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沧桑的安子码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620
颗粒名称: 历尽沧桑的安子码头
分类号: U656.1
页数: 7
页码: 46-51
摘要: 安子码头地处薛家岛的东海边,与青岛隔海相望,距青岛小港6.7海里。1898年3月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薛家岛同青岛一起被德国租借。驻青岛德军为了政治和经济侵略的需要,于1904年修建了安子码头,当时主要是用于德军过往船只停泊。不久,又修筑了安子码头至南营德军驻地的公路。安子码头初建时全长仅50米,宽3米,用石砌成,只能停泊小马力、吃水浅的小型军用船只。民国初年,安子码头由军用码头改为民用客货码头。
关键词: 薛家岛 安子码头

内容

安子码头地处薛家岛的东海边,与青岛隔海相望,距青岛小港6.7海里(12.4公里)。这里原是一片海滩,很少有船只在这里停泊,平时只有附近的村民到这里观海情、赶小海。1898年3月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薛家岛同青岛一起被德国租借。驻青岛德军为了政治和经济侵略的需要,于1904年修建了安子码头,当时主要是用于德军过往船只停泊。不久,又修筑了安子码头至南营德军驻地的公路。从此这里便成为德军来往青岛的港口。安子码头初建时全长仅50米,宽3米,用石砌成,只能停泊小马力、吃水浅的小型军用船只。民国初年,安子码头由军用码头改为民用客货码头。到了三十年代,安子码头逐浙繁忙起来,北安子、烟台前、显浪、大洼、辛岛等村的小帆船在此装运货物,主要有鸡、鸭、蛋类。从青岛装回百货、布匹之类。当时,《青岛风光》一书上说安子码头“每日青岛客轮通往,南北客商往来日繁……”。沈鸿烈任青岛市市长期间,于1932年设立了薛家岛乡区建设办事处,下属港务局专管港务码头建设和水上交通,这期间码头加长到100米,并在靠近码头处开辟了海滨公园,园内修建了青岛市第六劳动休息亭,建有小花园两个,种上了花草树木,供往来旅客休息。海上有班轮每日来往青岛,陆有汽车通往诸城、泊里等城镇。容商游人逐渐多起来,成了鲁西南客商过往青岛的重要码头。
  1937年“七七事变”后,安子码头落入日伪手中。伪胶州三、五、七区杂牌游击队三五成群,经常出没码头,敲诈勒索,使得过往客商提心吊胆,码头又逐淅冷落下来。1943年,青岛的一条铁壳机船“通河”号,航行于青岛小港至安子码头间,船上有船员7人,每次可乘100人左右,当时因码头简易不能停靠,只得泊在海中靠小木船摆渡客货。1945年7月11日,一架美军飞机自西向东轰炸安子码头,停泊在码头的一艘“济安”号轮船被炸,死6人,伤多人,轮船被击伤多处,拖回青岛。
  1945年8月22日薛家岛第一次解放后,安子码头又曾两次失陷敌手。第一次是1945年10月18日清晨,逃散在灵山岛、竹岔岛等地的国民党李伯泉残部,探听到我主力部队撤离薛家岛的消息后,纠集了3个大队的人马,乘船窜犯薛家岛,使薛家岛及安子码头沦入了国民党军之手。9天之后,李伯泉残部就被我山东警备十旅十九团击溃,薛家岛获第二次解放,安子码头又回到了人民手中。第二次是1948年11月27日,驻青岛国民党一〇六师及青岛警备旅,沿旱路攻占了薛家岛,使安子码头又一次沦陷。7天后,国民党山东保安二旅镇守薛家岛,其主力部队从安子码头撤回青岛。这期间,码头关闭,客货船只不准停靠,安子码头成了国民党军往来于青岛海上运送兵员和军需物资的接应站。1949年5月26日午夜,解放军滨北军分区独立一团和胶南指挥部,在军分区副司令员林月樵指挥下,向薛家岛的敌人发起攻击,27日晨攻下敌人的指挥部驻地薛家岛村后,一举夺回了安子码头。
  30日拂晓,国民党青岛守军联勤总部派监护班15人,押运满载弹药的汽艇,向驻守薛家岛的国民党军运送弹药,他们误认为安子码头仍在国民党军队控制下,汽艇竟向安子码头开来,我守卫码头的部队,待汽艇停靠码头时,突然用猛烈火力压制敌艇,使其无法逃脱,紧接着我军迅速登上敌艇,迫使敌人缴械投降.在监护班长杨成林的带领下,其他14名士兵也都放下武器。他们除随身携带的枪械外,另有子弹、炮弹22万余发。这批弹药为我军解放薛家岛,提供了及时的补给。
  1949年6月2日,薛家岛第三次解放,安子码头从此永远回到了人民手中。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码头的建设日新月异。解放初期,码头归胶南县管理,此时码头加行道共长140米,宽3米。有一木质机船来往于青岛安子码头之间,可乘坐140人,日航一个班次。1953年由青岛市海运局接管。1967年,安子码头改建,由青岛海运局筑港工程队施工,采用重力式混凝土方块结构,建成了一座长20.1米的码头;一座长223.5米,宽5米的石砌引堤。安子码头有“鲁民105”号客船航行于青岛小港与安子码头之间,每日往返两个班次,可乘坐300人。
  1980年安子码头再次扩建,码头泊位线长60.3米,水深2.5米,可停泊200吨级的船舶两艘,同时修建了客运站和货场各一处,码头沿岸新的建筑和服务设施也相继建成,海运、陆运配套,有班车直通胶南、胶州等地。
  淮子口
  小青岛与薛家岛之间的海域,山称淮子口”清雍正十三年版《山东通志》载:"淮子口在陈家岛之东头,黄庵山下,有露明石、大仙桥、小仙桥之险,能船多坏于此,非长年水手不敢入,从大洋至胶州无别路可通。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

《黄岛文史资料》

《黄岛文史资料》第二辑,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反映了黄岛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宗教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我们遵循“存真”、“求实”和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原则,在编写中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真面目,以起到补史之缺,参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作用。“以古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鉴知得失”。文史资料以其所独具的真实性、综合性、统战性和可读性,以其“亲闻、亲见、亲历”的“三亲”特色,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启发人们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与探索。这些资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今天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借鉴。

阅读

相关人物

薛成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沈鸿烈
相关人物
淮子口
相关地名
安子码头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