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德州清末武术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852
颗粒名称: 回忆德州清末武术家
其他题名: 妙熙和尚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4
页码: 147-150
摘要: 妙熙和尚,自幼出家于德州城内永庆寺。他的俗家姓氏籍贯不详。如今他已去世四十多年,德州的群众,还是念念不忘。主要原因,由于他是一位卓越的武术家。他继承了禅宗①初祖达摩②的优良传统,自幼热爱武术,拜“功力”拳名师李和生门下,刻苦练功,数十年如一日,因而成就甚高。年轻时,他也曾仿照僧家习俗,外出云游。中国古代四大佛教圣地③,他曾朝拜过两处,一是山西的五台山,二是浙江的普陀山。他还为了对拳法的精益求精,走访了河南嵩山少林寺。他去这些地方,大部分是徒步旅行,往返数千里,栉风沐雨,艰苦备尝。④念经作佛事,有和尚、尼姑、道士一齐出场称对棚经。
关键词: 德州市 德州清末 武术家

内容

妙熙和尚(1857——1937),自幼出家于德州城内永庆寺。他的俗家姓氏籍贯不详。如今他已去世四十多年,德州的群众,还是念念不忘。主要原因,由于他是一位卓越的武术家。他继承了禅宗①初祖达摩②的优良传统,自幼热爱武术,拜“功力”拳名师李和生门下,刻苦练功,数十年如一日,因而成就甚高。年轻时,他也曾仿照僧家习俗,外出云游。中国古代四大佛教圣地③,他曾朝拜过两处,一是山西的五台山,二是浙江的普陀山。他还为了对拳法的精益求精,走访了河南嵩山少林寺。他去这些地方,大部分是徒步旅行,往返数千里,栉风沐雨,艰苦备尝。他居家的时候,除教给本寺内僧徒们学习拳法以外,还收了本城几个绅士子弟传授武艺。
  我的祖父辈,和妙熙和尚交谊很深,我的父亲又和他的两个师弟(妙印和妙慧)是音乐朋友。我童年时,常随父亲到寺里作客,我对妙熙和尚印象较深,至今回忆起来,他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妙熙和尚身高约1.9公尺,膀大腰圆,直到七十余岁,还是腰板挺直,行步快速,面色润泽,目光炯炯有神,说话声音洪亮,没有老迈之态。他不吸烟,不饮酒,布衣蔬食,自奉俭朴,平时沉默寡言,对人和蔼可亲。妙熙和尚武术虽精,但他从来不自炫耀,因而我对他的事迹,知道得很少,只是从老人口中听到过一些片断。我对武术是门外汉,更无法作出理论性的叙述。
  在本世纪初,河北省枣强县南关大地主王某家办丧事,聘请永庆寺的和尚前去念经作佛事,这一次丧事规模很大,念的是对棚经④。当时经堂和灵堂距离较远,必须在大街慢步行走,吹奏乐曲。永庆寺和尚穿的法衣,耀眼夺目,所吹奏的乐曲,悦耳动听,博得夹道的观众追随观看连声喝彩,而道士和尼姑的行列,则冷冷清清,无人鉴赏。道士们觉得很丢面子,在归途中出口不逊,与和尚发生了冲突。先是口角,后来竟至动武。由于道士比和尚人多,并且也会武术,又有铙、钹等做武器,和尚被打败,还有的受伤。妙熙和尚先是劝解,劝解无效,实在忍无可忍,才脱去法衣,赤手空拳,打入道士“阵营”,顷刻之间,道士被打得东倒西歪,狼狈逃窜。周围观众,无不惊讶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和尚的武艺高强。这个故事在枣强和德州一带流传开来。
  也是在本世纪初的一年,我们家有丧事,也请了永庆寺和尚念经。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在休息的时候,妙熙坐在树下,开怀纳凉。一群少年围着他,求他露一手。他先不答应,后来被纠缠的无法,他才笑着说:“你们摸摸我的肚皮软和不?”大家回答说,很软和!他便运用气功,大家再摸时,就坚硬如铁石了。足见他的气功,也有深厚的造诣。
  根据德州四中退休教师刘奇同志谈,妙熙有一个特制的长条木凳长宽仅能容身,有一个长圆形木枕,固定在一头。妙熙常睡在上面练功。年复一年,凳面磨亮了,木枕的楞角磨圆了,到了妙熙老年,刘奇同志还见到这条木凳在他的卧室里,这样艰苦锻炼的坚强毅力,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有一次我随父亲到永庆寺走访,在和妙熙和尚交谈的时候,我父亲问他:“您的拳法很好,前来访问您的武术界人士一定很多,您也曾遇见过高手吗?也曾被打败过吗?”妙熙听罢笑着说道:“来访的武术界朋友确是不少,但是我总是避免交手,更尽量不动武器,因为这对双方都没有益处,要说武术高手吗,到是遇到过一位。”他接着说:“有一年的夏天,一位南方武术界的朋友,到北京访友(他当时说了名子和籍贯都记不清了),路过这里,到寺里来指名找我。我们会见以后,他大约五十多岁年纪,中等个头,背负简单行李,身着夏布长衫,手持纸折扇,瘦弱似书生。但是他目光锐利,气宇轩昂。我们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位了不起的拳术大师。他要同我比武,我说:‘我是为了健身才练功夫,我并不会什么。’但是他坚决要求和我对比。我只好说:‘我自己练一套单刀您看看,请您指教一下。’于是我自己练了一趟刀,我练完了以后,客人微笑着说:‘您功夫很深,不过速度还差一些。’我说:‘您是老师,我向您领教吧!’我拿了一把单刀,然后向客人说:‘您用什么武器?’他长衫也不脱,手举纸折扇对我说:‘我就用这个。,我说:‘我用刀不把您的纸扇打碎了吗?’他笑着说:‘你打不碎的。’我们两人便在院中交起手来。他行动敏捷,健步如飞,弄得我眼花缭乱,无法招架。几个回合,他用纸扇连击我的右腕,我便跳出圈子,承认失败。客人住了两天就到北京去了。你看我不但被打败,而且败得很惨呢!我走南闯北遇见不少的能人,堪称为高手的,这位南方朋友,可以当之无愧。”
  从以上这段轶事可以说明,妙熙能够得到这位武术家的称赞,足见他的功力之深。他能够在友人面前,叙述失败的经过,我们又能见到他的胸襟开阔,非常坦率的高尚品格。
  一九二八年,为了破除迷信,把永庆寺和其他寺、观的神像都拆毁了。妙熙师徒几人,被赶至小营街北头关帝庙居住。又几经搬迁,其他僧众有的去世,有的还俗,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妙熙已经年逾古稀,身体还很健康,生活不但能自理,练功并未终断,陪他的只有最年幼的徒弟名叫性然。他曾到德州城西南四女寺住了几年,过着隐居生活,于一九三七年因病逝世,终年八十岁。
  一九八三年,德州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想征集妙熙和尚的武功等史料,我们走访了妙熙的武术高足弟子班仲远先生。仲远先生对文史工作非常热心,他虽然已经七十六岁的高龄,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表示不但要写出传记,他还要把妙熙和尚拳法的一招一式详细地画来出。这一工作刚刚开始,班仲远先生突然患心脏病逝世,这一工作未能完成,实是莫大的遗憾。
  注:
  ①②禅宗,是中国佛教一个宗派。普提达摩,相传为南天竺(今印度)人。南朝宋末来广州,又往北魏洛阳,后往嵩山少林寺,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者,并创造了少林拳法。
  ③按中国佛教传说,中国有佛教四大圣地,一是山西五台山,二是浙江普陀山,三是四川峨眉山,四是安徽九华山。
  ④念经作佛事,有和尚、尼姑、道士一齐出场称对棚经。
  1985年4月13日写于德州师专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文记述了德州文史资料等发展历史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孟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