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蒙汉八旗兵简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044
颗粒名称: 清代满蒙汉八旗兵简述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20
页码: 1-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市文史资料清代满蒙汉八旗兵简述的情况。
关键词: 德州市 清代满蒙汉 八旗兵

内容

公元1644年,满人入主中原,爱新觉罗·福临为开国第一君主,年号顺治。顺治二年(1645),在德州设满洲驻防兵,驻防兵的后裔,蕃衍至今,因此德州也就有了满族和蒙族。1987年,我写了《德州满洲驻防兵情况及后裔之兴衰》一文,载入《德州文史》第五辑。以后就不断有人询问,“满洲”一词的由来?“固山”是什么含义?“骁骑校”是什么职务等等。对这些问题,我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了进一步研究满洲和八旗兵的历史,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特别是瀛云萍同志写的《八旗源流》一书,我从中采用大部分,写成这篇小资料,如果能满足一些读者要求的话,应归功于瀛云萍同志,特此说明。
  一、满族的由来满族是宋代女真族的后裔,北宋时女真族建立了
  金政权,统一了今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广大区域。元朝灭金,把女真族分布区设置五个军民万户府,全归辽阳行省管辖。明初,又被分为建州女真,分布于今长白山周围地带;海西女真,分布于松花江两岸地带;野人女真,分布于今黑龙江沿岸。明末,努尔哈赤统一了三部女真,成为满族主要组成部分。
  清太祖努尔哈赤前六世祖童·猛哥铁木儿(后改童姓为佟),明永乐九年(1411),被任命为左卫右都督。下传五代都在建州三卫一带任职,第六代传至努尔哈赤,逐渐强盛,脱离明朝,建立后金国。在明代万历年间,努尔哈赤又改姓爱新觉罗。“爱新”汉译为“金”,“觉罗”汉译为“赵”,“努尔”汉译为“光明”,“哈赤”汉译为“后裔”。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都是女真语,合译为“金·赵光明的继承者”,既要继承女真族创立金朝的光辉事业,更要如赵“官家”君临中华。其整个姓名都表示他的雄心壮志。这位开国元勋,后来果真改变了中华历史。
  那么“满洲”这一名称是何时出现的呢?据《清太宗实录》载:“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十月十三日,皇太极说:‘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拉、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只称我满
  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他所说的“满洲”这个词,原来是女真语的音译,这是满洲这一词的真正来源。
  清太宗天聪九年时,后金国的领域已扩大到鸭绿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日本海以西,大明帝国以东的广大地域,较天命四年(1619),努尔哈赤时代的版图,又超过五六倍,统一了所有女真人的分布区。当然,“满洲国”一词的使用范围,也应随之而及于全域。当时“后金”国号与“满洲”国号,在人们意识中还是并存的,“满洲”一词,对国名和旗名也是混同使用的。
  二、八旗兵的建立
  (一)满洲八旗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的发明创造,是以“牛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牛录、满洲语的译音。牛录是明代女真族一种狩猎的临时组织。每次狩猎前,临时组成牛录,选一首领称“厄真”或“额真”,狩猎完毕即行解散。
  努尔哈赤把牛录组织用为军队编制,这样牛录就变成军队的基层单位,牛录厄真汉译为“佐领”就是一牛录的首长。后来发展为甲喇,首长称甲喇额真(又称甲喇章京汉译为“参领”),由甲喇发展为固
  山(固山汉译为“旗”),固山为最高单位,首长称固山额真。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明廷封努尔哈赤为散阶正二品“龙虎将军”。这时努尔哈赤的“甲喇制度”已形成。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始建四旗兵制。其总领各方的固山为中旗,用黄色,其他三个固山为“围翼”,西方固山用红旗,东方固山用白旗,南方固山用蓝旗。这四个固山,每固山辖五甲喇,每甲喇辖五牛录,每牛录有兵丁150名左右,总计四个固山共有15000多兵丁。
  由于军民组织扩展迅速,先后编成的各牛录很不整齐,大的牛录有民众500户,小的牛录只有13户,管理使用都不方便。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对牛录进行了调整,基本上平均了各牛录的人口数。在牛录额真之下,增设两员代子(又称分得拔什库或称骁骑校)为牛录额真的助手。同时又将每一牛录均分为四个“达旦”(译为村庄),每一达旦设章京一员,嘎山拔什库(译为领催)一名,负责该达旦的生产、生活、军事、教育、行政、司法等一切事宜,向牛录额真负责。军民合一的牛录制,至此完全成熟。
  努尔哈赤继而又将原有的四旗扩展为“八旗”的编
  制。对原有四旗称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新建四旗的旗帜是将原有的黄旗镶红边,称“镶黄旗”;原有的白旗镶红边,称“镶白旗”;原有的蓝旗镶红边,称“镶蓝旗”;原有的红旗镶白边,称“镶红旗”(“镶”字许多图书上写成“厢”字)。
  八旗兵旗子的样式是:正四旗左右长七尺五寸,上下宽六尺许的长方形。镶四旗是正四旗的尺寸而剪去上下右角。八种旗上均作龙图案,龙的白描形象基本相同,只是镶四旗除去四边后中间面积小一些,所以龙形也小一些。龙与旗的彩色配合是:黄旗蓝龙,白旗蓝龙,蓝旗红龙,红旗黄龙。旗杆长一丈五尺,朱红色,龙头面向旗杆,旗杆顶端为银枪头。八旗的样式是经过复杂变化过程才归于这样的(见八旗图样)。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改国号称“金”,自称大英明汗(覆育列国英明皇帝),建元“天命”。这一开始建立的就是“中华式”的国家,不再向明廷称臣,成为与明朝并立的中国王朝之一,史学界称为“后金”。这时后金统治下的人口已达140多万,每旗平均有18万人左右。
  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死,其第八子皇极太继汗位,改元天聪,史称清太宗,以次年(1627)
  为天聪元年。天聪九年(1635)二月,太宗下谕,停止使用“诸申”(肃慎女真)的民族名称,改用始建国时的“满洲”名称。从此,以前编成的“建州八旗”,始改称“满洲八旗”,入关后改称“八旗满洲”。凡此以前加入八旗的军民统称“陈”(旧的意思)满洲。
  (二)蒙古八旗
  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创业时,蒙古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喀尔喀蒙古,也称漠北蒙古。喀尔喀之称始于明代,共分12部。其中:“内喀尔喀五部”居东,明末徙幕于大兴安岭东南,分为札鲁特、巴林、敖汗、奈曼四部,属于内蒙古。2.察哈尔部,为元帝室相承的部落,乃蒙古诸部之共主,然已徒拥虚名,政令并不能行于蒙古诸部。后徙幕于辽东边外,蒙古语称边境为“察哈尔”,遂称察哈尔部。3.科尔沁部。是元太祖铁木真之弟哈布图哈萨儿后裔的部落。明洪熙元年(1425),哈萨儿第14代孙奎蒙克为部落长,因避乱,自其原牧地额尔古纳河以东,海拉尔河以北,南迁到嫩江中下游地带,自号其部落为“科尔沁”部。4.厄鲁特蒙古,即明初之瓦刺,游牧于天山以北,阿尔泰山西南地区,与八旗形成的关系不多。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九月,科尔沁部的翁阿岱、莽古思、明安三贝勒共统兵一万(其中包括锡伯、挂勒察两个女真部落之兵),号称“蒙古三部”,联合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及长白山女真两部,号称“九国联军”进攻建州,被努尔哈赤击败于古勒山(今新宾县西北)。科尔沁诸贝勒震于努尔哈赤之强大,遂即遣使通款。后来明安贝勒之女,翁阿代之女,都赠给努尔哈赤为妃。莽古思贝勒之女及孙女先后嫁给皇太极,即孝端文皇后和孝庄文皇后。
  自后金天命四年(1619)至天聪九年(1635)17年的时间,先后征服了漠南蒙古,消灭了元裔汗系正统部落。皇太极对旧附的蒙古诸贝勒均优礼相待,厚赏财物,封官赐爵,并互相婚娶。皇太极有14个女儿,又抚养图伦、岳托各一女,共16位格格(公主),其中:有12位下嫁给蒙古贝勒。皇太极的两位皇后,三位贵妃也都是蒙古贝勒之女。后金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及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德格类、多铎、岳托等诸贝勒的福晋(王妃),也都是蒙古的格格(公主)。
  收服的蒙古军队,都编入“八旗蒙古”。一切编制、旗帜皆与八旗满洲相同。其后又陆续有蒙古人加入。入关前,八旗蒙古共有117个佐领,共有兵丁
  16840名。八旗满洲内有蒙古佐领35个,也都并入八旗蒙古之内。其余蒙古人,都留居故地,称“外藩蒙古”,不属于八旗范围,后来发展为“盟旗制度”。
  (三)汉军八旗
  所谓“八旗汉军”,就是大清国(后金)八旗制度内,用汉人或汉化了的女真人为将,统领汉旗兵的部份。大清国(后金)内汉将领汉兵的军队,从八旗制一开始就存在。八旗最初编成时的400多个牛录中,就有16个汉将领汉兵的牛录,即由汉人任牛录额真,率领由汉人编成的牛录军民。这些人都是原来就居住在后金(女真)国内的汉族人。编成八旗后,他们基本上都变成了“陈(旧)满洲”。
  后金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围攻抚顺时,明将李永芳投降,努尔哈赤厚待之,以女孙妻李永芳,称为“抚顺额驸”,授为三等副将,即派他管理抚顺投降的汉族军民。但那时他们未被编入八旗牛录,也不称“汉军旗”。天命六年(1621),又有汉化了的女真人佟养性,原居辽东佟佳地方,遂以居地为汉姓,迁居抚顺为商贩,暗通后金(充间谍),明边官捕之入狱,后逃归努尔哈赤,赐以宗女为妻,授二等副将。此时,归附后金的汉人日众,遂以佟养性为总兵官统领之。
  天聪七年(1633),明降将孔有德、耿仲明率其所属的官兵及眷属2000多人投降后金。太宗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仍领其旧部官兵,称为天佑兵。次年(1634),明将尚可喜又率部降于后金,太宗封尚可喜为智顺王,仍领其旧部官兵,称之为天助兵。以上这些汉将领汉兵者,均无“汉军旗”的称号。
  正式建立汉军旗是从天聪七年(1633)开始的。太宗下令,原先分入“八旗满洲”中的汉人壮丁,每十丁抽一丁披甲入伍,共得1500人,组成一个“汉军旗”。旗用黑色,由明朝投降将领马光远任固山额真。
  天聪十年(1636)四月十一日,皇太极称帝,于议定《庆典》中,明文规定:
  “汉人官民男女穿戴,俱照满洲式样。
  “该管牛录(章京)稽查,若有违者,本身及该管牛录(章京),拔什库俱有罪。”
  从此,后金统治下的汉人,均改满装。
  后金崇德二年(1637)七月,太宗又把一旗汉军扩展为两翼旗汉军,以马光远为右翼旗固山额真,以女真人明朝投降千总石廷柱为左翼旗固山额真。崇德四年(1639)六月,太宗又将两翼汉军旗扩展为四旗汉军。每旗辖18个牛录,每牛录兵丁百余名,四旗合
  计7200名。崇德七年(1642)六月,太宗又将四旗汉军扩展为“八旗汉军”。旗式、编制,官兵员名额均同于“八旗满洲”。总共有兵丁24050名。
  同年八月,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奏请以所部归汉军旗下,太宗允之,以孔有德部入汉军正红旗籍,耿仲明入汉军正黄旗籍,尚可喜部入正蓝旗籍。其后所有汉兵均入汉军旗籍,如佟养性部、李永芳部均入汉军正蓝旗籍。自1633年至1642年9年的时间,“八旗汉军”编制才最后完成。
  三、八旗兵的发展变化
  八旗制度,开始是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军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其内容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变化。入关以前,八旗制是以农奴制为经济基础,以军事为目的,全体壮丁战时为兵,平时生产,兵器装备等一切自备的初级社会组织。入关后,变成了以封建地主经济为基础,以提供八旗兵源为目的,为封建帝王中央集权统治服兵役,军械装备,薪饷统由朝廷负担的组织。
  八旗的基层是牛录,各牛录都包括人民、土地和军队。初编旗时是五牛录为一甲喇,合五甲喇为一固山。这是一般规定,后来一固山不一定是五甲喇,一
  甲喇也不一定是五牛录。各牛录的兵丁数也相差很大,有的一牛录只有几十名兵,有的一牛录则有几百名兵。这些都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差异很大。
  牛录汉译为“佐领”。甲喇汉译为“参领”。固山汉译为“旗”。牛录的首长,满语称“牛录厄真”(额真或阿真)。天聪八年(1634)改牛录厄真为“牛录章京”。汉译仍为“佐领”(单位与首长同称)。甲喇的首长,满语称“甲喇厄真”,天聪八年改称“甲喇章京”,汉译仍为参领(又是单位与首长同称)。固山的首长,满语称“固山厄真”,顺治十七年(1660),定名为“都统”。
  佐领的副手,满语称“代子”或称“分得拔什库”,汉译为“骁骑校”,每佐领配备二员。都统的副手,满语称“梅鹿厄真”,天聪八年改称“梅鹿章京”,顺治十七年定名为“副都统”。各牛录在佐领、骁骑校之下有四员章京,四名领催(小拔什库)分管本佐领四个“达旦”向佐领负责。
  牛录是八旗的基础,佐领是全牛录的父母官。平时负责管理本牛录的户籍、婚丧、比丁、授田、租税、差役、教育、诉讼、生产、生活等一切事宜,战时则为全牛录的指挥官。
  四、八旗内各级官员的品级及顶戴
  都统:一品,亮红顶,单眼大花翎。
  副都统:二品,大红顶,单眼大花翎。
  参领:三品,涅红(菠菜根色)顶,单眼花翎。
  副参领:四品,亮蓝顶、蓝翎。
  佐领:五品,正蓝顶,蓝翎。
  骁骑校:六品,涅蓝顶,蓝翎。
  章京:七品,水晶白(亮白)顶、野鸡翎。
  各级官员之下都可配置“笔帖式”掌管文书,其官阶由四品到九品不等,以六七品者最多。八品官为正白顶,九品官为涅白顶,都是野鸡翎。
  八旗内,每一旗都有都统三员,副都统六员,即满、蒙、汉都统各一员,副都统各二员。每旗都有印务参领一二员,带兵的参领五员(也有多少不同)。带兵的正、副参领员数相等。参领下有印务章京四至八员。佐领数不定。八旗的官员,都由各本旗的人员担任。
  五、八旗兵的补充办法
  清代规定,凡八旗正身男丁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但并非一律当兵,而是因时因势规定抽丁服役的比
  例。入关前,基本上是三丁抽一,康熙时五丁抽一,乾隆时八丁抽一。其后抽丁比例更加缩小。被抽上的丁壮,入伍当兵(或某级官员),没服过役的丁称为“闲散”。
  国家对旗人丁壮三年编审一次,是为“比丁”。比丁时各户家长将本户丁壮如实呈报。对每名丁壮,都须写清其祖、其父的姓名、年龄、任过何职,是否健在;本丁的名字、年龄,是老丁或新丁。如服现役者,须写清呈报时的职级,入伍年月等,叫作“比丁册”。比丁册由各牛录的佐领、骁骑校、领催族长等逐一签名做保,然后上报给参领或当地驻军长官,再总呈报给各该旗,最后到京都统衙门旗务处存案。尔后遇有出缺挑补,出兵、调防或袭职等情,均以比丁册为根据办理。旗兵有缺即补,无缺时,新丁多了,也可增编新牛录。挑选新兵时,要考试马术和箭法。选中者才能入伍。入伍后,骑射均佳者可当马甲,次者充步甲。步甲优者可升马甲。步甲、马甲中之优秀者可升领催、委前锋校、护军、前锋等。领催、委前锋校可升骁骑校、护军校,这就进入了军官行列。八旗兵的升迁皆重才能,有才能者虽出身奴隶亦可升官,亦可升至高级官员。
  六、入关后八旗兵驻防情况
  八旗兵至清乾隆时为全盛时期,已分成两大类型,驻防京城的称“八旗劲旅”,驻京城以外各省的称“八旗驻防”。乾隆时八旗劲旅总计85724名全部驻京城内外。全国各地八旗驻防兵90处,计盛京(今辽宁省)驻防25处,兵额18652名;吉林省驻防10处兵额9960名;黑龙江省驻防6处,兵额11047名;直隶省(今河北省)驻防18处,兵额16956名;直省(各省)驻防20处,兵额47126名;新疆驻防11处,兵额20098名,全国八旗驻防兵合计123839名。全国“八旗劲旅”,“八旗驻防”兵总计209563名。“八旗驻防”兵最高长官为将军(相当于都统),以下为城守尉、防守御、佐领等。
  七、八旗官兵的薪饷待遇
  八旗官兵粮饷,入关前是靠旗地经济维持的,即以丁壮为基础的土地分给制。平时靠土地生活及赡养家口,出征时的一切所需,均出自所分土地的生产中。清兵入关时,开始部分实行俸饷制。
  入关后的旗地,都是“圈地政策”得来的。大规模圈地行动有三次,第一次是顺治元年(1644)十二
  月,第二次是顺治二年(1645)十月,第三次是顺治四年(1647)正月。圈地范围,由最初只限京师附近300里内,继而又扩展到直隶(今河北省)全境。除广平(今广平县)、大名(今大名县)两府以外,其余保定、承德、永平(今卢龙县)、宣化、天津、正定、河间、顺德(今邢台市)、顺天(今北京市)九府所属县,还有化(今遵化县)、定(今定县)、深(今深县)、冀(今冀县)、赵(今赵县)等五州都有被圈占的土地。
  随着八旗兵的需要,圈地更及于山东省的济南府、青州府、临清州、德州等地,江苏省的徐州府,山西省的太原府、潞州府(今长治市),平阴府(今临汾县),蒲州(今永济县)等处。直到康熙八年(1669),重申圈地禁令,延续20年之久的“圈地”才彻底结束。
  分给官员的土地称“官员庄田”,由奴隶(战争中俘虏)和原有农户为他们耕种,都是丰衣足食。分给士兵的土地称“份地”,也称“旗地”。旗地一般计丁授田,每丁三十亩。遇有出征义务或荒歉年,则生活不能保证,至顺治十七年(1660),才发展改为俸饷制。
  俸饷制也是几经变化,各地执行中也有差别。官
  员的俸禄按《世祖实录》载:固山额真(都统)岁支银180两,梅鹿章京(副都统)150两,甲喇章京(参领)130两,牛录章京(佐领)105两,护军校、骁骑校60两、七品笔帖式45两、八品笔帖式40两。其禄米照俸银一两支给一斛(每斛五斗,清代官斗,每斗约合12市斤)。
  兵士的支给称“兵饷”,顺治十年(1653)规定:马步兵饷额一律每月银二两;前锋、护军、领催每月银三两。兵饷米,康熙二十四年(1685)规定:前锋、护军、领催、马兵每岁发给46斛米,步兵每岁支米22解,分春秋二季支给。八旗兵出征时官兵还另加补贴,待遇是比较充裕的。
  八、德州八旗驻防兵
  在各省“八旗驻防”兵中,山东省有两处,一处是青州府(今青州市),一处是德州(今德州市)。清顺治二年(1645),在德州设满洲驻防兵。顺治三年(1646),德州驻防兵移驻江宁(今南京市)。顺治十一年(1654),又从直隶(今河北省)河间府拨满洲、蒙古正黄、镶黄二旗马步兵总共500名调来德州,驻扎在旧州城东门里尉署街和石头牌坊一带。设城守尉一员、防御四员、骁骑校四员、笔帖
  式二员。康熙十三年(1674),德州驻防兵奉调讨伐吴三桂,凯旋后回德州原防。到雍正年间,驻防兵156名缺额未补,实有344名。雍正二年(1724),奉上谕,于本州驻防兵满洲镶黄旗挑闲散31名,蒙古镶黄旗挑闲散14名,满洲正黄旗挑闲散35名,蒙古正黄旗挑闲散9名,共挑89名,拨令披甲。雍正三年(1725)自京师分拨满洲镶黄旗甲兵35名,满洲正黄旗甲兵22名,蒙古正黄旗甲兵14名,共甲兵71名,以补足原额500之数,外加弓、铁匠4名。同年,立八旗驻防兵校场于东门外,作为平时练兵之所。乾隆二年(1737),又添步甲兵50名,另建新营于旧营北部(今建新街一带)。
  在顺治初年,德州八旗驻防兵也一度实行“圈地”。据乾隆《德州志·军政》记载:四旗官兵,原圈地877个“汉子地”,每个汉子地系35亩,共30695亩(实际圈地亩数还多)。“顺治十一年(1654)三月,武德道同户部委员议,将寄庄屯地拨补德州被圈地,除德州圈地退回外,实拨补34870亩”。退回的圈地没有写明数目,实拨补地,比所圈汉子地又多出4175亩。可见当时德州圈地的数字是很惊人的。
  康熙八年(1669),结束圈地以后,德州八旗官兵,当然也改行俸饷制。从顺治二年(1645),到嘉
  庆十一年(1806),已经过161年。德州八旗官兵,娶妻生子,生息繁衍,官兵及眷属总人口数已达2700余口,在俸饷方面,不能不有所调整。道光八年(1828)仿青州府(今青州市)旗营余兵制,选精壮者150名,编制训练,每名每月饷银一两(未提饷米)。并拨满营马价银6000两,藩库银1.4万两,总共银2万两,生息为余兵月饷基金。总之,德州驻防的八旗兵,也和全国各地八旗驻兵一样,全家生活是有保障的。
  德州八旗驻兵后裔,由于传统习惯,崇尚武功,因此,他们在武科考试中,成绩优异。据《德县志·贡举表》记载:自嘉庆元年(1796)至宣统三年(1911)115年期间,德州八旗后裔,共考取武举40名,占德州全境清代考取武举的32.52%,其中:昌伊苏,考中殿试一甲第一名(武状元),官至提督,还有守备、把总、防御、蓝翎侍卫各一名。光绪十六年(1890),山东督粮道善联(满族),与德州旗营富户共同捐资,在旗营兴建正谊书院一处(今石卢街小学旧址),为德州旗营童、生肄业之所,晚清时期,共考取文举三名。
  清道光以后,德州少数旗兵官佐以及旗兵在外居官的后代,则营建私宅,购买田产,成为德州士绅。旗营士兵家庭,则因人口增多,逐渐贫困。光绪三十
  三年(1907),清廷下诏,裁旗兵月饷,使别谋生计。这对士兵家庭,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不得不迈出旗营的小圈圈,走向社会另谋生路。解放前,德州旗人,因生活困难外迁的不少。新中国成立后,也有在外地工作的。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德州的满族1620人,蒙族31人共1651人。
  德州的旗营后裔,在德州已经300多年了。他们早已改用汉文字,汉姓名,与汉族互相通婚,与汉族没有语言、宗教、习俗的隔阂。在笔者童年的时候,大家还习惯地称他们的居住区为“满洲营”;称他们为“满洲”或“旗人”。现在德州市的青年们,已经不知道原来的满洲营在那里?谁家是旗人?这是德州满蒙族的真实情况。
  九、结束语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应当这样认识:满族虽然是女真族的后裔,但到北宋时,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屡次侵犯北宋,每次都有大批汉族人归顺,最后灭了北宋。屡次归顺的汉人,也都成为女真人,后来成为满族。宋徽宗、钦宗父子被擒,连同皇族、大臣及眷属达3000多人,到金国留居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东)。这3000多人的后代改姓为“觉罗”(觉罗,是“徽宗语”“赵”
  字的反切还原),后来基本上都转化为赫哲族(黑斤——徽钦族)。努尔哈赤改姓“觉罗”后,自称是“官觉罗”,把宋人后代的觉罗区别为“民觉罗”,这些民觉罗后来也都成为满族。明代建国以后,奖励移民关外,开垦荒地,200多年去关外的移民,也都变成满洲人。后金国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吞并邻国,扩充疆域,归顺的军民中,有汉人、蒙古人、朝鲜人,这些数以万计的“外国人”也都成为满洲人。按照情理,清代八旗中,只有“八旗满洲”人才能算满族,其外的“八旗蒙古”人、“八旗汉军”人则不能算满族,但他们都是“旗人”。到清朝末年,则发展到只分旗、民,不分满汉的程度。旗人们由于长期的共同处境,已自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所以现在所有清代的“旗人”,基本上都报成满族,这已是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
  1991.10.17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清代满蒙汉八旗兵简述”、“德州志尊堂老公所”、“德州孔庙”、“我对博文中学的点滴回忆”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孟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