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满洲驻防兵情况及后裔之兴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五)》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876
颗粒名称: 德州满洲驻防兵情况及后裔之兴衰
分类号: K265.9
页数: 6
页码: 21-26
摘要: 爱新觉罗·福临为开国第一代君主,年号顺治。顺治三年,德州满洲驻防兵移驻江宁。由于屡次征调,到雍正朝,缺额未补156名,实存344名。以下辖马、步甲兵共500名。外有弓、铁匠共4名,总共官、兵、匠515名。另建新营于旧营北部。同年立满洲兵教场于东门外,作为平时练兵之所。
关键词: 德县 满洲 后裔兴衰

内容

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爱新觉罗·福临为开国第一代君主,年号顺治。顺治二年(1645),在德州设满洲驻防兵。顺治三年(1646),德州满洲驻防兵移驻江宁(今南京市)。顺治十一年(1654),从直隶河间府拨正黄、镶黄二旗马、步兵总共五百名,又调来德州,驻扎在州城内东北隅(今进步街、小营胡同一带)。康熙十三年(1674),满营兵从多罗信郡王讨伐吴三桂,凯旋后回德州原防。由于屡次征调,到雍正朝,缺额未补156名,实存344名。雍正二年(1724),奉上谕,于本州驻防内镶黄旗满洲固山①下挑闲散31名;蒙古固山下挑闲散14名;正黄旗满洲固山下挑闲散35名;蒙古固山下挑闲散9名,共挑选89名拨令披甲。雍正三年(1725),自京师分拨镶黄旗满洲固山甲兵35名;正黄旗满洲固山甲兵22名;蒙古固山甲兵14名,共甲兵71名,以补足原额500之数,外加弓、铁匠4名。并确定编制:计设城守尉一员,统领全体官兵;镶黄旗满洲固山章京②一员,骁骑校③一员,笔帖式④一员;蒙古固山章京一员,骁骑校一员;正黄旗满洲固山章京一员,骁骑校一员,笔帖式一员;蒙古固山章京一员,骁骑校一员。以下辖马、步甲兵共500名。外有弓、铁匠共4名,总共官、兵、匠515名。另建新营于旧营北部(今建新街一带)。同年立满洲兵教场于东门外,作为平时练兵之所。乾隆二年(1737),又添满营步甲兵50名。
  清代初期,在德州驻防的旗兵,只有长官携有家眷。到嘉庆十一年(1806),已经过162年,官兵都过着和平生活,娶妻生子,生息繁衍,子孙代代相传。据当时统计,官兵及眷属总人口数,已达2700余口。在薪饷方面,不能不有所调整。道光八年(1828),仿青州(今山东益都)旗营余兵制,选精壮者150名,编制训练,每名每月饷银一两。并拨满营马价银六千两,藩库银一万四千两,总共二万两,生息为余兵月饷基金。总之,驻防旗兵,生下孩子以后,不论男女,报上户口,即按月发给饷银,不但家家生活充裕,而且终生是有保障的。
  清代康熙皇帝(玄烨),提倡尊孔读经,满蒙旗兵子弟,都能参加科举考试,以致后来他们的子孙都能认识汉文,对本族文字,反而不能识读了。德州旗兵后裔,由于传统习惯,特别注重武功,因此,他们在武科考试中,成绩优异。据《德州志·贡举表》记载:嘉庆朝(1796—1820)二十五年间,共考武举三名,其中昌伊苏考中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官至陕西固原,直隶、台湾等地提督。道光朝(1821—1850)三十年间,共考取武举十七名,其中二人官至守备、把总。咸丰朝(1851—1861)十一年间,共考取武举五名,其中一人官至防御。同治朝(1862—1874)十三年间,共考取武举五名,其中一人考取武进士,官至蓝翎侍卫。光绪朝(1875—1908)三十四年间,共考取武举十二名。按《贡举表》统计,清朝统冶266年间,全德州境共考取武举123名(满营子弟包括在内),自嘉庆元年至宣统三年115年间,满营后裔考取武举共40名,竟占全州境武举的32.52%。旗人尚武精神,在武科考场中,最为突出,可是对文科考试,则明显落后。光绪十六年(1890),山东督粮道善联(满族)与满营共同捐资,在德州满营中兴建正谊书院一处(今石卢街小学旧址),为满营生、童肄业之所,终光绪朝,只考中文举三名。
  自道光以后,德州满洲驻防兵,也和北京皇族一样,由于待遇优越,安享厚禄,武功废弛,渐渐日趋浮华。终日提笼架鸟,行围打猎(架鹰牵狗或用火枪打野兔)。少数旗兵官佐的后代,以及旗兵子弟在外居官者,则营建私宅,购买土地,成为士绅。因国家被列强侵略连续战争,屡遭失败,大量地赔偿军费,现银外流,以致物价飞涨。满营士兵阶层,生活日渐贫困,贫富分化逐渐形成。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廷下诏,裁旗兵月饷,使别筹生计,这对满营士兵家庭,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们不得不走出满营的小圈圈,走向社会另谋生路。有的远走异乡;有的参加军队当兵;有的到各衙门当小职员;有的到商号学徒;有的到德县兵工厂做工;有的到运河码头当工人;有的提篮叫卖等等。
  满营的后代,与汉民没有宗教隔阂,比较容易汉化。到清末民初,他们多数与汉族通婚,除妇女不缠足以外,一切风俗习惯,几乎与汉族一样,很少差异了。道光以后,还有个别人用满洲、蒙古的名字,如昌伊苏、阿尔逊布、哲尔吉善等。但大多数人照满族习惯,用汉字取名,用名字第一字作姓,如昌伊苏的孙子名彤书,人们习惯称他为彤二爷,最后一任城守尉名国祥,人们习惯称他为国大人等。到了民国初期,连以上这一习惯也废止了。旗营满、蒙族的后代,都用了汉姓,并与名字连在一起。如昌伊苏的后人都以王为姓,他的曾孙名王少艺;国祥的家族,以傅为姓,他的儿子名傅恩桐;大寺街(今德中街)的朱连璧,字和斋,善画花卉,他有一枚图章,上刻“蒙古人”三字,当我见到以后,才知道他是蒙旗的后代。从此,德州旗营就出现几家较大的族姓。如王、傅、张、朱、哈、吴、祁、班等家族。至于谁家是镶黄旗,谁家是正黄旗,谁家是满族,谁家是蒙族,连他们的后辈也难说清楚,只有他们的上辈传说给他们,才能有所记忆。
  据文献记载,清雍正年间,来德州的旗营驻军,只有镶黄、正黄两旗,满、蒙两族,并没有汉军旗人,但实际是有汉军旗的子孙后代。如旧东门里赵家和迁居城东赵家辛庄的赵家,都是汉军旗的后裔,为什么出现这一情况?因为清朝入关以后,由于言语、文字不同,最需要的就是翻译和文书这方面的人才。汉军旗人的祖先,都是明代以前,世居东北和内外蒙古的居民,他们既通汉语和文字,又通晓满蒙语言和文字。因此八旗军营中,都设有“笔帖式”这一官职,多数是从汉军旗中派选的。德州旗营的编制中,有“笔帖式”名额二名,他们的后代当然是汉军旗的汉人了。嘉庆年间,德州旗人的总户口数是2700余口,而1982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满族1553人,蒙族23人,总共1576人。经过176年的漫长岁月,为什么人口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呢?这也有他的特殊原因。辛亥革命提出的口号是“反满”(缺点是未能把清朝统治者和平民区别开来),再加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实行大汉族主义,致使旗人后裔,感觉自己没有前途,因而隐瞒族籍,把自己的家族成员改报为汉族。这一现象全国普遍存在,并不是德州一地独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由于党和政府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德州旗人后裔也和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一样,得庆新生。四十年来,他们有的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有的成为国家干部,有的在国营、集体企业当了工人,在教育界、文化界、医务界等各部门都有他们的成员。有的加入了共产党、共青团,有的被选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家都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附注

附注: ①固山:满语。即清代八旗的“旗”。 ②章京:满语译音。此处译为主管的助手。 ③骁骑校:佐领的副手。 ④笔帖式:掌翻译、文书的低级官员。 本文参考资料:《清史稿》、《山东通志》、《德县志》。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五)

《德州文史(五)》

本书收录了德州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回忆德县抗日斗争二、三事、忆德县二区队抗日活动片断、德州满洲驻防兵情况及后裔之兴衰、我所知道的德县日本宪兵队、北海银行概述、德州市人民踊跃认购胜利折实公债、德州市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记实、德州解放前后的医药业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孟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