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奇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582
颗粒名称: 艺苑奇葩
其他题名: 记张桂荣的缝缀艺术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7
页码: 145-151
摘要: 安丘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张桂荣,中年开始学画、绘画,退休后又步入了民间缝缀艺术境地。她自己设计、制做民间已失传多年的工艺品,晚年余热生辉,连年为滩坊国际风筝会、潍坊鲁台经贸洽谈会献上一份厚礼,为潍坊市和安丘市的民俗旅游、经济腾飞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闻名海内外。小组内有5人参加潍坊市儿童画展得奖,1人参加山东省儿童画展得二等奖,张树涛、赵辉先后考取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张老师的艺术作品,一年一个新台阶,并多次获奖,数次在报刊上发表。1990年2月20日,她的荷包、绣球等21件民间艺术作品,入选山东省艺术馆、山东画院、山东省美术馆联合举办的《迎春民间美术展》,荣获二等奖和纪念证书。
关键词: 张桂荣 缝缀艺术 绘画

内容

安丘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张桂荣,中年开始学画、绘画,退休后又步入了民间缝缀艺术境地。她自己设计、制做民间已失传多年的工艺品,晚年余热生辉,连年为滩坊国际风筝会、潍坊鲁台经贸洽谈会献上一份厚礼,为潍坊市和安丘市的民俗旅游、经济腾飞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闻名海内外。
  从绣画领袖像起步
  张桂荣出生在慈埠镇儒林村一个农民家庭里,1951年参加教育工作,一直在小学任教。1966年,她跟随爱人杨仪千,一起调到了郚山公社,被分配在墨黑小学。“文化大革命”波及安丘,社会上人人争戴毛泽东主席像章,可当时不好买,她就怀着十二分的虔诚,用针线给爱人衬衣上绣了个毛主席头像。从此,人们都说她会绣伟人像。公社领导要她去绣“忠”字旗,她尽最大努力完成了任务,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当时各村正掀起了建主席台、画主席像的热潮,有的慕名登门邀请她,说她会绣必会画,非让她上画台不可。这时她真害了怕,心想,自己连一年级美术都没教过,画毛主席像画不好是个原则问题,所以没敢答应。有人去找校长,校长更不答应。最后还是当时的公社党委书记王凤林与她谈了话,一再动员她试一试。她看到大家的信任与期望,树立了画毛主席像的信心,勇敢地迈进了试画室。先画单线平涂,用方格放大,画好后都说可以,从此紧握彩笔,大胆地登上了主席像台去画像。她首先给墨黑大队的16个生产队,各画了1幅,又在村十字路口和广场上画了两幅大主席像。大队党支部书记辛耀秀在社员大会上夸奖张老师是多面手。从此,她信心倍增,邻村有请就到,而且越画越好,所画像个个不重样,深受群众欢迎。以后,邻近的牛沐公社、城东南宋官疃公社,也来人请她去画了不少主席像,还为社直单位画了一些战备画、各式各样的宣传画。像画完了,学校又叫她这个从没接触过美术教学的老师,改行教起了美术。
  张老师画毛主席像出了名,县文化馆郑学信、王志龙等同志,听说后都很惊奇,特邀她来县城,参加美术学习班,加以培训提高。当时她虽抚养着七八个孩子,但仍坚持参加学习。每次来县城搞创作,一住就是十天半月,带着两个小孩,一个保姆,生活十分艰苦,可是由于她学得认真,进步很快。1974年,她从山公社调回县城后,经常为县直各部门画宣传画、制版面、办展览,业余时间忙个不停。1976年,她调到校办工厂后七八年间,仍一直辅导学校美术小组,并取得卓著成绩。小组内有5人参加潍坊市儿童画展得奖,1人参加山东省儿童画展得二等奖,张树涛、赵辉先后考取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1985年,她创作的国画《妈妈得了园丁奖》,也在《山东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她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县老干部书画展,获奖五六次。
  步人缝缀艺术领域
  1988年,张老师办了退休手续,可她思想并没退休,心想这下可有时间了,一定在国画、油画上钻研一番。有一天,县文化馆李绵祖同志找上门来,要她做几件民间已失传的、有民俗特色的布玩具,送潍坊展出。她回忆起年轻时绣花、剪纸的往事,心想,既然此种艺术有挖掘的价值,自己理应尽一份义务。她决心从画室中走出来,专门钻研缝缀艺术。这是山东省的传统艺术,而滩坊最为著名。她对起先做过的虎头鞋、帽和各式各样的老虎、蝴蝶、葫芦、香瓜等缝缀艺术品,反复琢磨研究,觉得有成就,也有不足,便立即加以改进。她设计的图样,打破了传统程序。在她眼里,天然花草、瓜果梨桃、鸟鱼虫兽,千奇百怪的东西,只要好认好看,均可入图。果然,她按这一思路,将自己设计创作的虎头鞋帽、荷包、缠线等14件布玩具,送潍坊十笏园参加民间工艺品展览时,立即被行家盯上了。潍坊市文化馆李金新同志,拿着她的作品,一边端详,一边评价:“瞧,什么是民间味、乡土味?在这里。”并约定她每月送20件不重样的作品。她答应后一连送了4次,并问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多样子?李金新说:“我看你能做多少样,摸摸你的底。”她说:“你摸不着底,我是凭想象、凭感觉、凭感情设计,我会画,能画出来就能缝出来。”李金新明白了,这位老师一生不知积累了多少美的想象和感受,她的高招层出不穷。于是鼓励她说:“大胆地干下去,一定会有了不起的成就。”
  张桂荣从此一头扎入了缝缀艺术的海洋,一根针一缕线,在她手中像穿梭一样,组合成各种小玩艺,令人爱不释手。她组织起十余人的缝缀艺术小组,首先由她亲手设计并做出样品,然后购料、发料,并做技术指导。8年时间,共设计了求福、长寿、吉祥、喜庆4个系列近200种,制做了万余件。其中缠线15种,全是根据几何图形创作的。近几年,她制做的艺术品,均销往山东各地和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以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居多。她的作品还在北京颐和园、工人文化宫展出,参加过全国巧女手比赛,获纪念奖。1991年春,《张桂荣民间艺术展览》在久负盛名的安丘县石家庄民俗馆开展,60多件艺术品,展后被中外来宾抢购一空。石家庄至今常年摆着她的作品,近几年销量越来越多。1992年10月,她在山东省文化局、文物局举办的《齐鲁文化风采展》中,参加民间工艺表演,荣获证书。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潍坊鲁台经贸洽谈会上,都有她的展销品。潍坊鸢飞大酒店为张桂荣设置了专柜,渤海宾馆、十笏园也给她的作品,留有一席之地。潍坊市妇联有人出国考察,也来安丘市带上她的作品当礼物。安丘市的党政领导经常把张老师的艺术品,作为高级礼物,馈赠中央老同志和中外来宾,深受好评。有的领导赴东南亚、美、德等国和地区考察访问时,也带上一些她的艺术品,作为联系的纽带。1994年风筝会期间,她参加潍坊市绝活表演,荣获一等奖。1995年,“中国民俗风情游山东首发式”上的纪念品,全由张老师包下,她共制做了蝴蝶、葫芦、草莓、桃、花篮、福字、荷包等近2000件艺术品。
  勇攀缝缀艺术高峰
  张桂荣缝缀绝活出名了,但她在荣誉面前,却表现得十分谦虚。她说:“从我搞缝缀艺术那天起,追求的目标就是如何精益求精。”近几年,经常有客人登门参观、访问、取经,她总是当场奉送一件,当客人接过艺术品奉上钱时,她把手一摊:“这是赠送的。”亲朋好友的孩子结婚,她都送去喜庆吉祥物当礼品。每年光馈赠他人的不知多少件,这就是她一贯的做人之道。正因为有如此的思想境界,她的缝缀艺术,才不断登上新的高峰。
  农村喜庆的事很多,娶媳妇、嫁女儿、过春节、闹元宵、观花灯,一个个场面在她脑海中旋转,她想象得入神,欢乐情趣也会奇妙地注入到作品中,分明是一般平常事,但在她的针线下,使人顿生亲切感。由雍容大方的“福”字,和古朴典雅的铜钱,组合的“福在眼前”,由佛手、梅花鹿等组合的“福禄寿”,无不显示出她的艺术造诣。“年年有余”是个传统的题材,在她的飞针走线下,却能制做出20多幅不同的画面。她创作的“五福捧寿”,直径长60公分,是为老人祝寿的上好礼品。她对缝缀艺术的追求和表现方法,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接近大自然的人,心灵更贴近艺术。从其展品感受到,63岁的张桂荣,童心未泯,笔随身走,表现出了她与众不同的审美观。
  张老师的艺术作品,一年一个新台阶,并多次获奖,数次在报刊上发表。1990年2月20日,她的荷包、绣球等21件民间艺术作品,入选山东省艺术馆、山东画院、山东省美术馆联合举办的《迎春民间美术展》,荣获二等奖和纪念证书。她精心制做民间工艺品的彩照,1991年载入了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由薄一波题写书名的《再塑青春》一书。1992年3月13日,载入《潍坊日报》第三版的“张桂荣退而不休”的绘画、缝缀照片下,注文中介绍她设计、制做的《金鱼戏水》、《喜庆有余》等120多种300余件作品,都远销海外。她的事迹,在《山东画报》1995年第4期上刊登过。并附有本人《制做工艺品》、《在风筝会展室内》、《外宾参观》的各种照片,还有部分作品彩照。

知识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本书为山东省安丘市的史料,包括“历史悠久的生姜”、“两河大蒜”、“三鲜水果之冠——樱桃”、“安丘蜜桃”、“打入国际市场的南流芦笋”、建国初期银行工作回忆片断、名儒向往的朱子村等三十余篇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乐圣
责任者
张甡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桂荣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