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京剧团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016
颗粒名称: 德州市京剧团纪实
并列题名: 祁维华
分类号: I206.7
页数: 9
页码: 51-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市京剧团纪实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国民党统治时期、日伪统治时期 。
关键词: 德州 京剧团 纪实

内容

解放前梨园艺人倍受欺凌
  解放前德州的梨园行当,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一是日伪侵占时期。
  一、国民党统治时期
  在旧社会,德州梨园行当的命运,与其他大、中、小城市的同行相比,同样是饱受欺凌侮辱,过着朝不保夕、饥寒交迫的生活,毫无社会地位,被称做“下九流”。当时,兵痞、恶棍、流氓白看戏,还时常起哄,闹事,三天两头砸园子,因此搅得不能演出。
  二、日伪统治时期
  日军占领德州后,日伪军政头目,对女演员任意召去以打牌陪酒为名,而进行人身侮辱和精神摧残。如:女老生演员金桂茹曾被日本翻译陈永惠强行霸占为小老婆,迫使其不得不脱离舞台生活。旧班主和戏院经理狼狈为奸,对艺人施行“打厘”、“抹份”等手段的经济剥削,并设赌场、吸毒品等手段把艺人引向歧途,如:当时有个别名叫“狗头金”的姜某,由于受社会不良影响而染上吸毒恶习。后来,丧失演出能力无法生活,结果落个冻饿而死、陈尸街头。再如号称“敢干”的崔某,由于落入赌场所设圈套而输净、当光,最后竟以己妻为赌注把老婆输给别人,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由此可见旧中国戏曲艺人悲惨命运的缩影。
  解放后戏曲艺人获得了新生艰苦创业道路坎坷由困难到鼎盛
  一、解放初期的德州市群众剧团
  1946年德州解放后,戏曲艺人获得新生。最初军管会的李明扬同志负责召集德州新老艺人(包括京剧业余爱好者、票友,我就是被召集者之一)组织起来,称:“德州市群众剧团”,民主推选梅月楼担任团长。因为没有主演,只好编排连台本戏来应付演出。48本《金鞭记》就是这个时期演出的主要剧目。
  二、解放战争期间的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大众京剧团
  1947年,德州市政府派赵扬和赵慕菲夫妻二人来剧团,分别担任团长和协理员职务,重点是推广新剧目。那时曾先后排演了《闯王进京》、《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新编历史剧和《兄妹开荒》、《小姑贤》等秧歌剧。当时剧团很少营业演出,大部分时间参加支前、拥军慰问活动。在近三年的时间内,曾先后为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华东野战军后方总留守处进行慰问服务。剧团名称也先后改为“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大众京剧团”和“华东野战军后方总留守处大众京剧团”。在这期间剧团演员同部队战士一样,享受供给制待遇。当时正处在解放战争时期,剧团经常在解放区边沿地带活动,环境相当恶劣,夜晚行军,白天宿营,空中常有敌机盘旋和轰炸,地面务须严防敌人偷袭。到达目的地之后,马上搭台化妆演出,结束后立即拆台,服装道具也由演员们自己装运,肩挑、人扛返回驻地。在一次赴渤海二军分区慰问的行军途中,剧团车队行至陵县城东约十里处,突然从东南方向飞来敌机两架,对准剧团车队进行俯冲扫射。演员们急忙从车上跳下来,迅速到路边沟内躲避,敌机去后,经检查幸好无一伤亡。
  1948年春,华东野战军在濮阳召开全军高级干部会议,由陈毅司令员主持,朱德总司令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进行了晚会演出。演出刚结束约半小时,国民党的重型轰炸机向会场上空飞来,轮番轰炸,幸好剧团全体人员听到防空警报声后,立即进入防空洞躲避,但没有造成人身伤亡。待敌机去后,演员们才各自返回驻地休息。次日战报传来,我军连夜突破敌人黄河防线,一举歼灭盘据在黄河南岸号称“小五虎”的敌王牌军新编第五旅。我军过河后,继续南进。后来在××年×月,剧团又交回地方管理,改名为“德州市大众京剧团”。
  三、建国后之德州市群艺京剧团
  1948年运河决口,洪水围困德州城,剧团停演参加抗洪。当时部分主演脱离了剧团,为了不使剧团解体,以梅月楼和我为主找到当时的中共德州市委书记刘子光同志,在他的支持下,由市文化馆馆长宋书铭同志协助,把剧团又扶持起来,改名为“德州市群艺京剧团”。剧团成立后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举行了庆祝演出。1952年为抗美援朝义演捐献2000万元(旧币),并赶排了寓言剧《鸠占鹊巢》配合宣传。
  在配合城乡物资交流会的演出中,一次在临邑县李仙台村演出时,因连降大雨造成舞台倒塌,把整个后台砸在下面,当场砸伤四人,经抢救二人脱险,二人未能得救,大部服装道具被砸毁坏。在当地党委领导下,由当时市文化馆馆长张梦森同志亲自参加,均作了妥善处理,并很快恢复了演出。为了祝贺德州人民剧场落成开幕,曾邀请著名红净须生赵松樵、白玉昆,著名旦角杨玉娟、白晶珠,著名武生孙振霖、曹艺铸等来德合作演出。剧团因缺少自己的主演,日常演出完全依靠邀请外地演员。先后曾邀请过女旦角孔婉华、李凌云、郑瑶卿、王淑卿、新砚芳、高吟秋、陈英秋、齐兰秋,齐慧秋、蔡英芹等,男旦角张维卿、张菊雯等,女老生魏少宸、孟俊宸、姜蕴卿、佟绍音等,男老生朋菊庵、郭世恩、翟菊峰等,老旦马韵甫、王幼亭和花脸毛菊荪、李盛元等。
  剧团性质是民办公助,业务方面由市文化馆领导。民主制定了剧团第一个章程,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继后,着手进行戏剧改革,先后编排了《解放济南城》、《女鬼》、《一贯害人道》等时装文明戏,为德州市京剧表演现代剧作了初步的开端和尝试。可惜没有坚持下来,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在全国民间职业剧团登记之前,德州专区曾于1954年以德州市群艺京剧团进行试点。在当时德州专署文教科金绍华科长亲自领导,省文化局杨晓野同志帮助指导下,抽调各县文化科、馆人员组成工作组。我市由文化科科员崔新源同志参加,对剧团的固定人员,固定剧目,固定资产进行了登记,确定了经济体制等。当时确定孟俊宸、吕妙岚、张孝林、蔡英芹等为本团主要演员。
  (一)加强组织建设壮大演出阵容丰富上演节目提高演出水平
  1956年,经山东省文化局批准,为国营德州市京剧团。为此省文化局艺术处李琳同志撰稿,《大众日报》于5月19日刊登予以报道。剧团转国营后建立了党支部,由分红制改为工资制,成立了文艺工会,演员享受劳保福利待遇。继而调整了文艺队伍,加强了组织建设。一批较有前途的主要演员,成为剧团的固定演员。计有旦角张丽君、吕妙岚、亚吟兰、蔡英芹等,老生孟俊宸、刘洪英等,武生裴少春、张少楼等,花脸杨金泉和小生张孝林等。从而充实了人员力量,壮大了演出阵容,丰富了上演剧目。在此之后,又经受了一次洪水考验。当时剧团在馆陶县演出,因卫运河三处决口洪水成灾,包围了剧场。场内进水淹没了舞台和观众席,我们只好把服装道具搬到楼上,人员也随之撤离。为了参加当地抗洪斗争,剧团组成抢险队和救护队,泅水出去抢修堤防及抢救百货、煤建等部门的物资和人员。最后在当地防汛指挥部的关怀、支持下,剧团全部安全撤离险区。之后,馆陶县百货、煤建等部门派人来德州向剧团赠送锦旗,以表示感谢。
  (二)移植改编剧本剧团转战数省所到之处备受欢迎
  为了进大、中城市演出,1957年剧团领导让我编排了适合本团演出条件的连台本戏《十二寡妇征南》,同时还选择了一批优秀地方戏剧本进行移植改编,计有历史剧《玉面狼心》、《想思树》,近代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现代剧《地道战》等。剧团先后曾去济南、青岛、烟台、大连、沈阳、哈尔滨、天津、北京、保定、石家庄、太原等地演出,颇受当地观众好评。1958年大炼钢铁期间,剧团正在青岛演出,在青岛市委统一领导下,昼夜巡回慰问演出在各个钢铁工地上,足迹走遍全青岛市。在评奖表彰大会上,青岛市委给剧团记集体一等功,演员分别记个人一、二、三等功。在大跃进剧目创作会演时,我创作的《今日台湾》参加了聊城地区文艺会演,被评为优秀剧目。
  1960年为纪念义和团运动60周年,由我编排的《德州烽火》,仅在沈阳的一个剧场就连续演出17场次,很受观众欢迎。
  (三)苦战数年人物俱全鼎盛时期名不虚传
  自1960年至1962年,共购置服装道具花费十万余元,从此剧团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当时可说是要人有人,要戏有戏,要物有物,堪称剧团的鼎盛时期。所以当时外界评价剧团是“砸不垮”、“冲不倒”、“铜帮铁底”的德州市京剧团。1963年,按中央文化部党组,文党光字第63号文指示精神,经山东省文化局确定,剧团性质由国营改为集体。
  (四)十年浩劫受尽摧残人才流失物资损减演出水平停滞不前
  十年浩劫中文艺界是重灾区,德州市京剧团也不例外,烧服装、砸道具,减“冗员”、学“样板”等,阵阵“台风”刮得剧团东摇西晃,造成人才流失,物资损减,演出水平停滞不前,传统艺术濒临失传。
  (五)强劲东风救活了剧团传统剧目再度上演
  “四人帮”倒台后,剧团重现生机,首先搞了基建投资,修建了办公、宿舍楼和剧团家属院,投资三十余万元,解决了剧团有史以来“家在德州实无家”的困难。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各项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剧团又开始恢复了部分传统剧的演出。由于在十年浩劫中,全国亿万人民只能看到八出所谓的样板戏,一旦有了传统剧目上演,确实出现了一时的兴旺。观众抢购戏票,场场座无虚席,剧团的营业收入相当可观。
  (六)面对影视歌舞挑战京剧濒临危境
  当时个别剧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总想尽快的把剧目搬上舞台,对上演剧目不经严格排练就匆忙推出,因而在演出当中,经常发生演员、乐队伴奏不协调,同台演员配合不严紧,唱腔走板跑调,武打刀枪乱掉,表演缺乏感情,甚至粗制滥造,大大降低了演出质量。特别在影视屏幕的冲击下,流行歌舞的挑战和观众对艺术追求的转移,导致京剧艺术濒临绝望的危境。
  1990·4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苏禄国东王德州后裔简述”、“解放前后德州文化机构记略”、“曲艺杂技艺从行业术语”、“德州市京剧团纪实”、“旧戏班中的习俗和忌讳简述”“记德州市工商业余剧团”“北厂街狮子老会”“敌伪时期德县的话剧活动及《雷雨》排演经过”“一列式高缆拖带法首创于德”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待茂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