的姜家庄安营扎寨,建桥用的机械设备也陆续运来。
  阳春三月,打孔机开机打桥墩孔,水泥搅拌机、灌浆机随之上阵,在机器的欢叫声中,一根根直径1米粗的水泥立柱拔地而起,3个月后,39根钢筋水泥桥柱自东而西并排为三行,象奉命出发的士兵整齐站立着。紧接着采取人机结合的办法,建造跨度为22米的双曲拱桥体,工人们头戴安全帽,用钢管、木板搭起桥体框架,再用钢筋、水泥、石子建造大拱型桥体,工程难度很大,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及指挥部的领导头顶烈日,昼夜奋战,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检查各项指标,如期完成了施工任务。最后,用钢筋混凝土铺设了桥面,桥两边安装上银灰色的铁栏杆,10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承载量汽车为13吨、拖拉机60吨。桥两头写有“东风大桥”的字样。自启用至今,大桥上车流如梭,桥下流水潺潺,到桥边游玩拍照的人络绎不绝。
  (铺集镇文史组供稿)
  〔作者简介〕
  杨胜友胶州市铺集镇干部。
  徐德忠胶州市铺集镇人大主席。
  张和倩胶州市铺集镇离休干部。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辑》

出版者:青岛市新闻出版局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一辑》收入“雷州半岛育种记”、“建校初期的胶县师范学校”、“日伪时期的胶县中学”、“昌潍地区古今名人美展”等约20篇。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和倩
责任者
徐德忠
责任者
杨胜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铺集镇
相关地名
于家庄村
相关地名
张家屯镇
相关地名
姜家庄
相关地名
昌潍
相关地名
胶县
相关地名
水泥石砌漫水桥
相关作品
双曲拱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