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儒公冶长、孙嵩考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594
颗粒名称: 历史名儒公冶长、孙嵩考略
分类号: K820.852
页数: 11
页码: 232-242
摘要: 安丘市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英杰荟萃,灿若星河。先贤业绩,或载于史籍,或流传民间,至今遗迹犹存,深受后人景仰。本文拟对两位儒学大师——公冶长与孙嵩略作考证,不当之处,敬请识者指正。公冶长,复姓公冶,名长,字子长,春秋齐人。他是孔子思想的直接继承人和重要传播者,儒家学派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可见公冶长曾蒙冤入狱,孔子为他辩解,并招为女婿。由于公冶长在儒家学派中的重要贡献和特殊地位,历代帝王对他极为推崇。春秋时期,此地为齐、鲁交界处,两国争战频仍,边界无定,故对公冶长的国属实难详考。孙嵩推崇“郑学”,非常崇拜郑玄,同时与各地的贤达名士多有交往,在当时的经学界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关键词: 公冶长 孙嵩 历史名儒

内容

安丘市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英杰荟萃,灿若星河。先贤业绩,或载于史籍,或流传民间,至今遗迹犹存,深受后人景仰。本文拟对两位儒学大师——公冶长与孙嵩略作考证,不当之处,敬请识者指正。
  公冶长
  公冶长(公元前519——前470年),复姓公冶,名长,字子长,春秋齐人(一说鲁人)。他是孔子思想的直接继承人和重要传播者,儒家学派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
  孔子的高足和爱婿
  公冶长家境贫寒,青年时期常常参加农事劳作,后到曲阜拜孔子为师,精研六艺,并从游列国。其生平事迹在《论语·公冶长》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简略的记载:“孔子日:‘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可见公冶长曾蒙冤入狱,孔子为他辩解,并招为女婿。《孔子家语》称公冶长为鲁人,“为人能忍耻”。其它史籍未见更多的记载,连南宋大学者朱熹都说:“长之为人无所考”(《论语集注》)。但我们认真检索《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就会发现司马迁所记孔子弟子“受业身通者”凡77人,前35人详记,后42人略记,其中公冶长名列第16位。可见他刻苦勤奋,成绩卓著,是学业上的佼佼者;其道德品质受到孔老夫子的高度评价,在众多弟子中也是少见的。
  由于公冶长在儒家学派中的重要贡献和特殊地位,历代帝王对他极为推崇。自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后汉书·明帝纪》)之后,孔门弟子不断受到官府的祭祀,并逐步发展到民间。唐开元十七年(729年)朝廷赠封公冶长为莒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为高密侯(清乾隆《诸城县志》)。安丘历代文人学士,竟相以公冶长等先贤为榜样,重教兴学,研经授徒,为振兴桑梓教育不遗余力。
  公冶长故里
  前人对公冶长故里多有考证。晋代张华《博物志》载:“公冶长墓在城阳姑幕城东南五里所,墓极高。”清乾隆《诸城县志》称公冶长墓“在县西北四十里,锡山东南麓。锡山亦名公冶山”。今诸城市马庄乡先进村(旧名公冶场)东北,至今犹有公冶长墓。据实地考察,其方位、距离与史志记载大致相符。古人死后一般归葬故土,此处即为公冶长故里,当无疑问。春秋时期,此地为齐、鲁交界处,两国争战频仍,边界无定,故对公冶长的国属实难详考。《史记》以为齐人,《家语》以为鲁人,至今两说并存。
  据《诸城县志》记载,公冶长墓封土高大,旧于墓上建祠。“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巡海御史赵鹤龄始移祠墓南”,并“培土成高冢,植树木于其上”。此后曾多次维修和扩建,至清乾隆时祠堂规模颇大,祭祀盛极一时。随着岁月的流逝,公冶长祠、墓俱毁。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公冶长墓才得以在原地重新筑起,以供游人瞻仰凭吊。
  公冶场村至今仍有公冶后裔居住。1991年诸城市博物馆从该村征集到一部《公冶氏族谱》,该谱始修于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续修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三修于民国6年(1917年),是研究公冶氏世系的重要资料。
  公冶长书院
  据史籍所载,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入学受教者只是少数奴隶主贵族的子弟;孔子顺应历史潮流,首创私学,开门设教,首先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开辟了我国平民教育的新纪元。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公冶长一生轻视利禄,矢志治学,从不做官。晚年返归故里,隐居林泉,广收弟子,力行教化,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今安丘市庵上镇城顶山上,犹有公冶长书院遗址。虽然他的弟子不见于史册,但凭他的声誉和学识,必定是桃李遍于天下。
  史籍对公冶长的记载甚少,至于他何时曾在书院读书治学,已难考稽。但历代相传如此,必有所据。从地理位置上看,此处距公冶长故里仅二十几公里,当年公冶长很可能就近选中这块幽静而秀丽的宝地,作为读书治学之所。其后裔也可能有继承祖业者,使公冶长书院延续很长一个时期。至于书院的始建规模,实物不存,史籍缺载,凭今日之推断,大概是豆棚瓜架,茅檐篱舍,弟子济济一堂,书声不绝于耳,是一所深受欢迎的平民学校。
  后人崇尚先贤,在城顶山(亦称书院山)上建立公冶长祠,并塑其像,以作纪念。关于公冶长祠的创建及历次维修,笔者已有另文论及(《安丘文史资料·第八辑》),故不重述。值得一提的是在书院山现存古碑中,有一通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青云寺主持僧人真斋所立,据《重修书院山青云寺记》碑文记载:“上岁有公冶继诜者来自诸城,口称公冶夫子后裔……意欲图占此山以肥己。”在这场房地产纠纷中,虽然安丘官府判定公冶氏后裔败诉,但却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公冶长的故里确在诸城,而书院山也确是公冶长当年读书治学的地方。
  公冶长懂鸟语
  公冶长能懂鸟语,在民间世代相传不绝,至今仍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广为流传,有的甚至已流传到了少数民族(如布依族)中。但检索秦汉以前的史籍,未见这方面的记载。据查最早的文字见于南朝(梁),皇侃在《论语义疏》中首次记载了公冶长因懂鸟语而蒙冤入狱,后又因懂鸟语而获释的故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替,公冶长懂鸟语的故事愈传愈多,内容则大同小异。对此《安丘文史资料·第九辑》已刊有专文,兹不赘述。
  公冶长懂鸟语的故事,被后人蒙上了浓厚的神话色彩,与《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伯益知禽兽”情况相同。但我们认为,在古人征服自然的漫长岁月里,特别是在驯化动物的过程中,必定有人能够知禽兽之音。现代仿生学的发展,已把很多禽兽的“语言”破译出来,用于生产实践。从这个角度讲,公冶长能懂鸟语完全不是神话,而是他长期观察研究的结果。我们若尊称为古代生物学研究的先驱,他是当之无愧的。
  孙嵩
  孙嵩(约公元135—195年),字宾硕,东汉安丘人。少时聪颖,博学多识,重节尚义,交游甚广,与名儒郑玄、邴原等过从甚密。东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年),他仗义搭救了受宦官迫害的赵岐,从此显名于东国,仕至豫州刺史。后遭“党锢”之祸,与郑玄等同遭禁锢十余年。晚年避乱荆州,在刘表处复遇出使的赵岐,不久病亡。孙嵩之墓原在安丘牟山西北,后经科学发掘,迁于今安丘市博物馆院内复原。
  孙嵩是与郑玄同时的名儒
  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高密人,是东汉最著名的经学大师。他博采众家之长,杂揉经今古文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号称“郑学”。郑玄一生讲学授徒30余年,弟子遍于天下。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孙嵩比郑玄的年龄略小,两人的故里又相距不远,虽无史料记载,但推想孙嵩很可能是郑玄的受业弟子,或者二人是教学相长的同代学者。这从《三国志·邴原传》中可窥见端倪。邴原是东汉朱虚县名儒,其学识操行与当时的“高士”管宁齐名。据《邴原传》记载,邴原“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嵩。嵩辞日:‘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日:‘然。’嵩日:‘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也,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嵩辞谢焉,又日:‘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从上述记载不难看出,孙嵩与邴原属于不同的儒家学派。孙嵩推崇“郑学”,非常崇拜郑玄,同时与各地的贤达名士多有交往,在当时的经学界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孙嵩仗义救赵岐
  据《后汉书·赵岐传》记载,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桓帝时在京师洛阳任功曹,为人刚正廉直,一向反对宦官擅权。延熹元年(158年),他与从兄赵袭得罪了把持朝政的宦官唐衡之兄唐玹。唐玹当上京兆尹后,便派家兵抓捕赵氏一家,满门抄斩。赵岐闻有家祸,急从官舍逃走。为防唐玹派人追杀,他变更姓名,改着便服,只身一人逃难四方,江淮海岱无所不至,常以贩卖胡饼度日。延熹三年(160年),辗转逃到北海国(今山东昌乐西)。“宾硕时年二十余,游市见岐,察非常人,因问日:‘视处士,殆非卖饼者。’乃开车后户,令所将两骑下马扶上之。时岐以为唐氏耳目,甚怖失色。宾硕闭车后户,下前襜,谓之曰:‘视处士状貌,既非卖饼者,又相问而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孙宾硕合门百口,势能相济,终不相负,必语我以实。’岐乃俱告之,遂以俱归。嵩先入白母,言今日出,得死友,当来入拜。乃出,延岐入,椎牛钟酒,快相娱乐”(明万历《安丘县志·笃行传》)。为保护赵岐免遭唐氏迫害,孙嵩在一座僻静院落的复壁内,为他安排了住处。此后,孙嵩常与赵岐议论国事,切磋学问,互为师友,情同手足。数年之后,赵岐写成《厄屯歌》23章。直到唐氏兄弟死灭,赵岐遇赦复出,回到京师,三府并辟,先后出任并州刺史、敦煌太守、太仆等职。而孙嵩也从此名声益彰,仕至豫州刺史。
  孙嵩仗义搭救赵岐的故事,在民间影响深远,传为美谈。直到建国前,在孙嵩的故里——今安丘市牟山西北的寺庙中,仍有孙嵩和赵岐的高大塑像,反映了当地民众千百年来,对二位高士的尊敬与思念。
  孙嵩与郑玄同遭禁锢
  东汉末年,宦官集团长期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严重阻碍了太学生和郡国生徒的仕进之路。于是文人儒生与比较正直的官吏结合在一起,发起了反对宦官势力的政治斗争。他们的活动激怒了宦官集团,宦官们称他们为“党人”,诬告他们结党谋反,于是接连发生了两次“党锢之祸”。灵帝下诏,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五服以内的亲属,一律免官禁锢。先后因牵连或受陷害而处以死、徙、废、禁等刑的近千人。
  当时孙嵩正值中年,又是颇有声望的儒学人物,他搭救赵岐的义举,尤为宦官集团所不容,因此在“党锢之祸”中,自难幸免于难。据《后汉书·郑玄传》记载:“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十有四年而蒙赦令”。直到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灵帝害怕“党人”与张角等合谋,才下诏解除了党锢。此后,孙嵩等“党人”得以官复原职。
  孙嵩晚年避难于荆州
  自灵帝中平六年(189年),董卓率军进入洛阳以后,中原地区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据明万历《安丘县志·笃行传》记载,献帝初平(190—193年)末年,孙嵩为避北方战乱,南投荆州刘表。刘表对孙嵩的为人知之不多,自然对他不甚敬重,待遇一般。兴平元年(194年),赵岐升任太仆,奉命出使荆州,复与孙嵩相遇。谈起仕途坎坷,人情淡薄,二人相对流涕。赵岐引孙嵩去见刘表,细说往昔的深情厚谊,刘表听罢,对孙嵩的操行学识十分敬佩,从此以上宾相待,礼敬非常。
  赵岐与刘表共上奏表,请朝廷任孙嵩为青州刺史。但孙嵩已年近花甲,又体弱多病,不久便在荆州辞世。赵岐听到噩耗,老泪纵横,以病弱之躯,主持了孙嵩的葬礼,并派人将其灵柩送回故里安葬。
  孙嵩墓的迁建
  1959年冬,山东省文物管理处配合安丘牟山水库工程,在凌河镇董家庄村北,发掘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画像石墓,后迁建于博物馆院内。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画像石墓之一。墓室全部用预制石材构筑,由甬道和前、中、后室及两耳室组成,长14米,宽7.91米。共用石材224块,其中103块刻有画像。画像满布墓门和三个墓室,有画像69幅,总面积达146平方米。不仅内容丰富,构图复杂,而且形象生动,技法多样,被誉为“罕见的汉代艺术杰作”(《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该墓虽未出土任何文字资料,但据专家考证,墓主人应为孙嵩(见《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首先,考古学家依据墓葬形制和画像的雕刻技法,将该墓的年代定为东汉晚期,这与孙嵩的生活年代大体一致。其次,地方志对孙嵩之墓多有记载。《青州府志·陵墓》:“孙宾硕兄弟墓,在(安丘)县西南牟山下。”明万历《安丘县志·古迹考》:“豫州刺史孙宾硕墓,在牟山金沟河西南。”这两条记载皆本于《水经注》“汶水”条。清康熙《续安丘县志》依据上述资料,在《安丘县疆域图》中,明确标出孙嵩墓的位置,与董家庄汉墓的原位置,基本相符。据当地老人回忆,该墓原址附近曾立一石碑,上刻隶书“汉儒孙嵩宾硕墓道”8个大字。再次,墓中车马出行图的画像,也反映出墓主人是中二千石或二千石的官吏,这与东汉晚期刺史的身份是相符的。总之,将该墓定为孙嵩之墓,学术界至今未见异议。
  《后汉书·赵岐传》》记载,赵岐生前“自为寿藏,图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人居宾位,又自画其像居主位,皆为赞颂”。据此我们可以推断,与赵岐同时代的孙嵩,生前自己设计“寿藏”,也不无可能。如果这一推断不误,则由此可见孙嵩的艺术造诣之深。

知识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本书为山东省安丘市的史料,包括“历史悠久的生姜”、“两河大蒜”、“三鲜水果之冠——樱桃”、“安丘蜜桃”、“打入国际市场的南流芦笋”、建国初期银行工作回忆片断、名儒向往的朱子村等三十余篇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贾德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公冶长
相关人物
孙嵩
相关人物
郑玄
相关人物
赵岐
相关人物
孙嵩墓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