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堤与陈公尧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946
颗粒名称: 陈公堤与陈公尧佐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6
页码: 107-112
摘要: 出德州城区南行不远,有一条新开河,名叫岔河,此岸有一个村子,名叫陈公堤口,这里还有一条堤坝,名叫陈公堤。人们早已习焉不察,失去了关注的兴趣,遍稽地方史志,也不都语焉不详,对其缺乏翔实的记载,具体的描述。而且,随着城区进一步开发,它也许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但是,陈公堤是不应该从记忆中消失的,它的历史贡献应该永垂史册,在现在或将来的水利建设中,它仍正在或将要发挥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到陈公堤的历史贡献,不能不提到它的创修者陈尧佐,所谓陈公堤,便是以他的姓氏命名以资纪念的。河中涟漪起伏,岸上柔姿婀娜,成为一大景观。“黄河百害”,这已是国民的共识。
关键词: 德州市 陈公堤 陈公尧

内容

出德州城区南行不远,有一条新开河,名叫岔河,此岸有一个村子,名叫陈公堤口,这里还有一条堤坝,名叫陈公堤。陈公堤何以称之为陈公堤?陈公堤口何以称之为陈公堤口?人们早已习焉不察,失去了关注的兴趣,遍稽地方史志,也不都语焉不详,对其缺乏翔实的记载,具体的描述。而且,随着城区进一步开发,它也许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但是,陈公堤是不应该从记忆中消失的,它的历史贡献应该永垂史册,在现在或将来的水利建设中,它仍正在或将要发挥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公堤的名字始于宋天禧五年(1021年)。宋史·陈尧佐传》载,“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由彼及今,长堤横亘几近千年;由此肇始,经聊城地区,进入德州市辖区内自夏津、武城、德城、宁津诸县区,大堤蜿延三百余里。它象一幅历史的长卷,记录了沿线百姓的流离失所的苦难;它象一条缚龙的长缨,制伏了黄河、漳卫河肆虐无忌的洪水,让堤东百姓得以滋生繁衍,城乡赖以保存发展。想象一下历史上大河决堤,洪水逞狂的场面,足可以印证陈公堤的历史贡献是多么巨大。
  说到陈公堤的历史贡献,不能不提到它的创修者陈尧佐,所谓陈公堤,便是以他的姓氏命名以资纪念的。查一查中国历代的史书,这样浩繁又能惠及一方的历史遗迹能以个人姓氏命名的,其实并不多见。可以说,陈公堤是陈尧佐的历史丰碑,后来的受惠者对施恩者知之甚少,该说是历史的不公平。
  陈尧佐,字希元,原籍河朔,后移家四川新井,遂为阆中人。他是北宋初年的一位位尊寿高的达官。中进士后,从县尉开始,直到枢密副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一类高官,职至一品,位极人臣。此公活了八十多岁,在官场中也算得老寿星。陈尧佐颇有吏才,所任多所政绩,究其要,其主要贡献还是在水利方面。如果为大禹的传人搞个名录的话,陈尧佐的名字是可以大书一笔的。
  据《宋史·陈尧佐传》载,宋初钱塘江的堤坝本是以笼装石垒成,很不牢固,修上不到二年就溃坏了,陈尧佐在担任两浙转运副使时,曾提出用柴草固定石头然后用土夯实的新方案,当时的地方主管官员没有采纳这个方案,反把陈尧佐调去京西。后来的实际操作证明陈尧佐的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后来陈尧佐移知并州,又值汾水暴涨,百姓不堪其扰。陈尧佐为解除汾水水患,也为汾水筑堤,并在堤岸上广植数万棵柳树,柳树盘根错节,固堤防渗,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段汾水竟被命作柳溪。河中涟漪起伏,岸上柔姿婀娜,成为一大景观。
  陈公堤的构筑,成了陈尧佐水利生涯的辉煌篇章。
  “黄河百害”,这已是国民的共识。黄河夺大清河入海现行河道还不到一百五十年,在北宋时期黄河是由河南北行大体沿现在的漳卫南运河河道入海。北宋的都城在开封,距决口多发地段的滑州(今河南滑县)仅有三百里许。因此,黄河的水患是北宋朝廷安危所系的心腹大患。朝廷并任沿黄府州长吏兼本地河堤使,表明对治黄的重视,每当决口处,辄“用太牢加璧”,河神也往往并不赏脸。一个名唤李垂的人,多次上
  疏并图,陈说治河利害,积弱积贫的北宋朝廷总以“烦费”为辞而罢寝。倒是时任京西转运使的陈尧佐提出的在滑州开小河分水势的建议曾被采纳,但也收效不大,终究没有逃过天禧三年六月的一场大灾。
  滑州经常决口的天台山,本来筑有月堤。天禧三年的这场大决口,依然发生在这里。接着又在上游决了个七百步的大口子,以致大水漫溢州城,直注梁山泊,水患连续三年。到了五年正月,时任滑州知州的陈尧佐在滑州城西北调集民力,构筑了一条长堤,堤上凿有横木,横木垂系木条,用以护堤固岸,名之曰“木龙”。这是陈尧佐的独创,效果显而易见,因而受到朝廷的嘉奖。滑州百姓赖以存活,自然心怀感激,为纪念陈公恩德,这条大堤就被命名为陈公堤。
  《宋史·河渠一》对陈公堤的修筑仅仅做了大体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陈公堤并不是列入国家计划的大型水利工程。除了滑州城西北的这一段堤坝,《河渠志》中再没有续修陈公堤的记载,《陈尧佐传》中也没有陈尧佐到贝州、德州指挥或视察的记录,更不用说驻足陈公堤口村的实际可能性了。但是,如果从河南滑州延续下来,赫然入目的千里长堤却又是不争的存在。还又该如何解释呢?可以这样推想,陈尧佐的陈公堤已经给了一方百姓以实际的好处,下游各州县的吏民自然趋惠竞成,群起效之了。于是,如果把滑州的堤坝视为陈公堤的一期工程的话,那么,二期、三期以至四期工程也将陆续标出,也是情理之常。因为陈尧佐是始作俑者,人德其惠,皆以陈尧佐的后继为荣,千里长堤统一命名,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考虑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构筑千里长堤殊非易事,工程量的浩大是可以想象的,但是陈公堤其实并不是拔地而起的浩繁工程,而是天工人巧相结合的产物,即是说,陈公堤是在自然形成的河滩高地的基础上经过增补、加宽而成的。
  何以这么说呢?
  原来,古代沿现在的漳卫南运河河道及漳卫新河河道一线,是黄河的北流泛道,由于河流多年的冲刷淤积,在河道的左侧(以水流逆向定位,大体是东南一侧)以次是洼地与河滩高地,例如武城境内的恩县洼,郝王庄镇辖区及马颊河西岸一带高地,德城境内的岔河与漳卫新河之间的高地。这一段高地后来就被命名为陈公堤高地,属河滩高地。这条河滩高地在德州市辖区内,宽10—20公里,长150多公里,相对高度3—5米,制高点为33.6米。夏、武、德境内,大体南北走向,至宁津境内则转入西南东北方向。这条逐年淤积形成的垄起的高岗,自然形成了构筑防洪蓄洪堤坝的天然基础,陈公堤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修茸成形的。
  《德城区水利志》有言,陈公堤所临河道为北宋仁宗宝元六年(1038年)至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1184年)的黄河北流泛道。那么,陈公堤河滩高地的形成当在此间或稍后,陈公堤的构筑也当此间或稍后了。由于洪水常常被利用做御敌的利器,则宋人放水以阻敌,金人筑堤以固防,该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测。照此说来,陈公堤成形于与南宋对峙的金朝,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历史的假说了。
  果然,《金史·河渠志》有着相当的记载。
  在宋金对峙的夹缝中的刘豫伪齐政权消失以后,从草原走来的女真族贵族初涉河务,自然感到十分棘手,他们对河堤修筑的重视程度,要比神经已渐麻木的赵姓皇室要高到不知多少倍,金世宗在位的大定年间,就有不少修堤的记录:大定十二年,“日役夫万一千”;大定十七年,“日役夫一万一千五百”,并且动用了“六百里内军夫”;大定二十年,“日役夫二万四千”;工程都相当浩大,而且工期短,进度快,可见朝廷的重视。朝廷对河防官员,规定了明确的责任,“怠慢失备者,皆重抵以罪”。
  上述堤防工程多在黄河进入平原地区的上游地段,德州市内的陈公堤的修筑却没有明确的记录。但是,上行下效,豫北的堤防搞好了,鲁北岂可以坐视待淹?可以说,德州吏民在朝廷的“重责”与“黄祸”的威胁之下,相继修筑陈公堤,自是情理中事,何况,由于多年淤积形成的垄岗地段基本成形,德州吏民因利乘便,略加整饬便可成堤,工程量并不是太浩大的数目呢。
  谁都明白,陈公堤并不是古黄河或后来的漳卫南运河的河堤,而是一条防洪堤,是防洪的第二道防线。于这条防洪堤与河堤之间,原有一连串散殊般的洼地,构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溢洪蓄洪区,大河决口,便设法让洪水暂时蓄存在这里。目前的德州城区,就整个地座落在两条大堤之间,只是常常是其他地方,例如武城的恩县洼,义代德城受过,德城才能得以自保的。
  陈公堤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庇佑了堤上的一方百姓,其历史功绩不可泯没。直到1963年,陈公堤还最后一次地显示了它的余威。不久的将来,随着修的变化,人们不再以水多为患,而是以水为命脉,南水北调的规划由口头变成现实之后,陈公堤西的那些黯然无光的洼地会形成平原水库,成为闪光的明珠。那时的陈公堤,自然也会造就一个二度辉煌。
  陈公尧佐也是不能被忘记的。他是一位难得的水利专家,也是一位词人,《全宋词简编》录有他一首词。清人张德瀛在《词徵》中还为他记录了一段黄图佳话:北宋名臣吕夷简在退休前曾推荐陈尧佐为其接班人,陈尧佐便“撰燕词见意”,内有“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的句子,因而被誉之新一代“曲子相公”。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文记述了德州市文史资料发展历史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祁见春
责任者
祁晓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