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北魏高氏墓碑考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726
颗粒名称: 德州北魏高氏墓碑考略
分类号: K877.45
页数: 11
页码: 96-106
摘要: 旧德州城北第三屯一带,自清代康熙到光绪年间,先后发现我国北魏高氏墓碑、墓志四件。其中高植、高湛的墓志已经遗失,高贞、高庆的墓碑虽然残破,总算幸存下来。这几幢一千四百多年的古代碑、志,无论就其历史文物价值,或者书法艺术价值来讲,都堪称为我国金石史上的瑰宝。
关键词: 德州 墓碑 高氏

内容

旧德州城北第三屯一带,自清代康熙到光绪年间,先后发现我国北魏高氏墓碑、墓志四件。其中高植、高湛的墓志已经遗失,高贞、高庆的墓碑虽然残破,总算幸存下来。这几幢一千四百多年的古代碑、志,无论就其历史文物价值,或者书法艺术价值来讲,都堪称为我国金石史上的瑰宝。现按照发现年代顺序,分述如下:
  (一)魏济州剌史高植墓志
  据《德县志》①载:“植,字子建,元魏司徒高肇之子。清康熙间,城北第六屯,河岸因雨坼裂,得一石碑,高宽各三尺,厚五寸,碑字仅可辨名字官爵。末载神龟元年(公元518)字句。按魏书外戚传:‘植,中书侍郎,为济州刺史。历青、相、翔、桓四州剌史’。”《德县志》还载有:“邑人田雯《长河诗志籍考》有诗纪之。石藏田氏家祠,不知何时,石碎无存”。
  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以下简称辞典)载:“高肇,后魏蓨人。字首文,文昭皇太后之兄,尚世宗姑高平公主。景明初(公元500),录尚书事。”由此我们得知,高肇是魏孝文帝(元宏)的妻兄(或妻弟),也是魏孝文帝的姐夫(或妹夫)。他既是魏宣武帝(元恪)的舅父,又是姑夫。魏宣武帝和高植是中表兄弟,因此,高植是元魏的内戚。
  (二)魏镇军将军南荆州剌史高湛墓志
  据《德县志》记载:“高湛墓志,元象二年(公元539)刻石。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城北第三屯河决石出。〔石〕②方尺有六寸,邑人封希孔收藏。咸丰季年,某孝廉(孝廉是举人的别称)携于济南,献于某中丞(中丞是巡抚的别称)。〔某中丞〕回籍不便携带,而〔把石〕珠还某孝廉。某孝廉〔把石〕置济南肆中(肆在此处应作古玩店解)。事隔数年,未克取回。后闻有陶某,从肆中购出,携赴南省,今不知石归何处。《山左金石志》云:‘碑字秀劲,为唐时褚,虞所本’。”
  据《辞典》载:“高湛,后魏蓨人,字子澄,累官镇军将军,南荆州刺史。陈庆围城,拒却之,城得全。除大都督行广州事,元象初死难(按:‘高湛不见于史,清乾隆己已秋,德州卫第三屯运河决东岸,岸崩,得高湛墓志铭,文字尚无缺损……此碑笔法秀劲,为唐时虞、褚诸家所本’)。”以上两说,都未说明高湛的家世渊源。
  从高湛的经历中,有一个明显的疑点。我们知道,我国南北朝时代,南朝和北朝的疆界,大体上是以淮河流域为界。北朝全盛时期,它的疆域,从来也没有越过长江。时当北魏衰微时代的高湛,怎么能在江南官荆州剌史,除大都督行广州事呢?经过一番探索,才弄清了这个疑点。
  原来在北魏末年有虚设州、郡的情况。在《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③中,有这样的记载:“北齐疆域未及河西凉州,志文中的凉州可能是侨置州名。《北齐书·文宣帝纪》引天保七年诏书:‘牧守令长,虚增其数,求名录实,谅足为烦。要荒之所,旧多浮伪,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群目……循名督实,事归乌有。’所说的情况虽是北魏末年的情况,这种虚设州、郡的情况,在北齐末年更为普遍。故所谓凉州、实系空名”。高湛立碑,正是北魏末年。那么,高湛的官荆州刺史,除大都督行广州事,毫无疑问,也是“虚设州郡,实系空名”。
  从以上叙述表明,高植和高湛的墓志,都已不存在。高植墓志,在康熙年间出土的时候,就已经“碑字仅可辨名字官爵”,损伤程度,已经很严重了。后来“石藏田氏家祠,不知何时,石碎无存”。一九三三年所续修的《德县志》,当时担任修志的副总纂是田雯的后代田小山先生,因此,墓志“石碎无存”的记载,有很大的可靠性。可以认为高植墓志尚存人间的希望不大了。
  可是高湛墓志的情况就不同了。把墓志“携赴南省”的陶某,可能是金石收藏家,也可能是古玩商人。总之,陶某对这方石刻,是懂得它的真正价值而加以珍视的。他不是自己收藏,就是转售给别的金石爱好者。流失国外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除一部分日本书法家,其他国家的古玩爱好者,对中国的碑、志都不感兴趣。“咸丰季年”,距现在只有一百二十余年。如果运往南省的高湛墓志石刻,没有遭受到重大的破坏,很有可能再出现于人世,我们衷心希望它的再现。
  (三)魏营州刺史高贞墓碑
  据《德县志》载:“高贞碑,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立,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由城北第三屯出土。孙渊如观察(观察是道台的别称)移置学宫。并镌跋语及李斯篆二十九字于碑阴。独山莫友芝《金石笔识》云;‘是碑为石刻最整峭者,与张猛龙一石,同在正光时,可称双绝’。”
  北魏高贞碑,如今碑文已残缺不全,碑阴的跋语及篆书铭文,都还清晰可识。《德县志》所说的孙渊如观察,名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清乾隆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历官山东督粮道。当时的督粮道署,就设在德州(现在的德州行署所在地)。他在德州居官的时间较长,他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旁及诸子百家。他还研精金石版本,工隶篆,尤精校勘。他的传世著述达十七种。关于金石碑帖方面的专著有《魏三体石经残字考》、《寰宇访碑录》、《平津馆金石萃编》等。他是清代较有影响的学者。他用行草写下以下词句,刻在高贞碑阴。词曰:
  “碑浮卫水兮,移之学官。墓崩阤兮其人传。惟贵戚之尚德兮,曷藉勋名之烂然。我无建树于兹士兮,独好古以穷年。愧岘首之羊公兮,庶后人之宁想乎碑前。”接着又写了跋语是:
  “嘉庆丙寅岁,王孝廉保训告我,德州卫河第三屯,出魏高贞碑。与知州原逊志,库大使沈志水,移置学宫。
  “賜进士及第山东督粮道阳湖孙星衍撰书刊记”。
  又过了四年,孙星衍又在高贞碑阴,镌李斯篆书铭文二十九字。下面跋语是:
  “篆泰山刻石,以乾隆五年燬于火,传书漫漶。余藏有旧拓本,尚可寻求笔意。严君可均通篆法,因嘱双钩上石,勒德州学高贞碑之阴,以永其传。
  “嘉庆庚午岁上元日兰陵孙星衍记”。
  上面跋语所说的“泰山刻石”,与高贞碑并没有什么联系。它指的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登泰山,丞相李斯等为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而刻的石碑,石至明代,只存二十九字。这个刻石,据传说是秦丞相李斯写的。它已经有两千二百年的历史。上面跋语又说:“乾隆五年燬於火……余藏有旧拓本,尚可寻求笔意”。孙星衍特嘱托精通篆法的严可均④,把所藏的“泰山刻石”拓本铭文,用双钩法摹下来,刻在高贞碑之阴。孙星衍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让最可宝贵的篆书铭文,与高贞碑这件金石史上的希世之珍,“以永其传”。
  (四)魏高庆墓碑
  据《德县志》载;“碑为北魏正始五年(公元508)镌。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秋,第三屯河岸崩坼,石沦於水。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水落石出,邑人移于学宫。碑早建于高贞〔碑〕十余年。以文考之,当与高贞〔碑〕为雁行碑。字如出於一手,惟石质不逮,今移置民众教育馆”。在高庆碑阴,也刻有一段文字是:
  “光绪乙未夏六月,河决第三屯,得之决口。於丁酉三月念六日,移置学宫。”这段题字没有具名。
  由于史籍材料的缺乏,高贞和高庆的身世,不得其详。只能从碑文残余字句中,看到一些端绪。例如,在高贞碑中,能看到这些字句:“魏故龙骧将军营州刺史高使君懿侯碑铭。君讳贞,字羽真,渤海蓨人也……盖帝炎氏之苗裔……□祖左光禄大夫渤海敬公纯嘏所锺,□诞文昭皇太后,是为世宗武皇帝之外祖考。安青将军青州刺史□公,即文昭皇太后之二兄也。”
  我们从高贞碑的碑文中,得以了解到,高贞是渤海蓨人,汉族。他的祖父是文昭皇太后的父亲,是魏宣武帝(元恪)的外祖父。他和高植应为兄弟行。高庆墓碑,名讳官职,虽已残缺无存,但在碑文中也有这样两句话;“文昭皇太后之侄,世宗武皇帝之内弟也。”高庆怎么又是世宗武帝的内弟呢?《辞典》在“高后”条下有这样的记载:“高后,后魏宣武帝之后,性悍忌,孝明帝立,为皇太后。”原来宣武帝之后,又是高庆的姐姐,文昭皇太后的侄女。因此,我们可以说,高贞和高庆也是兄弟行,都是皇亲国戚,现在弄不清家世的,只有高湛一人了。
  可是在史书中,北朝晚期的北齐时代,竟又出现了另一高湛和高贞。他们和墓碑所载的高湛和高贞,不但姓名相同,而且籍贯也相同。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不然就容易混淆。
  渤海高氏,在北朝整个时代,是最大的名门权贵。在史书上记载的人物(不包括北齐),就有高允、高肇等十六人。他们出将入相,与元魏皇室互通婚姻。所有这些人的籍贯,都是“渤海蓨人”。当时“蓨”的范围,包括现在的河北景县城南大部分,吴桥县的西南部分,故城县和山东德州的北部。现在河北省景县,就有一个高家老庄(俗称高庄),全村居民,绝大多数都是高姓。他们不但都承认是北魏高氏的后裔,而且他们的《族谱》,以及景县的《县志》,都有明文记载。北魏高氏的古墓群,在景县城南一带,不断的有所发现。德州城北第三屯发现的“四高”碑、志,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这一部分,可能属于高肇的近支,相当于后魏时期。兹按照立碑时间的先后,列表示意。(见附表一)
  北魏高氏另一支系是高欢。他是北朝北齐的创业者。据《辞典》载:“高欢北齐蓨人,字贺浑六(鲜卑名),初事葛荣,为亲信都督。尔朱兆弑魏孝庄帝,欢起兵讨兆,灭之。封渤海王,专权。帝西走依宇文泰,欢别立孝静帝,由是魏分东西。”高欢为了政治目的,“对汉人自称是渤海大族高氏的子孙。认信都守将高乾、高敖曹为族叔。但他对军队讲话,总是用鲜卑语,高敖曹如在行列,高欢就改用汉语”。⑤高欢第二子高洋灭东魏自立为齐文宣帝,在位十年死(550—559)。五六〇年,高欢第六子高演夺高殷帝位,自立为齐孝昭帝。五六一年孝昭帝死,高欢第九子高湛继位,是为齐武成帝。在位四年(561—564),禅位给太子纬。又据《辞典》载:“高贞,北齐武成帝第五子,字仁坚,封北平王,官至大都督。”兹再列表说明。(见附表二)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北齐的高湛是齐武成帝,上距后魏高湛的立碑晚二十余年。北齐的高贞是北齐武成帝的第五子,上距后魏高贞的立碑晚四十余年。经过这一分析,混淆可以避免了。至于北齐这一支也称“渤海蓨人”的高氏(范文澜通史简编肯定高欢是鲜卑化的汉族)他们和后魏高肇一支,是否同族一家,那是属于史学范围的事,在这里没有再进一步考证的必要了。
  上述四件北魏碑、志中,幸存的两幢墓碑——高贞碑和高庆碑,自出土以来,也历经坎坷。在学宫的时候,一些金石法帖爱好者,经常拓取碑文,分赠戚友。看守学宫的人,也随便拓印,私自出卖。天长日久,碑面自然受到损伤。一九二四年,直奉战争⑥,大军过境,学宫成为驻军场所。嗣后军阀连年混战,学宫也就连年驻军。看守学宫的人也搬走了。从此无人照管。一九二八年,北阀军进驻德县,各地都拆除寺庙,学宫也遭到同样的命运。这两幢魏碑,又迁到德
  县民众教育馆(现在的地直机关门诊部)。七七事变以后,又迁到伪德县民众教育馆(现在的工人文化宫)。德州解放(1946)后,又几经搬迁,现在总算固定下来。德州市图书馆,把残破的碑身,用水泥粘合完好。在院中修建了碑罩,和其它碑石,一并陈列。
  北魏高贞碑,在我国碑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和北朝的张猛龙碑,洛阳的龙门二十品,称为我国北魏时三大名碑。它的拓本,上可溯到宋代,分布面遍及全国,并远及日本、朝鲜等国家。历代金石丛帖,都把它收集在内。高庆碑是近代才发现的。它既未曾收入在历代丛帖之内,流传后世的拓本也为数极少,几乎成为海内孤本。在这意个义上来讲,高庆碑更应当受到特别珍视。
  高植和高湛的墓志石刻,虽然已不存在,但它们的拓本,毕竟得流传于后世。杨震方编著的《碑帖叙录》⑦中,都有简略的说明。例一:“高植墓志。清康熙中(1662—1722)在山东德州出上,旋为田雯所得,仅存上截残石……此志多为神龟三年刻成,但文中无神龟年号,而有葬于正光二年(521)十一月十六日等字,当即刻于是年。楷书二十一行,行约三十八字。虽稍有残字,但字体精整,锋颖犹新,充分具有北朝小楷之特徵,为颜真卿所祖,有翻刻本”。我们从这里得知,高植墓志,有拓本,还有翻刻本。例二:高湛墓志:“清乾隆十四年(1749)山东德州运河岸崩时出此石,移植德州学宫。东魏元象二年(539)刻,楷书二十五行,行二十七字。出土时几无损字,但后来损字逐渐增加,字形方扁,运笔正雅,而富含蓄,杨守敬⑧评为骨格整练,其《平碑记》⑨又云:‘褚河南(褚遂良)似从此出’。此石初拓本‘遐流’二字不损。”我们从这里又得知高湛墓志有初拓本,还有很多续拓本。
  最后必须说明的有两点:(一)高植墓志,《德县志》说“元象二年刻石”,而《碑帖叙录》说应为正光二年(521)刻石,应以《碑帖叙录》为准。(二)高湛墓志,《德县志》说出土后为“邑人封希孔收藏”。而《碑帖录》说出土后“移植德州学宫”。当以《德县志》说为宜。

附注

注:①1933年德县县长李树德主持的重修本。 ②为了便于读解〔〕括号内的字系笔者所加。 ③见1972年《文物》第一期。 ④严可均(1762—1843),清乌程(今淅江吴兴)人,字景文,嘉庆举人,文字学家。 ⑤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478—479页。 ⑥直奉战争是:旧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 ⑦相震方编著,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⑧⑨杨守敬(1839—1915)清末民初历史地理学家。字惺吾、号鄰苏、湖北宜都人。关于金石书法方面的著述有《寰宇贞石图》《平碑记》等。 本文作者:政协德州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政治经济组成员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文收录了回忆三人小组在德州、胜利光复禹城、渤海军区袁司令谈禹城战役、一夜拔除陵、盘沿线十个伪军据点、岗楼、德州历史沿革、德州明苏禄国东王墓考、德州航运史料、德州地区地震史料、德州机床厂建厂及生产发展概述、我所经历的南京“四·一”惨案14篇德州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孟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