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疾呼——迅速“抢救”德州文史资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697
颗粒名称: 大声疾呼——迅速“抢救”德州文史资料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2
页码: 1-12
摘要: 《德州文史》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诞生了。趁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向大家说几句话。首先向关心并大力支持《德市文史》的有关单位、个人和有关社会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就如何尽快“抢救”德州文史资料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和意见。我们党向来重视文史资料工作,认为它是上承祖宗,下启子孙,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四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一条新的纽带,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全国各级政协都把文史资料工作列为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德州居水陆交通要冲,也就必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次争夺帝位的战争,是德州历史上一次最大的战役,双方动员兵力达数十万。
关键词: 德州 文史资料 文史工作

内容

《德州文史》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诞生了。趁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向大家说几句话。首先向关心并大力支持《德市文史》的有关单位、个人和有关社会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就如何尽快“抢救”德州文史资料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和意见。
  我们党向来重视文史资料工作,认为它是上承祖宗,下启子孙,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四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一条新的纽带,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早在一九五九年四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六十岁以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的茶话会上,就提出要征集、整理、编写近代史、现代史资料,出版《文史资料选辑》。号召委员们从“戊戍政变”到全国解放这一段的亲身经历尽快记录下来,传之于世,提供历史研究参考,并作为教育人民群众和青年一代的宝贵资料。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十六条”明文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根据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进行关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出版工作。”因此,全国各级政协都把文史资料工作列为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事这项工作是非常光荣的,一定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做好这项工作。
  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主要是由当事人或见证人撰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在某些方面可以补文献之不足,匡书刊之谬误。它是搜集和丰富史料宝库的一条重要渠道。我们从事这项工作,必须首先占有史料,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过去我们强调亲见、亲闻、亲身经历,这固然重要,但从当前现实出发,掌握近、现代史料的老年人已经越来越少,因此,还必须提倡多做调查访问工作,根据采访材料进行撰写。这样才能丰富、扩大稿源。在撰写过程中,对待史料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一切尊重事实,秉笔直书。不夸大、不缩小、不谥美、不贬损、不杜撰,既不以“人微言轻”而“因人废言”,也不取“人显言贵”,更不能“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总之,要忠于真理,要对历史负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当然,由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个人经历和记忆的局限性,撰写史料,难免出现片面性或失实之处。对此,我们提倡在动笔之前尽可能多做些调查研究工作,以资核实补充。力求全面、准确。但有些问题,一时或难于查清,请勿因此搁笔,可以“多说并存”文责自负,留待今后验证。
  德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名城。在《书·禹贡》九州中兖州、夏代属“有鬲氏之国”。西周和春秋属齐国,战国时前期属齐国,后期属赵国。秦代设鬲县始筑鬲县城。西汉时,东境为安德县,西境为鬲县属平原郡。隋代改安德郡为德州,这是德州得名之始。后又改德州为平原郡。开皇十六年,分安德北境置将陵县属平原郡;西境置新广川县。仁寿元年又改广川为长河县属平原郡。宋为将陵县,元为陵州,明、清为德州,民国改称德县。一九四六年六月十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德县城,又改称德州市。
  从地理位置来说,德州地处华北平原,大运河纵贯南北,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德州成为通往北京的九省御路,有“九达天衢”之称。作为德州名胜之一的“九达天衢”牌坊,就建在城西面的御路上。明朝永乐年间,德州即晋入全国三十三个大工商业城市之列。到清光绪末年,又建成津浦铁路;抗日战争时期,又建成了德石铁路,德州更成为陆路交通的枢纽。在今后的年代里,由于能源的开发,德州更是北煤南运的必经之道。加上农业的持续发展,德州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将使人们看得更加清楚。这样进一步全面搞清德州的历史情况,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德州提供历史的依据就显得更加迫切了。
  德州的历史,究竟有多少值得写?过去有些同志对这个问题持怀疑态度。通过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成立后两年来的初步摸底,我们深深感到,德州文史资料是十分丰富的。以人文资料为例,西汉时期就有著名学者董仲舒,他下帷读书,三年不窥园亭。他的政治主张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西汉的统一思想,巩固封建统治,起到重要作用,对后代儒家思想,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历代儒家把他推崇为孔、孟以后的儒学大师。明代正统年间,知州韦景元修学宫,掘地得石碑,文曰:“董子读书台”,知为当年董子读书故址,因而重新兴建。明景泰年间,建董子亭。明宏治十二年改亭为祠,有亭、有台、有厢、有坛。明万历年间,移建于德州西门外,《山东通志》称为“繁露台”,建筑规模更加宏伟壮丽,成为德州名胜古迹之一。明、清两代一些知名人士,凡路经德州者,对它多有题咏。清乾隆皇帝南巡时,驻跸德州,曾为“董子祠”题七绝二首,其二曰:“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宣室席前陈。始终只有江都相,善治春秋学行醇。”对董子评价甚高。“董子台”这座建筑物,解放前还大致完好,解放后被拆除。
  与董仲舒同时期的西汉名臣东方朔,也是西汉平原郡(平原郡在隋朝曾称德州)厌次县(今陵县神头镇)人。他为人胸怀广阔,学识渊博。他常用讽谏手段,对汉武帝的一些施政方针,多有匡正,受到武帝的倚重。西晋惠帝时,散骑常侍夏候湛所撰《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并经唐代名臣兼书法家平原郡太守颜真卿亲笔书写的《东方先生画赞碑》,至今还比较完整地保存在陵县文化馆。这件金石、碑帖史上的瑰宝和现存于德州市图书馆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的北魏古碑——高贞碑、高庆碑同为全国一级文物受到国家保护。三国时刘备,曾为平原相,政绩备载于《德州志》。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时,于一九六〇年三月七日,来德州检查工作,在基层团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也首先提到的是:“德州是很有名的地方,一千多年前,刘备曾在山东平原作过县长”。明永乐年间,苏禄国(现属菲律宾)东王访问北京,回国途中病逝德州。永乐帝为他在德州城北修建了陵墓,还留下王妃和王子守墓。至今陵墓碑碣保存完好,子孙繁衍,聚居成为一个自然村——北营,成为中菲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话。清初的田雯,历任江苏、贵州巡抚,户部左侍郎,为当代著名学者,著有《古欢堂集》,其中《黔书》二卷和《长河志籍考》尤为后代学者所重视。其所居山姜书屋,清康熙四十一年南巡,曾作为驻跸之所,御书“寒绿堂”匾额颁赐田雯。遗址在今吕家街。卢荫溥,清嘉庆翰林,历任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人称卢阁老。他家五代共有进士七人,在他的“相府”里悬有“五代七进士”匾额。以上举例,虽然都属于封建时代的事,但它是历史实际,并且表明德州过去文风之盛。
  古代的德州居水陆交通要冲,也就必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秦末、汉末、隋末几次农民大起义,德州都是重要的战场。明建文元年,命都督韩观练兵于德州,在德州城北修筑了历史上著名的“十二连营”(又名十二连城,也是历史上德州的古迹之一),以保护仓储。同年七月,燕王朱棣率“靖难”军南下。九月,建文帝命李景隆(洪武帝的女婿)进驻德州,合兵五十万讨伐燕王朱棣(德州城北驸马营村即因李景隆驻扎于此而得名)。这次争夺帝位的战争,是德州历史上一次最大的战役,双方动员兵力达数十万。济南大明湖畔的铁公祠,就是纪念当时建文帝一方率兵抗燕死难的名臣铁鉉。明正德年间,农民军刘六、刘七起义,曾率兵数万进攻德州,不克。明末李自成起义,攻克北京后,曾遣将郭陛进攻山东,占领德州,设官驻守。清末捻军起义,曾转战鲁、皖、苏、豫、楚(鄂)各省,当时左宗棠、李鸿章等,就在吴桥、东光、德州、东昌、茌平一带防捻,战争持续长达十余年之久。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在德州也曾多次点燃反抗之火。一八八一年爆发的“德州教案”,庚子年间朱红灯率领的义和拳,在平原、德州一带的反抗活动,都是当时轰动全国的大事件。民国以后,以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更是连年战火不熄。这段历史大家都比较熟悉,就不多说了。
  由于时代的变迁,许多史实已逐渐湮没,但从地上地下,及至广大群众的耳闻、目睹和口述中,仍有不少遗迹,斑斑可考,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史料。单是古迹,据《德州志》记载:即有城、镇、宫、殿、仓、营、所、局、坡、园、楼、阁、塔、院、馆、堂、堤、坝、桥、池、河、潭、口、庄、寨……四十多处。据清代《南巡盛典》中记载着“传为胜地”的“德州行宫”,就是当时的山东巡抚爱必达,为了取得乾隆皇帝的欢心,在德州城南为乾隆皇帝南巡而兴建的(在现今德州百货公司第三零售店附近)。乾隆皇帝进驻以后,可能感觉到,这座建筑物太华丽了。深怕后人骂他是“昏君”,便写了一首七律,并加了注语,诗的题目是:“德州行宫示山东大小吏”。诗曰:“未敢深宫自晏居,省方展义每厪予。按程移帐安犹便,择向开轩费则虚。一宿迁他赏何有?万民得所乐宁如。由来不说惟成事,〔去岁巡抚爱必达于德州建行宫以备南巡,入东境首程宿顿。将讫工乃入奏,因成事不说,姑仍之,然朕所不取也。〕此后无需慎戒诸!”短短的一首七言律诗,把“劳民伤财”的罪责,完全推卸给奴才爱必达的身上。“德州行宫”这座凝聚着劳动人民艺术智慧和血汗的宏伟建筑物,业已湮没无存。
  旧山东督粮道署(解放前是德县县政府现在是德州行署)东院的“平津馆”,也是著名的古迹之一。这座小小的院落,占地仅有一亩多,只有砖木结构平房十几间,院中有花、木、竹、石,还有莲池一方,非常清幽雅静。馆的主人是清嘉庆年间山东督粮道孙星衍。他曾在这里著书立说,并因在这里刊行了他的大部分著述——《平津馆丛书》而名播海内。孙星衍,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县)人。乾隆三十二年,殿试一甲第二名。他的著述非常丰富,大部分都收入他所刊行的《岱南阁丛书》和《平津馆丛书》之内。清代以至于现代的一些学者,对他的著作,都给予高度的评价。例如中华书局出版王明著的《抱朴子内篇校释》凡例中记载有:“本校释以清孙星衍平津馆校刊本为底本”,即可说明一二。“平津馆”这座建筑物,由于座落在官署院内、保存尚好,解放后修建行署时被拆除。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钱咏(字梅溪)书写的“平津馆”三字的刻石,亦查无踪迹。现在德州一中的校址,原为古佛寺——永庆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在运河西岸,元代被毁。明永乐十年,改建此处,殿宇巍峨,堪称巨刹。原有大、小铜佛多尊,主持僧妙熙房中,供有水晶观音菩萨立像,高一市尺。佛殿前有清乾隆御书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四面碑。一九二八年,该寺遭到破坏,泥塑神像垫入庙前水塘;水晶菩萨被县建设科长常某盗去;铜像移存仓廒,后被日军掠走;乾隆御书四面碑被埋于新教学楼西面地下。一座古代建筑物化为乌有,使在校求学的青年,对学校的前身茫然无知。东关的铁佛寺建于明宏治十年,内有铁铸佛像高一丈八尺,亦为有名古刹,清末毁于兵燹,至今荡然无存。北门里观音堂,原藏有《五十三参顾绣画册》,其绣工精细,远近驰名,后移交民众教育馆,至今下落不明。
  德州自金代天会七年起,建将陵仓。以后元、明、清各代,又相继建有陵州仓、广积仓、预备仓、临德二仓、德州卫新仓和明儒学仓等仓库。至今有的地方仍留有厂、仓的名字,如北厂、老虎仓……等。充分反映当年南粮北运的盛况。以营、屯所命名的沿运河村庄,则是明初为了保卫大运河,保护漕运畅通。在德州以南以北沿运河设立德州卫驻扎重兵,屯田生产,如胡官营、戴官屯、马营……等等。这样一方面说明当时大运河对南粮北运的重要性,从另方面也反映了“燕王扫北”这场不义之战,把德州附近广大地带造成“无人区”,给人民造成多么严重的苦难。
  据志书记载:德州城郭始建土城于北魏泰和年间。明洪武三十年改建为砖城。现在城南的“窑上”和“火房”两村即当时筑窑烧砖的遗址。到清乾隆八年重修德州城,环城一周为十里一百八十步,高三丈七尺,厚三丈,护城河深二丈,宽五丈。门楼、谯楼各四座,瓮城四、敌楼二。可以想象,当时德州古城的巍峨壮丽。又据调查德州旧有大、小牌坊五十多座;庙、寺、观、庵、祠、宫、楼、阁、坛、驿七十余处。清代全州城有官署衙门七十二所。德州过去“牌坊”较多,是这座古城的一个特点。尤其是北、南、西三处“四牌坊”,督粮道署门外东、西两坊和通北京官道上的“九达天衢”坊,都是木制大型的“跨路”牌坊。三处“四牌坊”都是树立在主要街道的十字路口。北、南两处“四牌坊”,是夸耀德州一些“达官显宦”而树立的,例如北“四牌坊”是明嘉靖间为户部郎中张子顺、户部主事陈志、布政使司李逢时、御史王楠建立的。明崇祯间改为御史赵继鼎、卢世〓、布政史司金炼、太常寺王都而建。南“四牌坊”是:东谏议坊,为明给事中叶洪建;西翰林坊,为明光禄寺卢宗哲建;南都宪坊,为明都御史袁摈建;北亚卿坊、为明刑部侍郎宋性建。西“四牌坊”是为了显示德州地位的重要。这四个牌坊的匾额是,东曰:“东连齐鲁”;西曰:“西通漕运”;南曰:“南接藩省”;北曰:“北拱京畿”。督粮道署门外的东、西两坊,是表示本衙署主管职责的。两坊的匾额,东曰:“司计转漕”;西曰:“持筹积贮”。“九达天衢”坊,建在南九省通往北京的所谓“御路”上。匾额“九达天衢”四字,传为明朝世宗时,官至太子太师恃宠揽权、贪图贿赂的奸相严嵩所书。清末油漆维修该坊时,为朱启钤重新改写了四个大字(朱曾任北洋政府徐世昌派遣出席一九一九年二月上海“南北议和”会议的代表)。德州城内东北角约占全城四分之一,均为清代满洲八旗兵驻地。现在的卫署街,是清朝命名的,明朝称纱帽指挥街,乃因明朝官员皆戴纱帽而得名。现在的和平街,旧名塘子街,清代末年,给北京皇室养马的张家(快马张)在本街修建京式住宅一座,非常富丽。民国以来,军阀连年战争,所有驻德州军队的最高司令官都住在这所阔宅里。因此群众把这个街称为司令部街。清光绪末年,袁世凯在德州监修北洋机器制造局,民国成立后,改名为德州兵工厂,规模庞大,占地七百余亩,成为军阀争夺的焦点。前清时代,德州有当铺两座,一处在顺城街,一处在南门里,民国以来,还有一个“裕鲁”当铺在旧署街。在旧社会德州的“妓院”有数十户。抗战期间,雅片烟馆林立,最著名的有“竹岚楼”等五大烟馆。总之,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民族、宗教、帮会等各方面,以及各种人物等等史料,都是极为丰富,有待深入发掘,广征博引,辑录成册,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进一步编修新德州市志,省、地区地方志提供宝贵的资料。
  以上仅仅是就德州市的角度来看问题。从全国的角度着眼,原籍为我市现在分散在全国乃至国外者,也人数众多,其中不少是有影响的人物。如著名篆刻家齐白石的入室弟子刘叔度、著名电影演员项堃都是德州人。德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又是这个古老城市的另一特点。少数民族中最早来德州的是回族,其详细年代虽不可考,但据历代传说是:元朝入主中原时带来的回回兵。至今他们聚居的地方,仍留有营的称谓,如南营街、西营村(即运河西四里屯现属河北景县)。另外他们聚居的地方,则有:米市街和西关(桥口街)。住乡村的则有:小锅市、北营村(北营夏、马、陈三姓是回族,温、安两姓是苏禄东王后裔,是华籍菲律宾人,只能称回教而不是回族)、苦水铺、齐村、赵鲁屯(现属河北景县)等村。第二个来德州的是满、蒙两族,他们是清朝入关的满洲兵。清顺治二年,在德州设满洲驻防兵,三年,移满洲兵驻江宁。顺治十二年,复设满洲驻防兵,他们的聚居街道是:大营街、小营街、状元府街(现在的进步街一带)、石牌坊街、卢家井街(现在的石卢街一带)和东门里大街。清雍正二年,添满洲披甲兵一百六十名,立新营。他们的驻地称新营街(现在的新桥及建新街一带)。他们这些人当中,有满族、蒙古族和少数汉族(按满洲兵的划分,这些汉人称为汉军旗)。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德州定居的计有苗、侗、瑶、彝、水、纳西、布依、维吾尔、朝鲜等九个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华籍日本人在德州居住。所有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习惯不同,风俗人情各异,他们所掌握的一些历
  史资料,如果能充分地提供出来,一定是非常珍贵的。但是,应该看到:我市近代史、现代史、革命史的亲历者、知情者,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已经弃世。据了解,本市辛亥革命老人,已无存者;“五·四”老人仅有八十五岁高龄的许效农(市人大副主任)一人,而且疾病缠身。回顾革命战争时期的人,也大部进入老年。其他如和尚,仅有永庆寺性然一人,尼姑还存有二、三人,这些和尚、尼姑解放后都还俗成家立业,道士已找不到了。这些老人,所能掌握的历史材料是:“生则存,死则亡”。因此,迅速行动起来,抓紧“抢救”工作,实属刻不容缓。
  我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成立两年来,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已征集稿件七十余篇,四十余万字,已报送省政协文史办公室五十一篇,二十七万字(其中今年报送二十一篇七万余字)。这个成绩不算小,但与当前形势相对照,仍很不适应,很多方面仍是空白。为了下一步更好地开展文史工作,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经市政协主席办公会议和四届十五次常委会议讨论,文史资料第四次委员(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出刊《德州文史》,为把刊物办好并坚持下去,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德州文史》是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的刊物,不定期出版。每辑有一、二个重点,字数有所机动。
  二、选题不限。上下、古今、内外、正反各方面的史料,只要能反映时代的特征和风貌,有一定价值的,均在征集之列。可以是亲见、亲闻、亲历,也可以根据调查采访所得撰写,既要撰写与德州直接有关的史料,也可以写外地的史料。
  三、在征集和编印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多说并存,文责自负”、“广征博采,抓住重点”、“史重于文,史文并茂”等项原则。
  殷切希望各界人士,广大读者踊跃撰稿,或积极提供线索,提出批评、建议,共同办好本刊,更有效地为建设两个文明服务,为我市文史工作不断地增加新的资料,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作者:政协德州市委员会副主席
  兼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文收录了回忆三人小组在德州、胜利光复禹城、渤海军区袁司令谈禹城战役、一夜拔除陵、盘沿线十个伪军据点、岗楼、德州历史沿革、德州明苏禄国东王墓考、德州航运史料、德州地区地震史料、德州机床厂建厂及生产发展概述、我所经历的南京“四·一”惨案14篇德州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湘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董仲舒
相关人物
东方朔
相关人物
田雯
相关人物
卢荫溥
相关人物
孙星衍
相关人物
孙湘波
相关人物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