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988
颗粒名称: 地方传说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38
页码: 359-3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市地方传说等发展历史情况。
关键词: 德州市 地方传说

内容

牧羊卷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齐河县晏城镇朱家楼有户员外人家。大员外的夫人郑氏年过花甲,为人正直,乐善好施。膝下一子名叫朱春登,朱春登亦心地善良,待人诚实,娶妻赵锦堂,美貌出众,贤德温顺;二员外的夫人宋氏,尖酸苛薄,贪得无厌,膝下也有一子名叫朱春科,朱春科却性情豪爽,处事公道。两个老员外相继去世后,家务就由春登执掌,春科凡事尽量帮助哥哥,一家相处还好,一直没有分家。
  这日,官府奉旨招兵去平定西施国黄龙之乱,春登、春科兄弟俩都在名册之上。一家人连夜安排家务。春登提议由婶子当家,春科虽然反对,但见母亲毫无谦让之意,只得作罢。兄弟俩急急打点行李、盘缠,离家上路。
  送走春登、春科,宋氏与房中思谋如何趁此机会独吞全部家产。正巧,她娘家侄儿宋成因赌博输了本钱来借钱。姑侄二人定下毒计:宋成抄近路前去截杀春登,事成之后,宋氏付给宋成白银三百两。
  再说春登、春科贪赶路程,第二天暮色中行至一片密松林边,突然从林中窜出一个蒙面人,挥刀向春登砍来,春登慌乱中将手中包裹向歹徒砸去。恰其时,从歹徒窜来的松林里传来一阵猎枪声,歹徒顾不得杀人,抢走了春登的行李怆惶而逃。兄弟二人只好到前面村庄投宿安歇。
  宋成回到家里,弄些鸡血涂在刀刃上,向宋氏谎称:朱春登已杀死,把尸体坠上石头仍进河里,春科被吓跑,一人从军去了。宋氏信以为真,被宋成骗去白银三百两。
  当天,宋氏传令辞掉羊倌,叫郑氏婆媳搬到祖茔旁边的羊圈里,白天放牧,黑夜看守,不得少了一只羊。就这样,婆媳二人忍气吞声,天天牧羊,吃野菜、草根度日。锦堂几次欲找婶子辩理,都被婆婆劝住。不觉一晃两年,还是没有春登音信。
  这日宋氏拿着春登的行李来到羊圈,说:“捎了信来了,春登死了!东西也捎回来了。”说着把行李扔在郑氏面前。
  婆媳听了如雷轰顶,昏了过去,醒过来后,抱头痛哭。宋氏板着脸说:“人都死了,哭管什么事!常言说未嫁从父,既嫁从夫,春登死了,得听我儿朱春科的。这不,春科捎了信来,不忍看他嫂子守寡,令锦堂改嫁宋成。春登媳妇到家梳洗打扮一下,明天就可过门。要是不依,就离开朱家。”郑氏闻听此言气得只打哆嗦,眼睁睁看着宋氏走了。再看儿媳妇,痴呆呆抱着春登的行李,盯着坟前的双槐树象死人一般。郑氏赶紧含悲忍痛劝说媳妇,并在地上刨了个坑,给春登造了个衣冠冢。郑氏看着锦堂那痛不欲生的样子,说:“媳妇啊,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把心一横随春登去了,我一个人可怎么活啊!这不是你婶子一句话就把咱娘俩逼死了吗?我不相信春登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咱上西施国去找春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假若春登真死了,我也不活了。”娘儿俩拜别祖茔,相互挽扶着向西走去,开始了要饭讨食的流浪生活。孝顺的赵锦堂,尽心照顾着婆母,向西走了不知多远,眼看婆婆一天天衰弱,只得找个破庙住了下来,苦度了十几年。
  春登和春科,在十几年的戎马生涯中造就得文武兼优,都成了主帅左右的猛将,协助主帅平息了黄龙之乱。皇帝赐御宴庆功,封朱春登为平西侯,其母郑氏为诰命夫人,朱春科为忠义大夫。并降旨兄弟二人衣锦还乡,祭祖耀宗。
  朱春登兄弟二人荣归的消息传来,吓坏了宋成,他唯恐当年截杀一事败露,上吊自尽了。
  春登到家,没见到母亲和妻子,询问婶母,宋氏谎称:“你走后,你母亲思念成疾,半年后就死了。一年后,外边传言你已阵亡,你妻也不辞而别不知去向了。”春登听了,心如刀绞。呆了一会儿,拿出御赐的诰命衣冠递给婶母,说:“我老娘无此福份受用,婶母穿戴起来吧。”宋氏假意推辞了一番,便领受了。
  春登命人在祖茔中搭起草房,他住在那里为父母守墓;靠大道高搭度棚,舍衣放饭三个月,救济穷人,以赎不孝之罪,春科即带众人等四处寻访嫂子的下落。
  郑氏婆媳在讨饭路上听说家乡一带有人舍衣放饭,便乞讨而回。这天,赵锦堂半扶半背着婆婆到了放饭的席棚前。婆婆连累带饿躺在地上,锦堂也疲惫不堪,低头前去讨要。管事的传话说:“早饭已过,午饭不到,一边去等。”锦堂哀告:“老爷,行个好吧,我有80岁的老母,饿得眼里冒花,有什么残羹剩饭就给人一碗半碗吧。”管事的进去端一碗剩饭出来说:“算你走运,侯爷连日来思念老母吃不下饭,这不,早饭又剩下了,端去给你老母用吧。要小心,别打碎了侯爷的白玉碗。”这时,锦堂抬头看见双槐树,认定已来到了朱家茔地,告诉了婆婆。郑氏抬头细看,也认出来了,立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两手颤抖,饭碗落地打个粉碎,婆媳抱头痛哭起来。
  管事的人见两个逢头垢面、破衣滥衫的妇道人家打碎了侯爷的白玉碗,大发雷庭。正在席棚内闷坐的朱春登听见外边吵嚷,问清情由,心中一动,叫她婆媳一个进去回话。锦堂低头进棚,跪在侯爷案前,细述婆婆年老体弱又见双槐树而手抖,失手碎碗经过。春登要她抬起头来,四目对视,彼此一愣,春登问了锦堂的家乡居处和姓名,又验了锦堂手掌上的朱砂红痣,夫妻在席棚内相认。速请老母进棚,春登叩门请罪。于是,三人痛哭流涕的各诉了别后之情。
  朱春登派人将宋氏传入棚内询问,宋氏仍以原辞抵赖。春登指着母亲、妻子对宋氏说:“你看她们是谁?”宋氏见了郑氏大惊失色,但仍妄想抵赖,连喊打“鬼”,并跪地发誓:“老天在上,我宋氏在下,我要有害她婆媳之心,立即叫龙抓去!……”话还没说完,天气突变,浓云滚滚,雷声大作,下起雨来。宋氏被雷电击死。
  这个故事,先是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被编写成剧本,搬上京剧舞台。现在又搬上电视屏幕。初叫《席棚会妻》,后改《双槐树》,最后定名《牧羊卷》。几百年来,该戏一直盛演不衰。民间有“待要看,牧羊卷”之说。
  (齐河县政协文史委)
  刘秀与武城地名
  韩风声
  武城县新县城东南方处有一村落,名唤马粮庄。《重修恩县志》记载,它早年不唤马粮庄而唤马无蹄,也唤妈妈地。武城至清河县东北西南一线的六七十里的路上,还有饮马庄,见马庄、马言庄、御马园五个有马字的村,村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悠久的历史传说故事。
  武城一带在西汉时期隶属河北清河郡,据《资治通鉴》、《后汉书》及地方志记载:汉更始元年至二年(公元23—24年)大司马刘秀为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用兵至清河郡。
  西汉王莽未期,山东河北一带连年灾荒,各地农民揭竿而起,天下大乱。皇族后裔的(汉高祖刘帮的第九代孙)农民刘秀和河南南阳做粮食生意朋友们也聚众起事,组织农民起义军。打败王莽后,起义军推刘秀的堂兄刘玄为皇帝(23年为更始元年)刘秀为大司马又临时兼任司隶校尉(纠察京师百官及各郡的官职,相当于刺史)刘玄派刘秀到河北一带代表皇帝宣示朝廷旨意。要那里的郡国遵守朝廷诏命。刘秀来到河北一带。每到一处,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取,平反冤狱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吏名称,官民欢喜。
  有时历史事件会以滑稽剧的形式出现。当刘秀来到赵国邯郸时竟然发现,有个叫王郎的卖卜人自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已称帝。自说他母亲是汉成帝的一个歌女,怀孕生了他。
  又说成帝皇后赵飞燕想害死他,满过赵皇后,用别人的儿子顶替他才活下来,说得娓娓动听。如果真如此,按当时一般人的观念,他不仅有资格继承汉皇位,而且是天命当然的。于是在赵魏一带地方势力的拥载下,这个自称刘子舆的卜人王郎当上了皇帝,定都邯郸。他派人遍告各州郡。结果自赵国以北、辽东以西都望风响应。使刘秀在河北一带的活动成果化为乌有,他失去了刘氏朝廷全权代表的威望。处于走投无路,自身难保的境地。王郎高价悬赏捉拿刘秀,广贴文告。刘秀只能东躲西藏。一天被追兵追赶,沿黄河古道,从清河逃到武城一带。人饥马乏来到一水塘边,马饮足水后又跑了几十里路。来到一有沙土的村庄附近,马过后蹄印即被沙掩埋,难以行走。刘秀连饿带乏精疲力尽摔下马昏迷过去。村中一位好心的老太太将他救起照顾他,给他水喝。他醒来再找坐骑,已无影踪。刘秀派随从人员四处寻找。周围尽是沙土,连马蹄印也找不到。后来,随从人员在一个村子里听到了马叫声,急奔过去。村中百姓对刘秀的随从讲他们见一匹马跑进村来,浑身汗水淋漓,累得快跑不动了,几个人围上来想抓住它,马一声长嘶,鬃毛竖立,腾空跃起,从人们头顶上窜过,扬蹄跑出村外。人们顺马蹄印急追,沿途打听,一个村的人说见马向东北方向跑去。人们终于在东北方向一个村里找到了。把坐骑交还刘秀。刘秀又向河北深县、晋县一带逃去。后来,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带大兵进军邯郸,连战连捷。王郎请降,仍称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并要求封给一个食邑万户侯,刘秀说:“能够保全性命也就可以了。”王郎的属官打开邯郸城门向刘秀投降,王郎乘夜逃跑,被刘秀的兵将追杀。后刘秀坐了东汉皇帝。没忘他这段被追杀逃到武城得救的历史,到马无蹄村寻找救命的老太太为谢救命之恩。一路上把饮过战马的村封为饮马庄,摔下马的村封为马无蹄。听见马叫的村封为马言庄,找到马的村封为御马园。在马无蹄村让人骑马在田野里跑一圈,圈内土地全部归老太太所有,免缴皇粮国税。又把马无蹄改为妈妈地。到了清朝中期,该村马延俊、马延杰两兄弟同科中了贡生。恩县知县前来祝贺,言“妈妈地”三字有欠庄重,说“有马必有粮”,便将妈妈地改为“马粮庄”。至今,仍有许多人称妈妈地。除马无蹄的名字改为了粮庄外,其他的饮马庄,见马庄、马言庄、御马园的村名仍沿用至今。
  孝兰村的来历
  韩风声
  在原武城县(今老城镇)西北,卫运河西边有一个村庄叫孝兰村。明代该村不唤“孝兰”,而名唤“寨门庄”。说起该村,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传说。
  明代时,武城县疆域横跨卫运河两岸,东西八九十华里,南北百余里。寨门庄位于武城县腹地。
  燕王朱棣的“靖雄”之师攻克应天府(即南京)时,皇宫突然地起火,小皇帝朱允汶失踪,成为千古之迷。皇室的这场叔侄间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结束。朱棣称帝、即明成祖,年号永乐。然后燕王又率师沿运河两岸杀回北平(北京)。靖难兵如狼似虎残酷至极,一路所经之处杀得片甲不留,黎民百姓残遭杀戮。
  “靖难”兵杀到武城县寨门庄时,村里正有人丧母。七日头上正待发丧,忽然传来消息:燕王的官兵就要进村了!听到这惊人之讯,村里顿时鼎沸起来,人们惊慌失措,一片嘈杂。在此帮助料理丧事的人们吓得就要逃命,那些血缘关系较近的人纷纷埋怨孝子,说在这兵荒马乱年月,死个人停灵三天也就行了,偏要停灵七天,结果赶上了官兵进村杀人。灵棚下的孝子们吓得六神无主,面向着丧礼主持人,纷纷跪在他跟前,求他作主。
  丧礼主持人是村中很有声望的长者,见此情景,壮起胆子说:“生死由命,现在跑也来不及了,听我的,各复各位,照常发丧!”本来慌乱的人们见他镇定自若稳如泰山,也安定下来。他指挥若定,法度井然进退有序,一切很快恢复正常,只见丧主门外丧幡高扬,吹鼓手们分列两厢,远近族人依次祭拜,鼓乐声声奏鸣迎客,灵棚下,孝子们哭声震天。
  起灵时刻到了,棺木上了丧舆。喊号起灵,孝子亲朋嚎啕大哭,披麻戴孝的人群犹如一道白河,庄严地向村外墓地缓缓流泄而去。
  这时,燕王的官兵已来到村边,个个杀气腾腾如狼似虎。但看到如此庄严的送殡队伍,孝子们个个大放悲声,官兵们竟犹豫了,动了恻隐之心,没有一人前去干扰,更不忍心进村烧杀抢掠。旋即,一位龙颌虎须八面威风的人,被官兵簇拥着策马来到跟前,原来此人便是燕王朱棣,他正要追问官兵们为什么心慈手软,一个率队的大臣叩头进谏道:禀报王爷,古来丧礼最重,天子以孝治国,以臣之见。此村守孝之人甚众,万万不可毁也。话音刚落,那边随风飘来阵阵哭声,军前师旗忽地倒向一边。燕王见此情景,不禁暗自思量,我堂堂十万大军的雄风竟被孝风把帅旗吹倒,可见是天意令我保留此村,如违天命,惟恐进军不利。想到此,不禁微微颌首,然后挥鞭道:“此村以守孝当重,由孝子拦路,乃天意,天命不可违,绕道而行!”官兵们遂绕村而去。
  战乱中,村庄保住了,村民得救了。是寨门庄的孝子之心感动了燕王官兵,才使该庄免遭洗劫,可谓侥幸。于是人们将“寨门庄”更名为“孝子拦村”,后简称“孝兰”。沿用至今。光阴荏苒,该村人口增加,又分为前后孝兰。现前孝兰500余人,后孝兰400余人,共近1000人。1964年区划孝兰划离武城县,归属河北故城县管辖。但该村“孝子拦路”免遭燕王洗劫的故事,在武城仍人人知晓。
  龙潭、龙王庙和龙潭村
  刘俊良
  龙潭,宁津县的一个村,位于县城西北12公里处。清光绪二十六年四月的《宁津县志》载:“在县西北三十里,水深莫测,苦寒不冻,相传有龙窟故名。土人建龙王庙于岸,早潦祈祷之。”1992年6月版《宁津县志》载:“其址在今漳卫新河南岸,龙窟已湮,庙亦早废,遗迹犹存。村中张姓系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自山东潍县迁来定居,以龙潭命村名至今。
  余有幸曾任1992年版《宁津县志》的编委、副主任之职,故对宁津县《主要地名考》有所了解。宁津县新旧县志之记载,是对“龙潭、龙王庙和龙潭村”渊源的《三国志》似的记述,另外,当地人民对此还有一些美好动人的神话传说,每当谈起这些,他们总是津津乐道……
  相传在老年间,东海龙王庆寿。这天,水晶宫大摆宴席。异果珍肴满龙案,尤其那蟠桃,个个酡颜醉脸,谁看了都嘴馋。守卫殿门的虾将,两眼凝视着蟠桃,心想,吃了蟠桃会长生不老,与天地齐寿,何不趁机偷吃几个。于是,他悄悄溜进殿内,抓起全盘里的蟠桃,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第二个蟠桃还没吃到一半,传来蟹将的喊声:“龙王驾到!”
  听到“龙王驾到”的喊声,虾将赶紧把吃剩的那块蟠桃藏在衣袖内,慌忙溜回殿门口。
  龙王来到龙案前坐定,发现全盘里少了两个蟠桃。原来,龙王庆寿的蟠桃每次有七盘,每盘七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此乃定例。因蟠桃关系到寿命,所以是龙王最重视的寿品。
  龙王怒视着分列两旁的龟、鳖、鼋、鱼、虾、鳌、蟹,喝道:“谁来过龙宴大厅?”
  下边鸦雀无声。
  “谁来过?快快讲来!”龙王锋利的目光,逼视着那个守殿门的虾将,怒斥一声,拍案站起。
  做贼心虚。那虾将在龙王的目光威逼下,身子不由自主地筛起糠来,吃剩的那块蟠桃象似有意做对,“啪”的一声,从衣袖里滚落到地上。
  “大胆!”龙王气得红胡须翘了起来,喝道:“竟敢偷吃本王寿桃!”
  “搅了龙王爷的寿辰,该当何罪?”龙母气愤地质问。
  “打入水牢,后当处死!”龙王厉声下令。
  后来,经过一个蟹将说情,龙王赦免了虾将的死罪,将其点化成一只蚂蟆。随即颁旨,命小白龙带着水卒护卫,把虾将发配到远离东海的一个村旁的池塘里。塘内水浅而浑,怕其有不轨行为,小白龙口吐清水,再用嘴一吹,那池塘便成了“水深莫测,苦寒不冻”的“龙窟”。随后,命两个蟹兵注意看守,并嘱咐道:“池塘虽点化成‘龙潭’,但蚂蟆虾可能贼心不死,要严加看管。”
  蚂蟆虾被发配到“龙潭”后,不但不改贼心,反而憎恨起龙王来,决心修炼成精,寻机报复。
  蚂蟆虾修炼的方法是吸食人畜血液。从此,每到夜深人静,趁两个看管的蟹兵熟睡时,蚂蟆虾便爬进周围的百姓家中吸食人畜之血。久而久之,这里人死不知因,畜亡不知故。
  一天,小白龙播云布雨路过龙潭,看到蚂蟆虾长得粗壮,精神振作,觉得蹊跷,回宫向父王禀告。龙王掐指一算,知道了原因,大为恼怒,告诉儿子,这是蚂蟆虾吸食了人畜之血。“七七”四十九年后,伤害“七七”四千九百条人命或牲畜,就会变成蚂蟆精。那时,蚂蟆精力大无穷,神通广大,难以对付。
  小白龙说:“我把池塘点化成了龙潭,深而无底,水清晶莹,并将池塘边的那个村命名龙潭村,以为好记便找。”
  “好。”龙王对小白龙说,“你带几个水卒,速到龙潭周围村查询。”小白龙回头禀报,龙潭附近百里之内,人畜尸骨遍地,此剩百姓无几。
  龙王听了回报,深感内疚。他一面派小白龙带三个弟弟押送蚂蟆虾到边远的湖南(传说南方水乡多蚂蟆由此而来,此乃另一个神话故事,此不赘言),一面亲自带领水族来龙潭帮助这里的百姓耕田种地,以弥补自己的过失。从此,每年阴历二月二,龙王君臣都来此耕种十日,龙母则亲自带人送饭到田间。据说,宁津人民春种、秋收季节,男人耕种在田间,女人送饭到田头的习俗,由此而来。
  在龙王深入龙潭村帮耕种的第三个年头,潍县——现在的潍坊市有个叫张明善的人经过这里,看到此地人烟稀少,但水源充裕水质好,土地肥沃,庄稼油绿,回去便和当地人学说。后来,在他的带领下,迁来不少人。龙王看到后大喜,用手一指,龙潭旁便出现了一条河,原名鬲津河,后改名减河,现名漳卫新河。接着,龙王用手向河两边一点,两堤之间出现了一座桥,名普济桥,意即“普济”众生,便于老百姓来往河两边,耕种良田。从那时起,潭水泉涌不断,河水长流不息,庄稼旱涝保收,五谷丰登六畜旺,人民安居乐业。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附马都尉王大礼的孙子王府君,“终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二月六日“临津县(今宁津县)之私第”,其三个儿子于三月五日将王府君之灵柩迁葬在龙潭池塘近处,今龙潭村西漳卫新河东大堤下。王氏兄弟何以看中“龙潭”作阴宅呢?原来,一千多年前,这里潭水甘冽,河水清澈;塘边、河岸,树木郁郁葱葱;河塘水波荡漾,鱼游水面嬉戏,是一个美景如画的好地方。对此,有1987年5月22日出土于龙潭村的《王府君墓志铭》为证。
  花开两朵,另表一枝。再说小白龙和他的三个弟弟,在押送蚂蟆虾的途中,有两条小龙没提防,被蚂蟆虾咬伤了尾巴,成了秃尾龙。多亏四弟火龙机灵,口吐火焰,烧得蚂蟆虾缩回恶口,小白龙才没受伤。龙潭周围的百姓听到这一消息后,为了纪念龙王和他们四个儿子的功德,在龙潭村北,鬲津河南岸,修了座龙王庙,庙堂正中是龙王,两旁是他们四个儿子——小白龙、两个秃尾龙和小火龙。另外,还有十八罗汉列两厢,哼哈二将守庙门,脚下踏着害人的蚂蟆。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时节,方圆百里的百姓,纷纷到庙堂烧香、叩头,祈祷龙王保佑,企盼风调雨顺。清光绪年间,那座小龙王庙改建成大庙院,香火兴盛一时。
  龙王、龙王庙和龙潭村的渊源、传说,广为传颂,流传至今,表达了人民的美好心愿。现在,龙王庙没有了,但每年阴历二月初二,来这里赶庙会的人不少。不过,原先是烧香、叩头、行好;当今成了城乡物资交流会,有买有卖,活跃了市场,满足了人民的生活、生产需要。
  宁津西北部,龙潭村四周,方圆百里内,至今流传着一首民谣:
  二月二,龙抬头,
  龙王耕地臣牵牛;
  龙母娘娘来送饭,
  五谷丰登太平秋。
  青龙桥的传说
  德州旧城长乐门外,有一座不大的石桥,名青龙桥。相传,长乐门外原是一片洼地,往东1.5公里,有一道绵亘数十里的大堤,名陈公堤。堤内传说是钩盘河故道,除特大水患时,这里常年干涸,河里无水,形成了风道,故长乐门外俗称为黑风口。有一年,狂风骤起,黄沙滚滚,遮天蔽日,对面不能见人。大风过后,长乐门外推起了一条象青龙背一样的大土岭。土岭南不远处积起了一个长10余米、宽5米、高约3米的大土台,石桥就建在青龙背与土台之间,因此,取名青龙桥。那大土台相传是黄三泰镖打窦尔墩的地方。如今,青龙桥原址已辟新街,此街便名青龙街。
  (德文)
  打囤的传说
  德州旧俗,农历正月二十五日要打囤,即用草木灰在场院中撤几个圆圈,圈边撒上梯形,圈内放上几粒五谷杂粮,此谓粮囤,在室内撒个圆圈,放上几枚铜钱,是谓钱囤。为此,德州民间有这样的传说。
  很多年前,德州城东曹村有个赵姓大户人家,家大业大,骡马成群,年年收的粮食吃用不尽。赵员外年过半百始得一子,二老喜之不尽,视若掌上明珠,雇下奶娘、老妈子伺候他吃喝。为祝福他,还给他起个富贵名,唤作满囤。满囤从小天真活泼,惹人喜爱,稍大又长得五官端正,面带福相。邻里人们都夸满囤是个命大福广、大富大贵之人。满囤从小爱吃水饺,吃时只吃水饺的肚,不吃水饺的边。父母不仅不加责怪,还认为这是贵人的秉性,任他浪费。只有做饭的老妈子看着用白面做成的饺子皮被扔掉,觉得实在可惜,便一点点地拣起来,洗净、晒干妥加保存。日子一久,竟积了满满一囤。
  满囤十八岁那年父母双亡。他从小娇生惯养,只知吃喝玩乐,不会当家理财,不几年,田产荡尽,家道衰落了。有一年,先旱后涝,颗粒不收,村民不少人饿得背井离乡逃荒去了。养尊处优、不懂生计的赵满囤也饿得奄奄一息。到了正月二十五日,眼看着赵满囤即将毙命,好心的老妈子用满囤当年扔掉的饺子边供他食用,救了他的性命。这使赵满囤大受感动,他幅然悔悟,痛改前非。此后,他勤于耕作,刻苦读书,
  后竟当了官,发了家,名贯乡里。为吸取教训,他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了不少文章,其中最动人的一篇,就是记述正月二十五日那一囤水饺边使他得以活命的故事。他还在文中画上一个圈,比做囤,又在圈中画上几粒谷粒,象征粮食,以此说明,要多存粮食,免遭饥馁,也用以警戒自己,铭记终身。
  (德文)
  姑嫂坟的故事
  韩风声
  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骑摩托车从亲友处归来。当来到祝官屯村北,运河大堤东侧不远的一条田间小路上,发现路边一座坟,坟前有一棵小松树,竖有六块新旧不同的碑,上刻“烈女之墓”、“淑姬之墓”、“万古流芳”等。只有立碑年代,无有立碑人。这些含有悬念的碑引起我的好奇之心,遂询问村边老人。老人给我讲述了一个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
  一
  此坟名曰姑嫂坟,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
  史载,万历年间,武城县隶属东昌府。祝官屯村位于京杭大运河东侧,村中间有一条贯通南北的驿道,向南八里便达武城县城,水陆交通便利,地肥水美物产丰富。那时祝官屯村有几百户人家千余人口,村北有寺院和尼姑庵。
  村北有一四口之家,小伙子陈立河20多岁,人材英俊,身强力壮,忠厚能干,娶了村南头孙家姑娘孙淑姬为妻,淑姬姑娘年轻貌美,心地善良,孝敬老人,小夫妻恩恩爱爱。小妹陈媛媛十四、五岁,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老母亲俭朴持家,种有几亩薄田,一家人男耕女织,过着悠静的田园生活。
  二
  这一年抓丁,新婚不到半年的陈立河被强制当兵,一家人痛苦离别。立河含泪嘱咐爱妻照顾好年迈的老母,叮咛小妹听娘和嫂子的话,多帮嫂子干点农活,劝娘多保重,不要挂念……一个头给娘磕在地上没爬起来就被官兵带走了。家中失去了顶梁柱,生活的重担落在淑姬身上,白天与妹妹田间耕作,晚上纺纱织布,一家人盼星星,盼月亮,盼望着立河早日返乡,全家团聚。
  几年过去了,小妹媛媛出落成一个美貌的大姑娘。哥哥却杳无音信。后传来噩耗说,陈立河战死沙场了。也有的说失踪了,总之,再没等来,全家悲痛万分。淑姬更是:征人无处觅,醒时泪湿巾。后来因无生育后代,慈善的婆母与儿媳商议,趁年轻是否再嫁个人家,别为照顾俺娘俩耽误你一辈子?小妹心里十分矛盾,实在舍不得让嫂子嫁人。淑姬坚定地对婆母说:“娘,我绝不再嫁人,不管立河回不回来,我一定把您老人家侍侯到百年之后。”并劝妹妹早早找个人家,了却终身大事。听了嫂子的话,媛媛很感动,含泪说:“嫂子不嫁人,我也终身不嫁,我要跟嫂子过一辈子。”娘三人抱头痛哭。时间不久,老母思儿成疾,下世去了。姑嫂二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极为艰难,姑嫂二人时常受到个别刁民的调戏,嫂子多次劝妹妹找个婆家,免遭不测,媛媛却执意不从,说:“我如去了,剩嫂嫂一个更难过了,我就是死也和嫂子死在一起,葬在一块……”就这样姑嫂俩人相依为命,在漫漫人生路上迈着艰难的步履。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一恶徒持菜刀悄悄拨开陈家屋门,企图凌辱淑姬,遭淑姬拼命反抗,撕打搏斗中,性情刚烈的淑姬伤着了恶徒,恶徒恼羞成怒,用刀砍断她的半边脖子,搏斗声惊醒了媛媛,她大声惊呼,恶徒仓惶而逃,媛媛抱着嫂子的尸体痛不欲生。她想到嫂子的抚育之恩,想到一个孤女今后的生活,想到自己以前的表态,毅然举起剪刀对准自己的胸口刺进去……
  两位刚烈的良家女子,为保贞操,含恨死去。好心的亲友邻居们弄了两口陋棺,含悲忍泪把姑嫂二人合葬在一起。
  三
  当时的武城县令姓高名富星,系河北省故城县高庄村人。他每次回老家探望,均由衙役们抬着经祝官屯驿道,到运河摆渡口过河回故城县老家。这一天,高县令坐着轿子走在运河西岸从家返回县城。突然,平静的天空中旋来一股强劲的旋风围住了轿子,风暴旋得人站不住脚,睁不开眼。旋风久久不离开轿子,吓得县令和衙役们心惊胆战,不知所措。高县令想:人们都说平地起旋风必有冤魂,今天是否冤魂拦轿告状?他默默许愿,来日定派人此处查探,如有冤情,定为冤魂,伸冤雪恨……。狂风把衙役们携带的捕人枷锁卷向天空,枷锁在旋风中哗哗的响着向东方盘旋而去。高知县命衙役们追赶,一直渡过运河追到祝官屯。衙役回禀:“枷锁落在了村北一个小坟头上。”高知县来到村中访问:“村北是谁家的坟,埋的什么人?”当他查明坟中是两个被害的青年女子后,高县令决定追查元凶,伸雪冤案,回城后,他暗派便衣捕快来秘密调查,在村中查出几个行为不规刁钻顽泼的二流子,虽经大刑侍侯,仍没人招供杀人。县令首战失利,愁的他吃不香,睡不着。一闭上眼睛,两个受害女子就在他脑海里涌现出来。高县令突然想起旋风旋枷落坟头的怪事,莫不是冤魂显灵吗?看来只有开棺验尸。既然与歹徒搏斗过,说不定会留下蛛丝马迹。高县令找来陈氏族人挖坟开棺,棺一打开,高县令暗吃一惊,几个月过去了姑嫂尸体丝毫没腐烂,仍如生前。孙淑姬面容清秀,柳眉倒立,杏眼圆睁,死不瞑目。当撬开其口,见口中含有一小块带血的东西,遂取出仔细察看,竟是一块舌尖。高县令如获至宝,他想凶犯被咬断舌头,这是死证,纵是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抓获归案。
  一晃半月过去了,案情毫无着落。高县令急于破案亲自化装查访。
  在祝官屯东北角有一座宏伟的建筑——北大寺,寺内几个和尚,整天无所事事,经常身披袈裟,手敲木鱼下村化缘为生,高县令想,十个僧人九个花,说不定歹徒就是这庙中的败坏寺规的恶僧,经明察暗访发现一个叫长志的和尚,言语不清,经检验舌尖,果然少了一块,遂抓入大牢,经过堂审讯,如实招供:“有一天他化缘来到陈家,善良的淑姬给他些粮食打发他走时,他见寡妇淑姬姿色出众,起了歹心,想要调戏被赶出门去。晚上,贼心不死的长志和尚又来欲行强奸,遭到拼命反抗。被咬去舌头,恼怒行凶,杀人而逃。高县令判处斩立决,呈报东昌府核准,斩首示众。高县令钦佩这二位勤劳善良的贞节烈女,亲书“百代流芳”四个大字,刻于碑上,立于墓前。
  四
  光阴荏苒,转眼四百年过去,运河几经决口把大石碑淤埋。至解放初期,坟前两棵松树长得挺拔粗壮,成人抱不过,树干枝丫虬蟠,势若龙腾,交织一起,又如二人携手相拥,景致十分壮观。1958年大跃进时,“百代流芳”的大碑被砸碎烧成白灰。然尔这一带百姓依旧敬仰姑嫂这二位勤劳善良的贞节烈女。坟头至今依然存在,那六块石碑,皆系1990年后,当地百姓为颂其德所立。
  连升三级的田吉
  韩风声 王志永
  《连升三级》是著名的单口相声段子,其情节夸张离奇,语言风趣幽默,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由于八十年代曾作为范文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人们对《连升三级》更是耳熟能详。故事大意是:主人公张好古是山东临清一纨绔子弟,从小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打架斗殴,呼喝嫖赌。一天听了一蒙他钱的相面人的吹捧,说他如能进京赶考定中前三名,连自己姓名也写不了的他便信以为真,进京赶考去了。到了京城因误了考试时间,正在大街上溜达,巧遇当朝九千岁魏忠贤,魏对自吹自擂能考中前三名的张好古感到好奇,便让张好古持魏写的便条进了考场。监考官以为持其亲笔书信入考场者定是其至亲,为了巴结魏忠贤,监考官代替张作了一篇文章,并让他中了前三名。后来被人愚弄,他把别人写的一副骂魏忠贤是曹操的对联送给了魏作寿联,当天魏忠贤没看就挂了出来。最后魏忠贤篡权蠹政被除,牵连到张好古,却因对联一事成了反魏英雄,被皇帝连升了三级。
  连升三级的讽刺故事属于文学作品,许多情节纯属虚构,但是在明代历史上,德州武城确有一个真实的连升三级的故事,只不过主人公不叫张好古而叫田吉。
  明史记载:田吉,故城人,万历三十八年廷对怀挟,罚三科以线佐录用。已补试,由知县历兵部郎中。六年冬迁淮扬参议,加太子太保。诸逆党超擢,未有如吉者。
  田吉在家乡武城名田梦吉。他的祖辈是明朝初年“靖难之役”后,由山西移民而来,先落户卫运河北岸的故城西九集街,后迁到运河南的田园村(现已无,属武城县),又迁到武城滕庄乡郑庄村。至今田吉后人仍居住在武城县藤庄北郑庄村。
  田吉从小聪明懂事,勤奋好学,是当地有名的才子,他16岁中举人,18岁去北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前14名),后连升三级,其离奇经历就是从这次进京赶考开始的。
  当时故城属河间府,参加进士考试的共有6人,田吉在举人考试中成绩最好,是这次进京众多学子中最有希望考中的一个,他自己也是踌躇满志。但是田吉出身寒门,囊中羞涩,东借西凑才勉强把路费凑齐,看看考期已近,便草草准备就踏上了进京的驿道。他日夜兼程,不敢有半点停留,终于在考试当天赶到了北京。可是第一次进京的田吉面对偌大的京城,人生地疏,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他边走边打听,费了很大劲才找到贡院考场。不过当他赶到贡院时,只见大门紧闭,守备森严,显然考试已经开始了。按规定任何人不得进出考场,田吉无论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他焦虑不安、满面愁容地在贡院门口徘徊,此时他心灰意冷,京城的繁华对他来言毫无兴趣,金榜题名变的虚无缥缈了。
  就在这时,大街上一阵骚动,行人纷纷向两边避让,一队人马向贡院驶来,田吉也急忙让在一旁。突然马队停了下来,有人喊话叫田吉过去,田吉不知何事,战战兢兢地走到前面,见一位大官员模样的人看着他,便急忙向前施礼。那人问田吉为何如此失魂落魄,田吉就把误考的事情讲了一遍,只见那位官员向随从人员说了一句,一人就拿来笔墨写了一张条子交给田吉,说持此条可进考场。田吉一看如做梦一般,持信慌忙入场,当他拿到试题才仿佛从睡梦中清醒过来。
  原来田吉遇到的是当时权倾一时的九千岁魏忠贤[魏忠贤](1568——1627)河北肃宁人,宦官。熹宗时为司礼秉笔太监,兼掌东厂。因皇帝昏庸不理朝政,他组织宦官“阉党”独揽朝政。魏忠贤看到贡院考场门口的田吉虽然是贫寒书生,有些失魂落魄。但英俊潇洒,气度不凡,知是误考举子,便动了恻隐之心,让他持信件进了考场。这是田吉后来才知道的。]
  魏忠贤的书信起了准考作用,但主要是田吉才华出众,果然高中了,在60名考生中,他竟是前14名。田吉欣喜非常,在仕途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对魏忠贤更是感恩戴德。按惯例,考中的举子要拜老师(主考官),田吉当然知道这些,但他为了表示对魏忠贤的感激,就先拜了魏忠贤。田吉没有钱财去买贵重的礼物,只好买了一张烫金拜师帖写好送进魏府去。当时拜见魏忠贤的帖子都是烫金制的。门子送了进去了很长时间,魏忠贤才接见。魏忠贤一看自己送去的举子竟考中了,而且是前14名,也是高兴,又多了一个有才华的门生,更利于自己的意图发展。
  田吉考中后,外放山东郓城做了知县。他廉洁勤政,爱护民生,促进农耕。上任不久,赶上白莲教造反。
  明代后期,政治腐败,对农民、手工业者剥削加强,田赋徭役加重。土地空前集中,社会矛盾激化,到处是饥馑死亡。激起各地农民用白莲教组织起义。熹宗天启二年(1622)郓城爆发了徐洪儒王好贤领导的农民起义。义军以红巾为号,先后共下郓城、邹县、腾县、峄县等地众至数万人。同时河北一带农民也纷起相应,也有政府军人逃回参加义军。义军切断了江南到北京的粮道。明政府不得已把镇守关外的军队调来镇压。同年徐洪儒被擒牺牲,但其余的义军坚持了三年之久才被镇压下去。作为朝廷命官的田吉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的才干被赏识。由于平定有功,喜宗六年冬由知县擢升到京城任太常少卿,升迁淮扬参政,加太子少保,又擢为兵部侍郎,又擢为兵部尚书,成了名副其实的连升三级。根据《明史魏忠贤传》记载:魏勾结客氏,结党纳奸,群小趋附,致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四十孙等,党羽遍及朝内外,时呼九千岁。“五虎”为文职官员,包括工部尚书兼左都御史的崔呈秀,一年内由太仆少卿六迁至工部尚书的吴淳夫,一年内由太常少卿升至兵部尚书的田吉,太常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龙,主议谋。“五彪”为武职官员,有田尔耕、杨寰、崔应元等主杀戮。天启五年(1625)兴大狱,大肆诛逐东林党人,权擅天下,威福任情,使部、科直臣已空,冤号遍道。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病死,他的弟弟朱由检崇祯即位。十月弹劾魏党的奏折出现,上书魏忠贤篡权。崇祯皇帝对魏党的所作所为早就恨之入骨。十一月,随即清除魏忠贤及党羽,诏定逆案六等。后在魏忠贤家搜出了私制皇冠龙袍,皇帝下令满门抄斩并诛杀党羽。抄家时抄出了田吉的拜师帖,田吉也被列为魏忠贤党羽。《明季北略》卷四载:“五虎李龙、吴淳夫、倪文焕、田吉等追脏充军,“五彪”田尔耕、许显纯处决,崔应元杨寰等边卫充军——以为附权蠹政之诫。”“交结近侍秋后处决者十九人,定入逆案者两百六十余人。田吉充军到南京。皇帝怕他带兵造反,就下诏书召他入京。接到诏书后,田吉知道凶多吉少,便在起程前吞金自尽了。钦差只得把田吉的人头割下回去交差了。
  后来经过对案件的复核调查,发现田吉其实并非魏忠贤死党,当官虽连升三级没有做过任何为非作歹之事,更未参加魏党任何阴谋活动,均是秉公办事。而且平定白莲教对大明朝立有汗马之功,因一封拜门帖杀头,确实有误,皇帝遂为他平反,下旨配金头、发国葬。并派员到田吉家征求意见,问其家人有何要求,其子女悲痛万分,“不要金头银头,只要俺爹的肉头。”大员禀报皇帝后,皇帝说:人死岂能复活。为挽回错案影响,抚慰田吉家人,皇帝下旨配金头、发国葬,加封为太子少保。因田吉尸体在南京,配金头唯恐盗墓,发丧时从南京至北京每四十里埋一坟墓让人真假难辨。可是后来田吉子孙们欲迁坟归原籍武城时,却难住了自己,因自家人已找不到真坟了。
  大明朝因腐败而亡,田吉因上贼船而死。《明史》叹曰:“(崇祯)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剪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
  田吉的故事是根据居住在今德州市西郊的田吉第十六代孙田先生,讲述家史而整理。地方志有记载,在明史中也有记载。田吉的真实经历如此,张好古连升三级的故事是否由此演绎而来,谁能考证清呢?也许是古人们痛恨奸臣魏忠贤,杜撰出张好古的讽刺笑话来揭露鞭挞当时社会的腐败之风吧?
  德州市建国后文史资料征集集提纲
  征集史料是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基础性任务,也是文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根据全国政协关于文史工作要搞好“一个转移,两个继续”(即文史资料征集的重点向建国后史料转移;继续搞好库存资料的清理、保管和利用,继续探索文史资料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新途径)的指导精神和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提出的“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选好角度,量力而行”的特点和“广征博采”的原则,特拟定本提纲。
  我市建国后文史资料征集提纲,是在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参考全国、省建国后文史资料征集提纲基础上制定的。征集的内容尽可能全面地将我市建国后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的史料收入提纲,同时,按照“广泛征集、慎重出版”的要求,在征集中广征博采,不设禁区。征集到的史料因种种原因暂时不宜发表或有争议时,应妥为保存,深入研究,但必须做到“史实准确”,以备将来发表或“由后人去使用,由后人去评说”。
  政治军事方面
  人民政协建立50多年来所走过的光辉历程,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能中发挥作用的经历。
  解放初期德州各地组织民工支援淮海、渡江战役所做贡献与事迹的资料。
  建国初期残留的反革命分子破坏活动的重大案件和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镇压的资料。
  德州各地解放后土地改革与复查工作的资料。
  德州各地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积极参军参战、捐献物资、增产节约的资料。
  1955年以后德州各县市政协委员会成立前后的资料。
  各民主党派在德州成立与发展的资料。
  德州各地“镇反”、“肃反”的资料。
  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资料。
  1954年德州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资料。
  建国初期有关对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资料。
  1954——1956年德州各地对私营工商业者社会主义改造的资料。
  1957年德州各级党委邀请非党人士帮助整风的资料。
  1957年德州各地开展反“右派”运动的资料。
  1958年7月德州有关县市奋战黄河特大洪水的资料。
  1958年德州人民掀起人民公社高潮的资料。
  1958年德州各地在“大跃进”高潮中“大炼钢铁”的资料。
  1958年德州各地浮夸风盛行,大放“高产卫星”的资料。
  1959年反“右倾”运动的资料。
  1960——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各地社会状况及城乡人民生活的资料。
  “四清”和“社教”运动开展,德州各地派驻工作队的资料。
  人民解放军德州驻军和民兵开展“大比武”的资料。
  1966年,受河北邢台地震影响的资料。
  60年代,全市各地干部下放和城市人口疏散的情况资料。
  1966年德州“红卫兵”运动兴起的资料。
  1966年德州“红卫兵”破“四旧”时对我市宝贵文物和名胜古迹破坏情况的资料。
  “文革”中德州几个大的“群众组织”以及重大活动的资料。
  “文革”中德州“一二、五”夺权的资料。
  “文革”中,军队进行“三支两军”的资料。
  “文革”中德州几次重大武斗事件的资料。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资料。
  1974年“批林批孔”的资料。
  1976年唐山地震影响及抗震救灾的资料。
  我市各部门“五七”干校始末,以及我市著名人士和各级干部在“五七”干校的经历。
  建国后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在军事斗争(如:中印边界战争、中苏边境珍宝岛战役、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及国防建设上做出重大贡献的有关人物的经历和业绩的资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的资料。
  关于德州政治体制改革的资料。
  在反腐倡廉的斗争中,一批典型的反贪案件的审理经过。
  大案、要案(包括刑事案、经济案“政治案”)、在全市有重大影响的冤假错案的形成及审理。
  工商经济方面
  关于德州经济体制改革的资料。
  德州国有企业改制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资料。
  德州各地工业学大庆运动中的一些主要做法,运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以及运动中的经验教训。
  胜利油田临盘油区开发的资料。
  德州邮电事业发展的资料。
  德州公路交通发展建设以及城乡道路交通网和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料。
  德州各地骨干、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资料。
  德州机床总厂发展的资料。
  德州晶锋集团发展的资料。
  德州恒升化工集团的发展资料。
  德州振华集团发展的资料。
  德州棉纺厂发展的资料。
  德州卷烟厂、造纸厂始末。
  邱集煤矿建设的资料。
  改革开放后,德州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改变外贸体制,扩大出口创汇等方面的长足发展情况资料。
  我市著名“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资料。
  德州出口商品基地建设的资料。
  德州各县市区旧城改造、城市规划的实施,以及齐河、武城县城搬迁情况的资料。
  德州工商界著名代表人物的资料。
  德州旅游产业方面的资料。
  农业经济、水利建设方面
  我市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偏向。合作化运动中的典型资料。
  建国后黄河几次大的汛情以及动员广大群众抗洪抗险的过程。
  德州引黄灌溉的资料。
  马颊、徒骇、漳卫新河、德惠新河等几条主要河道开挖及治理的资料。
  德州“引黄济津”工程建设的资料。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德州农村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情况的资料。
  德州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及经验教训等方面的资料。
  德州黄淮海平原开发的资料。
  禹城、陵县改碱实验区开发和建设的资料。
  1963年四女寺滞洪及四女寺枢纽工程建设的资料。
  德州棉花生产发展的资料。
  大搞四旁绿化“三成四结合”方田建设以及“马西会战”的资料。
  德州地方特产发展的资料。
  有关科学种田的资料。
  德州农业气象方面的资料。
  果树和蔬菜发展的资料。
  畜牧业、家禽发展的资料。
  德州农业、水利战线杰出人物的资料。
  教育方面
  德州农校、粮校、商校、纺校、体校、第一职业中专等专业学校建设和德州开设技工学校的资料。
  平原师范、临邑师范的资料。
  德州师专的资料。
  德州农村发展学院的资料。
  德州农业中学发展的资料。
  德州业余大学、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学校、教育学院建院、发展的资料。
  1950年德州建立职工教育及扫盲工作机构后,职工教育和扫盲工作的资料。
  1958年山东省青岛教育工作会议后,各级各类学校把生产劳动列入课程,广泛开展勤工俭学的资料。
  1958年在“大跃进”影响下盲目追求高指标,只强调生产劳动,忽视课堂教育,降低了教学质量的资料。
  建国后各县市发展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的资料。
  建国后德州计划生育方面的资料。
  建国后德州历次人口普查及人口变化情况的资料。
  德州恢复高考的资料。
  我市教育界杰出人物的资料。
  科技方面
  德州工科所的创建、发展及其成就的资料。
  德州农科所的创建、发展及其成就的资料。
  德州环保科学创建、发展的资料。
  德州医科所的创建及发展的资料。
  中科院上肥所驻德实验站的创建及发展的资料。
  德州各科技学术团体的建立、发展的资料。
  我市重大科技成果的资料。
  德州杰出科技人物以及拔尖人才的资料。
  文化体育方面
  我市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等事业发展的资料。
  我市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的资料。
  对建国前已失传或停演的剧种进行挖掘、整理、重新上演的资料。
  我市对地方曲艺(木板大鼓、河南坠子、山东大鼓、西河大鼓、评书)的继承、改造、创新、发展的资料。
  德州京剧团、杂技团及各剧种的演出团体的建立发展、演出以及参赛获奖的资料。
  我市考古发掘以及文物的保护、保管情况的资料。
  陵县文博苑、临邑邢侗纪念馆、禹城禹王公园的有关资料。
  各地烈士陵园以及时传祥纪念馆、王为民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维护情况的资料。
  德州体育事业发展的资料。
  我市体育健儿参加全国及世界比赛获奖的资料。
  我市城乡面貌变化以及公园、游乐场所(儿童乐园、人民公园、新湖公园)、中心广场建设的资料。
  我市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作家、诗人和著名书画家、摄影家的资料。
  其它方面
  一、医疗卫生
  建国后我市医疗机构的创立、改造和发展的资料。
  德州名医和著名医案的资料。
  有关防治消灭肺结核、麻风病、流行性脑膜炎的资料以及重大疫情发生时,在医疗卫生战线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的事迹。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市浮肿病和其它非正常死亡的资料。
  二、社会法制
  建国后对各种道会门、帮会组织、赌博场所的清查以及取缔方面的资料。
  建国后我市重大案件的侦查、审理及判决情况的资料。
  打击拐卖妇女儿童方面的资料。
  宽释在押国民党县团级以下人员的资料。
  三、民族宗教
  建国后我市各兄弟民族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资料。
  各地有影响的宗教爱国领袖和少数民族代表人物的资料。
  禹城御桥韩天主教堂、德城区南关天主教堂的毁坏和修复经过及有关资料。
  历年来政府对清真寺拨款维修情况的资料。
  庆云大佛寺的有关资料。
  建国后我市各主要教派活动情况的资料。
  四、社会生活
  建国后我市各地行政区划变更情况的资料。
  德州市街道变化及城建方面的资料。
  德州风景名胜的保护、开发情况的资料。
  地方风物乡土民情方面的资料。
  社会掌故、传奇人物、名门望族等方面的资料。
  五、台港澳侨
  海外和省外德州同乡的资料。
  华侨代表人物的创业史和华侨领袖爱国爱乡的事迹,以及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史料。
  德州市在台港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的资料。
  六、中央、省驻德机构发展情况的资料。
  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漳卫南运河管理局
  注:对建国前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其它珍贵的资料仍继续征集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文记述了德州市文史资料发展历史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