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报纸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460
颗粒名称: 安丘报纸简介
分类号: G216.2
页数: 3
页码: 212-214
摘要: 《渠丘七日报》1912年由县教育会创办,社址设在郑公祠内。主编先后为李鸿祺(字介夫)、王晋璧等。报纸为石印,每周一期,石印局设在城里十字路口西南角。当时报价低廉,销路颇广。约在1914年因王晋璧老先生去济南《大东日报》社任主编,该报停刊。县内正式出版报纸,此为首次。《安丘日报》1946年6月,由安丘县民众教育馆创刊,八开油印,每日两张,日发行160余份。9月,报社又创办了《民众旬刊》。同年,国民党县政府又创办了《安丘简报》,7月12日已出刊至第三期。为统一管理,保证印刷质量,县委特将县印刷厂改为《安丘大众》报社印刷厂。附:《安丘大众》、《安丘简报》照片,见194页。
关键词: 安丘县 安丘报纸 《渠丘七日报》

内容

安丘历史上正式出版的报纸主要有3份,略述如下:
  《渠丘七日报》1912年由县教育会创办,社址设在郑公祠内。主编先后为李鸿祺(字介夫)、王晋璧(字子赵,白芬子村人,汲新学堂地理教师)等。报纸为石印,每周一期,石印局设在城里十字路口西南角。当时报价低廉,销路颇广。约在1914年因王晋璧老先生去济南《大东日报》社任主编,该报停刊。县内正式出版报纸,此为首次。
  《安丘日报》1946年6月,由安丘县民众教育馆创刊,八开油印,每日两张,日发行160余份。报社社长、副社长、总编分别由县长、民众教育馆长、民众教育馆教导组主任兼任,有职员7人。9月,报社又创办了《民众旬刊》。为这两件事,民众教育馆甚得上司的赏识,于1947年1月被评为全省优良民众教育馆(全省共评出3个),并获省发褒状。同年,国民党县政府又创办了《安丘简报》,7月12日已出刊至第三期。
  《安丘大众》1958年5月1日,由中共安丘县委创办。八开两版铅印,始为5日刊,同年7月1日改为3日刊,最多时发行到2万余份,社址设在今县政府院对面路南。该报系县委的机关报,也是全县人民的报纸。它不仅是党引导群众前进的指路标,教育群众的有力助手,也是全县人民的讲台。所以从创办开始,县委就十分重视,县委第一书记刘英宸亲自领导,县委书记处书记王鸿琮具体负责,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刘永森兼报社总编辑,张凤集任副总编辑、报社社长,先后调入刘克己、韩鹤亭、田世杰、肖敬德、刘喜增、李仁连、杨仲昆、苏锐等同志担任编辑、财会工作。他们边学习、边办报。其办报宗旨是紧密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反映全县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报道先进典型经验;刊登国内外新闻;教育广大群众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稿件来源,有报社记者采编,县直单位和各乡镇(公社)提供及通讯员供稿三条渠道。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由县委、县人委领导撰稿或报社编辑撰写,均送县委审稿。报纸版面编排好,打印出清样交总编辑审阅后,即交付印刷厂铅印出版。为统一管理,保证印刷质量,县委特将县印刷厂改为《安丘大众》报社印刷厂。报社配有照相、冲洗、放大等设备,时有照相机两架。办报经费由县财政拨款。为保证稿件来源,全县建立了50个通讯报道组,发展了564名通讯员,其中基层干部和农民通讯员472名,工人通讯员15名,教师、学生通讯员77名。一年多来,共收到通讯员、读者来稿、来信9686件,利用率平均在10%左右。报纸发行由县邮电局负责,组织发动全县人民订阅,县直、农村基层单位共建立了2980个读报组。报杜还建立了读者意见登记簿和人民来信来访制度,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先后收到读者来信189件,都及时作了处理。该报在全国增产节约运动中,于1959年9月13日停刊,历时1年零4个半月,出版报纸156期、号外15期、增刊8期,共发行报纸22万份。

知识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出版者:政协安丘县委员会

本书为山东省安丘市的史料,包括“华丰机器厂创始人腾虎忱”、“周贵德和他的《青州纪游》”、“公治长通鸟语的故事”、“盖公山名的由来”、“耿直廉洁的冯尔昌”等五十余篇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乐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