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式高缆拖带法首创于德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029
颗粒名称: 一列式高缆拖带法首创于德州
分类号: F562
页数: 3
页码: 147-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一列式高缆拖带法首创于德州的基本情况。新中国建立后,内河航运事业飞速发展,船工、船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但是,卫运河上的船舶,还是沿用旧的航行方式,仍然是人工拉纤,凭借风力或顺水徐徐航行。
关键词: 德州 高缆 航运

内容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开通以来,流经德州。这条大运河,是沟通我国南北数省的重要内河航线,建铁路前南北交通大动脉,尤其是明、清两代,更成为皇家的主要漕运航道。然而,多年来其运输方式,向来是沿用水上行船人工拉纤的笨重体力劳动。纤夫们不分冬夏,年复一年,挣扎在坎坷崎岖的纤道上。俗话说:“一把纤,顶一万,不是流血就流汗”。
  新中国建立后,内河航运事业飞速发展,船工、船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但是,卫运河上的船舶,还是沿用旧的航行方式,仍然是人工拉纤,凭借风力或顺水徐徐航行。这不但运输效率低,而且占用着大批劳动力,如一只载重100吨的木帆船,满载上航时,就得需要14名纤工拉船。这种落后方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1951年春,华北内河航运管理局,从天津海河汽船总站调来机轮两艘,采用苏联的“轮木结合一列式拖带法”,首先在德州至临清的河段里试航。其操作是把机轮和木船用两条棕缆绳将木船交叉连在一起用机轮拖带,人们称它为“低缆拖带法”。此法虽说能一次拖多只木船,比人工拉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但是,它并不适应卫运河航道的特点。卫运河段的航道浅多,弯多,曲率半径又小,交叉系缆将木船自身束缚太紧,这就相对地限制了木船自身的灵活性,增加了上航的阻力。在拖队航行中,遇到过弯上嘴时,容易发生前后船互相碰撞,不能保证快速安全航行,因此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革新课题。
  1956年冬修、冬训期间,德州航运办事处党委,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内河水运形势,放手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大搞航行技术革新。船民邓国治和邓士贤二人,根据他们多年的航行经验,提出了“一列式高缆拖带法”的一整套革新方案,并制做了简单模型。其方法是把木船上原来的桅杆从离船面两公尺高处去掉,改为拖桩,再把拖桩顶端开一槽口,称“活口”,然后把拖缆卡在活口上,并与拖轮和驳船前后相连。两船的连接处,采用了“自动脱钩”挂缆的新方法(如示意图)。这样拖带航行时,可使每个被拖驳船有更大的灵活性。如前船发生搁浅,后船可自动摘缆避开。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终于在1957年6月试航成功。从而,克服了“低缆拖带”在船只搁浅时容易互相碰撞等缺点。这是一套适合卫运河航道特点的轮、木结合拖带航行新技术—“一列式高缆拖带法”。采用这一新的航行拖带法,较前者有很大优越性,即是:(1)能自动脱钩保证航行安全;(2)各船行驶自如,减少阻力,提高了航速,加快了船舶周转利用率;(3)装备简单操作便利,节省人力和物力。
  “一列式高缆拖带法”在德州试航成功后,很快在全河系得到全面推广。1958年,从天津到新乡,各航运部门都采用了这一新的拖带法。一艘不足百马力的小拖轮,可以拖带载重一百吨的木驳船五艘满载上航。长龙似的拖队,行驶在弯曲的河道里,不但行动自如,而且安全稳妥。过去那种“人工拉纤,流血流汗”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1987·10·13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苏禄国东王德州后裔简述”、“解放前后德州文化机构记略”、“曲艺杂技艺从行业术语”、“德州市京剧团纪实”、“旧戏班中的习俗和忌讳简述”“记德州市工商业余剧团”“北厂街狮子老会”“敌伪时期德县的话剧活动及《雷雨》排演经过”“一列式高缆拖带法首创于德”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宝田
责任者
吴昆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