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225
颗粒名称: 抗日烽火
分类号: K265
页数: 52
摘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为了切断我冀南区与渤海根据地的联系,派重兵占领了水陆交通枢纽和重镇德县、临清。郑口镇则是德县至临清之间卫运河水系交通动脉的核心据点,其战略地位颇为重要,直接由日本华北交通株式会社设立的航运机构具体管理运输河防事宜。昔日安谧美丽的平原重镇,转瞬间变成了罪恶的魔穴,严重地危害着我冀南六军分区抗日工作的开展。镇上的日伪军,经常窜到我根据地腹地和附近村庄,进行“扫荡”、“清剿”,捕杀抗日人员,烧杀奸淫,鲸吞掳掠,无恶不作。人民群众对他们恨之入骨。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德州 抗日战争

内容

石槽之战
  李武祥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为了切断我冀南区与渤海根据地的联系,派重兵占领了水陆交通枢纽和重镇德县(今德州市)、临清。郑口镇则是德县至临清之间卫运河水系交通动脉的核心据点,其战略地位颇为重要,直接由日本华北交通株式会社设立的航运机构具体管理运输河防事宜。昔日安谧美丽的平原重镇,转瞬间变成了罪恶的魔穴,严重地危害着我冀南六军分区抗日工作的开展。镇上的日伪军,经常窜到我根据地腹地和附近村庄,进行“扫荡”、“清剿”,捕杀抗日人员,烧杀奸淫,鲸吞掳掠,无恶不作。人民群众对他们恨之入骨。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已转入最后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军委为了统一我军序列执行反攻任务,决定建立冀南第二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宋任穷,参谋长范朝利,政治部主任钟汉华。第六旅周发田为旅长(后为王天祥),刘华清为政委。下辖十六、十七、十八三个团,一个直属大队。十六团是原新七旅十九团改编的,战功卓著,是冀南军区著名的模范团。团长宋东旭、政委王大华、参谋长张继怀。二营长王法明,副营长杨僧林,教导员常一彬,副教导员贾子敬。
  一九四五年五月初,我冀南第二纵队六旅首长,为了给大反攻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解救郑口镇人民的苦难,决心派部队拔掉这个钉子。旅长周发田、政委刘华清同志亲自到现场察看地形,掌握情况,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对郑口镇之敌,封锁包围而暂时不打,引诱德县、故城的敌人来援,由我十六团二营在故城至郑口镇之间卫运河畔的石槽村设伏,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
  五月四日深夜,部队从饶阳店出发,借夜幕降临之际,谨慎地进行夜行军。路上严禁说话和抽烟,如有咳嗽者,就用毛巾把嘴堵起来。在沉静而又漆黑的夜里,部队静悄悄地通过日伪公路,绕过敌人据点,穿过村庄,迈着矫健而又轻盈的脚步,向石槽附近村庄进发。
  天亮了,部队在石槽村西北几个村子里驻扎,各个连队及时放出岗哨,对村里村外进行了严密封锁,并很快地进行战前休整。我团二营从接受打援任务后,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营领导同志不顾行军的疲劳,聚在一起思考着,研究着,不时地在一张白纸上划着红、蓝颜色符号。他们在选定伏击歼敌的最佳位置。
  上午十时许,营领导听取了德县、故城地方同志的敌情介绍和侦察员报告,郑口被我军包围后,德县、故城的日伪军慌了手脚,活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在城内外,施实戒严,调动兵力,颇有派兵增援动向,具体时间待查。营长仔细听着,等说完了,才点了点头,缓慢地说:“唔,敌人的胆子还是不小的,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我们的兵力不足,敌人的兵力更不足哇,要有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便于全部吃掉他们!”说罢,目光又凝聚到那张白纸上去了。
  中午,各连排干部都到营部,在一座油坊旁边的一间宽敞屋子里举行了战前第一次准备会议。营长王法明和教导员常一彬分别向大家讲述了当前冀南对敌斗争的形势、任务和纵队、旅、团首长们的要求后,会议的中心很快集中到如何打好这次伏击战上来。同志们紧紧围绕着这个问题,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二十多个人的眼睛不约而同的集中到一个地方——石槽村。
  石槽确实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这个村座落在卫运河北岸的转湾处。距德县五十华里,距故城二十华里,距郑口镇二十华里。党的工作有基础,群众的抗日情绪高,抗日组织较健全巩固。村里表面上是伪政权,但村长和主要人员都是我们的同志,他们忠于党、坚持抗日,恨透了日本鬼子,千方百计地对付敌人。村里的群众为了便于部队的隐蔽和对敌作战,把全村的环境进行简易的改造,把石七、石八连成一片。敌人一旦进了村,就象进了我们摆好的迷魂阵,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想打就打,打则必胜。
  石槽村西南一、二华里是以大堤岸边为依托的吴夏庄,东西街,两面人家,村东北侧是个大园子,墙头不足人高,南侧两、三个坑,是便于部队隐蔽打阻击的好地方;石槽村南是靠近大堤的一片开阔地,堤内河套里是刘孝、勾南等村;石槽村北是青罕;这两个村之间是德县、故城通向郑口镇的公路,在石槽伏击敌人是最佳位置。当谈到战斗计划时,营长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行动越快越好。现在敌人还不知道我们在这里设伏,我们在故城县地方武装配合下组成一个侦察组,进一步摸清情况,做好战斗布署,明天拂晓前各连进入预设伏击阵地,等敌军进入“口袋”后,我们即发起全面攻击,决不让一个敌人跑掉!”我们听了都很振奋,决心打好这一仗。七连长林子忠说:“只要我们把部队隐蔽好,打起来做到迅速、勇猛,就可以以小的牺牲取得大的胜利,把敌人消灭在阵地前,不使敌人前进一步。”营长问六连长崔志强“如果把六连悄悄地放到勾南、寺子河套里,待七连在吴夏阻击打响后,你们能不能在二十分钟内迂回到石槽村,率先占领堤岸,断敌退路?”崔连长满有把握地说:“营长,十五分钟就够了,如果敌人占领大堤,我们一定从背后夺回来,全力据守,不使敌人后退一步,全歼敌人在石槽村南。”五连副连长王连顺说:“沿公路的地形我们已经看过,既便于部队隐蔽,也便于部队出击,不过应估计到:石槽村南先打响后,日军势必向西冲,我们要以强大的火力堵死敌人西去的通道。日寇必然不惜血本地向北压来,与我争夺石槽村,那末,石槽村就是敌人葬身之地。”
  仗,就在石槽打。具体部署是:七连一、二排在石槽村西南吴夏打阻击,三排作预备队,保护重机枪,随营长打击石槽方面冲过来的敌人,堵死敌人向西的去路;六连派一个班担任故城方面的警戒,扑捉敌特分子。其余主力部队隐蔽在石槽、勾南等村,待七连打响后,抢占卫运河堤岸,消灭后续之敌;五连隐蔽在石槽、青罕之间,随时歼灭沿公路增援之敌。
  五月五日下午,我们把战斗计划和部队部署及时向旅、团首长报告,立即得到批准,并指示说:“在伏击行动中,务使敌人火力不及施展的时候,迅速地消灭敌人。然后,派六连到郑口待命,其余部队暂留石槽。”
  这天深夜,天很黑。六连担负警戒的同志,在石槽村东,从厕所里逮住两个化装成农民的鬼子。一个叫金川,他非常傲慢,态度也很蛮横。我们问他,他什么都不回答。另一个叫福田金茂,中国话说得清楚流利,是日军的一个翻译。他反对战争,说战争是罪恶,是个标准的厌战悲观主义分子。他反对战争,却不承认这场战争是日本蓄意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更不承认日本有什么罪行。反说日本并不愿意同中国作战,是因为中国欺侮日本太厉害,日本忍无可忍,战争才发生起来的。这种完全颠倒黑白的谬论,使人听了可笑又可恨。贾子敬副教导员说:“近百年的历史,是帝国主义的侵华史,中国人是被日本人欺侮,丝毫没有欺侮过日本人,日本派兵侵略中国的领土、领空、领海,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财产,杀戮那么多中国人民,这是有目共睹的!这不是侵略是什么?八年啦!你还认为日本侵略中国有理,做‘东亚圣战’必胜的美梦。”他听后一时沉默了,但并不服气,还报以冷笑。贾副教导员突然站起来,指着那个日本鬼子福田金茂说:“我今天不客气的告诉你吧,你们所谓的‘东亚圣战’必败!你们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啦!?”刚说完,顺手从口袋里掏出刚从那个鬼子金川身上搜查发现的一篇日记,念着叫他老老实实地听,日记是这样写的:“二十一日,我大大的不明白,做这种与支那人拼命的生涯,到底为什么,又有什么用呢?太君说,‘我们的大东亚圣战,是为了灭亡中国。灭亡中国以后,一切办法大大的有。’但同支那作战快八年了,除出征者有死有伤,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难外,又实现了些什么呢?今天又是什么大东亚圣战,日子更困难了,生命更危险了,我们算是上了大当了。这叫人头痛的战争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回国与父母妻子团圆呢?……”这篇日记刺痛了他那颗心,他低下头,最后终于开口了,他向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情况,对打好这次伏击更有了把握。
  五月六日五时许,沿公路过来的近百名伪军,自认为路途不远,又有其主子日本人在南路给他们助威,自觉保险安全,所以路上十分大意麻痹。伪军走到石槽东北、青罕以东时,突然停了一会儿,看到青罕、石槽没有动静,便继续前进了,后面的大队,随即跟上来,进入了我们五连的伏击圈。副营长杨僧林发出攻击的命令,弹指间,这平静的公路附近枪声大作,成百的手榴弹蓦地在伪军脚下齐声炸裂,横飞的弹片、枪弹嗖嗖作响。闪闪的火光,连同那混腾的硝烟、黄土,汇成一条愤怒的火龙,一下子把那长长的汉奸队伍吞没了。突如其来的袭击把伪军打得晕头转向,伪军向前是死路,向后也是死路,陷入了绝境。我军巧妙地将伪军分割包围,切为数段,并进行喊话:“优待俘虏,缴枪不杀”。多数无心为鬼子卖命的伪军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少数伪军向南龟缩,企图占领村落,负隅顽抗,在我五连和六连一排的同志的追击和政治攻势下,迫使敌人缴了械。
  石槽村南打得也很得手。沿卫运河北岸顺堤外侧小道走过来的七十多个鬼子,增援郑口敌人的心情迫切,听到北面沿公路伪军受到严厉打击时,稍微停顿了一下,立即变换成战斗队形,没有掉头支援伪军,反而加快步伐向吴夏方向扑来,全部进入我部主力设下的伏击圈。这时,营长一声令下,“打!”轻重机枪愤怒地向扑过来的敌群扫射。“冲呀”、“杀呀”战士们没等再下命令,打一排手榴弹后,趁硝烟滚荡,从工事里飞奔出来冲进敌群,与敌人进行白刃拼搏。鬼子当时虽有防备,但一时又弄不清对手是谁,来势之勇猛完全出乎敌人所料。鬼子被打得晕头转向,一时不知所措,死的死,伤的伤,溃不成军。就在大量杀伤敌人时,七连一排一班副机枪射手陈进德同志,腹部负重伤,一个鬼子小队长举刀向他砍来。这时,老陈一个飞脚,将其撂倒,随即将战刀夺到手,一抖臂将刀刺入鬼子小队长的胸膛。二排副排长王临重、战士侯宪文、七连通讯员侯玉成等同志,在机枪班长、特级射手樊学清的掩护下,一口气从鬼子手中夺了三挺歪把机枪。
  鬼子虽然到了绝望地步,还是要作垂死挣扎,有的滚在小坑旁,有的爬到死尸后边朝我们还击,有的端起刺刀继续肉搏。七连副班长刘德宽,胸部负重伤,他忍着伤痛一口气刺死了三个鬼子。当他倒下时,刺刀还深深地扎在鬼子的心口上。一排副排长李庆堂刺死一个鬼子,刺刀还没抽出来,一个鬼子兵端着刺刀向他刺去,通讯员樊文重举枪把鬼子打死。
  拚杀仍在继续,战斗已经白热化。这时,一阵喊杀声,六连冲上来了,插入敌群,使敌腹背受敌。就在这个时候,有三十多个鬼子,妄图收缩到石槽村南侧两座房外,欲夺取房子,固守待援。如让敌人在这个地方站住脚就等于让敌人占领“桥头堡”,形势对我极为不利。营长正在焦急,突然石槽村里、村南侧两座房子里枪弹声大作,只见鬼子好似无头苍蝇,慌乱逃出村来,枪声中十四、五个鬼子相继倒下。营长问:“村边是那个排?”教导说:“七连三排,六连一排!”还有五连的同志们。营长点了点头,把手枪一挥,大喊一声:“同志们!冲呀!彻底干净消灭这股敌人!”三个连队的指战员,不顾一切地扑向敌人。当时,我看见十六、七个鬼子,在一个日军中队长的指挥下,将掷弹筒倒装了,将小铁牛拉开保险丝,然后三、五个一组,分三、四组拥抱在一起,几乎同时一声巨响,鬼子们尸体横飞集体自杀了。
  枪声停下了,经过近一小时的激烈战斗,我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此次战斗,共打死打伤日军六十七人,俘虏八人;毙伤伪军十五人,俘虏八十二人。缴获机枪九挺(其中被日军砸坏的一挺)、掷弹筒五个,长短枪一百五十余支,子弹等军用物资大宗。
  石槽村南一、二华里的开阔地里,随处都是鬼子们的尸体,厚厚的黄土地上,几乎变成了血的泥浆。这一仗打得漂亮,大家都感到特别的痛快。可是,当我们想到牺牲的烈士时,心情却依然平静不下来,为此,随同营长教导员等同志,急忙地朝石槽村西走去,哀悼牺牲的十一位同志。
  天空飘浮朵朵白云,东南吹来丝丝微风,环境是那么静寂、凄凉。日伪军被打垮了,消灭了,我们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牺牲的同志静静地仰卧在荒草地上,旁边放着十一口棺材。我的心感到一阵剧痛,抑制不住的热泪滚滚流下……营长含着热泪说:“我们沉痛哀悼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同志们,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卫中华民族流尽了自己最后一滴血,他们的死是光荣的,是重于泰山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烈士们安息吧,永别了。”
  五月八日晚,我团又攻克了郑口镇,歼灭日伪军二百五十人;六月二十五日收复故城县城,扩大了解放区,拯救了受难的人民。
  (作者系德州地区民政局离休干部)
  侵华日军给我国造成的人员死伤及财产损失
  侵华日军在中国的8年间,罪行累累,罄竹难书。根据不完全的资料统计,8年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对中共区内人民的屠杀就达318万人之多,被抓做劳工的达276万人,1952万间房屋被烧毁,损失粮食1149亿斤,耕畜631万头,猪羊4800万头,农具家具2.227亿件,被服2.2963亿件。
  另据1947年联合国估计,8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死伤1100多万人,无家可归者6000万人。又据中国学者罗焕章估计,中国军队伤亡380多万人,人民死伤1800多万人,财产损失600多亿美元,战争消耗400多亿美元。
  (编者摘)
  德州的抗日活动与战例选录
  郭新中
  德州(民国元年至1946年6月称德县,下同),北靠平津,南临济南,地处津浦铁路和德石铁路交会点。津浦铁路和京杭大运河(南运河)贯通南北,公路四通八达,构成华北和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明清以来,德州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为全国的军事重镇和著名的古战场之一,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时期,德州是以津浦铁路为界的冀鲁边区(1944年1月后,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区)和冀南区两个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是日伪在鲁西北地区的统治中心。
  1937年“七·七”事变、平津沦陷后,德州成为侵华日军极力争夺和力图严密控制的战略据点。在这里,至少时驻扎着一个联队以上的日军和数千名伪军,他们修筑了大量的军事设施,密布有军警宪特网络,豢养着大批鹰犬帮凶,制造了一起起骇人听闻的惨案,对德州人民实施了长达8年残酷的军事镇压、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和精神麻醉。种种罪行,罄竹难书。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令人刻骨铭心。
  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法西斯统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地下抗日工作者出生入死,巧妙顽强地战斗在敌人心脏。德县县大队、德县各抗日区队、德石敌工队、德州武工队等人民抗日武装,神出鬼没,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痛击日伪,除奸反霸,积极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作战,广泛扩大抗日爱国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反抗日伪的法西斯统治,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业绩。8年抗战,德州军民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斗争形势非常险恶的情况下,经浴血奋战,消灭日军300余人、伪军600余人,缴获各类武器1000余件。同时,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抗日战士、志士仁人和爱国群众,壮烈地牺牲在抗日战场或惨死于敌人的屠刀下,为赢得中华民族的独立而洒尽一腔热血。
  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笔者特选录编写了发生在德州的人民武装抗日活动与战例、人民群众的抗日事例、国民党军的抗日战例,以志纪念。
  一、人民武装的抗日活动与战例
  八路军正规部队的战例
  夜袭黄河涯火车站 投靠日军后驻守黄河涯火车站的孔三衮子土匪武装,依仗日军的势力,横行乡里,残害人民。1938年3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津浦支队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秘密潜入德州境内,夜袭黄河涯火车站,一举全歼孔三衮子土匪武装。
  破袭德州南北铁路 1938年8月,八路军为配合武汉保卫战,第一一五师永兴支队与第一二九师津浦支队,在德州城以北展开破袭战,拆除津浦铁路钢轨,炸毁桥涵,扒塌路基,严重阻断日军的军事交通。同时,范筑先将军亦组织大批军民,在德州以南展开破袭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打击监修德石铁路的日伪军 日本侵略者从其侵华战略地位出发,为保障其军事交通和掠夺中国的资源,于1940年7月开始动工修建德州至石家庄铁路,并派重兵武装监护。为破坏日军的修路计划,延缓其施工进度,是年8月13日至23日,八路军河北冀南军区部队对监修德石铁路的日伪军连续作战20余次,毙敌300余人,俘日军少尉军官2名,并将德州城西北业已筑成的一段路基全部扒毁。
  德石敌工队的活动与战例
  开辟游击区 1941年春,八路军河北冀南军区敌工部组建起德石(德州至石家庄一线)敌工队。9月,队长石嘉植扮作货郎,率部分队员潜入日伪军控制严密的德州城,在二郎庙街(今德州市建设街)5号开设“满洲国大北报社德州分销社”,并取得合法身份,石嘉植任外务主任兼记者,赵金海任社长,张芝涛任记者。德石敌工队在德州城内除以新闻采访、报纸推销为掩护搜集日伪军情报外,张芝涛又率部分队员转入以五里庄为中心的伪四区开辟阵地。通过积极做红枪会和伪区、乡长的工作,至1941年冬,敌工队同伪区长李根起建立起关系,同其所辖的6个乡长亦分别接上头,并以个别走访、暗中串联、利用关系、秘密打入等方法,与许多伪军据点建立联系;在大部分村庄建立了抗日堡垒户,发展游击队员;在小庄、代官屯等村庄设立数处地下交通站,逐步打开抗日斗争的局面。此后,人民抗日武装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人员开始在运河西频繁活动。
  瓦解伪组织 德石敌工队在德州敌伪人员中,秘密建立“杀敌先锋队”、“古城会”、“救国会”等外围组织。许多伪组织人员经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后,秘密向敌工队传递情报,掩护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出入德州城。日伪特高调查班特务头目马清新,在日军首脑中很得宠,汉奸特务大都对其甚感恐惧。一日深夜,3名敌工队员化装成日军宪兵,乘其在妓院鬼混后返回之机,在马家大井街将其捕获,押往枣林齐村审讯。经晓以利害的教育,马清新表示愿意立功赎罪,为自己留条后路。此后,马清新为敌工队传递出许多有价值的情报,并多次掩护敌工队员开展活动。
  夜取敌文件 根据八路军河北冀南军区指示精神,德石敌工队队长石嘉植亲率5名精干队员,于1942年夏日的一个夜晚,躲过日军岗哨,由排水沟潜入驻东地医院的日军华北派遣军参谋部德县陆军联络部,用“万能钥匙”开启文件柜,将大批文件装入麻袋,获取到许多有价值的日军情报,受到冀南军区的表彰。
  智闯敌据点 1942年中秋节后,日军警备司令官山口令伪政权组织百姓,沿伪四区边界挖掘白草洼至四女寺的封锁沟,并拟与运河沟通放水和沿沟修筑大型碉堡,以配合“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山口亲自将此封锁沟命名为“惠民沟”,并派伪德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谷裕然率80余名伪军增驻五里庄据点,派小队伪军增驻南大屯据点,强迫群众出工挖沟。德石敌工队除发动群众抗工抗粮外,还经常打击伪军,以粉碎日伪的挖沟计划。9月底的一日下午,敌工队侦知南大屯据点的伪军大部赴八里庄抢劫,仅留3人据守,遂派5名队员化装成民工,以给据点送猪肉活鸡为名进入据点,将3名伪军俘获。外出抢劫的伪军返回后,龟缩据点中不敢连夜上报。夜间,敌工队员押解被俘伪军来到五里庄据点外,把电话线接到带来的电话单机,胁迫被俘伪军向据点内喊话,称大队部来人有急事找谷裕然。哨兵信以为真,开门放入。几名队员直奔谷裕然卧室,用枪抵住其胸膛。此时,据点外的队员摇通电话,谎称八路军已将据点包围,马上发起攻击。谷裕然被迫接受“将据点中关押的群众全部释放,将抢劫的财物全部退还给百姓,3日内将监挖封锁沟的伪军撤出伪四区”等条件。谷裕然既怕八路军,又怕日军,翌日便称病返回德州城。
  伏击日伪军 由于德石敌工队广泛发动群众拒绝挖封锁沟或在挖沟中消极怠工,并不断打击监挖封锁沟的伪军,使民工的数量愈来愈少,伪军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工程进度随之减慢。日军警备司令官山口暴跳如雷,遂增派40名日军和百余名伪军,每日开赴工地强迫群众出工。1942年10月初,德石敌工队配合八路军河北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一部和故城县大队,在日军返归德州城途中设伏,击毙日军6人,打伤13人。
  吸引敌主力 1942年4月29日,德石敌工队侦知驻德州日军警备司令部抽调大批日伪军和特务,拟沿德石铁路西进,参与“铁壁合围”计划的实施;伪德县保安大队配合板杉率领的百余日军,沿德州至王瞳铁路先行搜索。此时,八路军河北冀南军区第十九团的两个排正驻焦庄整训,日军的作战计划对其构成很大威胁。德石敌工队便通知其迅速撤离焦庄并至刘庄设伏,秘密通知马清新率10名便衣特务为前锋的马清新牵引日伪军上钩,敌工队则迷惑日伪军并阻增援之敌。马清新牵引日伪军南折北拐行至窦堡店时,已使其疲惫不堪,板杉在同警备司令官山口的无线电通信联络中,受到山口严厉训斥,山口令其按原计划进行。敌工队和第十九团指战员随机应变,迅速机动至窦堡店与吴庄间的沙河设伏。伪军在前,日军在后,缓慢地进入伏击圈。日军穿着皮靴,在沙河中行军更加困难。敌工队与第十九团指战员一齐开火,杀声震天,板杉中弹负伤,伪军竞相奔命,日军顽抗,被毙、伤十数人。当增援之敌赶到时,敌工队和第十九团指战员早已撤离。
  河北省地方人民武装的战例
  夜拔五里庄据点 五里庄据点位于德州城西北,日伪军筑有较坚固的工事,平时驻有伪军1个中队,构成德州城至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屏障。1944年3月中旬的一天深夜,河北省景南县大队将据点包围,发起突然袭击,伪中队长被迫率120余名伪军缴械投降。
  偷袭日军“农业试验场” 1944年6月22日,八路军冀南军区敌工队时股长率2名精干队员,化装潜入城西郊日军“农业试验场”,俘获日军大掘中川及其翻译。为瓦解日军和筹措禁运物资,敌工队对大掘中川进行反复教育,待其有所觉悟后释放回场。此后,抗日军民经常秘密出入试验场,在其掩护下购买和贮藏抗日根据地急需的物资。
  夜袭河防队 1944年夏一日夜间,景南县大队会同留智庙抗日区队共120余人,在县大队政治委员杨博指挥下,由白草洼渡过运河,在小锅市穿越津浦铁路,将驻桥口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德州河防大队包围。经1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毙日军军官1人,俘伪军40人,缴获长、短枪40余支及军用物资一批。
  袭击日军“德州棉花改进会仓库” 1944年秋,冀南军区急需布匹为部队换装,遂指示部队伺机夺取。10月18日,故城县大队三连连长苏致和率部分战士,会同德石敌工队、民兵和棉改会仓库中的内线共60余人,运动至仓库附近。深夜,部分战士化装成城内特务队进入仓库,割断电话线,砍死日军1人,抢运出细布180匹,缴获战刀1把,电话单机1部、自行车1辆。
  同年冬,故城县大队、景南县大队三连和冀南军区第十九团一部共300余人,在杨博指挥下,再袭棉改会仓库,缴获棉布数百匹。
  奇袭许家摆渡口岗楼 1945年4月12日拂晓,景南县留智庙抗日区队,在区长陈雷(陈洁如)指挥下,化装成进城农民,在许家摆渡口(今胜利桥附近)摆渡过运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俘虏岗楼伪军哨兵,冲入伪军宿舍,一枪未发俘伪军17人,缴获长枪14支、短枪2支。
  德县二区队的活动与战例
  夺取敌武器 缺乏武器是二区队初建时的最大难题之一。1942年底,二区队侦知牌子庄的林振海专向土匪出租武器祸害人民,遂决定夺取。一日夜间,副队长刘吉祥率队员10人潜入林宅,捉获举刀反抗的林妻,迫其交出手枪8支。归途中又击毙负隅顽抗的日伪特务赵文祥,缴获手枪1支。1943年春,二区队侦知5名伪军欲到白家桥集市抢劫民众财物,遂在公路两侧设伏,将其全部俘获,缴获步枪5支,自行车5辆。
  同年夏,二区队在十二里庄公路上俘虏了由德州城回家探亲的6名伪军。经审讯,掌握了东地炮楼的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情况。便派出6名队员化装成伪军,骑自行车闯入东地炮楼院内,乘机夺取长、短枪10支,然后掷出3颗手榴弹,趁硝烟弥漫和伪军慌乱之机,飞车撤离。
  火烧飞机场 1943年秋,10名化装成民工的二区队队员,潜入城东北日军正在扩建中的飞机场。深夜,队员们解除了守卫机场西北隅的日军岗哨的武装,发动民工协同行动,放火点燃日军贮存木材、军需给养和马骡草料的工棚。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日伪军大乱。队员们掷出几颗手榴弹,乘机撤离。大火直至拂晓方减弱。此次突袭,共烧毁日军工棚74间,木材等物资一批;被强征修建机场的民工则乘混乱之机大部逃出,延缓了日军扩建机场的工程进度。
  夜袭敌据点 1943年秋一日深夜,二区队将簸箕刘据点包围,打掉伪军岗哨后冲进大院,击毙负隅顽抗者1人,余者皆被俘,缴获长、短枪14支,并将被伪军抢掠的粮食、衣物等发还群众。不久,二区队又连续夜袭曹家庵、前小屯、任家桥等据点,缴获长、短枪17支,军用物资一批。
  伏击运粮车 1943年10月,二区队侦知由吴桥方向驶来一辆由伪军押送的运粮车,遂派6名队员埋伏于德(州)吴(桥)公路胡庄段两侧。汽车驶入伏击区后,一声枪响,司机负伤,汽车翻倒路旁。5名伪军被俘,缴获步枪5支、小麦1车,然后将汽车焚毁。
  席辛庄战斗 1943年10月艾家坊集日,由德州城前来赶集的奸商粮贩为牟取暴利,欺行霸市,哄抢农民的粮食。潜入集市人群中侦察敌情的二区队队员,没收了奸商的“良民证”并严加训斥。3名脱逃奸商报告给驻申家寺伪军,40余名伪军紧急出动,前往艾家坊“围剿”。二区队将计就计,将其引至席辛庄击溃。同年冬,伪德县保安大队第八、九中队400余人“围剿”二区队,50余名队员边打边退,在席辛庄安全突围。
  夜袭伪警察所 1943年冬,二区队队长齐朝阳率27名队员,乘夜色将梨园伪警察所包围。队员们谎称是城内日军特务工作队,使伪警岗哨放下吊桥,队员们迅速进入院内,割断电话线,占领制高点。经短时交战,除伪警察所长潜逃外,30余名伪警全部被俘。
  大杨庄突围 1944年春,已发展至70余人的德县二区队在大杨庄休整,突然被数百名日伪军包围。队长齐朝阳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组织队员突围。在村北与伪德县保安大队第八中队一部交战,打开缺口,迅速冲出包围圈,并迂回至村南,分若干战斗小组向敌猛烈射击。日伪军误认为八路军增援部队赶到,慌忙向北撤退。
  智取敌炮楼 1944年夏,德县二区队队长余继先(系化名,原名魏维祥)与副队长潘之新商定,拟趁伪军午睡之机,智取赵庄炮楼,拔掉德州至陵县公路进德州城的“路卡”。遂挑选作战机智勇敢、富有战斗经验的二班班长刘吉明、三班班长李文海、一班副班长李宝山和战士李宝玉、苏臣5人组成了突击队,由潘之新任突击队长,余继先率区队在堤岭村南警戒。突击队员们化装成黄河涯据点的伪军,骑自行车由曹庄经张八棍、堤岭顺德(州)陵(县)公路直奔赵庄炮楼。潘之新在同炮楼伪军哨兵交涉时,自称是黄河涯中队的分队长于得江,率队至抬头寺执行任务,因遇特殊情况急需绕道德州返队。伪军哨兵不允许进炮楼落脚,李文海迅速解除了伪军哨兵的武装。队员们冲进伪军宿舍,飞快地将挂在墙上的步枪全部摘下,正在午睡的伪军全部被俘,然后放火点燃炮楼。此战,共俘伪军12人,缴获步枪12支、子弹500余发、手榴弹30枚、电话单机1部。当城内日伪军赶到时,队员们已在青纱帐的掩护下安全返回宿营地。
  伏击伪警察 1945年4月,德县二区队决定伺机打击黄河涯火车站伪警务段伪警察的嚣张气焰。当获得他们将于4月12日去宋家堂敲诈群众的情报后,遂于凌晨4时由副队长潘之新率一、二、三班在宋家堂以西的红荆灌木丛中设伏,队长余继先率四班和侦察班在毛庄以南地段作接应打援。上午8时,30多名伪警察接近伏击阵地。当相距400米左右时,30多名战士同时开火,伪警察未及还枪,便慌乱逃窜。此战,二区队毙伪警察1人,缴获“三八式”步枪1支、子弹百余发、手榴弹2枚。虽未达到全歼伪警察的目的,但却使其嚣张气焰有所收敛。
  打击特务队
  1945年春,日军甲第1415部队武装特务分遣队,在日军准尉前中的率领下,进驻黄河涯据点,企图将黄河涯作为其向济南“泺源公馆”提供情报的前哨阵地。德县二区队队长余继先和副队长郭连信对敌情反复研究后,决定利用特务队每逢集日外出抢掠财物的机会,选择在抬头寺集日打伏击。抬头寺集日凌晨4时,余继先、郭连信率50名战士,埋伏到抬头寺村西的一座大庙中。但特务队侦知二区队潜伏的情况后,从贾庄麦田中匍匐运动至大庙前,用火力封锁了庙前门。二区队战士推倒大庙后墙,迂回至敌人背后予以打击。由于地形不利,神枪手李宝山急速跃上10余米高的制高点,以坟头作掩护向敌群射击,连续毙敌数人;敌人集中火力向坟头开火,李宝山不幸牺牲。在二区队的打击下,特务队拖着被毙特务的尸体,慌忙撤回黄河涯据点。
  德县县大队的战例
  截击东犯日军1942年7月21日,日军百余人由德州城至东乡“扫荡”。为掩护德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的安全转移,德县县大队奉命在雨淋店一带截击,将日军击溃。日军又纠集300余人赴雨淋店报复,县大队早已安全转移。
  一夜拔两据点
  1943年冬,驻德县六区董屠据点的伪德县保安大队第二中队三小队班长刘春旭(后参加八路军),因与小队长高焕文之间的矛盾激化,欲向八路军投诚。在德县七区区长兼区队长张龙的鼓励下,刘春旭表示愿为拔除董屠据点作好内应,立功赎罪。县大队遂决定当晚行动,由县大队副大队长张宝珊统一指挥,张龙负责让刘春旭放吊桥、开大门、引路进据点并指挥收枪等具体活动。当日午夜,德县县大队和七区队飞速赶至董屠据点外围。张宝珊命令县大队二连警戒,一连立即投入战斗。刘春旭令其哨兵张金忠放下吊桥,战士们闯进据点,一枪未发,全俘伪军30人,缴获长、短枪30支。
  鉴于刘春旭的身份还未暴露,县大队遂决定利用他将仙人桥据点和伪警察分所一块拔掉。张宝珊派部分战士押着俘虏、带着缴获的武器弹药返回宿营地,部队急行军直插仙人桥。七区队的任务是拔掉伪警察分所,当战士们闯进伪警察分所宿舍时,10名伪警察好梦犹酣,迷迷糊糊地就做了俘虏,战士们缴获长、短枪10支。县大队一连由刘春旭引路冲入仙人桥据点,战士们迅速解除了伪军的武装。此战,共俘伪军60人,缴获长、短枪60支。伪中队长张凤林缴枪后混入人群中逃脱,县大队战士李长江牺牲。
  巧计诱敌上钩 1944年春,德县七区队利用缴获的电话单机,诱调出陈宝亮据点的伪军进行围歼。德县县大队副大队长冯山荣和副政委时俊宇听取了七区队队长张龙的汇报后,决定由县大队负责战斗,由张龙负责诱调出伪军。午夜,县大队机动至八区南北辛庄东南二里许的目的地官沟。战斗以一连为主,设伏于公路两侧。七区队战士切断德州至陈宝亮据点的电话线路,接上电话单机,张龙模仿伪县长佟昌武的护兵陈贯五的口吻,说县长令中队长孙盛元立即派出一个小队,配合日军到七区将军寨抢粮。时间不久,陈宝亮据点派出一个小队伪军并很快钻入伏击圈。冯山荣一声令下,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一齐向伪军打去。未待伪军清醒,战士们迅速冲入敌群,俘伪军30人,缴获长、短枪30支。
  伏击出扰伪军 1944年夏,德县县大队侦知恢复重建的董屠据点拟派20名伪军于杨胡店集日时抢劫。集日拂晓,县大队与七区队共百余人,埋伏于丁庄大洼。当伪军进入伏击圈后,战士们迅速出击,伪军弃车逃窜,俘伪军2人,缴获自行车10辆。
  边临镇突围战 1944年7月,德县县大队副大队长冯山荣、副政委时俊宇,率部在马升衢村伏击自边临镇逃往桑园的伪军后,驻边临镇休整。日军侦知后,纠集驻德州和陵县的日伪军500余人,将边临镇包围。县大队发现敌情时,日伪军已冲入村内。冯山荣命令一连出击,掩护部队转移。当一连完成任务后撤至夏庄道沟时,又遭日伪军的伏击,双方发生激战,连长张建洪、一排排长陶元林等30余人壮烈牺牲。
  粉碎抢粮计划 1944年夏收后,伪德县县长王朝磊亲率伪军12个中队下乡抢粮。中国共产党德州敌占区工作委员会获得情报后,迅速将日伪军的抢粮计划、伪军的行动路线等详情传递给德县县大队。县大队集中全部兵力,在伪军的行动路线上处处设伏,频频出击,将日伪的抢粮计划彻底粉碎,受到中国共产党渤海区委员会和八路军山东渤海军区的表彰。
  智取西堂据点 1944年11月,德县县大队副大队长冯山荣指示七区队,在12月份拔除一个据点,以配合全区的统一行动,向新年献礼。七区队队长张龙拟从伪军内部攻破西堂据点。张龙做通了曾当过伪军小队长、已回家务农的韩子彬的工作,并派区队侦察员高德旺配合韩子彬以谈心的方式,对伪保安大队副大队长魏周仁的两个护兵晓以民族大义,指明光明前途。这两个护兵的思想起了变化,逐步认识到当伪军是对祖国的背叛,表示愿为拔除西堂据点尽力,以赎前愆。县大队领导根据张龙的汇报,认为时机成熟,决定当晚行动。午夜,部队出发。韩子彬、高德旺引路,侦察员、大队部、一连、二连、三连依次跟进,并很快与这两个护兵接上了头。冯山荣令一连进据点收枪、捉俘虏,二连警戒,三连与七区队随大队部待命。这两个护兵顺利地使据点哨兵放下吊桥,侦察员迅速地解除了伪军哨兵的武装。一连战士冲进据点,一枪未发,将正在酣睡的伪副大队长魏周仁以下70名伪军全部俘获,缴获长、短枪70支、轻机枪1挺、其它物资一批。
  德州武工队部分活动与战例
  截获江商洋行卡车 1945年4月,德州武装工作队在曹村区枣林齐庄驻训。一日清晨,队长齐朝阳与政治委员张龙商定即日派人到德(州)吴(桥)公路侦察日伪公路运输情况。齐朝阳率5名队员在张官屯西段实施侦察时,恰逢日本江商洋行一辆六轮大卡车由德州驶出,遂将其截获后押送至八路军山东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翌日,德州与吴桥日伪军联合袭击枣林齐庄,沿车辙追踪至马庄,扑空而归。
  发动群众反奸诉苦 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德州武装工作队在德州城外围打出旗帜,公开进行群众工作。每到一村,即召开群众会,乡、保长会,宣传抗日战争的形势与任务;宣传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各项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动员广大群众坚持斗争,争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其活动范围南至黄河涯,北至许官屯,西至运河岸边,东至尹庄,其间共有百余个村庄。1945年5月,德州武装工作队以田龙庄为中心,一面开展武装斗争,一面访贫问苦,培养骨干,物色入党对象,并组织群众斗争依仗日伪势力横征暴敛、欺压百姓的伪保长李福增和借封建道会门活动造谣惑众的张文祥(张老道)等人,使广大群众扬眉吐气。
  破袭铁路断敌退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驻德州城的500余名日军拒绝向八路军投降。8月下旬,德州武装工作队组织田龙庄一带的群众,破袭德州城北至桑园后赵庄段津浦铁路;翌日,又与德县县大队协同行动,破袭德州城南李家桥至平原段铁路。同时,配合渤海军区第二十一团扼守铁路运输线,迫使日军徒步向济南行军,为禹城围歼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人民群众的抗日事例
  火烧日军坦克
  1937年10月中旬,一队日军由坦克开路,沿德州至平原公路南侵。行至城南谭家铺时,日军窜至村中抢劫。村民宋福英乘机点燃日军坦克的油箱,将其烧毁。当日军赶回时,坦克已无法开动。
  船民配合八路军截获日军军火
  1941年11月,活动于运河岸边的八路军某部游击队侦知,日军强征德州船民的30只木船,拟装运军需物资至临清,由日军两个小队和伪河防大队一部分乘3艘汽艇和3艘警备木船押运护航。游击队遂派大部兵力和民兵埋伏于梁家院一带的运河岸边,又派10名队员化装成船民混入运输船中,以里应外合,截获军火。航行途中,游击队员的宣传教育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德州船民深受启发,表示愿同游击队员配合行动,并商定了智截计划。当船队驶抵梁家院浅滩时,船民将装有军火的船只搁浅,并故意拖延拖绞时间至夜间11时。游击队员乘大部日伪军赶去护卫已过浅滩船只之机,和民兵同时开火,日伪军大部被歼,余者逃窜,缴获一批军火和军需物资。
  七里庄村民惩罚日伪军 1943年夏,城东北飞机场1名日军骑马追逐一青年妇女至七里庄,村民们群情激愤,将其打下马来。同年冬,机场的几名伪军连续数次到七里庄敲诈勒索,鱼肉百姓。一日,又有2名伪军化装成日军,窜至庄内欺压群众,并叽哩哇喇地装腔作势,激起众怒,被七里庄村民抓获后活埋。
  杨庄护村队痛打日伪军 1943年夏,10余名日伪军押送2只盐船去天津途中,窜入瓜田中将杨庄百姓的亩余甜瓜糟踏一光,瓜农上前评理反遭毒打。杨庄护村队获悉后,火速赶到现场,日伪军见势不妙,开船逃走。百余名护村队队员抄近路穷追不舍,部分队员冒着横飞的子弹游向盐船,冲上去将10余名日伪军全部捉获,押回村中予以痛打。城内日军得知后,怕遭八路军伏击,不敢前往报复,只得邀请护村队负责人进城谈判。
  张志海怒除日本兵 1943年9月,张志海以拉洋车为掩护,在德州城内为中国共产党德州敌占区工作委员会做地下工作。一日深夜,运河西日军给水所的1名经常欺压居民、横行霸道的日本兵,在酒馆酗酒后令张志海将其送回给水所。一路上百般刁难,辱骂不止。张志海愤怒至极,将其掀入剪子股水塘中溺毙。
  胡庄黄沙会的抗日事例
  威震日伪军 1937年年底,许官屯据点3名日军和8名伪军到胡庄一带催要过年礼品,并扬言胡庄百姓私通八路,要严加惩罚。以崔志忠为首的黄沙会,击鼓聚众,会员蜂涌而至。日伪军见势不妙,慌忙逃离。几天后,汉奸韩桂章和1名伪村长在许官屯据点日军的指示下,又到胡庄勒索财物,被黄沙会砍死。日军大怒,遂于春节前纠集80余名日伪军向胡庄扑来。崔志忠令各坛主和邻庄4位大师兄率会员严阵以待。当日伪军行至陈公大堤堤下时,会员各执大刀、长矛从大堤土工事中冲出,将其团团包围。崔志忠眼疾手快,用钢刀直逼日军军官。日军军官见黄沙会早有准备、阵容强大且自己面临毙命,被迫下令回撤。黄沙会威震日伪军、逼敌俯首的消息,轰动德州城乡。许多群众性自卫组织纷纷效仿胡庄黄沙会,赶制大刀、长矛和土枪,以抵御日伪军袭扰。
  九神庙除奸 1938年9月的一个深夜,崔志忠率200余名黄沙会会员,将投靠日军后驻扎于九神庙的土匪小杂团“丘山大队”包围。会员们砍死哨兵,冲入大殿,当即杀死负隅顽抗者2人,将捉获的12名汉奸押至陈公大堤西侧全部砍死。
  夜袭清乡队 1939年秋,驻德州日伪军组织“清乡”。有20余名伪军在曹村一带为非作歹,夜宿于九神庙。黄沙会侦知后,派出精干会员50人深夜袭击九神庙,杀死伪军3人,缴获步枪8支。
  伏击运输车 1940年春,黄沙会一部埋伏于德州至吴桥公路两侧,伏击由吴桥方向驶来的3辆日军运输车。押车日军见黄沙会人多势众,阵容严整,不敢恋战,弃车逃窜。黄沙会缴获车上的全部油料和布匹,分发给各佛堂。同年秋,黄沙会又伏击日伪运输车4辆,缴获物资一批。
  攻打德州城 见本辑《人物春秋》栏中的《德州抗日英雄谱》崔志中介绍。
  三、国民党军抗日战例
  国民党军第八十一师拦截日军 1937年9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二集团军沿津浦线大举南侵,拟攻山东,锋指德州。在冯玉祥将军指挥下,国民党军展书堂第八十一师自禹城急驰德州拦截,战至桑园,日军前锋受挫。正当展书堂部拟乘胜进攻马厂之时,却接到韩复榘令其速撤的命令,被迫撤回。
  国民党空军击落日军飞机 1944年夏,4架美制国民党军轰炸机在桑园火车站轰炸拦截了2列日军军列后,追击3架“意大利号”日军飞机至德州城北上空。空战中,1架日机在长庄东南机场上空被击中坠落,并将停机坪上的4架飞机撞毁。
  芦沟桥事变
  即“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策划发动的。一九三七年六月起,日本侵略军在北平(今北京)西南宛平县附近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七月七日夜,敌使馆武官松井诡称日军一中队,在芦沟桥附近演习,忽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缺少一名,认为放枪人已入宛平县城,故要求派兵进宛平县城搜查,并要求中国驻军撤出当地。这些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日本侵略军即向芦沟桥附近龙王庙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并炮击宛平县城。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路军全体官兵,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影响下,不顾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命令,奋起抗击。七月八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面抗战,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战争的序幕至此拉开。
  (编者摘)
  国民党军队德州抗战事略
  张洪波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扩大对我华北地区的军事占领,对付中国军队日趋强烈的抵抗,以图进一步实现吞并我中华的野心,大本营陆军部于7月底和8月末先后两次下达动员令,从国内紧急征调7个陆军作战师团进入平津地区,加上原驻华北的1个陆军作战师团、1个驻屯混成旅团及航空兵、装甲兵等其他兵力,全部共计20余万人,于8月31日正式编成华北方面军,沿平汉线和津浦线大举南侵。其中,该方面军所属的第2军第10师团由师团长矶谷廉介指挥,8月中旬在大沽登陆后,于9月初开始沿津浦线南犯,先后攻陷了马厂、青县等地。
  “七·七事变”之后,驻守北平的国民党第29军宋哲元部被迫撤出北平地区,9月初该部被改编为第1集团军,于天津以南外围地区至沦州一线坚持抗战。此时,其他各路中国军队也陆续北上集结,准备迎击大举进犯的日军主力。9月下旬,沿津浦路南下的日军矶谷师团兵抵沧州,与第1集团军发生激战。这时已由济南开赴胶东准备迎敌的国民党第3集团军所属第12军81师又奉命由招远回师急进,赶赴津浦路作战前线,于9月26日到达德州。该师到达后,没有继续北上增援第1集团军,而是囿于派系之别,滞留于德州屯兵备战。部队在德州城北郊长庄一带构筑了防御阵地,并在城墙上下四周修筑了火炮阵地和防御工事。
  此时,南下的日军矶谷师团主力已攻陷沧州,铁甲车队也已越过泊镇南下占领了桑园。敌人占领桑园后按兵数日,以窥测山东境内中国军队的动向。国民党81师刚刚抵达德州,师长展书堂在师主力整军备战的同时,与243旅旅长运其昌商定,以486团为骨干,由全师抽调精兵500人组成奋勇队,趁日军举棋未定之机奔袭桑园。命令下达后,全体官兵无不踊跃争先,队伍很快组成。在486团团长赵廷璧带领下,人马精壮的奋勇队官兵个个轻装简佩,身背大刀,连夜急行军30余里,一股作气赶到桑园。
  部队抵达桑园后立刻兵分数路,向停在桑园车站上的日军铁甲车队发起突袭。这时夜色正浓,车站上的日本兵已进入梦乡,四周一片寂静。奋勇队官兵们按照作战计划分进合击,夜色中刀光闪闪杀声震天,不可一世的敌人作梦也没有想到会遭到中国军队的突然袭击。日军士兵有的在睡梦中被砍掉了脑袋,有的惊慌中如没头苍蝇到处乱窜。奋勇队官兵们士气旺盛锐不可当,只杀得敌人鬼哭狼嚎溃不成军。黑夜中,被中国军队的威势吓得不知所措的日军其他各部也乱成一团,龟缩在原地不敢乱动。
  拂晓时,奋勇队顺利地完成了突袭任务撤离桑园,陆续归回建制。然而不幸的是,奋勇队完成任务后吹号召集队伍时,无意中在集合号中加进了486团的番号号谱,被敌人窥知了我军的进攻兵力,于是,各部日军向486团进行反扑,使部队遭受了一些损失。
  桑园一战,日军前锋被挫,10月2日,国民党第1集团军向津浦路发动反击,收复泊镇,日军主力进攻亦暂时受阻。但敌人迅速集结兵力组织反扑,其中矶谷师团一部以坦克、铁甲车队为先导,在飞机掩护下向德州扑将过来。此时,身为第3集团军总司令的韩复榘为保存个人实力,已将防守德州的81师大部撤走(原驻德州的第55军74师已先于81师调离),仅留下运其昌的243旅旅部和485团以及81师师属炮兵营留守掩护。
  由于防守兵力严重不足,城北郊的外围防御阵地在经过短暂接触后被敌人迅速突破,日军随即向德州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大批的飞机向德州城(主要集中在小西门、北门)、火车站等处的防御工事狂轰滥炸,最多时曾一次出动18架飞机进行集群轰炸。沿铁路行进的铁甲车队(桑园之战中未被消灭者)在城西的铁道上集中火力轰击小西门,日军的坦克及重炮也集中火力向上述各处阵地轰击,步兵象潮水一样不断向城头涌来,德州城被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
  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485团守军英勇顽强毫不退缩,在旅长运其昌指挥下,官兵们节节抵抗全力固守,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该团的李营长亲自带领着敢死队冲入敌群,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肉搏。这时,日军兵临城下,敌我双方犬牙交错,架在城墙上的火炮已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炮兵营三连连长古大长等人便手持安上顶火的迫击炮弹探身于城墙外,将手中的炮弹直接投向正在撞击城门的敌坦克。在隆隆的巨响中敌坦克瘫痪了,而古连长也被远处铁甲车上的机枪射中前胸壮烈殉国。
  连日激战,485团守军伤亡惨重,但官兵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顽强抵抗毫不动摇。10月5日,他们接到战报,得知矶谷师团的主力已越过德州南移,在禹城同12军军长孙桐萱指挥的第20师接上了火,德州城孤悬敌后已失去防守价值。当晚485团余部奉命由南门撤出,向陵县方向转移集结,德州城陷入敌手。
  在德州城保卫战中,国民党81师所部243旅485团守军在前有强敌后无援兵的情况下,以一团之众抗击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孤军奋战数昼夜,最后几乎全团殉国,他们不仅在军事上有效地牵制了日军主力的南侵,同时也向世人显示了中国军人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卫国保家、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这是德州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当时国民党的新闻媒介曾对485团官兵英勇抗战捐躯报国的事迹广为宣传,此事亦被收录于70年代台湾出版的《民国大事日志》中。
  ※ ※ ※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冯玉祥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负责上海战事。然而蒋介石却越过战区司令长官部直接指挥各部队军事行动,与配属在第三战区的嫡系部队将领陈诚、胡宗南、宋希濂等人上下通同,将冯玉祥架空,而后索性又把他赶在一边晾了起来。
  同年9月,津浦线战事吃紧,国民党军委会以黄河为界,将津浦线北段划为第六战区,冯玉祥被任命为该战区司令长官,北上主持津浦前线战局。此时,配属第六战区的作战部队有宋哲元的第1集团军,其中包括冯治安的第77军(系原29军下属的37师于“七·七”事变后扩编而成)等部队,另外第五战区韩复榘第3集团军辖下第12军20、81两个师也划归其指挥。照理说来,宋哲元、冯治安、韩复榘等人都是冯玉祥的老部下,指挥起来应该比在第三战区多少要顺手一些,挽回津浦线作战的颓势似乎也不是没有希望的。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值此国家民族危亡之秋,身为全国抗战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却仍然心挟私怨大耍两面派手段。他表面上委冯玉祥以重任,让他全面指挥津浦线北段抗战事宜,暗地里却派人做小动作,挖冯的墙脚。
  冯玉祥受命还没有启程,蒋介石便派其心腹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兼经委会主席委员萧振瀛跑到宋哲元面前搬弄是非,对宋说冯玉祥此次带着鹿钟麟、石敬亭(均为冯的旧部)一同北上是想拆宋的台,并无中生有地对宋哲元说冯准备让鹿、石二人带兵以分化他的势力,此话在宋哲元的心里投下一道阴影。接着,萧又到冯治安那里散布流言蜚语,挑唆小冯(治安)反对老冯(玉祥),以图混水摸鱼把宋哲元挤走。至于韩复榘,他虽是冯玉祥的旧部,但自1929年5月蒋冯战争中倒戈后,一直与冯玉详互不相容,执掌山东军政后又由于军委会北平分会常委、北平政务委员会委员、蒋介石的同乡亲信蒋伯诚,长期分化影响,对这位夙有积怨的旧上司自然更是不买账。冯玉祥尚未启程,其部下便已分崩离析,后来的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果然,9月中旬冯玉祥到达山东后,首先便遭到韩复榘的冷淡,不待他张嘴,韩便借口防务紧张,暗示拒绝调兵北上增援第1集团军,使冯玉祥迎门碰了个软钉子。稍后冯玉祥继续北上到达第1集团军,宋哲元亦托辞养病避往泰安,再后来冯治安也借口前方战事吃紧,对冯玉祥一直避而不见,只是派人间接进行联系。
  10月2日,第1集团军反攻津浦路,收复泊镇、冯家沟一带。77军手枪营奉命担任冯玉祥的长官部卫队。此时,日军正集结兵力准备反扑,为组织反击,长官部和卫队派部到德州打前站,联系司令部驻地安置及给养供应等事宜。韩复榘竟不顾大局,不准他们进城,来人虽再三交涉仍未成功。后来韩部士兵竟说:这里是山东,你们是河北的队伍,回你们河北地盘上去。冯部来人无奈,只好回到东光与司令部会合。
  这时日军已开始疯狂反扑来势凶猛,第1集团军兵无斗志乱作一团,各军互不相属,为自保实力争相向南败退,反将一个堂堂的战区司令长官部撂在了敌后。此时,日军紧紧逼来枪声渐近,冯玉祥无奈,只好将手枪营和学兵队拉上去,担任阻击敌人南下,掩护长官部转移的任务。
  两部官兵按照命令,在德州以北铁路附近及运河西白草洼一带构筑工事准备迎敌。次日上午大雾过后,大批日军整队而来,阻击部队待进入有效射程后突然猛烈开火,敌人突遭此迎头痛击伤亡很大,慌乱中嚎叫着败去。不多时,敌机配合着地面炮兵向守军阵地猛烈轰击,遍地都是弹坑,树梢也全被炸掉了,阻击部队机动灵活,不断变换阵地,避免了人员伤亡。
  将近中午,敌人摆开战斗队形向守军阵地猛扑过来,这时他们已顺利完成了掩护长官部转移的任务主动撤出,只留下手枪营2连断后。在敌我兵力对比众寡悬殊的情况下,该连官兵利用有利地形沉着应战,不断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完成断后任务到了规定的撤退时间以后,他们又边战边退,机智果断地消灭了企图从背后偷袭的敌人。第二天2连官兵顺利归还建制,与大部队会合。
  在这次阻击战中,手枪营及学兵队的爱国官兵孤军抗击着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不畏强敌,英勇作战,在大量杀伤敌人后全师而返(仅有4人轻伤)。这次战斗虽未能有效地遏制住敌军主力大举进犯,但他们的顽强抵抗大大减缓了敌人南下的速度,顺利的掩护了战区司令长官部转移,为主力部队在聊城及冀南一带集结布防,准备迎击日寇赢得了时间。
  德州铁路员工抗日斗争二、三事
  不畏艰险 锄奸杀敌
  抗战时期,我父亲在德州火车站工作,是中共党员。当时父亲的朋友很多,多为铁路员工,也有工商业者、店员、杂工及小官吏等,其中不少人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他们时常聚到我家,以打麻将牌为名,召开秘密会议。
  德州是日伪反动派在鲁西北的重要的反动堡垒,对敌斗争环境十分残酷。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州城人民抗战的士气,德州铁路党组织带领铁路员工不畏艰险,锄奸杀敌。由于地处敌人的心脏地带,因而党组织的行动须灵活而谨慎。一旦确立杀敌目标后,先以请客等手段将敌诱入家中,尔后几个人轮番交杯将其灌醉,再将其堵上嘴捆好,装入麻袋,趁夜深人静装上火车,路过河桥时将其投入河中。据粗略统计,抗战时期,在德州管线内,被我除掉的日伪反动头目有数十人。
  一串大果子换一条三八大盖枪
  1940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冀南军区一侦察员来德州车站侦察敌情,任务完成后,从盐店口乘摆渡过河回去。他一个肩上扛着扁担,扁担上挂着一串绳子,一手拎着一串油炸大果子,嘴里哼着不成曲的小调,大摇大摆地来到日军岗哨跟前。我侦察员发现日军是单岗,左右没人,顿生一计。他将手中的果子举到日军面前,面带微笑说:“太君,咪西西的?”这个日军不知是馋还是饿,当即将三八大盖枪交到左手,用右手去接大果子。说时迟,那时快,侦察员迅即抡起扁担砸向日军,日军当即倒地昏了过去。我侦察员捡起大盖枪,跳入运河游向对岸,当敌人发现地上的日军后,我侦察员早已钻入河西的青纱帐中,无影无踪。(张广君根据张玉晨回忆整理)
  德县船民在天津敌占区购买抗战物资经过
  冯宝庆
  卫运河北起天津,南至河南新乡,贯通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全长1800多华里,是一条常年通航的河流。清末民初,全河系拥有大小船舶700余艘,担负沿河两岸各州府县的水上运输。这时期卫运河的航运事业兴盛,沿河两岸重镇码头,都有当地或外埠的官、绅、商、贾云集,开设粮店、货栈、油棉花行、杂货商店。他们从天津购进的食盐、煤油、油漆颜料、绸缎布匹、茶叶纸张等工业产品,通过船舶装运,集散于各大码头。而他们收购和自产的粮、棉、油、大枣、花生等大批农特产品,也须船舶装运到天津销售。由于货源充足,运输繁忙,船来船往,络绎不绝,给船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占领了北京、天津,整个华北地区很快沦陷敌手。日军不但控制了陆路交通,而且占据了整个卫运河系。为了把持水上交通运输,垄断航运事业,由日本“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在沿河重镇码头建立伪政权机构,驻天津日军1849部队派重兵驻扎盘踞。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压迫疯狂掠夺和残酷镇压下,把一条好端端的卫运河搞得乌烟瘴气,一片黑暗,迫使重镇码头的商贾老客,不得不关门停业,另谋生路。因此,导至客货贫乏,运输减少,经济萧条,船民生活无着,很多船民不得不将自己的船只拆毁卖掉,用来维持生活。仅在日寇侵略期间,拆毁卖掉的船只约有300余艘,占当时船数的50%左右。
  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卫运河两岸出现很多抗日游击区(多在湾曲、浅滩、急流等险峻河段),八路军、游击队借助这些有利地形,经常不断地袭击日寇,截获日军船只和军用物资。在八路军、游击队的教育帮助下,广大船民受到鼓舞,激发了爱国抗日的热情,牢记团结一条心,打败日本侵略军的号召,为抗战斗争出力报效。
  1942年8月,德县船民刘云贵和孙宝珍的两只船,在山东夏津县油坊镇,将当地30多户商人、农民自购自产的熏枣150多吨运往天津销售。当船行到武城县谭庄村北头直河时,突然从河西岸树林中走出三、四个人来,他们紧跑几步来到河岸,向船上喊话:“喂!快将船停下。”船上的人装没听见,继续航行。岸上的人又大声的向船上喊话说:“快把船停下!听见了没有?再不停船,我们就开枪了。”船民刘云贵听到岸上人要开枪的喊话时,当时心中很害怕,要是土匪、汉奸来劫船,这下可糟了……。怎么办?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忽听岸上的人又在喊话:“管船的,别害怕,快将船停下吧,我们是八路军,不抢你们的东西”。船民刘云贵,听到是八路军马上心中平静下来,随即让工人们抛锚停船。工人们按管船的吩咐,及时把船停靠在河西岸了。
  两只船停靠好以后,船民刘云贵赶快下船上岸。岸上的人说:“我们是八路军”。他指着中间的一个人说:“这位是我们的领导,五区的郭区长”(当时已介绍了名字,现想不起来了)。接着,郭区长就问:“管船的贵姓?”刘云贵回答:“我叫刘云贵,他叫孙宝珍”。郭区长又问:“你们船上装的什么货?给谁装的?往那里运?”刘云贵说:“装的是熏枣,给油坊的商人和农民运的,他们运到天津去赚几个钱”。郭区长说:“那就算了!我们八路军是保护商人经营,也保护船民的利益。如果,你们是给日本人装的熏枣,或是给伪军官方运的货,必须就地卸下来。相信你们说的是真话,那你们就开船赶路吧。”刘云贵赶忙说:“保证是商人的客货,不敢向区长说瞎话,区长肯放行,我们就开船了。”这时另一位同志插话说:“咱们都得要爱国呀!要支援抗日斗争,多为抗战做一些实际工作”。船民刘云贵和孙宝珍二人,急忙回答:“是,是!我们今后多为抗战做一些事情,不忘记八路军对我们船家的好处”。就此向郭区长和其他同志告别,及时回到船上,开航了。
  两船航行半月来到天津,停在华丰裕斗店码头。船民刘云贵、孙宝珍二人,带着运货单据来到斗店办公屋内,通知货主卸船。次日,货主及时找脚行(即装卸工人)卸货,两天功夫就把熏枣卸完了。货主对刘云贵、孙宝珍说:“你们两只船很可靠,暂停这里等一下,我们准备购货让你们装回去”。结果等了20多天,老客买了两船麻酱(即农用肥料)运回夏津油坊镇。
  刘云贵的船装好货物以后,将船移到天津大丰桥畔,让工人们到街里买些自己应用的物品,他到街里找到可靠的朋友,在一个避静的小饭铺里边吃喝,边谈话。刘云贵向朋友谈到托他购买抗战物资的事。他的朋友急忙拦住说:“你托我买……这不是个小事,那可不行,这些东西都是日本人禁运的,如果让他们知道了,要坐牢杀头的”。刘云贵马上劝慰朋友说:“你没见过八路军,不知道八路军的情况,八路军对人民群众可好啦。不但不欺压老百姓,还保护商人,保护船民呢。这次我船装熏枣从油坊来时,途中遇上八路军将船拦住,我说是给商人农民运的,人家就放行了。他们还向我讲了一些抗战爱国的道理,使我很受教育,从内心里是很赞成八路军的。如果不冒点风险,不能豁出去,为抗战办点事做些工作,那还能算爱国吗?”他的朋友听刘云贵这样述说,也就转变了态度,马上答应帮助他购买抗战物资。
  刘云贵和朋友,在天津设法买了油墨两箱(1斤装40盒),手推油印机2台、蜡纸1箱、钢笔20盒10支装、粉连纸20领、火柴200包(10盒装)、食盐5麻袋(1000斤)。货物买好后,刘云贵急忙回到船上,招呼他大哥刘云起、四弟刘云发,三人一起下船往商店走去。途中刘云贵随将购买抗战物资的事,和兄弟们说明了,当时也得到他兄弟二人的支持。他们雇了两辆三轮车,把货拉到一个避静的地方收藏起来,等到天黑以后兄弟三人悄悄地把货装到船上的假舱里,有的东西分别埋在装麻酱的各舱犄角深处的旮旯里。
  从天津开船,10几天后到了故城县境的夏庄村。船刚刚行至村边,被八路军哨兵拦住,把船民刘云贵带到村里的一个大院里。这时从北屋走出一个人来,刘云贵一看面熟,原来就是上次在谭庄见到过的那位郭区长。刘云贵急忙上前拉住郭区长的手,向他问好。郭区长也赶忙把刘云贵让到屋里,叫一位同志给刘端来一碗水。刘云贵顾不得喝水,急忙将自己在天津敌占区,冒着生命危险购买抗战物资的经过,以及沿河各日伪据点,如何检查、刁难、故意勒索和挨打受骂,直至花钱买通才肯放过等情况,向郭区长述说了一遍。郭区长听了以后,很感激地站起来,紧紧地握住刘的双手说:“你做的对呀!我们中国人民就要有爱国的热情,积极支援抗战工作。只有早日打败日本侵略者,咱们中国人民才能有好日子过。”
  郭区长同刘云贵说了一会话,随即安排了卸货的事。为了安全,不暴露货物,以开会的名义把拉船的工人集中到村里来,让拉船工人休息,给他们“开会”。郭区长亲自带领10几名八路军同志,随同刘云贵一起来到船上,将物资搬运到村里存放起来。郭区长对刘云贵说:“你冒着风险,豁着生命为抗战工作出力尽责,我们八路军很感谢你。这些物资虽然不多,但我们很需要,这是你为抗战需要做出的贡献,我们一定给你记功。你购买物资的费用和途中日伪人员敲诈的钱财都加上,我们如数付请。”刘云贵表示不要钱,郭区长说:“我们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不能违犯的。”郭区长让人把全部费用如数付给了刘云贵,并紧握着刘的手说:“老刘同志,咱们都是为了抗日,目标是一致的。乘着北风,你们赶紧开船吧,以后需要你作的工作还多着呢”。
  抗日战争胜利辉煌
  抗日战争系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伟大民族革命战争。经过8年艰苦卓绝地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9月3日成为中国抗日胜利纪念日。在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等抗日军队,共作战12.5万多次,毙、伤、俘和投降的日军共52.74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952门,机枪11895挺,长短枪682831支,汽车、摩托车6080辆,马匹30448头。击毁飞机57架,坦克69辆,汽车、摩托车6080辆,装甲车164辆,机车301辆。攻克县城364座,据点12690个。抗战结束时,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到121万人,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军队发展到120万人,解放区人口扩大到1.3亿,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空前强大。
  (编者摘)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本书下设血泪控诉、抗日烽火、人物春秋、他乡风云、文史长廊等栏目,收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文章约30篇。本辑还在《文史长廊》里,推出一批有关的资料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较详尽地了解日军在德州的布局、驻军、军事设施,以及特务组织等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