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691
颗粒名称: 民俗风情
分类号: K892.26
页数: 62
页码: 229-28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德州市民俗风情情况包括民族构成及习俗、节日风俗、解放前寺、庵及僧尼生活习俗、民间艺术 异彩纷呈、德州民间文艺——跑驴、德州高跷 流传百世等。
关键词: 德州市 民俗 风情

内容

民族构成及习俗
  李晶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辖区内共有汉、回、满、蒙古、壮族、朝鲜6个民族。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辖区内汉族人口为50976人,占总人口的92%;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辖区内汉族人口为69893人,占辖区总人口的93%。
  回族人口在本辖区占第二位。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2000年回族人口为3645人,占全辖区总人口的4%。回民中的温安二姓,系明永乐年间苏禄国东王病逝德州后守墓者的后裔,马姓乃是守墓者仆人的后裔。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回民主要分布:小锅市居委会838人,占回民总数的22%;桥口街居委会724人,占回民总数的19%;工农街居委会326人,占回民总数的8%;果园街居委会159人,占回民总数的4%。其它居委会回民人数不一,均占回民总数的2%以下。
  满族人口在本辖区内居第三位。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2000年辖区内满族人口为981人,占全辖区总人口的1%。明末清初,满族入主中原后进入德州,现多居住在城区,其分布:勤奋街居委会186人,占辖区满族人口总数的18%;育新街居委会92人,占辖区满族人口总数的9%;北园三居委会67人,占辖区满族人口总数的7%;劳动街居委会59人,占辖区满族人口总数的6%。其它各居委会满族人数不一,均占全市满族人口总数的4%以下。
  另外,蒙古族18人,朝鲜族9人,壮族2人。
  本辖区由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的4个民族,增加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6个民族。
  新湖街道办事处所辖由多民族聚居,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回、满两族超过千人,分别列居第二位、第三位。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汉族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有良有莠,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移风易俗,陈风陋习逐渐消亡,尊老爱幼、婚事简办、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一些新的社会风尚已经形成。其它各民族长期和汉族生活在一起,饮食服饰等许多风俗已和汉族习俗相融汇,但仍保留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俗习惯,这些民族特点和风俗习惯,受到了人民政府的保护和尊重,因而仍在袭承和沿传。
  婚嫁风俗
  婚俗
  旧式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仪简繁依家境贫富而异。旧的婚事程序如次。
  问名 即央求媒人。儿子到了结婚年龄,父母都要央求媒人为其找个对象匹配成婚,媒人看准了谁家的女儿,便去登门提亲。女家父母若应允,媒人便给女家二老磕头,是谓“恳亲”,然后再去回复男家。此过程即问名。
  换柬 俗称过小贴。问名后,男家要用“敬求金诺”的恳贴托媒人换回女家“谨遵台命”的允贴。换贴时两家均动用礼盒,盒内放上压贴物,以示敬重。
  纳采 俗称过大贴。大贴即龙凤贴,是正式婚书。过大贴时,男家郑重其事地写好“龙贴”,备四色礼,送往女家。旧时四色礼是:猪肉4斤,馒头40个,挂面2斤,大米2斤。女家收到彩礼后,也须郑重地写好“凤贴”,备下回礼,送往男家。回礼必送“菜合子”。男家收到回礼,将菜合子分送亲朋,是谓“散喜合子”。过大贴后,两家婚事已成,便可议定婚期。
  迎亲 娶亲当日黎明,男家备四色礼和大红棉衣一身到女家“催妆”,催妆后便来迎亲。迎亲时,执事领旗锣伞扇仪仗队前行,新郎披红骑马紧跟,后面是花轿一乘。轿内有一男童压轿,还需放一只红公鸡。迎亲队伍到了女家,新娘身穿“上轿红”,顶蒙红罩头,左手拿柽子,右手拿酒壶,怀惴古铜镜,与母亲哭别后由女家亲人用椅子将新娘抬上轿。还须在轿内放只母鸡,沿途由女氏兄弟扶轿,一路上吹吹打打,在鼓乐声中将新娘娶往男家。
  礼成 俗称拜堂。花轿抬到男家放过一阵鞭炮后,有两个妇女手持大把香前来“燎轿”,并从轿帘缝隙中递给新娘一把枣和栗子让新娘吃,然后掀开轿帘,搀扶新娘下轿,沿红毡行至天地堂前拜天地。拜时,要先拜天地,后拜高堂,再夫妻对拜,拜毕方为礼成。
  合卺 俗称入洞房。礼成后,新人被送入洞房。
  进门时,新郎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红罩头;进门后,新人同坐在一条板凳上喝交杯酒,是谓“坐帐”。晚间,新郎持弓箭向洞房内的三个墙角内连射3箭,谓之“连中三元”。此时,新人的同辈、晚辈进入室内,旧俗三日无大小,均可尽情嬉闹,是谓“闹洞房”。次日,新人上坟认祖。第三日,新娘之父接女儿回门住单九。九日后,新娘之母将女儿送回婆家。旧俗谓:“爹接娘送,一辈子不生病。”
  建国后,提倡文明结婚,婚事简办,但受旧俗影响,新式婚俗中仍带有许多旧习。新的婚事程序:
  见面 新式婚姻提倡男女自愿,但也需有人从中撮合。撮合之人称介绍人,介绍人将情况向当事人介绍后,双方若同意,介绍人便介绍他们见面,建立恋爱关系。在农村见面时需拿见面礼,城区青年男女初次见面也要交换信物。
  订婚 见面后,经不断接触加深了解,双方同意便可订婚,订婚宴举行仪式,即聚餐。订婚之日,双方将近亲全请到男方家中,由男方在饭店或家中设几桌筵席,大宴众亲。席间,当事双方除向诸亲表明愿结朱陈之好外,男方还须给女方现金若干作订婚之礼,也有当场不拿钱饭后进城买东西的。订婚后议定婚期,双方家长为儿女筹办婚事。男方要准备房舍及家具,女方要为女儿准备嫁妆,一般都是4铺4盖、衣服柜橱等。
  结婚 婚期临近,双方须进行婚前体格检查,还需办理结婚证。结婚之日,男方用汽车将新娘接来举行婚礼。礼毕便大宴宾客,前来贺喜的宾朋随钱若干(俗称随份子),以表祝贺。
  近年来,政府号召喜事新办,城市一些干部、职工多选在节假日由单位领导主婚,举行集体婚礼,不收财礼、不宴宾客,婚事办的庄重文明。
  嫁俗
  按旧俗,寡妇多不改嫁,再嫁称后婚或二水,倍受歧视。如若改嫁,婚礼也较简单,嫁时也不论命相、属相和吉日良辰,只要双方同意,便可成婚。迎亲时,不能白天来接,也不坐轿,只在晚上用车接走。进男家门须迈火盆,也要拜天地,认公婆。礼成后男家也酬谢亲朋。改嫁之妇如有子女,3日后方可领来。自人民政府颁布新婚姻法后,寡妇改嫁受法律保护,不再被人歧视。70年代后,丧偶老人再婚者渐多。
  丧葬风俗
  旧俗丧重于婚。故旧式丧葬风俗礼仪繁多,旧的丧事程序如次。
  烧倒头纸 人将气绝,儿女们为其净身后,穿戴上寿衣鞋帽,移置明间灵床之上,头南脚北,头垫鸡枕,带束双脚,灵床上铺黄色褥垫,白纸蒙面,白色布单盖身,胸前放反光镜,此谓“铺金盖银”。灵前需设供桌,燃长明灯,将供点及倒头纸放置桌上,烧倒头纸,举家哀哭,自即日起“报庙”,一日3次,连报3日,孝子需日夜守在灵前,是谓“守灵”。
  封门 人死后,丧主将白纸条贴在门框上,并按男左女右挂起“门幡”(俗称纸骨都),此谓封门。
  报丧 人气绝后,孝子要跪请族人尊长来家议办丧事,并着人至亲友家报丧,亲友闻讯前来吊唁,是谓“吊热孝”,孝子要陪哭,亲友若要送来纸扎、丧礼,孝子要叩头迎送。
  入殓 人死一日,整容、开光、含饭、缀钱后入殓;放打狗棒,置买路钱及死者生前喜爱之物于棺内为陪葬。女丧须待娘家来人后,问明死因,方可盖棺成殓。入殓后要做“伴宿”,晚上烧纸马、纸轿、放焰口、请和尚念经超度亡魂。有钱人家,入殓后停灵不埋,在家油漆棺木,日后再择日出殡。
  出殡 一般停灵3日出殡、也有停5日或7日的。出殡之日,亲友如期携香楮、挽联等前来致吊,午饭后发引。家祭毕,移棺街上,亲友依次行祭礼,是谓“路祭”。祭毕,孝子摔丧盆于棺前,亲属随棺哀哭,直至坟地。坟地早已按风水开好坑穴,棺木入穴后堆土成坟。焚毁纸扎,葬仪始毕。回程时,孝子要叩谢亲友及帮忙之人。次日,孝子须逐门往送丧礼的人家叩头,是谓“谢孝”。
  圆坟 葬后3日,孝子及亲眷带供品至坟前添土烧祭,称谓“圆坟”。此后每7日要行家祭,五七最隆重,要到坟前祭奠。直到七七过后,始可随俗,逝者去世之日谓“忌日”。3年之内,每年忌日必祭奠死者。
  建国后,人民政府提倡移风易俗,简办丧事。60年代起又提倡火葬,丧事程序大大简化。现城区火葬已形成风俗,唯农村仍有循旧俗殡葬者。
  人生礼仪
  祝寿 德州风俗,人岁在花甲一周之年而又家无尊长者可祝寿。一般人家,祝寿不惊动亲友,只在家中接受子女们的祝贺。父母66岁,已嫁之女携肉为之祝寿。俗称“六十六,一刀肉”。闰月之年,闺女须为母亲买红腰带、红棉袄。旧时,官绅名流50岁便祝寿。寿诞之日,亲朋满座,或献寿幛,或赠寿联,或馈赠寿糕鲜果。对德高望重之人,有镌赠“五世同堂”、“福寿双归”的金字寿匾者。若献寿匾,接匾要行仪式。寿星家要扎起彩棚,内置桌椅,将寿匾放置桌上,寿星老端坐在寿匾之旁,在鼓乐声中,接受亲朋叩拜祝贺,此种仪式称为“享匾”。祝贺毕,将寿匾悬起,祝寿时,也有唱大戏的。
  贺满月 旧俗产妇不满月不出屋,不干活。满月时,亲友自动携鸡蛋、糕点、童装、玩具等礼品前来祝贺,姥姥的贺礼尤重。主人多设丰盛家宴款待。满月后,产妇带婴儿回娘家,俗称“住满月”。
  看闺女 旧俗五月端午,八月十五和年下,是母亲看望出嫁女儿的日子。逢这些日子,母亲便端午带棕子,仲秋带月饼,年下带包子、馒头、咸鱼等,去看望多日不见的女儿。
  回娘家 德州俗语:“一年有三六,家家都接连心肉”。农历正月十六、五月初六、八月十六是已婚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出嫁的闺女多买些时鲜水果、糕点、鱼肉之类的礼品去探视想念已久的母亲。
  贺乔迁 旧俗迁新居,亲朋多买些贵重或心爱物品前去祝贺,此谓“温锅”。温锅花费众人均摊,叫做“打平伙”,对前来温锅之亲友,主人均设丰盛家宴款待。
  回族习俗
  伊斯兰教 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遵循伊斯兰教规,并结合当地礼仪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服饰 散居在德州与汉民杂居的回族人民,其穿着与汉族人民无异。只是一些常到清真寺礼拜的多戴黑白帽。
  语言 本地回族通用汉语、汉文,但在民族内部和宗教生活中仍保留一些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词汇。如见面问好、互道色俩目;称教长为阿訇等。在回族家庭及食品店的门楣和牌匾上用阿拉伯文写的横联称为“都哇以”,意思是“真主保你安宁”等,成为回族家庭和清真食品的标志。
  饮食 回族以米、面为主食,主要禁食猪肉和非反刍动物的肉,不食性情凶残动物之肉,禁食动物的血和因病、伤等自死的动物,他们认为这些东西是不洁净的秽物。吃牛、羊、驼肉,及兔、水产鱼类。凡反刍动物、偶蹄者皆可食用,但必须由阿訇或遵守拜功的人宰杀放血后方可食用(鱼例外)。同时,回族认为饮酒、赌博、拜神、求签(卜卦)是秽形,不可沾染,要养成勤劳洁净的习惯,回族人民喜欢茶,严禁饮酒。
  婚姻 回族青年男女结婚前要举行订婚仪式,男方摆席宴请女方家长及近亲,男方家长和近亲热情接待和坐陪。然后男方买些衣服、手表、自行车、金首饰等作为聘礼。有的为使女方满意,不买礼品,拿现金作为彩礼,由女方随心购买。订婚后,双方再通过介绍人商量结婚日期,一般男方提出两个结婚日期,请女方确定。男方知道结婚日期后,要送给女方喜点心,女方再把点心送给自己的亲戚。亲戚们吃了喜点心,就根据关系密切程度和经济条件,拿出不等的钱物,为出嫁女作准备。结婚时,男方只派一小男孩乘车去接新娘,新郎不去女家,谓之等婚。新娘出嫁,女方的父母、姑舅、姨嫂等均可去送嫁,一般一二十人,多者四五十人。新娘接来后,举行宗教仪式,请阿訇念尼卡哈,主张婚姻自主,反对买卖婚姻,双方父母和新郎、新娘都表示同意这门亲事,阿訇才用阿拉伯文写依扎布(证婚书)然后双方亲友互相认识,新娘、新郎要鞠躬致意,亲友当场拿出贺礼(俗称认钱),然后入席会餐。回族结婚不许喝酒。对汉民朋友有提前一天办酒席的,此为适应汉民的习惯。
  丧葬 回族丧葬是严格按照伊斯兰教义的规定办理。主张速葬、土葬、薄葬,反对奢侈、浪费。回族人去世叫“无常”,称死人为“亡人”。人亡后,当天给亲友报丧。亲友第二天就过来吊孝,亡人的儿女陪吊。第三天发送,亲友们根据亲疏远近,带孝帽、孝带(男)、手帕(女)。亡人安葬前,其子孙、亲友请阿訇诵经,为亡人祈祷。回族丧葬主张速葬,实行土葬,讲究薄葬。
  速葬 丧期一般不超过3天,以体现“亡人入土为安”之意。
  土葬 把尸体直接放入坑穴内,不用棺椁。坟坑南北方向,长2米、宽1米、深1~2米,四周用砖彻成,也有的用木料打排桩以防坍塌,上加土盖或水泥盖,底部必须贴泥土,以不失土葬原则。亡人头北脚南面朝西,以示归根圣地。坟体呈长方形,上方有骆驼鞍式土堆,以示坟内亡人数量。
  薄葬 回族丧葬从俭,不设宴,不设吹乐。亡人不论生前贫富和职位高低,一律用清水洗净后穿“克凡”(用新白布将亡人裹好),埋在同一块墓地,占同样大小的地方不允许用任何贵重的物品作陪葬。
  祭典 回族人去世后,传统的祭日有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年、十年、甚至三十年。凡祭日,亡人的子孙、亲友都来祭典,一般都宰鸡、羊,做油香,请阿訇诵经,为亡灵寻求平安,以寄托哀思。
  节日 回族按照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除这三大节日外,本市回族还过春节、仲秋节,但不拜年、不烧香磕头,随汉俗同娱乐。
  满族习俗
  满族当地过去称为“旗人”。他们原来是“驻防兵”的后裔。过去历史上有所谓“满八旗”之称的军队组织,他们留居德州后,即与当地汉民同地而居,又相互交往频繁,其习俗与汉民已无多大差异。但有些习俗仍在本民族中保留。
  饮食 满族过去喜吃小米、黄米干饭和黄饽饽(豆包),现以米面为主食。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禁食狗肉。满族有吃甜食的习惯,具有独特的风味的萨琪玛至今仍是人们爱吃的点心。
  服饰 满族穿着与汉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忌带狗皮帽子。相传,努尔哈赤起兵初期,被明军追赶,在芦苇荡里被明军点着的大火包围。幸亏一只狗用自己身上的毛浸水灭火救了努尔哈赤。故满族人敬重狗,不打狗,不杀狗,不戴狗皮帽子,不铺狗皮褥子。
  婚姻 旧社会,满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男女双方须经媒人介绍,订婚时先过小贴,后过大贴,礼物厚重,男女双方都要给各自的亲戚赠送喜庆礼品,结婚前一天送嫁妆,凌晨天不亮娶亲,中午举行婚礼,仪式和汉族大同小异。汉族婚礼叩一个头,满族叩三个头。新婚第二天,男女要拜祖宗,然后拜长辈及亲属,婚后一年三节互送礼品,三节接姑娘回娘家,这种风俗一直到公婆死后才终止。如生了孩子,娘家要在3天和12天时送贺礼。
  丧葬 办理丧事是依辈份和年龄而别。长辈去世后,须在第一天给所有亲友报丧。第三天亲友们来吊丧,形式隆重。出嫁的姑娘请三趟才来,如有特殊情况还会闹丧,借口找毛病,中间要请说和人调解后才能出殡,出殡必须在单日,由长子、长孙挑幡,无嗣者可在本家同族中过继,姑娘不得过继。死后7天为一七,五七为尽期。父母死后三年穿孝,不许拜年,生活中不许用鲜艳的东西,以表尽孝之意。
  祭礼 祭祖时,大旗门头杀猪,请远近诸亲;小旗门头杀羊,也请远近诸亲,全族男性必须到全,老少妇女不准参加,给祖先叩头,行三拜九叩大礼,得叩九个响头。祭祖时间都在晚上12点以后,祭完之后,不管是羊肉还是猪肉,白水下锅,不放任何佐料。做好后,宾主聚餐,吃白肉片,不许讲话。饭后各自回家,不许回头看,到家就睡觉。
  称谓 父亲称“阿玛”,大娘称“大大”,大姑、二姑称“大巴巴”、“二巴巴”,其它称谓与汉族相同。
  中国新闻事业的“第一”
  ●《万国公报》是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中文报刊。
  ●1922年8月创办的《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张政治机关报。
  ●“华俄通讯社”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家通讯社。
  ●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正式播音。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30年12月,红军一举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郭小才为让这一消息迅速在部队中传播,找来一大批油桐叶,用毛笔书写这一特大新闻,名为《战斗快报》。这是罕见的“树叶报”。
  ●中国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播。1978年5月1日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1961年5月4日,我国记者化民、孔令铎首次出国采访日内瓦会议。(兴民)
  摘自《长河晨刊》
  节日风俗
  李晶
  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德州旧俗,这一天人们五更便起身,穿新衣戴新帽,梳洗完毕吃饺子,然后开始拜年。拜年要先给本家长辈拜,晚辈给长辈行跪拜礼,然后街坊邻居互拜;出门后,若与长辈相遇,也要行跪拜礼,同辈相逢则抱拳作揖,互道恭喜发财。这样的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现在城市已不再行这种旧式礼俗,只问安道好。随着信息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话、手机、传呼机、微机已悄无声息的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已逐步告别旧的拜年习俗,以最简捷的方式,电话拜年问安道好,传呼拜年互发信息,网上拜年也正在兴起,机关团体提倡团拜,串户拜年之人逐渐减少。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称“灯节”。德州旧俗,元宵节举办灯会3日。从农历正月十四日起,家家悬灯,十四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高跷、秧歌、跑驴、旱船等各种游艺队伍一齐拥上街头。他们鸣锣击鼓,争献技艺,各种灯火齐放异彩,观灯之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锣鼓声、鞭炮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使节日的气氛很快达到高潮。
  清明节 清明之日,家家上坟祭祖。德州旧俗,清明祭祖弟兄多者,一定要吃“伙饭”,而后同去上坟。吃“伙饭”即兄弟数人上坟前,首先协定在谁家吃饭,饭后再一同去上坟。此乃增进兄弟情谊的一种形式。建国后,清明也作为纪念革命烈士的节日。是日,人民群众有组织的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清扫墓地,悼念革命先烈。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相传,此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楚三闾大夫屈原而设。是日,儿童穿五毒鞋,妇女佩戴用五色线缠制的小棕子和绣制的小香囊。端午之日,人们盛行吃棕子,饮雄黄酒,戴艾。旧传戴艾可以升阳气,避瘴气,祛除瘟邪。
  仲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仲秋节。德州旧俗,中秋之夜家家祭天。其仪式是,待月亮将升起时,在院中设供案,供上月饼、水果,摆上月宫码,再放上毛豆一束以敬兔神,然后一家人轮番拜祭;待月亮升起后,撤去供案,烧掉月宫码,将月饼、水果分给孩子们吃,祭天活动结束。自农历八月初,街上处处卖月饼,百姓家家买月饼,买的月饼除自食外,还要馈赠亲朋。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为祭祀节,是人们上坟祭祖的日子。是日,买五色纸,剪成衣裤状,至家祖坟前烧化。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德州风俗,是日晨,食用以枣、豆、花生、小麦等8种食物煮成腊八粥。
  辞灶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辞灶节,又称小年。相传此日灶王爷上天去朝见皇帝,人们希望他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因而旧俗是日要以糖瓜、果品设供、焚香叩拜为其送行。叩拜时还念叨“灶君皇帝上天去,有一句,说一句……”叩念毕将灶君像摘下烧掉,就算送上天去了。糖瓜是麦芽制成的,很粘。用糖瓜做贡品,是想粘住灶王爷的嘴,使他不能胡说。因有谚语“二十三,糖瓜粘”。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日为除日,夜为除夕,俗称年三十。旧俗是夜要请神。是日,要将家堂挂起,摆上供品,黄昏后由家中长者持长线锡箔,带领子弟到十字路口跪拜烧纸,请已卒长辈回家过年,待锡箔焚尽,便起身回家。请神后,长者坐在家堂旁,表示怀念先祖,是谓“守家堂”。请神后,喝辞岁酒,老人说古道今,男人举杯对饮,妇女包制水饺,孩子尽情嬉戏,阖家欢聚彻夜不眠,是谓“守岁”。至子时,放鞭炮,迎新春。
  公历节日
  元旦 公历1月1日是元旦,又称阳历年。是日,政府领导多发表新年献辞,祝贺新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放假1日;亲友及学生之间多互赠贺年片;青年人多择此日举行婚礼。
  妇女节 公历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俗称“三八”妇女节。是日,妇女组织多举行报告会;在职女职工放假半日,看电影或搞文艺活动,以示庆贺。
  植树节 公历3月12日为植树节。每年是日,党政军领导号召并组织城区人民及中、小学生,大规模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劳动节 公历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俗称“五一”劳动节。是日,机关团体均升国旗、悬宫灯、贴标语、举行报告会或组织文艺活动,热烈庆祝;公职人员放假七日;青年人多择此日举行婚礼。
  青年节 公历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是日,青年组织多举行入团仪式,组织文艺联欢会或各种有意义的纪念活动,以示庆祝。
  儿童节 公历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是日,各学校少年先锋队组织常组织联欢活动,或举行入队仪式。
  建军节 公历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每年是日,军政部门多举行报告会,开展拥军爱民和拥政爱民活动,以示庆祝。
  教师节 公历9月10日为教师节。是日,人民政府常召集部分教师举行座谈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尊师重教活动,对教师表示慰问,并召开大会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
  国庆节 公历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日,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均升国旗、悬宫灯、挂过街横幅标语;人民政府多组织游行或大型文艺活动,热烈庆祝;公职人员放假7日;年青人以此日为大吉,多于这一天订婚、结婚。
  解放前寺、庵及僧尼生活习俗
  袁玉新
  德州(民国改县)旧城区,即现新湖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寺庙很多。据志书记载,在唐代贞元元年(785年),就修建了永庆、慈氏两座大寺。民国初年,佛教在德州达到鼎盛时期。据《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载:“民国初年,德县全境有佛教寺院160处。”当时,城内比较著名的大小佛寺庵堂有:永庆寺(今第一中学)、南门关帝庙(旧南门城上)、水馆驿关帝庙(迎宾路小学址)、西方庵(大西门外街即金城街)、华严庵(丰华街)、观音堂(旧北门里现造纸厂南门)、甘露庵(小西门外城墙下)、准提庵(大西门里)等。
  永庆寺,坐落在旧州城东侧偏西(今德州一中址),占地1.34公顷,1412年(明永乐十年)移建于此,院落8进,房屋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供观音、释迦牟尼、千手千眼佛等数千尊佛像,殿堂巍峨,有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乾隆皇帝南巡路经德州时亲笔写下的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汉白玉四面石碑。永庆寺堪称巨刹,不但是僧人为俗家做佛事的场所,也是冀鲁两省佛事活动的中心。1928年因破除迷信,将僧众赶往小关帝庙,改永庆寺为中山公园。1929年设山东省第十二中学于此。1946年德州解放,僧众还俗。永庆寺为德州中学,1952年改为德州一中,除大雄宝殿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其它建筑相继倒塌拆除,1971年大雄宝殿也被拆除。
  南门关帝庙,坐落在旧州城南门瓮城外门顶上,院门坐西面东,青砖砌墙,黄绿筒瓦盖顶。门左右各有耳房1间,有泥塑马童、马各2个。进院门北行,有3间坐北面南的三义庙,内供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泥塑像。紧贴三义庙西山,即为关帝庙,面阔3间12米,进深9米,歇山单檐5脊顶,黄绿琉璃筒瓦覆盖,正面供泥塑关公坐像,周仓、关平侍立两旁,两边供财神吕祖。院内南侧,有一钟楼,悬挂火警钟。沿关帝庙前西行,有一圆门通西跨院,院内有菩萨殿和禅房、客厅,有僧人守庙。南面设围墙,城垛为栏。战乱时,驻兵守城,为重要防守阵地。解放后,为开街而将此庙拆除。
  水馆驿关帝庙,原为从安陵至德州运河河段所设的水驿站,据旧县志载:“洪武九年(1376)置安德水驿於西关。”坐落于城垣西侧,旧运河东岸上(今迎宾路小学址),坐东面西,砖木结构,大门三楹,中间为五尺宽券门,左右为正圆形花窗,大门前两旁置五尺高朱红木板栅栏护围。大门外对面约隔30公尺,有砖木结构二层戏楼台三楹,坐西面东,戏台与大门相对,造型挺拔秀丽,古色古香。入大门,院门有前大殿,可避风雨烈日,设计独特,造型新颖。出后门,是砖木二层后阁,砖木雕刻、明代风格。北跨院有北房六间,东客厅三楹,木花格门窗,装饰考究,供过往官员留宿。南跨院有南房六间,膳房两间,东上房三楹,为当年驿丞、差役、人夫的住所。雍正四年(1726年)城内运河改道挑直,水馆驿远离河道三里之遥,逐渐冷落荒凉。至清咸丰年间,德州州署让德州佛教管理,辟为“水馆驿关帝庙”,内供奉关云长像。辛亥革命后,水馆驿沦为兵营,解放后成为水馆驿小学,后改为迎宾路小学。
  德州旧城内的寺庵还有很多,这些寺庵中奉香火的都是和尚、尼姑,他们大多出身贫寒之家,因生活所迫,才出家到庙里当了和尚尼姑,永远和家庭脱离了关系。进庙出家男女童僧一般在十二、三岁,有自理能力之时,进庙以后都要拜一个师父,男的拜和尚为师,女的拜尼姑为师。童僧进庙第一个宗教仪式是“剃度”,不分男女,都要剃成光头,和尚禁留胡须。衣帽穿着男女一样,头戴圆形平顶帽,有缎制、布制两种。身着青(黑)色缎制或布制长袍,长斜大领不用钮扣而用系带,青布裤外套长筒白布袜至膝盖以下,只有夏季才能穿白布裤褂,脚穿青帮白布底鞋。民国后期,有经济条件的年轻僧尼,布袜改为线袜,布鞋改为织贡呢、礼服呢的皮底鞋。冬季只穿棉衣不许穿皮衣。年轻尼姑不许穿红绿花色衣服,更不能擦脂抹粉。只有一日三餐只吃素食不准吃肉这一佛门规定,已不复存在了。
  幼年僧尼,有条件的由老年僧尼教书识字。首先读《佛学三字经》,学习佛教基本知识。再就是,为了念经作佛事,读些应用经文和咒语,如《阿弥陀经》、《金刚经》、《心经》、《法华经》、《大悲咒》、《往生咒》等,还挑选青少年僧尼学习吹奏乐器,如笙、管、笛、鼓、饶、钹、镲、云锣等,是念经作佛事所必需的,与他们的经济收入有很大关系。
  民国时期,德州寺庵的僧尼,已不再“打坐参禅,念经修法”,而是走向社会,为生活奔走了。有威望的和尚都能交结当地官府士绅,次一等的则广收俗家徒弟或联系念经作佛事的事项。他们与俗家交往频繁,俗家办丧事讣报给他们,他们到灵堂吊祭。俗家徒弟结婚,他们也登门道喜,受新婚夫妇礼拜。总之,僧尼们除衣着差异和不结婚外,其他方面几乎都已俗化了。
  德州各寺庵的僧尼,都属于佛教禅宗的一个派系——临济宗。他们按临济宗辈系取名,民国时期,他们在世的有妙、性、海、觉、能、绪、本7辈。按辈系相称呼,毫不紊乱。但各寺庵的经济来源不同,每人的技艺(主要指做佛事)也不相等,因此在生活享用方面悬殊很大。经济收入的来源有:土地收入、香火收入、收俗家“挂名徒弟”的酬劳、募化收入、念经作佛事收入。
  各寺庙都有一部分土地,有官府赐予,有地主豪绅捐赠,称为“香火地”。各庙土地多少不等,生活有贫富之分。民国时期,这种庙田虽然不多,但还有一些残余。如永庆寺有庙田370余亩,由佃户耕种收割,把应分的粮食和柴草送到寺里,寺里雇着工,养着牲畜,过着富裕的生活。有的庙庵庙田很少,雇不起雇工,只有自己耕种。再穷一些的庵,除雇人收割几亩薄田外,还到农田捡拾遗弃的麦穗,或背着口袋四处募化一些粮食,过着贫困的生活。
  各寺庵的另一些重要经济来源是香火收入。民国时期,按旧例城内有两次大的庙会。一是正月元宵节,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二是腊月(农历十二月)城隍庙会,从初一到二十三。全城内外大小寺庙大开山门,晚上点上各式各样的纱灯、纸灯。男女老幼白天“逛城”,实际上逛庙,晚上“逛灯”,人山人海。多数“善男信女”在神前礼拜,并都不拘数目舍些钱给庙里。平常日子,除永庆寺不开山门外,其余庙庵,每月初一、十五日都有人烧香或求签问卜,舍些香钱。平日香火收入虽不多,但对僧尼生活方面,是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在旧社会,俗家有了独生子或儿子体弱多病,总是到寺庵求一位和尚或尼姑拜为师父,师父按辈数给孩子取一个僧尼名字,这个孩子就等于出了家,从此可以“长命百岁”。地主士绅家庭到永庆寺等大庙里认师父,酬师礼物是相当丰盛的。尼姑收徒弟后,便与俗家成了“亲家”。每年三节(端午、中秋、旧历年),都要给师父送礼物,大多是面食、瓜菜、鲜果之类。麦收与秋收后,老尼姑带徒弟到各村募化时,顺便到各“亲家”拜望。“亲家”要留茶、饭,殷勤招待,施舍的米粮也比一般要多,遇到生活困难的时候,找到各“亲家”,都尽力满足要求。
  旧社会,德州城乡大小寺庙,历年都要岁修,开支都要从募化收入中解决。由寺庙住持僧人手捧黄绫册页一本,封面写“缘簿”两字。册的首页写一段文字名为“捐启”。内容说明开支用途,希望各施主量力捐助,广结善缘等老一套成语。在捐启后,接着写上捐款人的官职和姓名。请热心“慈善”事业的士绅陪同,到各衙署、第宅、商号募化。这是大寺院募化情况。小庙(主要指尼庵)的募化,则是解决生活问题,没有“缘簿”,而是老尼姑带着徒弟,身背布口袋,一般在麦收、秋收后,还有三个节日(端午、中秋、旧历年)到农村挨户募化(俗称“化缘”),麦收秋收主要化到小麦、小米、豆类、玉米,“三节”能化到粽子、月饼、枣糕等。大小寺庙募化,贫富悬殊,形成鲜明对比,至于尼庵等小庙的岁修和建设,则由热心慈善事业的人经办,尼姑无权过问。
  旧社会有钱人家死了老人,都要花钱聘请寺庙的和尚念经作佛事,以“超度亡魂”。这本来是属于迷信,但是后来演变成讲排场、比阔气。佛寺承办念经作佛事,必须备有经箱,其中包括:经堂挂像(释伽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像、药师佛像),供桌摆的香炉、香筒、烛台、木鱼、铜铃、钟、磬等,还有供桌上挂的桌裙,经堂上挂的帐幔等物。民国时期,德州僧寺共有经箱三套,一套在永庆寺,是最华丽的一套,一套在水馆驿关帝庙,一套在北厂大王庙。他们互相联合,能同时组织两三棚经。念经作佛事的场次有“送疏”、“扬幡招魂”、“放焰口”等简繁不一,要按“经资”(念经的报酬)而定。德州寺僧吹奏乐器的技艺也非常突出,吹奏起来声调平和幽雅,曲子多从昆剧曲牌和古老名曲中筛选出来,例如《一串鱼》、《八仙庆寿》、《双悲调》、《朝天子》等。难度较大,抑扬动听,附近各县一些豪绅、巨贾都不惜重金,来德州聘请和尚念经作佛事。
  聘请和尚念经作佛事纯系雇佣性质,其所得“经资”,按成分帐:经箱租金收入寺内公帐,其余按每人吹奏乐器和其他事务的简繁,评定等次,给予报酬。因此,个别的吹奏能手,收入相当富裕,以致有的和尚染上吸食鸦片等毒品的不良嗜好。德州的尼姑不但没有经箱,也没有作佛事的本领。
  1928年,为破除迷信,先砸毁神像,后驱逐和尚、尼姑,并迫令还俗,这一行业由盛转衰。1946年德州解放后,德州僧尼这一特殊行业才彻底结束。
  宋庆龄
  架起第二次国共接触的桥梁
  1935年,蒋介石在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步步紧逼和中国人民抗日怒潮的冲击下,迫于形势开始寻找同中国共产党接触的机会。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首先是通过宋庆龄的努力送到陕北的。当时蒋介石派出了好几路人马,试图打通同共产党的联系,其中一路是宋子文。
  宋子文找到宋庆龄,请姐姐设法与中共联系,将国民党愿意谈判的消息传递给中共方面。宋庆龄虽然早已宣布断绝与国民党中央的关系,但是她认为蒋介石走出这一步符合历史潮流,与共产党《八一宣言》团结抗日的精神一致,若能成功,对国家和民族是有利的。因此,她委托当时以牧师身份在上海从事中共秘密工作的董健吾去陕北传递消息。
  1936年初,董健吾接受委托,带着宋庆龄写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信,及宋庆龄特地为医治红军伤员准备的云南白药,以南京政府官员的身份去了陕西。2月底,董健吾从陕北带回毛泽东、周恩来的复信,向宋庆龄复命。
  稍后,宋庆龄又把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谈判的5项原则转告国民党,并接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委托,帮助中共谈判代表与国民党有关要人接触,并支援他们活动的经费。同时,她还利用个人的有利条件,对国民党中央委员吴稚晖、孔祥熙、宋子文、李石曾、孙科等,进行耐心规劝和动员,从而在国民党中央形成一股拥护合作抗日的力量,为促成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和同共产党合作打下了基础。
  (徐振光)
  摘自《联合日报》
  民间艺术 异彩纷呈
  刘艳
  德州的文化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明代以来每逢庙会和传统节日都有高跷、舞狮、彩车、旱船、秧歌、跑驴等民间艺术活动。清末民国时期,城内设有戏楼、曲艺场,多种戏曲艺术传入德州,民间歌舞遍及城乡。
  明清时期,德州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戏曲演唱、民间文艺活动日趋活跃。民国时期城区相继建立“民众教育馆”、“通俗讲习所”、“通俗图书馆”及“德光剧院”等文娱场所。
  德州古为文人学者聚集之地,西汉董仲舒曾于德州“下帷读书,三年不窥园庭”,终成名儒,载入史册。明代卢士〓、清代李侠、田雯、冯廷櫆、卢见曾等,都是当时名家,影响很大。卢士〓的《春秋闲说》,李侠的《秋崖遗诗》,田雯的《古欢堂文集》十二卷、《诗集》十五卷,冯廷櫆的《诗稿》,卢见曾的《雅雨堂文集》六卷等代表作,多被选入《四库全书》。成为文学书库中的瑰宝。建国后,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蓬勃兴起,这些都为德州的文化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至今,新湖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如:解放前就声誉很高的小锅市、育新街的高跷、桥口街的旱船、胜利街的跑驴等。历史上小锅市的高跷队曾迎送过南巡的清代乾隆皇帝及宫廷的官员。解放后在1954年—1978年前后,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民间舞蹈汇演,省市电视台多次播映。
  德州高跷的传入始于明朝。明洪武年间,小锅市、小营街(今市府街)、育新街(二郎庙角),先后建立高跷会,形成了德州市高跷阵容与演出程式。尤以小锅市兴起较早,系运河漕运通航后随船由河北通州坝学来,至今已500余年,其形成说法不一,从登场人物服饰表现内容看,是历代充实增删、日臻完美的民间艺术形式。登场表演高跷的人物7、8、9对不等,分场表演,由“跑场”和“过对”等形式。队形花样多变,跑场间隙加唱、说、数,有领、有合、有独、有双。表演要求演员竞相发挥技巧,尽情表达内容,即兴抓哏逗趣,场面活跃,气氛热烈,高跷节奏明朗欢快,锣鼓打击乐器伴奏。乐器计两套,一套在队前引路,一套是高跷专用乐器。
  德州跑驴起始于1930年(民国19年),当时德州郊区马庄村民袁福生赶马车结识了德州驻军二十三师军人刘长河,因刘长河会唱《王小赶脚》,两人共同探索改编了《王小赶脚》。袁福生凭多年赶车侍弄牲口的经验及本身武功基础,把表演勒环、着鞭、扬蹄、尥蹶、撒欢、闹性等动作摹拟得维妙维肖,创作了生动逼真的德州跑驴这一民间舞蹈形式。早期新湖辖区内胜利街曾有过传统的跑驴节目。演出形式有单驴、对驴和驴队。驴队由多驴组成,以表演勒嚼、着鞭、别篱笆、互换位置、变换队形为主。群驴与驴夫形成集体舞,别有情趣。
  旱船,顾名思义,即旱地“行船”。将用竹竿扎制的长方框架,用花布、彩绸扎顶及边沿,下挂帷布,称为船,用丝带挂在乘船者两肩,手提两边竹框,轻盈前行,称为旱船。乘船者为男伴女装,板带丝绦,戏装打扮,远远望去以行走平稳、没有起伏为最佳效果。新湖辖区内,桥口街的旱船历史久远,名声在外。据老人们回忆,旱船的历史有百余年。相传最早的形式是伴着整场的《水漫金山寺》的河北梆子演唱,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桥口街旱船简化了演出形式,已没有了说唱,仅剩了单纯的跑船。
  云灯,是一种群舞,由六至七个以上的几朵云块组成,以队形的变化、配合舞龙或单独表演,新湖辖区内金城街的云灯比较有名,但解放后没有再组织过表演。
  新湖街道办事处辖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及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好发展。这些民间文艺形式,是广大人民群众一代代,一世世对美好生活赞美之情的真实流露。社会不断进步,但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期待幸福明天的愿望不会改变,辖区人民将会把这些民间艺术继承并发扬光大。
  德州民间文艺——跑驴
  袁玉新
  德州民间文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每逢庙会和传统节日都有高跷、舞狮、彩车、旱船、跑驴、戏曲等艺术活动。其中跑驴以形象逼真、生动活泼深受人们的喜爱。
  跑驴,又称小黑驴,小毛驴。1930年(民国19年)始于德州城郊马庄村。村民袁福生,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时年22岁,赶马车结识了德州驻军23师军人刘长河,刘会《王小赶脚》,二人爱好相投,遂结为至交,共同探讨跑驴艺术,将原来挥动马鞭代驴,改进为扎制成毛驴的形态,演员上身似坐毛驴背上,以下身双腿模拟毛驴跑动。袁福生凭自己多年熟悉牲畜的动作和赶车的经验,加上在本村拳房练就的一身武功,把勒嚼、着鞭、扬蹄、尥蹶、撒欢、闹性等毛驴的细微动作模拟的活灵活现,逼真动人。欢跑中有功夫,细微处藏绝招,创造出生动的舞蹈动作,形成了较完整的舞蹈艺术形式。跑驴一经演出,即轰动城乡,男女老幼争相观看,文娱爱好者闻讯登门拜师求教,使这一民间艺术迅速流传到德州城区,我辖区以胜利街的跑驴最为有名。
  跑驴的主要道具——毛驴,用竹篾或铁丝扎成毛驴的骨架,长约100厘米,直径约50厘米,外面披裹黑布,缀上黑色麻缕(或用黑色绒布),毛驴背部留有可装进人体的方洞,供表演者站在中间。驴身与驴头由弹簧衔接,头部颜色黑白分明,耳朵、眼睛都能活动,驴脖子挂铜质串铃,下挂约40厘米白色围布,上面画着四条驴腿,演员表演时,将毛驴吊于演员臀部。
  跑驴演员为2人、4人或多人,一骑一赶为一对。骑驴者称二姑娘,十七、八岁的农村姑娘,天真活泼,如戏曲中花旦打扮,服饰鲜艳,红色或绿色,扮相俊美,粉妆或油妆。王小,十七八岁的农村男青年,憨厚淳朴,戏剧中武生打扮,青、红、蓝、白色打衣打裤均可,但必须与二姑娘服装色泽相异,白汗巾包头,扎板带,脚穿紧口软鞋,手拿皮鞭。皮鞭由约6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棍,上面系着鞭头鞭鞘,抽打时啪啪作响。
  跑驴表演时,用锣鼓唢呐伴奏。堂鼓一面,高约50厘米,直径约35厘米,中粗端细,两端鞔牛皮,用一对木鼓槌敲击。大小镲各两副,镟锣两个,堂锣或苏锣一面,敲打“急急风”等,唢呐两个,吹奏“将军令”、“梆子娃娃”和“百鸟朝凤”、“学人乐”等有关乐段。在清脆悦耳、节奏明快的伴奏下,二姑娘骑驴,王小赶脚,一雇一赶,讨价还价,插科打诨,表演者跑云步,并将毛驴的细微动作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骑驴者披红挂绿、浓妆艳抹,赶驴者龙腾虎跃,皮鞭啪啪作响,毛驴跑动,跳跃欢腾,情趣盎然,气氛热烈,时时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就跑驴的表演形式而言,由单驴发展到对驴、驴队,自成一派,各有千秋。
  单驴,原为《王小赶脚》,一人骑驴一人赶,顺序和基本动作是:雇驴、应雇、上驴、登路、勒嚼、着鞭、扬蹄、尥蹶、踢脚、撒欢、上坡、下坡、过桥、趟水、驴陷泥坑、岔道拦截等情节,其中间以对白,插科打诨,情趣横生,逗人捧腹。发展到现在,把对白完全删掉,完全靠舞蹈交待情节,吸引观众。表现小两口走亲,男持鞭前扑虎跳在锣鼓声中登场亮相,似戏剧中马童,随后引出骑驴者;女架驴云步上场,勒嚼亮相,一勒一抖,犹如真驴登场,毛驴栩栩如生,招来碰头掌声。继而跑圆场,男挥鞭赶驴,驴着鞭抖膀,时而弹蹄尥蹶,时而撒欢窜跳。赶驴者边赶驴边注视骑驴者的安危,含情脉脉,舞姿轻松愉快,夫妻情意缠绵。忽而,毛驴低头闻到尿臊,还是抬头发现异驴,两耳直竖,昂头炸毛,哇哇怪叫,扬蹄尥蹶,似疯若狂。男打驴,女勒嚼,毛驴暴跳,前咬后踢,打横转圈,时而将赶驴者踢倒在地,时而在赶驴者身上窜越,赶驴者摸爬滚打,随机应变;骑驴者心惊肉跳,慌而不紊,紧张惊险,扣人心弦,不时引起观众拍手叫绝。一场虚惊过后,重登阳关程,勒嚼,着鞭,情节同前。有的设计女抱婴儿,遇险时男接婴儿,脱险后复还,有的设有鸟叫,赶驴者以石击鸟等。
  对驴,基本与单驴同。唯骑驴者应衣着为一红一绿,轮番登场表演,顺序同前。还是马庄跑驴队独出心裁,把“一个槽上拴不住俩叫驴”之说揉进舞蹈中,设计了俩驴打仗,在单独所述的惊恐场面过后,另一毛驴冲破赶驴者的拦截,脱缰而出,凶猛冲来,场上毛驴,余怒未息,两驴相对,互相嘶咬,打在一起,难解难分。赶驴者奋力拦阻,无济于事,时而将一驴扑倒,一驴从其背上跃过,扑倒者起而反扑,踢咬碰撞,往返周旋,打的不可开交。幸有两农夫荷锄相助,四人同心协力,驯服犟驴。四人欢呼跳跃,祝贺胜利。前扑虎跳,前翻后翻,踺子小翻,飞脚旋子,高毛窜毛,扒虎戗背,戏剧短打武生的高招绝活,巧使广用,把舞蹈推向高潮。
  驴队,由多驴组成,10、20、30不等,着装华丽,一骑一赶为一组。以别篱笆变换队形,交换位置。在规定范围内作勒嚼、着鞭、踢腿、尥蹶等动作。锣鼓、唢呐、串铃、响鞭,构成跑驴独有的交响乐,驴群、驴夫集体组成舞蹈群,气势宏大,别有风味。
  跑驴这一民间艺术,经过一代代文艺爱好者的继承与创新,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与风格。逢年过节,匹匹跑驴,涌上街头,尽情表演,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使古老的州城处处洋溢着人们的欢声笑语。
  德州高跷 流传百世
  高华
  高跷,历史悠久,是我国分布较广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以脚踩木跷得名。关于高跷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列御寇著的《列子·说符》,距今已有两千余年,沿续至今。德州高跷的传人始于明朝。据老人讲,辖区内的小锅市、市府街(原小营街)、育新街(原二郎庙角)及辖区外的柴市街、西郊闫庄等先后建立了高跷会,继承发展了高跷艺术,形成了德州的高跷阵容与表演程式。其中,小锅市兴起较早,是正宗的京味高跷。据小锅市踩过高跷的曲文耀、曲玉杰、马文安三人讲,五百年前的小锅市又名卸锅市,是山东古粮道的一个码头,百姓以船运为生,拥有船只近六十艘。每年船只经德州运往北京,冬季船到通县后,运河河面封冰,船民便在通县暂住下来,闲来无事坐在河岸上看当地人踩高跷,时间一长觉得不错,向当地人学习高跷技艺,来年开春将高跷技艺带到德州。年复一年,船工的高跷技艺在与通县的交流和磋商中不断提高,随着京杭运河漕运业的发展,部分船工开始在卸锅市定居下来,形成了如今的小锅市。忙时,他们从事船运,闲时则踩起高跷。小锅市处于码头集散地,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使高跷这一民间艺术得到迅速传播,除本市外还曾传播到河北省景县等周边乡镇。
  高跷,致胜于高,其高仅次于芯子,出人头地,于人海中尽收眼底,优于其它一切街头艺术形式。加之其服饰鲜艳夺目,道具美观奇巧,节奏明朗欢快,技巧新颖动人,场面活跃,气氛热烈,雅俗共赏,极富感染力,深受群众欢迎。逢年过节、吉庆喜日,高跷健儿浓妆艳抹、锣鼓助兴,纷纷走上街头踩高跷,令人们大饱眼福,为古城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民国时期,城乡民众闹元宵,二郎庙角(今辖区育新街西端)高跷队张金荣扮演头陀,倒蹲舞棒,以一百单八棒打上,七十二棒打下,往返于12米多高的南门城的坡道上,居冠夺魁,誉满州城。八十年代,小锅市、育新街、柴市街等单位的高跷,曾分别被省、市电视台录像播放,搬上屏幕。
  高跷的形式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以渔、樵、耕、读人物形象为主体,伴以即兴斗趣人物(俗称混混)组成;另一种说法是:由《武松打店》、《刘海砍樵》、《打鱼杀家》、《白蛇传》等戏剧的人物形象拼凑而成等等。看高跷登场人物与表现内容,似乎多者兼有,又不尽然。究服饰妆扮,为历代充实增删,古今并存。登场人物七、八、九对不等,一般为头陀、小英哥;樵夫、皂婆;渔婆、渔翁;青蛇、公子;妈妈娘、傻小;丑婆、马古伦;瞎子先生、瘸子;刘二混、刘二姐等八对。有的扮有醉老道、皂婆或和尚、县官、书童等。表现内容主要为打棒、肩担、捉鱼、扑蝶等民间生活片断,间以调情斗趣、抓哏打诨。头陀、小英哥首当其冲,舞棒对打,棒分上三路、下三路、前三路、后三路、左三路、右三路等十八路、三十六路或七十二路,上下逢源,前后呼应,左右开弓,舞姿刚劲有力,棒花变化无穷。加以倒蹲、探海、抱月、背剑、跳涧、剪子股等技巧,展示了人物的潇洒英姿,技艺的精湛娴熟。樵夫、皂婆配合默契,一个肩荷柴担,担杖摇晃甩动;一个手持翎扇,扁担慢摆轻舞,以鹞子翻身、猛虎跳涧、大闪腰等技巧,显现出攀山跨岭、穿谷越壑的艰险。渔婆、渔翁欢腾跳跃,再现渔家生活:渔婆架鱼,以折腿腕、水蛇腰、抖肩耸膀、剪子股、大闪腰等技巧,把鱼的动作模拟得维妙维肖;渔翁见鱼,精神抖擞,手指目视,甩发捋髯,撩衣挽袖,撂地叉,前抓后摁,捉鱼人笼,摇头抖髯,缓缓起叉,把渔家的欢乐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扑蝶是高跷中最活跃的场面:青蛇掐腰架蝶,公子举扇提襟,彩蝶上下翩飞,公子雀跃追扑,剪子股、大闪腰、翻筋斗、撂地叉、鹞子翻身、大鹏展翅、猛虎跳涧、张飞蹁马、夜叉探海、倒蹲等多种技巧巧使广用,博得阵阵掌声。其余人物为一般过场,也运用一些技巧,表现一定内容,相比之下,不及前者给人印象深刻,却具逢场斗趣、即兴抓哏的本能,所以称为“混混”,同样也是高跷队中受欢迎的角色。
  踩跷是高跷的技巧所在,也是高跷命名的根本依据。跷是采用4×6厘米的硬方木制作而成,上扁下圆,俗称“腿子”。“腿子”脚处装有三个小爪,紧紧缚于地上,防止跳起高跷来站立不稳摔倒,后又演变成在“腿子”脚儿装上橡胶,以适应现在的柏油马路地面表演的需要。“腿子”高80、100、120厘米不等,底径3至4厘米,自下而上,于三分之二处开卯榫,楔脚蹬,用麻绳绑于腿上,演员双脚着跷,奔跑跳跃,灵活自如,加以折腿腕、水蛇腰、抖肩膀、甩担子、摆头甩髯等身上功夫,跷功腿力、身段眼神揉合在一起,形成高跷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表演程式,历代流传,沿续至今,百演不衰。
  高跷的服饰造型古今并用,以古代戏装为主,其中:头陀头罩蓬头,卡月牙头箍,穿青色打衣打裤,和尚坎肩,丝绦板带扣胸束腰,持3厘米径、50厘米长木棒两根,或一手抱棒,一手随脚步前后甩动,或手各一棒,手随脚步前后甩动,棒依节奏上下旋转;小英哥也是如此打扮,只不过衣服是红色的,绿绣花坎肩;樵夫戴罗帽,穿白豹衣豹裤,勒丝绦扎板带,肩挑长150厘米、竹制、丝绸扎裹象征性柴担;皂头包黑布、穿墨绿底、镶边、绣花肥袖褂,彩裤蓝裙,手持翎扇;渔翁鹤发银髯,挽顶髻,戴露顶矮沿帽圈,穿杏黄豹衣豹裤,腰扎丝绦,外罩黄老斗衣,身背鱼篓;渔婆头戴银白渔婆罩,穿白战衣战裙,左手掐腰,右手拿150厘米长的藤条挑动的金鱼;公子头戴小生巾,内穿小生褂、彩裤,外罩粉红底绣花道袍,手持折扇;青蛇头戴翠绿色盘龙式小额子,穿翠绿战衣战裙,左手掐腰,右手拿着150厘米藤条挑动的彩蝶;妈妈娘头戴发套抓髻,老旦箍头,穿紫色彩旦褂,肥腿彩裤,左手持彩巾,右手摇蒲扇;傻小头梳朝天锥顶辫,上穿蓝茶衣,下穿红背带彩裤,挎篮,手摇货郎鼓;二混梳后长辫,头扎红头巾,穿绿长衫,持彩帕;瞎子先生戴草帽垫,戴墨光眼镜,卡黑色鼻胡,穿长衫,罩坎肩,手持竹竿;瘸子戴礼帽,穿长衫,一手架长烟袋,一手持竹竿,另端为瞎子先生引路;马古伦头戴红缨帽,着白色五绺胡须,穿白长衫,罩毛朝外羊毛坎肩,背行李,挂串铃,持白穗马鞭;丑婆头梳老鸹纂,耳挂红辣椒,黑布蒙头遮面,穿彩旦褂,肥脚彩裤,手持绿穗马鞭;醉老道头戴八卦道巾,穿蓝道袍,扎丝绦,背酒壶,手持蝇甩;和尚着青色僧衣僧帽,挂念珠,手持蝇甩;县官头戴黑色圆翅纱帽,挂黑色三绺胡须,穿蓝袍,扎玉带,抱印绶;书童头披娃娃发,穿红茶衣茶裤;除公子、傻小、丑婆、县官脸上分别画蝴蝶、蝎子、麻子、小花脸外,其他一律净面粉妆出演。
  高跷的节奏明朗欢快,用锣、鼓等传统打击乐器伴奏,乐器计两套,一套是一个堂鼓、二个大钹、二个小镲、一个铜旋、一个锣,敲打《急急风》等在队前开路;一套是二个高跷鼓,高跷鼓是用木帮、鞔牛皮精制而成,两端直径30厘米,中间直径为25厘米,长50厘米;旋锣四至六个,是高跷的专用乐器,分为紧点、慢点,在紧、慢点中又有阴与阳的区别,伴以反复、花点。紧点用于撂场,慢点用于行进和表演。高跷乐曲由以前表演过高跷的老人组成锣鼓队演奏,这些老师傅年轻时曾经是高跷队的主力,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登台演出了,就开始从事指挥排练工作,他们经验丰富,见识广博,由他们演奏的乐曲为高跷队的表演增色不少。
  古时候高跷表演间隙中伴有唱、说、数,唱为演员清唱,唱腔高吭有力,粗犷淳朴,俗称“秧歌调”;说、数幽默风趣,即兴抓哏,逗人捧腹。据小锅市的曲文耀等人回忆,原来的高跷表演角色中樵夫和渔翁均有唱词。但是经过近几十年的沿革,高跷发展到现在已没有唱的表演内容,而流传下来的说词经过老艺术家们的增删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又增添了新内容,表现改革开放政策好内容的说词有:“小锅市街靠河崖,今年高跷跳起来,改革开放政策好,百业俱兴发了财,人民安居又乐业,感谢党的好政策”、“小小子拿钥匙儿,开开戚(读“切”)位前后门儿,八仙桌靠椅子儿,扫完地搽桌子儿,干净利落请客人儿,请来科学技术王老师儿,教给我科学去种地儿,大棚菜,修果枝儿,一年四季不断人儿,发家致富真有门儿,真是请来了活财神儿”、“叫同志,你听我言,今年是1999年,这年不简单,我国建国五十年,要大庆、要宣传,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工农业大发展,科学技术来领先,国家要富强,国防要安全,外国人不敢小看咱,国泰又民安,家家不愁吃和穿,香港已回归,澳门回归在眼前,嗨!希望和平统一大业早实现,幸福的生活万万年……”;表现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内容的说词有:“小小子坐门墩儿,登着两眼直愣神儿,想起我学习不认真儿,别人劝我考试最要紧儿,我说这个没问题儿,这回准能拿第一儿,哪知道一考傻了眼儿,来了个倒数是第一儿,这下可叫人抓住了小辫子儿,人家都说我没出息儿,仔细想来我不对,好好学习要认真儿,写作业问答题儿,语文数学好几门儿,样样都是一百分儿,老师说我是好学生,家长夸我是好孩子儿”;表现军民团结一条心内容的说词有:“今年春节不简单,我国建国五十年,高跷文艺齐出动,军民团结大联欢,改革开放的政策好,为了庆祝来宣传,时间短,功夫浅,希望同志多包涵”、“98年闹水患,南北大水齐泛滥,党中央号召人民齐动员,解放军铁打的汉,一声令下上前线,堵决口、长堤堰,不怕牺牲不怕难,他们昼夜来苦干,江主席亲自指挥到前线,军民人等受鼓舞,决心抗洪来抢险,人民力量大无边,战胜洪水保家园。”
  高跷的组织过去叫“高跷会”,设会首,会首由有名望人士出任,下置文场、武场、事务三套班子:文场十七至十九人,一人领伞,演员十六至十八人;武场十五人,三个鼓手、两个大钹手、两个小镲手、一个铜旋手、一个敲锣手、六个旋锣手;事务人数不定,分工联络、架鼓、拉车、抬凳等勤杂事务。解放后有的改称文娱队,由基层领导班子或责成专人负责。高跷经费来源,解放前,由商家大户或群众自愿集资支付,解放后改为民办公助。
  高跷演出活动分拜场与应邀。拜场是高跷队主动到别的高跷队去演出,应邀是应别的高跷队的邀请去演出。不管哪种演出,高跷队到达前由高跷队派出专人下贴联络,客位摆上桌凳,准备好烟和茶水,有条件的还准备糖果、糕点以至酒饭等,等高跷队到达时放鞭炮迎接。
  高跷的演出程序分行进、小场、大场。行进,是高跷队进村、进街的路途行进,呈双行前进队形,有时以扒皮、别篱笆略加变换。小场,即一般撂场,用于主要街头、路口、较大单位门前与群众聚集多的地方,紧点,跑圆场略施技巧,一晃即过;大场,为正式演出场。首先演员集体跑场,即打场子,随即分场表演,称为过对。集体跑场,紧点,领伞引路指挥,队形花样有:单行进行、二龙吐须、剪子股、转8字、走方阵、单扒皮、滚绣球、盘蜗牛、龙摆尾和四门斗等。跑场间隙加说唱,有领唱、合唱、独唱和对唱等形式。分场表演由一对演员分别登场表演,头陀与小英哥,樵夫偕皂婆,渔翁伴渔婆,公子对青蛇,妈妈娘领傻小,二混跟二姐,瘸子搀瞎子先生,马古伦配丑婆,老道戏和尚,县官带书童,表演中竞相发挥技巧,尽情表达内容,抓哏斗趣,以吉祥话语致贺祝福,自始至终场面活跃,气氛热烈,兴趣盎然,让广大观众始终沉浸在愉快欢乐之中。
  高跷曾在清乾隆年间盛传德州,乾隆皇帝下江南,小锅市高跷曾三次接驾,并得到奖赏,两次封匾“真有无像”、“万国朝真”。民国时期,二郎庙角(今辖区育新街西端)高跷队张金荣扮演头陀,以精湛的技艺居冠夺魁,誉满城乡。德州解放初期,小锅市高跷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曲长恩师傅曾被天津同行请去表演,台下高跷爱好者们叫好声不断,表演时曲师傅将一只腿子磕折了,单腿跳完全场,此举轰动天津高跷界,被后人传为佳话。
  近些年来,为活跃城区人民的文化生活,辖区内的高跷又踩了起来。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娃娃都练起了高跷。如今的高跷,踩得是虎虎生威,舞得是刚劲有力,使高跷艺术的接力捧在人们的喜爱和呵护下代代相传。
  毛泽东郭沫若齐白石妙语争画
  建国伊始,齐白石怀着对毛泽东的敬仰与热爱,十分用心地制作了两个印章,用宣纸包好,托人送入中南海。
  毛泽东在中南海设下宴席,请郭沫若作陪,答谢白石老人。酒席间,毛泽东向白石老人敬酒,感谢他的印章和画作。白石老人一怔:我什么时候为主席作过画?毛叫秘书拿来画。这是一帧全绫装裱的纵幅国画。上面画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树,树上落着一群毛绒绒的小鸟,树下伫着一头憨厚的老牛,老牛正侧着脑袋望着小鸟出神,颇有意境。原来是白石练笔的“废品”。在给主席包印章的时候,把“废品”用上了。白石老人说:“主席,都怪我疏忽大意,这画说什么也不能给您,你若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马上……”
  “我喜欢的就是这一幅嘛!”白石老人急了,他一甩长须站起身说:“主席再不允许,我可要抢了!”郭沫若走过来说:“白老这件墨宝是送给沫若的。”白石老人更觉不解。郭说,画上标着我的名字嘛。然而画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字!郭沫若笑说:“树上画了5只鸟,这不是我的名字吗?”白石老人大笑起来:“郭兄大号正是尚武(注:郭沫若原名开贞,字尚武),您真是诗人的头脑哇!”“且慢!”毛泽东一挥手,“没看见画上标有本人的名字嘛?”“白老画的是李子树。枝叶茂盛吗?茂盛。李树画得很茂盛——这不是敝人之名讳吗?”原来1947年3月,解放军决定撤离延安时,毛泽东面对将要离开的延安说,离开者,得胜也,后来果然得胜。所以毛对“李得胜”这一名字十分喜爱。
  白石老人明白了,也乐了:“那么,劳驾二位在卷首上赏赐几个字,如何?”毛泽东写下“丹青意造本无法”。郭一看,就明白这是借用苏东坡的句子,接着借用陆游句写道:“画圣胸中常有诗”,与上句成为一联。白石老人喜出望外:“二位这样夸奖白石,我可要把它带走啦。”
  摘自《情系中华》
  漫话民间文艺跑旱船
  袁玉新
  德州多种民间文艺中,受到大众喜爱的另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旱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我辖区内,以桥口街的旱船最为有名。据桥口街的一位旱船传人八旬老人贾文彬回忆,该街旱船历史约一百余年,在解放前后,达到鼎盛时期,声名远扬,慕名来学艺的人络绎不绝。
  旱船,顾名思义,即“旱地行船”。用竹竿扎成方形框架,长约200厘米,宽约100厘米,顶子及边沿用彩绸或花布扎起来,色彩艳丽,引人注目。下边沿挂着约80厘米高的白布围,白布围上画着翻涌的浪花和船体,远远望去,象荡在湖面上的画舫。乘船者为一妙龄少女(一般为男扮女装),扎板带,挂丝绦,戏装打扮。表演时,将旱船用丝带挂在乘船者的肩上,双手提旱船框架,走云步,轻盈前行。
  旱船旁伴有持杆撑船的青年,戏装打扮,服饰颜色与乘船者相异,在旱船左右两边来回穿梭表演。
  旱船早期的表演形式,为节选一部戏剧的某段故事情节,以二胡、板胡、唢呐、锣、鼓、镲等为伴奏乐器,说、唱、跑船相结合,全场表演约两小时。解放前后,桥口街旱船表演曲目有《水漫金山寺》、《走雪山》等传统剧目。以激昂高亢的河北梆子为主要唱腔。在表演过程中,还进行了有别于其他旱船队伍表演的创新,如在旱船的四周挂上可闪烁的小灯泡,使之更加醒目;把辅助表演的角色——八大水兽的眼睛也安装上灯泡,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等等,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现将桥口街旱船的主要表演曲目《水漫金山寺》简介如下:
  主要人物:白蛇、青蛇、许仙、法海。
  其他人物:八大水兽(鲤鱼、鲇鱼、鳌即龟、蛤蜊、田螺、虾、两个荷花,做成栩栩如生的模型,演员或将其戴在头上,或背在身上或置身于可开合的蛤蜊壳中)、童子、两个划船老者。
  八个水兽首先出场,道白:今天天气晴和,咱们上江边玩耍(跑场)。
  童子出场,道白:有请师傅——。
  法海出场,唱: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久住在深山,自在乐安然,修炼几千载,我成一个仙,法海是也。自幼出山在山岗,神机妙算比他强,袖屯八封定阴阳。昨夜晚,星台观星相,二孽畜混乱在世上。将身儿坐在金山寺上,等许仙他到来,细问端详。
  许仙出场,唱:走啊——刘王府辞别夫妻面,我到金山寺去把愿还,正行走来,用目看,金山寺不远就在眼前,迈步进了禅堂院,老师傅打坐在上边,走上前来把礼见,尊一声老师傅在上,许仙有礼。
  法海道白:下站可是许仙。
  许仙道白:正是。
  法海道白:上山来就看出妖气冲天。
  许仙唱:师傅啊,端阳节直吓得我真魂失掉,我才知她是白蛇一条,我二人做夫妻,性命难保,全凭老师傅把她除了。
  法海道白:徒儿站一旁,师傅自有道理。
  许仙道白:好,师傅说好就好(下场)。
  青蛇出场,唱:刘王府我领了娘娘差遣,金山寺打探走这一番。恨娘娘她不在高山修炼,下山来与许仙结下姻缘,端阳节吓得许官人真魂失掉。许官人病体好转,去还愿怎么到如今不见回头?听人说法海将官人留在山头,法海、许仙在山头。我在此处没久站,见了娘娘说一番(跑场)。
  白蛇出场,唱:许官人金山寺还愿去后(跑场),倒叫我白蛇女挂在心头,我为他茶和饭难以人口,每日我等他日上高楼,推动了船舟儿正往前走,等青儿她到来,细问从头。
  青蛇上场,道白:去打探,见了娘娘说一番,参见娘娘。
  白蛇道白:你金山寺打探可是怎样?
  青蛇道白:听人说将许官人留在山头。
  白蛇:(叫板)这才是不好了,(唱)端阳节我不该误饮药酒,纱罗帐,露本相,自卖风流,直吓得许官人三魂不在,长寿山盗灵芝,我自己出头与那小白鹤一处争斗,直杀得我白蛇女头破血流,多亏了南弟子,他把宝露,老善人赐法宝,转回徐州。
  ……
  法海道白:好你二孽畜,敢水漫金山,搬天兵天将捉拿与你(下台)。……
  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白蛇、青蛇架两只旱船相互穿梭表演……。
  桥口街的旱船美观大方,表演技高一筹,表演者虽然脚步急促,船体却平稳,无起伏,加之唱腔优美,高亢嘹亮,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
  旱船表演发展到现在,已没有了说、唱的内容,只剩下单纯的跑船表演,在锣鼓、唢呐的欢快伴奏声中,旱船表演仍然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仍然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
  中古建交的戏剧性一幕
  1959年1月,卡斯特罗夺取古巴政权后,依旧在形式上同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1960年7月,中国外贸部副部长卢绪章率领中国政府贸易代表团访古,受到了卡斯特罗的热情接待。7月21日,双方会谈结束时,卡斯特罗对卢绪章说:“请转告贵国政府,双方关心的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将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妥善解决。”然而,直到8月7日代表团结束访问回国时,仍对古巴方面的“适当”不解其意。
  9月2日,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百万人大会,谴责美国炮制的干涉他国内政的《圣约瑟宣言》。会议邀请外国使节参加,新华社驻古巴分社社长曾涛就坐于主席台的第一排。卡斯特罗在驳斥了《圣约瑟宣言》对古巴革命和对苏联、中国的污蔑后,忽然大声发问:“古巴革命政府愿意提请古巴人民考虑,是否愿意古巴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会场上顿时响起了“同意!同意!”的震天呼喊声。卡斯特罗走到曾涛身边,把他拉到讲台正面,高举起两人握着的手向全场群众大声宣布:“中国代表已经在这儿了!从现在起,断绝我们同蒋介石傀儡政权的外交关系!台湾的代表马上离开古巴!”
  古巴与中国建交的内容进了大会通过的《哈瓦那宣言》。9月28日,两国政府发表了建交公报。(史理)
  摘自《联合日报》
  德州焰火
  王丽萍
  焰火,似今日之霓虹灯,含盒子灯、连珠花、起花、罗圈花等,是一种火药点燃,光响交织的传统民间艺术,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德州盒子灯,以色泽鲜艳、图案清晰、不落火著称。
  焰火流传德州已百余年。解放前,商家大户、豪门望族,为招揽生意,炫耀富有,于新春佳节燃放焰火,借以成交定货和扬威传名。故有“焰火会”“正月十五放洋花”之说,先后曾在过去的城隍庙(今城隍庙)、水馆驿(今迎宾路小学)、二郎庙角(今育新街西首)、四牌楼角和邻县的平原、恩城、武城等地燃放。
  民国初年,直隶三、四路统领驻兵工厂,每年10月放焰火。解放后,规模较大的焰火燃放活动多于国庆节或“五·一”劳动节在大寺广场(今德州一中)、东地广场(今中心广场)举行。燃放时,整个市区万民空巷,四里八乡,闻讯赶来,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广场暴满,鱼贯街头,观众之多,难以数计,盛况空前。
  德州焰火盒子灯,始于何时因无史料记载,故其说法不一:有的说盒子灯原本出自清朝乾隆盛世,后于晚清时期开始流入北京街头。据老人们回忆:当时北京的大茶叶铺就代卖盒子灯,但因价钱昂贵,很少有人问津。相传清末民初盒子灯首次在德州满族聚居区东营校场口演出,工艺来自旗人;也有人说,民国初年由德州守城驻军主办,首次在驻军附近演出。
  二十年代初,德州盒子灯的制作技术传至税务街(今前进街)郭家,传至郭氏兄弟郭春林(1908—1956)郭春田(1914—1977)已4代。郭氏兄弟相继谢世后,再无人继承。据说后来此项技艺又传到小营胡同(今市府街)杨书亭和德中街(今新生街)李永江手中。但现在杨、李二人都已年逾古稀,早已无力从事盒子灯的工艺制作。
  一九五八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德州盒子灯应邀进京。焰火艺人郭春田、美工许丙武、纸扎工李尚武,由当时市博物馆黄钧铭带领,在首都北海公园、颐和园为中央首长和应邀赴京观礼的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及首都观众燃放了八节盒子灯。其中包括三节字:“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五节图案:“九连灯”、“葡萄架”、“高梁地”、“珍珠塔”、“铁树开花”,得到中央首长和首都观众的赞赏。
  德州焰火盒子灯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在于他工艺精湛,结构紧密,各道工序配合有力,如画工、剪纸工、纸扎工、涂料工、焰火工、总装工等,故光、色协调,变化有序,活而不乱,真可以说是多种工艺的综合表演。
  据考证,盒子灯的制作,首先由美工按客户要求绘制出图案和字体字形,再由纸扎工用8号铁丝按图形制做框架、图、字,后由焰火艺人涂刷火药。
  字:通常用仿宋或黑体,楷、行、隶、篆、草均可制做,常用图案有“高梁地”、“葡萄架”、“珍珠塔”、“九连灯”、“万盏灯”、“四级塔”、“四级花亭”、“铁树开花”、“炮打连城”、“打棍出箱”、“和尚变驴”、“鲤鱼跳龙门”、“炮打荷花缸”、“王大娘锔缸”等。
  框架和字、形的绑扎:有单线、双线之别,框架和字多用双线,图案一般为单线平图,其规格大小不定,有方有圆,有大有小,一般在一米左右,层高折叠为10厘米左右。
  火药的涂贴与配制:首先涂贴硫磺,硫磺以面糊调制成膏,涂贴在构成框架、字、图的铁丝上,晾干后(切忌暴晒),刷上稀浆糊或桃胶水,再刷大药,大药有红、白、蓝、绿等色。
  红:氯酸钾、硝酸锶、硫磺、木炭。
  白:氯酸钾、银(铝)粉、硫磺、木炭。
  蓝:氯酸钾、硫酸铜、硫磺、木炭。
  绿:氯酸钾、硫酸钡、硫磺、木炭。
  每一套字或一幅图为一节,由火药芯子连接。火药由硫磺、木炭、火硝配制,用棉纸包裹,搓成1—3毫米圆条。一架盒子灯,8—12节不等,以大绳吊在约7米高的撅杆上;节与节之间,隔以涂胶泥的防燃纸,缀以响鞭。点燃时,放下橛杆,点着芯子,一挂响鞭过,展现五彩图(字),一节燃尽,再现2节,每节出现,都博得观众热烈掌声。
  花药配比:火硝10,炭3,镁1,铁砂3,将花药置于火筒,装上芯子,点燃后,火花迸飞,高达数丈,绚丽多彩,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大饱眼福,饶有风味,值得一赏。
  遗憾的是,盒子灯的制作工艺未能流传下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新式焰火广泛流传开来。现在,每逢传统节日或重大庆典,焰火燃放仍是州城人民津津乐道的观赏活动。
  左宗棠“不污素节”
  清朝末年,官场腐败,贿赂公行,留下了许多臭名昭著的丑闻。然而,独步清流,洁身自爱的官还是有的,左宗棠就是其中的一位。左宗棠身为湘军军阀、洋务派首领,官位高,权力大,倘若心术不正,不义之财垂手可得。可是,他却立下豪言壮语:“不欲以一丝一粟,自污素节”。可贵的是,他立说立行,严于自律,史书中留下了许多动人事迹。
  《左文襄公家书》载,1879年,左宗棠在新疆督办军务,阻遏俄英殖民者的侵略。是时,得悉老部下刘克庵在兰州病故后老幼无以奉养的消息,他立即写信吩咐家人:“其(刘克庵)身后一切费用及灵柩还里,及为太夫人建百岁坊,费用共六千两,均由我廉项(奉禄)划给,不动公款。”据考,当时左宗棠每年的廉项为二万两,其“自任疆圻,所有廉项均随手散去”,“所存不过两万余两’。如今自解私囊六千两,相当于他三个多月的廉项,非同小数。身居新疆军务督办要职的左宗棠,如果略施点“权术”,巧立个“名目”,以“补助费”的名义报销这笔开支,易如反掌,再说,当年清政府拔给左宗棠在新疆的兵费有八百多万两,“雁过拔毛”,“挪”用个五六千两,也无碍大局。然而,左宗棠却公私分明,甘用个人私款接济部下,不动公家分文。
  《左文褒公全集·书牍卷二十五》载,1881年,左宗棠离开新疆赴北京改任新职。陕西布政司王思沂看到他官越做越大,急忙来“拍马屁”——准备将由他经手收取的甘肃捐输剩下的一笔尾款,“奉献”给左宗棠。谁知左宗棠“不赏脸”,复信曰:“近时于别敬,概不敢受。致好新契之例赠者,亦概谢之。匪惟介节自持,人已亦无二致;亦俸外不收果实,义有攸宜。至甘捐尾款,储为关陇不时之需,以公济公,于事为合。”一尘不染的左宗棠以“俸外不收”为辞,断然拒绝了这笔“马屁钱”,还将其没收作“关陇不时之需”,“以公济公”。王思沂“拍马”拍在了“马脚”上。
  在贪污成风,贿赂公行的封建官场上,左宗棠能“俸外不收”,廉洁自持,独步清流,“不污素节”,着实值得称道。与左宗棠相比,当今有些“为官者”就得显得逊色了。他们见利忘义,见钱眼开,不惜以区区私利,沾污自己的人格。每当收受贿赂、贪赃枉法之时,他们不仅不自尊、不自责、不心愧,反而以“世方雷同”、“人为亦为”为借口而自我原谅。这是很不对的。这样做,莫说与共产党人清廉为政、舍己为民的本份不相称,就是与封建时代的左宗棠相比,也是应该脸红的。(毕德详)
  摘自《联合日报》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书记述的是新湖街道办事处位于德州市德城区西北部,地处鲁西北冀鲁交界处,为德州旧城区的全部。东依德城区东地街道办事处,西与运河街道办事处隔河相望,南接新华街道办事处,北与天衢街道办事处接壤。辖区南北最大纵距3.7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75公里,总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74519人。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