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名士程先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932
颗粒名称: 德州名士程先贞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3
页码: 13-15
摘要: 程先贞为明清之际德州名士,字正夫,别号葸庵。先贞自幼受到正统儒家经典教育及世宦门第影响熏陶,他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年轻便以祖(程)绍荫,授官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中年逢鼎革之变,他辞官归隐,回到家乡德州。明祚亡,由于世受国恩,先贞非常难过,杜门简出,家居三十载而不仕异朝,以读书著述自娱。著有《海右陈人集》、《德州志略》、《葸庵诗草》、《燕山游稿》、《安德诗文搜》等,特别是他的《州乘》一书,垂成而卒,终年六十有七。书稿交于李源(星来)、赵其星(仲启),赓续后乃付剞劂。
关键词: 德州市 德州名士 程先贞

内容

程先贞(1607——1673)为明清之际德州名士,字正夫,别号葸庵。明万历三十五年,程先贞生于德州一煊赫隆盛之族,锦衣鼎食之家,他祖父程绍,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为官勤政爱民,与权阉魏忠贤斗争一生,声满天下。先贞自幼受到正统儒家经典教育及世宦门第影响熏陶,他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年轻便以祖(程)绍荫,授官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中年逢鼎革之变,他辞官归隐,回到家乡德州。明祚亡,由于世受国恩,先贞非常难过,杜门简出,家居三十载而不仕异朝,以读书著述自娱。著有《海右陈人集》、《德州志略》、《葸庵诗草》、《燕山游稿》、《安德诗文搜》等,特别是他的《州乘》一书,垂成而卒,终年六十有七。书稿交于李源(星来)、赵其星(仲启),(李赵均德州人进士)赓续后乃付剞劂(刻板成书)。
  康熙初年,著名学者顾炎武初游德州,在州城第一个与先贞订交,俩人志同道合,结为亲密挚友,先贞大炎武六岁。炎武为先贞诗集作序《程正夫诗序》,先贞亦有《赠顾征君亭林序》一篇。文中叙及炎武行止:“每过吾州,辄见访,为余谈说经史,不惮娓娓。”《亭林文集》中,有《德州过程工部》诗:
  海上乘槎客,年年八月来。
  每逢佳节至,常得草堂开。
  老桂香犹吐,孤鸿影自回。
  未论千里事,一见且街杯。
  炎武每次来德州,都是住进程家(州城内石头牌坊街,今石芦街)在程家又结识了州城名士李源、李浃、李涛等(三李德州人清初进士,源、浃官知县,涛侍郎)。
  康熙七年(1668)山东即墨发生了一桩黄氏家奴姜元衡控告其主黄培、黄坦、黄贞麟“南北通逆”案。不巧此案涉嫌又牵连到顾炎武身上,因此顾在济南下狱七个月。消息传到德州,程先贞、李浃、李源等,闻讯立即奔走呼号,他们各自利用同僚、官场友好关系和个人的声誉、才名及社会威望,八方疏通,上下斡旋,鼎力相救,使炎武先生获释,免除囹圄之苦。情同手足,略见一斑。
  康熙十二年(1673)程先贞病逝,顾炎武由章丘大桑家庄赶来德州,为亡友执绋送葬,敬挽诗曰:
  文献已沦亡,长者复云殂。
  一往归黄泉,百年若须臾。
  寥寥扬子宅,恻恻黄公垆。
  挥涕送故人,执手存遗孤。
  末俗虽衰漓,风教犹未渝。
  愿与此邦贤,修古敦厥初。
  由于上次“南北通逆”案涉嫌之牵连,加之亲密挚友程先贞君病故,顾炎武便产生了舍弃在山东的漫游,计划到西北去定居的念头。
  德州名士程先贞病逝后,德州人对他的评价甚高,他不慕荣利,淡薄仕途,学识渊博,著述丰实。他的《州乘》、《德州志略》后被清康熙年间德州知州金祖彭、乾隆年间知州王道亨所续修的两部《德州志》所引用,都是依程先贞著述为蓝本而成。他那高尚的爱国情操,忠贞的民族气节(不仕满清),三百多年来为德州人所敬仰。
  古人非常注重“气节”,特别是读书人,对“失节”认为并非个人之事,而是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具体到一个人来说“人无植节,行若狗彘”。为什么明清之际著名学者顾炎武,那么尊敬崇拜程先贞,便是不言而喻者也。人生富贵不足道,其辱人贱行,贤士大夫者万万不可行也。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文记述了德州市文史资料发展历史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寿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