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历来是我党我军致胜的三大法宝之一。解放前,原德平县有一股被封建地主势力控制的土顽武装,其开始被国民党鲁北(亦称冀鲁边)总司令韩警砭收编为第七支队。后又被国民党山东省府主席沈鸿烈改编为山东省独立保安第五旅。曹镇东曾先后任该旅正副旅长。故而被当地传称为曹五旅。正因为曹五旅是一股较大的土顽武装,所以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党我军便把曹五旅视为开展统战工作争取其与我一起抗日的对象,并做了许多工作。由于德平县于一九五六年撤消,贯通德平县南北的中心区域划入临邑县。现将曹五旅从诞生到覆灭的过程简述如次:
从已得资料看出:“七、七”事变前,原德平县城内有保安队,公安队。此外,各区乡农学校都有持枪的训练队,还有联庄会的组织。“七、七”事变初期,德平县的上层人物,以协助政府抗日的名义组织了抗敌后援委员会,以承担抗战后勤任务,徐仲阳充其主任之职。当日寇入侵德州时,从属于国民党的德平县长贾文治闻讯逃之夭夭,德平县一时处于无政府的混乱局面,此刻,徐仲阳会同曾任德平保安队长的曹镇东,把德平县内各色各样的武装力量集于他们之麾下借以支撑门面。不久,徐、曹率乌合之众投靠国民党鲁北总司令韩警砭的膝下,被编为鲁北第七支队,徐仲阳任支队司令,仍活动在德平一带。期间,惠民号称国民党山东省第五区专员的刘景良,欲将徐、曹之部收编为自己的从属部,虽被徐、曹拒之门外,但徐、曹又感到势力单薄难以力敌,又苦于与韩警砭失去联系。于是徐、曹二人便先后同吴桥的张国基、德县的李玉双、陵县的于治良、宁津的张立志等地方武装头目联系结成同盟,并组成了联合抗日同盟军,以收取既联合抗日又拒刘景良吞噬之效。徐仲阳任同盟军的司令,将徐、曹原部改为同盟军的第十支队,曹镇东即是同盟军的副司令又是第十支队的司令。至1938年7月,由曾国华、孙继先率领八路军东进挺进纵队到达陵县境内的神头时,徐、曹闻讯派员前去迎接,并在德平城内举行了双方高干联欢晚会。当时徐、曹表现出依靠我军的神色,我军在统战原则指导下,为达联合抗日之目的,争取徐、曹之同意,便将同盟军的第上支队改编为从属我军指挥的洛阳支队,随之,通过我地下党组织,派丁学风同志到洛阳支队开展工作。延至1938年9月底,肖华同志率延安支队到达乐陵,建立抗日根据地,曹镇东统辖的洛阳支队,进一步向我军靠拢,双方关系趋向密切发展。曹镇东一方面欢迎我军派杨忠同志为我党代表,同时也将杨忠同志带领的一批干部,分派到各连当指导员;另一方面抽调他的属部一部分人员分批到我军创办的乐陵抗日军政学校学习。他还把我军派驻的李青山同志任命为一团团长、将姚金符同志任命为一团政治主任,并公开宣称一团为曹部之模范团。由于我党我军顺势利导地开展统战工作,曹之属部经我军派驻干部的改造,其军事素质和抗日情绪都较前有所提高。这期间,曹部配合了我军袭击德平城内、桑园车站的日寇,攻打沟店铺边临镇、宿安街敌伪军据点和破坏津浦铁路、中断日、伪交通干线的活动,一时之间,曹部成为抗日力量的一翼,其本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团结抗日的旗帜下,曹部处于“黄金时代”(也称极盛时期)活动于周围十几个县。这是我党我军於曹部开展统战工作的一大成果。
1938年10月底,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领卒由鲁西(聊成一带)窜至德平。在德平城内西南角大广场上开会宣扬“人不离枪、枪不离乡”的论调。徐、曹则又把沈鸿烈视为正统所属,完全听信了沈鸿烈的摆布,取消了我军编定的洛阳支队番号,接受了沈鸿烈改编的国民党山东省独立保安第五旅的番号。沈鸿烈并任命徐仲阳为五旅旅长,曹镇东为副旅长,董静亭为参谋长兼德平县县长,自此,徐、曹、董便投靠国民党,而对我党我军逐渐貌合神离了。继沈鸿烈之后国民党鲁北行署主任何思源由惠民来德平,在城后郭家对五旅进行检验,并对其部队编制做了调整,曹镇东也乘机将自己亲信提拔为大小不等的头目。这正是曹五旅处于徘徊于国、共两党之间、脚踩两只船的阶段,走下坡路的征兆则日益显露。因此,这期间德平之外的商河、临邑、陵县出现了抗日政权。五旅组成的第二政权、敌伪政权三分鼎足的局面。
1939年,沈鸿烈又将张光第、靳文元派到曹五旅。张光第以国民党山东省保安司令部科长的身份自居,想在五旅身居要职。曹镇东生怕张光第夺其军权,开始给张光第安排了个参谋长名誉职位,不久便令其和陶景惠去负责五旅组办的军事训练班(培养带兵骨干)工作。这恰巧给张、陶之流提供了散布和贯输曲线救国反动思想舆论的场合,五旅之素质趋向反动,但表面上尚能与我军联合抗日。国民党省政府为使曹五旅脱离与我军接触,又为避徐、曹与刘景良的前隙,便把原第五专区的德平、德县、陵县、临邑、商河、乐陵另划为第十五专区,命徐仲阳为专员兼保安司令,曹镇东为保安副司令兼五旅旅长,张光第为副旅长。此时,曹五旅忠于国民党的思想和行动已根深蒂固,与我军疏远的行为日趋明显,已转化到难以被我军争取的地步。1939年底,我党我军决定,先后将派驻五旅的杨忠同志和其他干部撤出。
1940年,曹五旅已完全摆脱了我党我军之控制,公开与国民党鲁北行署的何思源及惠民第五专区的刘景良部同流合污。不过,此时,何思源、刘景良虽集结于惠民以东地带,与日寇和平共处(实是降日求和),五旅却仍在一定程度上对日反击,于是日寇加紧了对曹五旅的围剿,何、刘亦不派兵增援曹五旅。这期间,曹镇东之盟弟宋达民已在吴桥率卒投敌,五旅一团团长吕耀南则被日寇俘虏。正当曹五旅陷于完全孤立之际,刘景良派人来劝五旅降日,加之已降日的宋达民和被日寇放回的吕耀南亦对曹镇东施展劝降的伎俩;于此同时,曹五旅接到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宁降日寇,勿亡于共党”的密令,一九四零年底,曹五旅停止了对日的敌对行动,集结于德平城西茄子李村苟延残喘,预卜来日之命运。
1941年上半年,日寇据曹五旅按兵不动的状况,旅团长林芳次郎派其参谋佐滕长谷川及武定道顾问朝仓来德平诱降曹五旅。曹镇东应邀到德平城内赴会,继而随诱降的日方代表到惠民与林芳次郎接触。林芳次郎向曹镇东提出了三个条件:(1)五旅接受日军改编,共同防共;(2)五旅停止搞地方政权的活动;(3)日军按日拨给五旅军饷等等。曹镇东在惠民允诺了林芳次郎的条件之后,即返回茄子李对自己的部署作劝降工作。五旅的下层带兵者和士卒大部是德平的房檐兵,都不愿意远离家乡去为日效劳。曹镇东一方面召开连以上头头会议,贯输降日思想,一方而在士卒中游说,散布“投日尚存,投共必止”的谬论。并声言:“此次投日系应付一时之手段。”经过曹镇东对士兵一系列的劝降活动,终于在1941年12月8日公开率部投敌五旅投敌后,我党建立了鲁北办事处(李玉池任主任),仍以统战方式与五旅联系,这期间也把五旅内部部分不赞成降日的青年学生争取到了我们的队伍中来。
1941年底至1942年初,曹五旅被日寇改编为武定道剿共第三旅。自此,曹五旅助纣为虐的行为越演越烈。开始,其司令部及直属部队驻在茄子李一带,令各团营在德平周围的台子刘、孙伯信村、朱阎二庄、林家屯、狄家、娘娘庙、陈家、郭家、果园、崔马赵、大蔺家十几个村庄安设了据点,强迫老百姓挖鸿沟、修岗楼,干了不少为敌效劳的勾当,成了我党我军开辟德平工作的一大障碍:继而至1942年秋,曹镇东受沧县大汉奸刘佩臣的教唆,充当了日寇的皇协护民军司令。不久,曹镇东奉日寇之命,派张光第带领一、四、五三个团,由德平去垦利同日寇袭击八路军。结果其一团被我军击溃,四团半途折回,五团全部逃散,曹部人员、枪枝大减。曹镇东吃了苦头,将所剩兵卒收集起来,将剿共第三旅更换为自己团的旗号,曹镇东自封为总团长,下设分团和中队。但是,日寇紧抓住曹部不放,于是又给了曹镇东一个武定道参议员的头衔,继而将其部队改编为警备队,并令张老十(绍臣)、霍荣青各带部卒分驻临邑和陵县,其余由曹镇东带领驻扎在德平县内,但其人马越来越少。由于曹五旅之投敌得到国民党山东省府之默许,所以这期间曹镇东唱着曲线救国的双簧戏,仍与国民党山东省府保持着联系。在国民党山东省府整编全省保安队时,先后又合曹部命名山东保安第十旅和第十三旅的番号。此时曹部身上长着伪军和国军两个脑袋。这种嘴脸一直摇晃到1943年夏末。
1943年秋,日寇突然向曹镇东追索过去被五旅在杨家桥缴获的机枪。曹镇东感到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开始产生了摆脱日寇控制的念头。他给驻在郭庄据点的邢同春下了个秘旨,令其带领人马离开据点,自行活动。邢同春对曹镇东的旨意心领神会,可巧,在邢同春带着部卒开展游离活动之际,得知驻褚集日寇换防的消息,乘机在郭家桥上对换防的日寇进行阻击,毙敌数名,得军资一部,战后同部下一起逃至他乡。于此同时,曹镇东、董静亭也领着部下离开了茄子李,流窜于河北省境内。这便是曹镇东演奏的一段离日插曲。铁杆汉奸张老十,被日寇从临邑调至德平,填补了曹镇东留下的空白,当了德平的伪县长。
1944年4月,曹镇东带部卒返回德平境内褚集驻扎,4月8日被日寇包围,曹镇东被日寇虏去押解济南,名义是住院,实质是关钾,(董镇亭、张光第因有事未在曹部,未当俘虏)。七月间,曹镇东死于济南(死因传说不一),曹之遗军分化为两大派。一是以董静亭、张光第为代表的抗日派,主张重整旗鼓,抗击日寇;二是以张老十为代表的亲日派,甘心当日寇的哮天犬。至此,曹五旅已趋于土崩瓦解之边缘。
自曹镇东死后,五旅之军权落于张光第和陶景惠之手。张光第是外将派,陶景惠是国特派,他二人合起手来排斥五旅的元老派。董静亭在阜阳国民党山东省流亡政府的驻地,看到了蒋政权的腐朽末日,回来后又受到张、陶二人的排斥,他预感到只有投靠共产党八路军才有出路。1945年春,八路军解放了德平城,张老十带妻小及部署逃往商河,五旅的人马形成了董、张势不两立的两大派。1945年7月,张光第在周家坊子发动哗变,带着邢同春等四个小头头及其部属流窜到宁津投靠日寇,也就是张光第二次投敌。同时,董静亭也带着李伯哲等六个小头头及部属投靠八路军,被编入抗日政府县长靳兴候同志率领的鲁北支队。五旅完全肢解。
张光第二次投敌月余,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八年抗日战争已经结束。而张光第仍带部属随已投降交械的日本败兵经连镇转入德州,奉国民党山东省主席何思源之命,加入了蒋、敌、伪合流的大杂烩队伍,继续反共反人民,并不断派遣特务、还乡团来德平干些杀害人民、涂炭生灵,抢劫财物等祸国殃民的罪恶勾当。直到1946年10月1日我军解放德州,张光第、陶景惠束手就擒。五旅以高举抗日爱国的旗帜而生,以反共反人民告终。其存在八年多的时间,抗日——降日——加入蒋、敌伪合流而覆没,这就是它的全部历史。
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我党我军对曹五旅开展统战工作取得了五大成果:一是曾国华同志领导的抗日东进挺进纵队,及时地将五旅改编为从属我党我军指挥的洛阳支队,壮大了当时的抗日力量;二是我党我军向曹部派驻干部既改造了五旅的素质又稳定了其抗日情绪;三是五旅投敌后,我们建立了鲁北办事处,仍不同程度地与五旅的士兵取得联系,能随时随地的把一些进步青年积极分子介绍到我党领导的部队中来;四是欢迎五旅派人到我军创办的乐陵军政学校学习,增强了五旅的整体素质,也为分化瓦解这支土顽武装奠定了基础;五是欢迎董静亭率部向我党我军靠拢,加速了五旅的肢解,削弱了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党羽。如果当时我党我军通过工作使曹五旅抵制沈鸿烈的改编,或肖华率部挺进鲁西时能五旅带走,则统战效果会更好些。
(临邑县政协文史办 临邑县委党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