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镇与杂技古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777
颗粒名称: 黄家镇与杂技古会
分类号: K295.2;J892
页数: 19
页码: 273-291
摘要: 黄家镇位于宁津县城西十五公里处,距古重镇保店四公里,因历史上曾长期在此举行盛大杂技古会而闻名。分东西两排居住,故而得名高范二排。后取谐音为高范二牌。街坊、邻居因宅基、地邻发生纠纷也大都来找黄氏论明是非。据《宁津县志》记载:黄家镇镇西有一通德桥,清乾隆二十一年,知县孔传科倡捐,黄家镇黄之陛等重修。此举可谓“黄氏世济之美焉,其事迹所昭,形势所至,载在旧碣者,前人之述各矣。”此后,黄氏家族人丁愈旺,财源愈盛,日渐为村中大户。对村中的大事小情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在本村乃至周围村庄也越来越大,故又更名黄家镇,其名沿用至今。黄家镇自建村始至今皆隶属宁津县。在编修的所有县志中黄家镇均属宁津所辖。
关键词: 黄家镇 杂技 宁津县

内容

宁津有个黄家镇
  黄家镇位于宁津县城西十五公里处,距古重镇保店四公里,因历史上曾长期在此举行盛大杂技古会而闻名。
  黄家镇原名高范二牌。明永乐二年(1404年)由山东即墨迁来高、范二姓人家。分东西两排居住,故而得名高范二排。后取谐音为高范二牌。明嘉靖元年(1522年)又有一黄氏从江苏徐州迁来。黄氏一家持家工于心计,且乐善好施,无论是东邻西舍,还是前后两村,谁家遇到难处求到家中总是有求必应。街坊、邻居因宅基、地邻发生纠纷也大都来找黄氏论明是非。因黄氏在村中的威望愈来愈高,且又善义助,明万历年间由高范二牌易名黄义庄。据《宁津县志》记载:黄家镇镇西有一通德桥,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知县孔传科倡捐,黄家镇黄之陛等重修。此举可谓“黄氏世济之美焉,其事迹所昭,形势所至,载在旧碣者,前人之述各矣。”此后,黄氏家族人丁愈旺,财源愈盛,日渐为村中大户。对村中的大事小情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在本村乃至周围村庄也越来越大,故又更名黄家镇,其名沿用至今。
  黄家镇自建村始至今皆隶属宁津县。从公元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至公元1931年(民国二十年)的340年间,宁津曾先后六次编修县志。在编修的所有县志中黄家镇均属宁津所辖。
  宁津县的第一部县志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修成。在其卷一地理志甲条中载:“迁善四里在城西南三十里。庄二,黄义庄、张家庄。”
  按黄义庄的地理位置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所修《宁津县志》中记载,黄义庄即今黄家镇。明万历年间,宁津分迁善、庶富、里仁、固宁四乡二十五里,黄家镇是迁善四里的一个村庄。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所修的《宁津县志》中,有多处关于黄家镇的记载,现节录如下:
  一、卷首,《舆地志上·桥梁》“县治之西南二十余里黄家镇,山东直隶通衢也,镇西,旧有桥,曰通德。”
  二、卷首,《宁津四乡分图、西南乡分图》中,明确标出了黄家镇位于宁津县境内。
  三、卷二,《舆地志下·村庄》载明:“迁乡第四里,黄家镇,距城三十里。”
  四、卷二,《舆地志下·市集》载明:“逢五、十集场,邑西三十里黄家镇。”
  五、卷二,《舆地志下·庙会》载明:“西乡庙会,黄家镇,九月。”
  就在这部县志的宁津县四乡分图上,黄家镇在西南乡分图中,南邻孛罗寨、詹庄、郑庄;东靠金庄、战庄、保店镇;往北是堤上刁、堤下刁、何庄,往西便是黄河故道,以上所述黄家镇周围村庄当时皆为宁津县所属。既然周围村庄皆属宁津县,那么位于中间的黄家镇当属宁津县所辖无疑。在1931年(民国20年)所修的《宁津县志稿》中,黄家镇还是宁津县第六区,第二十五乡的乡公所驻地。
  综上所述,黄家镇自古至今归宁津县所辖,始终镶嵌在杂技之乡的宁津版图上。
  杂技古镇风姿
  黄家镇因在历史上举办杂技古会而闻名。从前,中国的杂技艺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只要说我是黄家镇的,别的杂技艺人就敬重你几分。
  黄家镇是一个古朴美丽的村镇。镇东头有座奶奶庙,在杂技古会兴起之前,每年的古历三月有一个奶奶庙会。奶奶庙分前后两进,庙中有道士居住,香火盛而长年不断。庙后有“土山”一座。“土山”的形成别有一番情趣,它是由烧香求仙的善男信女每次来庙会进香时都从家兜一包土倒在那里,天长日久堆积而成的。
  黄家镇的村中心原有一座关帝庙。此庙修的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庙内有关云长、关平、周仓的木质雕像,关云长居中,关平、周仓分列左右。雕像如真人一般高低,个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关帝庙往东不足半里有祠堂一座。这就是“黄氏祠堂”。祠堂修得宏伟、绚丽,高大的祠堂台阶左右各有石狮一尊,两狮呈蹲式,昂首远望,给人以跃起过涧之感。祠堂的右前方有古井一口,井旁有远近闻名的奇树——杨抱槐。此树奇就奇在一棵树干两种树种。从树冠上看,四周长满了密密的杨树的枝叶,而一株槐树从杨树的枝叶丛中突兀而起。杨槐二树枝叶交错,连体并生,枝叶随风哗哗作响,蔚为壮观。如拨开枝叶探其究竟,原来中间的槐树是从杨树的树洞里长出来的。据传此树是一“唐杨”,至今已千余年的树龄,随着树龄的增加,树主干中间出现了一个尺余见方的树洞。清康熙年间,有一对喜鹊在树上垒窝筑巢,年复一年,风沙积淀于树洞之中,喜鹊的粪便落入洞中,树洞中便形成了一块沃土。后来喜鹊衔来槐豆一颗,弃于沃土之上,来年便有一棵小槐树破土而出。等槐树日渐长大后,一双喜鹊离树而去。
  从黄河故道的东大堤向黄家镇的村中望去,在青砖瓦舍之间,还有三棵巨大的古槐。古槐犹如三把巨形绿伞在村子上空,为黄家镇增添勃勃生机。相传,三棵古槐皆为唐槐。树围大约两丈有余,四人合抱尚接不上手。古槐越路而过,枝叶一直伸至对面农户的院中。由于年久树大,树的主干及部分分枝用铁箍加固,三棵古槐均于五十年代死去,唯奇异之树杨抱槐至今长势仍很旺盛。
  在黄氏祠堂的两侧,是贯穿黄家镇全村东西的一条大街。整个街面上是清一色的传统式样的民族建筑。每座房子门面虽不大,但都是青砖璃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柱,古色古香。纵观整条街道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当年这里曾是客栈、茶馆、酒肆、饭馆和出售日用百货、杂技魔术道具的集中地。这条古色古香的街道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建筑旧貌依然,197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为电影《大刀记》选拍外景时,就选中了黄家镇这条古老的街道。
  《宁津县志》在《杂稽志下·寺观》中载:“弥陀寺,在县西三十里黄家镇,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创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重修。”从黄家镇弥陀寺的创建时间和两次的重修,可以看出黄家镇悠久的历史和当时黄家镇的兴盛、繁华。
  杂技古会渊源
  黄家镇自秦、汉时就属古冀州地,据《史记》记载,冀州地,多“角抵戏”(杂技的雏形)。随着历史的沿革发展,这一带杂技颇为盛行。唐、宋以后,由于词曲、戏剧的兴起和发展,杂技在艺术领域的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随之杂技艺人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不少杂技艺人从宫廷被逐到了民间。为皇宫贵族表演的杂技艺人大都是技艺高超、娴熟的艺术家,而他们所表演的杂技是杂技艺术的精华。杂技艺术家从宫廷回到民间,这就推动了民间杂技艺术的发展,而民间的杂技队伍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壮大。杂技艺人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杂技艺术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艺人们迫切需要一个交流技艺,买卖道具的场所。特别是杂技艺人长年漂流在外,年复一年,即使是同村艺人也很难见面。因此寻求一个相互磋商技艺,交流演出情况的机会和场所,已成为艺人们的共同愿望。于是,黄家镇杂技古会于明代宗年间(1450-1457)便应运而起。
  提起南北八寨,杂技艺人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南北八寨是杂技之乡的乡中乡,是杂技之乡的“核”。南八寨和北八寨是中国杂技的重要策源地。黄家镇处在南北八寨的中心位置。而且交通极为方便。它东邻古镇保店,西邻四女寺碱河(即原黄河故道现漳卫新河)。从前,一条大路从河的东大堤顺坡直下,直贯村中。村南是“官道”,北去连镇、沧州、天津;南连陵县、德州、济南;东接宁津、乐陵;西通吴桥、桑园。
  黄家镇是一历史古镇。杂技古会兴起之前,每年的古历三月已有奶奶庙会和逢五排十集场,形成了集市贸易的集散地。这里的乡民为人厚道、善良、乐善好施,从不弱肉强食,欺行霸市。质朴自然的乡情民俗,仪态万千的人文景观早已传遍四里八乡。
  黄家镇地处杂技之乡的中心,这里的杂技艺人与江湖各业的人士接触很多,加之奶奶庙会和集市贸易的文化积淀,人们对江湖行当的衣食住行都非常熟悉,什么人“团什么点”(说什么话),什么人“垛什么窑”(住什么店),什么人“上什么啃”(吃什么饭),搭眼一看就心中有数。同时,什么人是“空子”(外行人),什么人是“相家”(内行人),什么人是“火点”(有钱人),什么人是“水码子”(穷人),黄家镇人也“朵儿尖清”(心里很清楚)。这对于接触江湖各业人、开办杂技行业性古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这样一来,杂技古会的会址选在黄家镇也就顺理成章了。始于明代宗年间的黄家镇杂技古会,犹如一颗闪闪发光的艺术明珠,镶嵌在了中国杂技艺术的王冠上。
  杂技古会盛况
  “不赶九月会,不算生意人(指杂技艺人)。”这是在杂技艺人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所谓九月会,就是专为杂技艺人买卖道具、进行技艺交流和收徒组班的行业古会。
  历史上,中国的杂技艺人大都是半农半艺,“忙时在家种着地儿,闲时出去耍玩艺儿。”每年的中秋节前后,分赴各地演出的艺人都陆续返家,一是借仲秋圆月的机会全家团聚,更重要的是回来收秋种麦。待秋收秋种忙完后,紧接着就忙于搭班插伙,增添道具及演出设施,为到外地演出做准备,此时正是农历的九月初。进入农历九月的第一个集日,即九月初五,便是黄家镇杂技古会会始的“黄道吉日”。会期历时一个月,且随逢五排十的集日,每五天一个高潮,十五日前后是最盛时期。路途较远的艺人,因其农时不同,从八月就往黄家镇赶。如云南、四川卖猴、卖蟒的;东北卖虎、卖熊的;蒙古卖马的。有的直奔而来,有的则边“撂地”(演出)边赶路,大都在九月上旬来到。古会兴盛期间,每天多达三万人,少则也有两万多人。因其顺乎民情,故而盛况空前。
  古会上各种道具的品种繁多,演出设施一应俱全。魔术道具有彩豆、小碗、幻影、蜡台、揪子、换模儿、转碴子、翻囊子等。杂技道具更是数不胜数,如竿、索、坛子、刀山架子、刀门子、火圈、三股子、水碗子、空竹、蹬技座子、叨花梴子,带“门子”的桌、椅、凳等。杂技武术兼用的器械有:刀、枪、剑、戟、斧、钩、槊、鞭、锏、锤、铲等。兽类有:本地的鼠、狗、羊、蛇,南方的蟒、猴,东北的虎、熊,蒙古的马等。当然还有棚圈、网子、影身、摆子、车辆以及锣、鼓、饶、钹和箫、管、笛、笙等。另外还有各种戏曲行头,如靠、蟒、帔、盔头、髯口、靴子等。还有曲艺行的鼓、弦子、犁花片。各种道具和演出设施,分门别类,一溜长蛇阵似的摆出三里有余。
  古会上道具的交易形式大体可分以下几种:一种是卖者有固定的门店,常年经营道具买卖,在艺人中有较高的声誉,并有固定的常客,艺人慕名而来,并可以实行预约订做道具。另一种是有的艺人因受伤或年老不能再从事演出活动,便自制道具到古会上出售,这类情况有的有固定的门店,有的在街头上摆摊,不但卖道具而且卖“门子”,出卖的同时还教买者如何使用,当然所卖的“门子”一般都是普通的“活儿”,而绝活是不肯轻易出手的。再一种是节目、道具一同出卖,买者看中了这个节目,买卖双方订好合同,多长时间给多少钱,待合同期满后,人走,道具留下怎么说,不留下怎么论。还有一种是整个杂技班、团、组参加交易,一个班、团、组多少人,能演多少节目,什么节目,买者买下几个月或一年,付给多少钱,然后买下的班、团、组插到他自己原有固定的人马中共同演出。古会上,交易形式名目繁多,不再一一而论。
  黄家镇杂技古会不但是各种道具、演出设施的交易场所,也是行家里手切磋技艺的绝好去处。这些技艺的交流有的是在道具买卖的交易中,有的是在插班搭伙的组合中。他们或在村头,或在路口,或在演出场地,或在茶馆、酒肆,相互探讨如何掐活、粘托、漂托、护托、出托、回托、换托、抢托、收托,互相研究如何避免失托、抛托以及如何“规范儿”(符合要领),如何“把罩”(选找平衡)等等。
  黄家镇杂技古会,还有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在买卖交易、技艺切磋、搭班插伙、拜师收徒和一切活动的交谈中,都用自己的隐语——“春典”进行。“搏春”、“盘道”贯穿古会的始终,这给黄家镇古会更增加了浓郁的行业性色彩。
  宁津县道口敬老院百岁老人李哲铨于民国七年(1918年)曾到黄家镇古会一游,野竹李村杂技艺人孙宪元老先生每到会期必到黄家镇。据他们回忆,黄家镇古会“艺分百种,戏称千台”,绝非虚夸。杂技古会上,大小班团争相选聘演员,年轻英俊且有基功的姑娘、小伙,或来一个串小翻,或拧几圈旋子,或推几下桩子,或来一把单手顶。奇技异能之士各显身手,各路高手竞持高价。各路班主也绝非等闲之辈,哪个是“顶梁柱”,哪个是“摇钱树”,上眼一看就八九不离十。看中的或收一个,或“座”“尖”全要。只要看中的演员或节目,在“包银”上绝不斤斤计较。被招聘的演员又视班、团的规模、设施等条件而要求“吃包银”(固定收入)或“吃帐”(演员按艺评人,以分记帐,按帐分红)。
  杂技之乡的魔术是远近闻名的,特别是中国古典戏法的表演尤为精采。古会期间,各路名师云集于此,棚靠棚,摊挨摊。使“手法门”的演的是“七解丝绦”、“月下传丹”;使“彩法门”的演的是“平地抠杯”、“金钱保柱”;使“药法门”的演的是“茶水变墨”、“口中吐火”;使“符法门”的演的是“抽签叫点”、“八仙转桌”。各位大师出手干净利索,变幻神速,风趣幽默。各类变法令人费解,扣人心弦,眼花缭乱。练家们一边“使口”(解说),一边“使活”(表演)。“使活”一招紧接一招,“使口”一环紧扣一环,峰起潮落,目不暇接,“活”、“口”配合得严丝合缝,恰到好处。路南的棚里表演的是以帽炸蛋,帽犹新而蛋熟;对面棚里表演的是木人口能吸烟、能说话,手杖转眼成了长长的花蛇。在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人群中,大部分是普通观众,但也有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魔术界各门派的传人。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魔术艺人专看你的关键——“门子”,把“门子”弄明白了,就等于“笼了人家的‘门子’(偷学了人家的戏法)”。如看不懂,等演出告一段落,便凑上去用“春典”接茬答话,或拜师交友,切磋技艺,相互交流,或购买道具。
  古会上的杂技表演更是红火热闹,各式各样的“摆子”(布制招牌)迎风招展,“喊影身”(作口头宣传)的声音此起彼伏。大棚、小棚、“撂地”的连成一片。马戏棚内,紧锣密鼓声震天地。各类艺马身材高大,脖串铜铃,跑起来哗哗作响,犹如万马奔腾,闻者紧扣心弦,精神振奋。表演马术的艺人有男有女,男着黑衣黑裤,女着红衣红裤,个个年轻英俊、干练利落,眉宇间透出英豪之气,表演起来身轻如燕,如履平地。在飞驰的快马上忽而倒立,继而蹬里藏身,就地拾金钱,八步赶蟾,后跳马,从马上翻到马下,从马左跃至马右。
  古会上,不少班团大都做“爬刀山”的表演。刀山架子高有数丈,上悬绳索几根,绳系铡刀十余口,刃皆朝上,作软梯状。演者赤足踏利刃拾级而上,上端系有吊扣、横杆。演者在上边从这端跳到另一端,做空中飞人状。观者为之咋舌。会上的软功、硬功、轻功、气功的表演各有拿手绝招,吞铁剑、吞铁球、吊小辫者比比皆是,煞是惊险。气功表演者运起气来,身硬如铁,头顶断石,钢枪刺喉,若无其事。一人舞起拇指粗的铁棍,呼呼作响,猛击自己的左肋,铁棍顿作弓形。铁沙掌手起掌落,石块一分两开。另外,还有珍鸟异兽供人观赏。鹦鹉、八哥七效人言;孔雀、锦鸡展翼开屏;大蟒丈余,粗如屋檩;细蛇尺许,钻入口鼻;么么小鼠,竟解人意,随艺人指挥做种种游戏。总之,耍飞刀、耍飞叉、踩立绳、走钢丝、骑单车、转花碟、抖空竹、钻刀门、钻火圈、蹬大缸、蹬花伞、二鬼摔跤、狗熊掰棒子、猴媳妇回娘家等等,表演应有尽有。
  黄家镇的杂技古会,始于魔术、杂技行业,但随着不断发展,其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些从事戏剧、曲艺、“儡子戏”以及“拉洋片”等各类艺人都慕名前来参加,丰富了古会的内容,活跃了古会的市场,给古会凭添了光彩,带来了“千台戏”的美誉。
  黄家镇杂技古会迎来了各种艺人,近则宁津、吴桥、陵县;远则黑龙江、吉林、福建、广东、广西,真可谓高手云集,群英荟萃。他们或招兵买马、充实班底;或拜师访友,切磋技艺;或增置设施,一展宏图。古会一结束,艺人们便闯关东、下江南、进甘陕,也有的东渡日本,南下东南亚,北去苏俄,还有的途经香港赴英、美演出。但无论走到哪里,一般都到来年再来黄家镇聚会。这样周而复始、年复一年,黄家镇杂技古会便名震四海、传扬中外。
  黄家镇杂技古会是全国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杂技古会,它如一位历史巨人,忠实地记下了中国杂技的繁荣与昌盛。黄家镇杂技古会是杂技之乡的骄傲,也是中华杂技的骄傲。
  杂技古会的衰落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残酷地屠杀中国人民,在中国的国土上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国杂技艺人心目中的依托——黄家镇杂技古会,也被扼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手中。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北平的芦沟桥发动进攻,继而又侵占了平、津,并沿津浦铁路南下。而宁津距津浦铁路不足百里,十月初日军侵抵吴桥县城,宁津的国民党县长窃款逃路,此时正值农历九月黄家镇古会起会之时,因而严重影响了古会的正常进行。来赶会的外地艺人有的半路而回,已到的也纷纷离去。当地艺人虽三三两两去黄家镇,但人数明显少于往年。各种演出也已基本停止,只偶尔能看到说西河大鼓、木板书的和撂地摊、变戏法的艺人,但游客、观众一日少于一日。农历九月下旬,日军飞机数架轰炸了宁津县城。至此,1937年的黄家镇杂技古会,在日军侵占吴桥、国民党的宁津县长逃跑、日军飞机轰炸宁津县城的炮声中而告终。
  1939年3月2日,日军飞机又一次轰炸宁津县城,并侵占了宁津,成立了维持会,建立了伪政权,继而采用了“反复扫荡”、“纵横合击”、“对角清剿”、“囚笼政策”、“保甲制度”等,对宁津的抗日军民进行残酷镇压。宁津县纵横不足百华里,可日伪挖的沟长达220华里,修据点、岗楼122个。
  由于日寇铁蹄的践踏,黄家镇的面貌已非昔日。日寇修的“惠民沟”堵截了原来的“官道”;奶奶庙、关帝庙、黄氏祠堂均被拆除,砖瓦石料均被抢走,修了保店镇的岗楼、据点。外地来的艺人如被抓着,便以八路的探子处置,本地的百姓也已无心经营,就连逢五排十的集日也保不住了。至此,盛行数百年的黄家镇杂技古会毁于日寇的铁蹄下。
  杂技古会的历史地位
  黄家镇杂技古会始于明代宗年间,前后历经近五百年,且每年一期,每期一个月。五百年来长盛不衰,这在中国杂技行业古会中是绝无仅有的。
  《宁津县志》载:“每年农历八月底,云南、四川卖猴的和东北卖熊的客商便陆续赶来。古会兴盛时期,每天多达3万人,少则也有2万多人。”由此可以看出,杂技古会的影响之远,规模之大是一般行业性古会所不能比拟的。
  《宁津县志》又载:“古会上市的各种道具非常丰富。杂技类:小的如小碗,彩豆儿,大的如刀枪剑戟,花坛、彩缸、竹竿、绳索,动物如猴、熊、蛇、兔、小叭狗、小老鼠;戏剧类:刀把、旗靠、盔头、髯口,生旦净丑的戏衣,文、武场面的各种乐器等等,应有尽有,非常齐全。”从这段记载中又可以看出,黄家镇杂技古会是从明清,至民国年间各个年代的一个大型的文化用品博览会。杂技古会不但推动了中国杂技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的戏曲、曲艺说唱等民族传统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具体来说,黄家镇杂技古会对中国杂技所产生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它结束了杂技、魔术道具由艺人自己制作并使用的传统作法,激励了道具制作业的发展。道具的制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光学、力学、化学等学科。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木工、锻工、板金工、模型工、油漆工等众多工种。特别是研制道具上的“门子”或“托”,需要一代、甚至几代艺人的心血。从某一角度上来看,道具的完美程度,就是表演技巧高低的标志。而艺人们常年飘流在外,加之门户之见极深,又寻找不到相互交流的机会,致使道具制作技艺发展十分缓慢。黄家镇杂技古会上道具的经营交易活动,为艺人们提供了极好的场所和条件。在这里,买者可任意挑选,卖者可以质论价。“买”与“卖”的交易也就形成艺人之间“教”与“学”和技艺切磋的过程。杂技道具交易,促进了道具制作业的飞速发展,道具制作由一人承做向小作坊生产发展,结束了艺人自己制作道具,自己使用的传统习惯,提高了道具制作的工艺水平,加快了“门子”或“托”的传播,激励了艺人工匠研制高档次道具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杂技事业的发展。杂技道具的买卖,也促进了各种戏曲服装、文武场面上的各种乐器等相关文化艺术用品制作业的发展和交易活动。如黄家镇南的刘槐村制鼓业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该村制作的鼓,选料严格,制作工艺精细,规格齐全,所以在黄家镇古会上畅销不衰。自清顺治年间,刘槐村的制鼓业就已进入小作坊生产。
  二、黄家镇杂技古会是中国杂技界各路班团、艺人一试身手的大擂台,是中国杂技史上一个规模庞大的杂技艺术交流中心,它的举办大大促进了杂技艺术的提高和发展。杂技古会迎来了全国各路班团和艺人,从表演内容上有气功、马戏、杂技、驯兽、魔术、武术;从表演形式上又有义务演出和营业演出之分。义务演出多半是当地的杂技艺人或一、二人或二、三人,也有一人的,在街头、路边、茶馆、酒肆,边表演,边“卖口”,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为古会增添了活泼、欢乐、祥和的气氛。而营业演出的大棚鳞次栉比,彩旗高悬。演出班团的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不等,演出的节目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各种规模的杂技班团、身怀绝技的杂坛宿将荟萃一地,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杂技对棚演出盛会。杂技古会的对棚演出,实际上是一次中国杂技大赛,它虽不设评委,不评名次,但杂技之乡的看客是最有权威最公正的评判员。艺术水平的高低、节目质量的优劣,他们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从这个大棚里出,那个大棚里进,这个大棚里看客寥寥无几,那个大棚里人头攒动。其水平高低、质量优劣也就显而易见了。杂技古会的对棚演出,带来了各路班团人才的竞争、节目技巧的竞争。要想在杂技古会上赢得声誉,站住脚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那就必须立足创新,在培养尖子演员、尖子节目上狠下功夫。为了提高技艺,在演出间隙,他们也相互观摩,切磋技艺,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黄家镇古会上的“千台戏”,带来了姊妹艺术的相互渗透和交流。杂技古会引来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业人等。古会期间,黄家镇实际上已成为江湖文化历史名镇。特别是河北梆子、评剧、哈哈腔等戏曲,西河大鼓、木板书、评词等曲艺以及“拉洋片的”、“大儡子戏”、“扁担戏”等表演说唱艺术门类的参与,为杂技古会带来“千台戏”的美誉。从而也带来了姊妹艺术的相互借鉴、交流、学习。尤其是古会上杂技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同台演出,使各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更为直接。为了争得观众,杂技大棚里也有时演戏曲或曲艺。上一个节目说大鼓,下一个节目演魔术。上一场演戏曲,下一场就演杂技。清朝末年,宁津城北崔庄的崔老板领子弟班在古会上演“哈哈腔”,其表弟陈师傅领马戏班也在古会上演出。陈师傅便从哈哈腔剧团里借来了戏曲服装、盔头、髯口,让自己的演员扮成关公、穆桂英、花木兰、杨宗保等人物,骑上艺马,沿古会上的大街小巷走了一遍。古会上的看客你拥我挤,争相入棚观看关老爷、穆桂英的马术表演。同时也随之产生了一种新的宣传观众的形式——“拉街”(演员化妆后的串街宣传)。
  总之,黄家镇杂技古会近500年来长盛不衰,对中国杂技的发展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杂技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第一辑共筛选了28篇史料,分设9个栏目。包括抗日英烈、、人物春秋、历史足音、血泪史痕、伪匪乡霸、名人轶事、史海钩沉、往事追怀、德州揽胜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承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黄家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