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头镇伪军起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168
颗粒名称: 神头镇伪军起义
分类号: K265.9
页数: 4
页码: 12-15
摘要: 1944年3月初,神头伪军中队由张祯思带领起义,编入山东省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平禹县大队参加抗日。1948年,张祯恩因体弱复员回家,1978年病故。张为了争夺实权,把盟兄弟李公德调到县城为其助威。1943年底,张祯恩当上了神头据点伪中队长。张到神头后,形势很快发生了急剧变化,日、伪军的末日快要到了。此时,我平禹县大队派蒋振东同志和张祯恩的叔伯兄弟前去做进一步争取工作,张表示愿意投靠八路军参加抗日,但因家属住在陵县城内,立即拉出来有困难,要求给他一个准备的时间。但此情被陵县城内的日本宪兵队和伪县长获悉,妄图以通知张祯恩进县城开会为名,将其扣留。最后,挫败了日军、伪军的增援,端掉了据点,赢得了战斗胜利。
关键词: 德州 神头镇 伪军起义

内容

1944年3月初(农历四月初一日),神头伪军中队由张祯思带领起义,编入山东省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平禹县大队参加抗日。1948年,张祯恩因体弱复员回家,1978年病故。
  张祯恩系平原县王凤楼乡代家村人,“七·七”事变前,因家境贫寒,在本乡王牌家(村)地主王希泉家当长工、扛大活。1937年“七·七”事变后,地方杂牌军和国民党的正规军节节败退,散兵游勇到处敲诈勒索。当地有个叫谢方营的,打着拉“游击队”的旗号,到地主王希泉家起枪。地主的特性是既不舍命,又不舍财,便叫他的长工张祯恩当了“游击队员”。经过一个时期,张祯恩交结了一些朋友,结拜了一些盟兄弟,组成了以他为首的小民团。当时,当地群众有两句民谣:“要鸡(游击)队赛牛毛,抢钱司令满地跑。”团首多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便不断发生,今天这个团吃掉那个团,明天那个团又火并这个团,互相倾轧,相互吞并。张祯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保存实力,投靠日本鬼子的。张虽是扛活出身,但对旧社会的交往是有一套手段的,能察颜观色,灵活处事,因此得到日寇头目和伪县长的信任,不久就当上了伪警备队少校大队副。这个官职虽比中队长高,但没有实权。张为了争夺实权,把盟兄弟李公德(土匪团头子)调到县城为其助威。1943年底,张祯恩当上了神头据点伪中队长。
  张到神头后,形势很快发生了急剧变化,日、伪军的末日快要到了。我区政府和武工队加强了政治攻势,不断向伪军喊话、送宣传品,并派我内线工作人员的亲属进据点联系,促进瓦解敌军工作。敌军士气低落,思亲念故,要求请长假的越来越多。此时,我平禹县大队派蒋振东同志和张祯恩的叔伯兄弟前去做进一步争取工作,张表示愿意投靠八路军参加抗日,但因家属住在陵县城内,立即拉出来有困难,要求给他一个准备的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对张的反复教育,张起义抗日之心基本稳固。但此情被陵县城内的日本宪兵队和伪县长获悉,妄图以通知张祯恩进县城开会为名,将其扣留。我地下党将此情况通知了张祯恩,并让他做立即起义准备。与此同时,我们利用各种关系,把张的家属接出县城,妥善安置,消除了张起义的后顾之忧。
  当时,神头据点内除驻扎一个伪中队外,还有两个伪区队。一是神头区的于兴武,二是滋镇区的李茂森(后被我抗日区政府镇压),另有伪警察所长石××(是伪县长冯玉林的表弟)。石非常顽固,说什么也不起义投诚。张祯恩想,此人不除将会破坏起义大计,便于午饭后让护兵耿方奎把石××请到中队部,说有要事相商。石走进队部立足未稳,便被耿方奎一枪打死,张祯恩派二队李队长带领一个小队收缴了伪警察所的枪支,把人全部带到中队部。接着全中队集合,放下吊桥,与迎接他们起义的我平禹县游击队汇合,用柴草烧了据点的岗楼、房屋。我游击队和起义官兵随即向吴家店出发,向我平禹县大队靠拢。
  这次伪中队起义的总人数是120人,携带枪支127支。伪警察所30人,携带枪支20支。伪区公所共8人起义。
  起义后第二天便召开欢迎大会,由县大队陈政委讲话,对起义人员进行了国际国内形势教育,欢迎起义人员弃暗投明,鼓励他们杀敌立功,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在吴家店休整了三天,每人发军装一套,鞋袜各一双,毛巾一条,肥皂一块,北海币30元。群众送慰问品、演戏、扭秧歌,……。起义战士说:“当八路军就是好,走到哪里都受人民欢迎。当伪军人人骂,骂伪军是汉奸卖国贼。今后好好干,不打败日本侵略者誓不回家。”
  经过整训,起义人员便参加了攻打谢庄伪军据点的战斗,禹城的日军、伪军一起来增援,战斗打得很艰苦。李树德(起义人员)头部负伤,仍不下火线,战士们都打得勇猛、顽强。最后,挫败了日军、伪军的增援,端掉了据点,赢得了战斗胜利。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记述了德州文史,内容包括州城往事、名人轶事、古迹寻踪、今古人物、文史长廊、名老字号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