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德州行宫消失之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038
颗粒名称: 乾隆德州行宫消失之谜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7
页码: 205-2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乾隆德州行宫消失之谜的基本情况。公元前二世纪,秦始皇(赢政)并吞六国,统一华夏,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他登上皇帝宝座以后,便开始巡行全国各地。他东至泰山、芝罘、峄山、琅邪等地,南至会稽,北至竭石,开历代帝王出巡之先例。
关键词: 德州 乾隆 行宫

内容

公元前二世纪,秦始皇(赢政)并吞六国,统一华夏,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他登上皇帝宝座以后,便开始巡行全国各地。他东至泰山、芝罘、峄山、琅邪等地,南至会稽,北至竭石,开历代帝王出巡之先例。但历代所谓皇帝出巡、次数之多,当以清代乾隆为最。因此,“乾隆爷下江南”的传说,至今仍家喻户晓。德州为鲁北重镇,紧濒京杭运河,为元、、明清三朝自北京南下必经之路。乾隆下江南,德州为最适宜的驻跸之所。
  乾隆二十一年(1756),山东巡抚爱必达①,为了讨好主子的欢心,在德州城南兴建了恩泉行宫。这所行宫,在德州久已消失。德州解放前,仅存恩泉古井一口,是行宫故物。根据历代相传,行宫的所在地,如今还能指出其轮廓,大体是现在的马市街南头,第三百货另售店以东,至人民公园东面的水塘,恩泉井(今马市街南头十字路口附近)以南,至公园西门。这所宫廷建筑,查德州的州、县志书都没有较详细的记载。只在《德县志·纪事》中有简略的记述说:“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行宫,移徙数丈”等语,证明确有这所行宫的存在。
  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在清宫档案中,有《南巡盛典》一书。在该书卷九十六《名胜》编内,有关于乾隆德州行宫的简略序言和行宫详图。兹分述如下:
  一、序言
  “德州行宫,在德州南门外,古广川地,汉儒董仲舒故里在焉。川原旷衍,林木丛茂。前抚臣就其地恭建行殿,皇上南巡,入(山)东省第一程也。丁丑(1757年)而后,屡邀驻跸,叠焕宸章,蕞尔微区,传为胜地矣。”
  二、行宫图
  宫墙一周,呈正方形。大宫门三间,南向,有八字门墙,宫门外有照壁一座。外宫墙以内,共分中、东、西三大部分。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大宫门内有东西配房各一排。二宫门正门三间,东西各有便门。二宫门里,正殿一座为便殿,殿东西有穿廊,院内有东西配房各一排。便殿后院有东西过厅通往东西院。再进垂花门,又有正殿一座为寝殿,东西各有穿廊。寝殿东有一小院落为佛堂。寝殿后院有北房一排为照房,东西也有穿廊。最后紧靠外宫墙,有北房三座,无名称,可能是禁卫官员的驻所。
  东路外宫墙有便门南向,院内有南房一排为朝房,北房一排为膳房。第二进院北房一排为值事房,东面外宫墙有东华门一座。值事房后为第三进院。再进垂花门为第四进院,有北殿一座,东西都有穿廊,最后院有北房一排为照房。
  西路外宫墙有便门南向,院内南房一排为朝房,北房一排为军机房。第二进院为御花园,院内有山石花木,有凉亭一座名四明亭,院西南面又有小亭一座,北大殿一座,左右各有穿廊。最后院北房一排为内值事房,有东西配房。
  据志书记载,乾隆出巡,有九次路经德州(东巡三次南巡六次),有五次是驻跸德州行宫的。德州行宫图所示,全部殿堂房廊,总在百间以上,建筑规模虽不如承德行宫巨大,但行宫的体制,可说是完全具备。这样一处富丽堂皇的庞大建筑群,则所费不赀。
  1756年德州行宫落成,距今不过200余年,这样的宫殿建筑,怎么会消失的如此彻底呢?就是遇到特大自然灾害(如洪水和火灾),后来的《德县志》,怎么没有一字题及呢?这实在是令人不解的一个谜。
  从一些历史资料表明,乾隆德州行宫的突然消失,是乾隆有意拆除的,其根据有以下三点。
  (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二次南巡,驻在新建成的行宫里,他写了两首七律诗,题目是《德州行宫示山东大小吏》,兹选其中一首,诗曰:
  未敢深宫自晏居,省方展义每廑予②。
  按程移帐安犹便,择向开轩费则虚。
  一宿迁他赏何有?万民得所乐宁如。
  由来不说惟成事,此后无须慎戒诸。
  乾隆还在此诗的第七句末,加了一段注语,注语说:“去岁巡抚爱必达于德州建行宫,以备南巡,入东境首程宿顿。将讫工乃入奏,因成事不说,姑仍之,然朕所不取也。”
  以上乾隆的题诗和注语,如果译成白话,则是:“朕自登基以来,不敢在深宫内苑,安享富贵尊荣。所以经常出巡,了解各地方的政治和民情。每次出巡,按照行程,妥善地安排临时驻地,那已经是很方便了。何须沿途修建行宫,这样劳民伤财,则是不必要的浪费。你们修建了行宫,我不过在此住上一宿,即又移帐前行。行宫修的多么华丽,我也没有时间观赏,最主要的是,万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才是最大的乐事。行宫将近完工才入奏皇上,既成事实,不再追究责任,修建行宫,朕是不同意的,以后不要这样做了。”短短的一首诗,几句注语,一方面显示他多么关心人民的疾苦,又宽宏大度,宽恕了大臣的罪责,又把这一劳民伤财的罪行,完全推卸在奴才爱必达的身上。
  (二)山东巡抚爱必达,因违旨修建德州行宫,不但没有受到责罚,反而被提升为湖广总督。后来又因事获罪,谪戍(充军)伊犁,又由幸臣变为罪臣。罪臣给修的行宫,如果永远让它存在下去,这无疑在乾隆脸上,留下一块黑痣。
  (三)据《红楼梦问题研究资料选编》,载有乾隆晚年一段忏悔性的语录,他对大臣们说:“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指嘉庆帝)如南巡而汝不加阻止,必无以对朕。”这段语录,又表明这位乾隆皇帝,多么善于思过悔改,既然出巡被他自己否定了,德州行宫更无存在的必要了。
  从以上三个资料说明,乾隆多次出巡,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他极力文过饰非,假意忏悔,深怕后人骂他为昏君,把他视为隋炀帝(杨广)一流的人物。拆除德州行宫,应该说是他掩盖罪行的必然结果。
  我对德州历史了解甚少,浮浅的看法,不一定符合历史真实。因此,写出这篇资料,作为引玉之砖。希望关心德州历史的同志们,对德州乾隆行宫的有关资料,提供出来,求得彻底解开这一历史之谜。
  附:乾隆德州行宫示意图一张
  1989·9·25

附注

【注】 ①爱必达满洲镶黄旗人,姓钮祜禄氏,遏必隆孙。乾隆间由吏部郎中累官湖广总督。谪戍伊梨。 ②厪古写的勤字。 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十二冠首女子的统称。依警幻曲所演顺序如下: 终身误——薛宝钗;枉凝眉——林黛玉;恨无常——贾元春;分骨肉——贾探春;乐中悲——史湘云;世难容——妙玉;喜冤家——贾迎春;虚花悟——贾惜春;聪明累——王熙凤;留余庆——巧姐;晚韶华——李纨;好事终——秦可卿。 金陵之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这正如警幻仙子所说的那样:“一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比较次之的,便载入“金陵十二钗副册”,如香菱;又次之的,则载入“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如睛雯、袭人等。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苏禄国东王德州后裔简述”、“解放前后德州文化机构记略”、“曲艺杂技艺从行业术语”、“德州市京剧团纪实”、“旧戏班中的习俗和忌讳简述”“记德州市工商业余剧团”“北厂街狮子老会”“敌伪时期德县的话剧活动及《雷雨》排演经过”“一列式高缆拖带法首创于德”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孟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