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酒厂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148
颗粒名称: 德州酒厂发展概况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7
页码: 186-192
摘要: 山东德州酒厂始建于1958年,现有职工500人,占地面积66978平方米。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年生产能力10000吨,固定资产1062万余元的省内白酒、酒精重点生产厂家之一。我国早在夏商时代酿酒业就比较发达了。在商殷的出土文物中更有大量酒器发现,如:尊、卣、爵、壶、斝、觚、觯等。这些官员,不仅掌握有关酒的政令,而且直接组织、监督奴隶从事酒的酿造。经当时德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德州市糖酒厂正式命名为“山东德州酒厂”。1967年7月,德州酒厂生产的酒精,正式列入国家计划。
关键词: 德州市 酒厂 发展概况

内容

山东德州酒厂始建于1958年,现有职工500人,占地面积66978平方米。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年生产能力10000吨(折65°白酒),固定资产1062万余元的省内白酒、酒精重点生产厂家之一。
  一、我国酿酒历史简述
  我国早在夏商时代酿酒业就比较发达了。据文献记载:夏禹时,仪狄造出了“旨酒”。《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在商殷的出土文物中更有大量酒器发现,如:尊、卣、爵、壶、斝、觚、觯等。至于酒的品种,见于甲骨文记载的已有醴、鬯等。到了西周时期,统治阶级专门设置了掌管酒的官职,在《周礼》、《礼记》等记载中见到的就有“酒正”、“酒大”、“郁人”、“鬯人”、“司尊”、“浆人”、“大酉”等名称。这些官员,不仅掌握有关酒的政令,而且直接组织、
  监督奴隶从事酒的酿造。《礼记·月令仲冬》说:“乃令大酉,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膳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酉监之,无有差贰。”这就是当时酿酒的操作要点,也是后代所说的“古遗六法”的来源。
  我国的饮料酒,除古老的黄酒一类外,自中世纪白酒问世以来,不仅固体发酵,固体蒸馏成为世界酿酒之独特工艺,而且由于酿酒原料的不同和各地生产操作、气候条件的差异,同是白酒,却各有自己的特殊风格,因而更是名酒倍出,与日俱增。
  我国的酒类,除在国内受到广大群众喜爱外,在国外也倍受青睐,声誉极高。很早以前我国的名酒就在国际上获奖并远销海外,如:“茅台”、“汾酒”、“白兰地”等。然而,我国酿酒事业的空前大发展,品种迅速增加,还是新中国诞生以后的事。
  二、我市酿酒业的历史沿革
  我市的酿酒业,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清代笔记小说选品酒》篇载:“德州罗酒,亦北酒之佳者”。清代诗人王渔洋赞“罗酒”诗云:“玉井莲花作酒材,露珠盈斛泼新醅,清冷错着康王水,风韵还宜叔夜杯”。
  那时白酒的生产工艺,均采用传统土法酿酒。每当冬闲时,富裕农户雇佣一二个“把式”,用多余的粮食酿几百斤酒,供年、节自用或零销,未形成专业性行业。到清末民初,开始出现酿酒作坊,一般是前店后作(坊),所产的酒,供本地群众和过往旅客饮用。
  笔者曾访问前工商联副主委,市政协副主席汤金波先生,据称,解放前夕,我市共有私营酒坊七家,他们分别是:马市街刘家“天增厚酒坊”,牛兴桥在南门外路东开办的“祥合酒坊”,张凤郜在线市街路北开办的“融和酒坊”,由武城迁来的李家“源记酒坊”(地址在北小市),解润芝在太平街开办的“玉丰酒坊”,孙墨辅在柴市街开办的酒坊和张庆海在石卢街开办的酒坊。这些酒坊在解放后,除张庆海迁往天津外,其余六家先后转为经营杂货、棉布等。
  1949年下半年,国家对酒类实行专卖。此时,我市的酿酒业已成为空白,市场上销售的酒类,多从各县及四乡进货。
  三、德州酒厂的建立和发展
  (一)建厂初期建国后,我市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8年
  大跃进期间,派人到北京参观建立小糖厂,继而利用甜菜渣试验制酒成为糖酒厂。后来国家投资13.2万元改建酒厂,地址即原糖厂所在地,占地27000平方米,厂名定为“山东德州糖酒厂”,企业性质为地方国营,当年7月18日正式投产。该厂设制糖、制酒两个车间,产品为食糖和饮料酒。制糖车间因原料不足,生产不到一年即告停产。白酒生产采用传统固体发酵工艺,手工操作,主要设备为两口甑锅,两个冷却器和10几个砖砌发酵池。当年生产饮料酒104.7吨,产值10.8万元。
  60年代初,国家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原德州市商业局所属的“第二糖酒厂”(地址在宋官屯),于1960年11月5日并入德州糖酒厂,合并后共有职工167人,固定资产20.1万元。这一时期农业歉收,造成酿酒原料(主要是地瓜干)奇缺,虽然千方百计寻找代用品维持生产,但仍处于停工待料状态。1960——1962年三年平均产量仅为65.6吨,加之陆续下放职工,到1963年初仅剩职工43人。
  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农业战线粮食丰收,德州糖酒厂生产形势亦迅速发展,当年生产白酒达167吨。经当时德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德州市糖酒厂正式命名为“山东德州酒厂”。
  1965年,德州酒厂申请革新贷款9.5万元,更新改造原有设备,实现了生产工艺的根本改革,即由原来的固体发酵,手工操作,改为液体发酵,建设了酒精蒸馏塔,实行了机械化,半机械化操作,使白酒产量大幅度上升,1965年为215.8吨,1966年为667.45吨。
  1967年7月,德州酒厂生产的酒精,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当时生产酒精的厂家在全省只有七家,全德州地区仅德州酒厂一家,产品和原材料均由国家计划调拨。
  (二)“文革”期间
  “文革”初期,虽然受极左路线影响,但总的生产形势还是好的。1967—1971年间,酒精、白酒产量逐年提高。1971年产值达159.1万元,产量达2184.8吨(折合65°白酒,均创历史最好水平。1970年第一次生产出瓶装酒——“德州白酒”。
  1972——1976年,酒厂生产秩序同全国一样受到“四人邦”极左路线的严重干扰,管理混乱,生产下降,亏损严重,五年间除1973年略有盈利(1.83万元)外,其余四年总计亏损达52.17万元,其恶劣影响波及1977、1978两年。
  (三)改革、开放的十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酒厂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产品由商业部门包销转为自销为主。酒厂党政领导,带领广大职工一手抓产品质量,一手抓开拓市场,制订了低档、低价,面向农村的经营方针。1979年,产品首次打入江南市场,并迅速扩大销售网点。十年来,以系列“高粮酒”为主导产品,辅以“迎宾酒”、“德州白酒”等适销对路品种,在福建、安徽两省的数十个县市畅销不衰。特别是实行承包经营以来,酒厂又研制了“东角楼”、“又一村”、“罗酒”等中档次新产品投放市场,使销售市场扩展至东北、河北、山西、江浙、广东等地,总产值和经济效益,分别以年均8.4%和23.3%的速度递增。实现了产值、产量、效益三同步。1988年,销售收入达1745.7万元,利税合计达300.68万元,被评为德州地区先进企业。改革十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是前20年的三倍,充分显示出改革开放给企业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1989年和1990年,酒厂的生产经营又有新的发展,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223万元和1362万元;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339.2万元和3572万元;利税分别达到462万元和727万元,成为全区、全市的利税大户并晋
  升为省级先进企业。
  (四)省优产品“德州特曲”
  德州特曲自1982年开始研制,经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质量逐年提高,于1987年获“山东优质产品”称号。“德州特曲”精选优质高粱、玉米、大米、糯米、小麦为原料,以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方法,经老窖发酵,分级摘酒,长期贮存,精心勾兑而成。酒体清彻透明,酒味醇香浓郁,具有我国传统浓香型白酒的特殊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我市各大宾馆、饭店用来招待港、台同胞和外国朋友并得到好评。在1988年,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德州特曲”又获铜牌。
  另外获省一轻厅优良产品和德州地区优质产品的还有“又一村老窖”、“54°德州白酒”和“49°德州特曲”、“49°德州白酒”、“东角楼”、“49°高粱酒”等品种。
  当前德州酒厂产销两旺,经济效益显著,全体职工正齐心协力,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实施新的技改措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达到新水平而努力奋斗。
  1991.3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清代满蒙汉八旗兵简述”、“德州志尊堂老公所”、“德州孔庙”、“我对博文中学的点滴回忆”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曹世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