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689
颗粒名称: 今古人物
分类号: K820.852
页数: 48
页码: 171-21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德州市今古人物情况包括明清时期的南李与北李、清朝户部侍郎——田雯、清代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师法“神韵”的田霡、清代学者孙星衍等。
关键词: 德州市 古迹 寻踪

内容

明清时期的南李与北李
  区政协文史委
  德州历史悠久,从夏代已封为鬲氏之国,隶属兖州;周秦属齐,汉魏为鬲县,古黄河曾经此入海;隋至唐宋,得永济渠之利,河渠横贯,成为适于农、林、牧、渔业发展的富庶之地。
  明清以来,城市发展较快,商业、手工业、交通运输都很发达,这里又是名胜游览之地,古迹名胜甚多,南北过客无不到此停留,帝王将相,皇家子弟、达官贵族也争相来此游览。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兴盛,进而,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德州的几大家族,以宦绩、诗文而扬名的当数以田雯为代表的田氏;以卢见曾为代表的卢氏;以李浃为代表的南李氏、以李源为代表的北李氏和以谢重辉为代表的谢氏。
  德州的李氏家族,并非同宗,旧时有南李、北李之分。以李浃为代表的南李,居住在旧州城中部(今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建设街东首路南);以李源为代表的北李,居住在旧州城北部(今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胜利街南首李家角)。
  南李,就祖上而言,李浃的始祖李芥以经商起家,家族的振起是在李浃的父亲李允祯时。
  李浃的父亲李允祯,字贞甫,明崇祯六年(1633)考取举人。清初,授河北省故城县令,他廉洁勤政,安抚民众,百姓对他十分尊重。随调任江苏沛县知县,江苏沛县,地处江苏西北部,地薄民穷,豪宦横行乡里,践踏百姓,诉讼较多。李允祯到任后,立即着手审理,公开为民申辩冤情,并派遣官府人员除奸摘弊,降伏了当地一些地痞无赖。此时,会天大雨,黄河决口,李允祯亲自安排抢险物资,指挥参与抢险的车辆、牲畜、柴草和军民不乱,堵住了黄河决口,此事声振江苏〓山县东南,加上有平盗之功,擢工部主事,监督清江(今江西省清江县)船厂。淮扬一带,岁值大饥,李允祯“捐俸煮粥哺之,全活甚众”,淮扬一带人民建祠勒铭祀焉。后晋升屯田司郎中,迁广西左江兵备道,数年后,以疾乞归。李允祯沉静端庄,诚实谨慎,动必准礼,内介外和,与世无忤,卒年六十三岁,康熙元年(1662)崇祀德州乡贤祠。
  李浃,字礼皆,一字霖瞻,清顺治二年科举人,三年(1646)中进士,知延庆州,顺治皇帝以他才识具优,调补茶陵州(今湖南茶陵县)知州,因在行政上失察,被降为山西省芮城县令。到任后,在蒲州(今山西省蒲县)知州的合作帮助下,尽力将不合理的多余丁银,以予革除,深受民众欢迎。在平息山西大同兵变时,与山西河津县知县李源,怀揣任印,秘密穿过要塞,渡河到陕西请兵,兵变平息后,以擅离职守,被挂吏议归。归里后,游览山川,与同里程先贞、赵其星、李源相互来往,切磋诗文,会酒吟咏,到晚年,在第宅内筑一室,名“陶庵”,贮书千卷。
  李浃的仲弟李涛,字紫澜,康熙十四年(1675)解元,十五年(1676)中进士,以庶常馆教习入明史馆,从事篡修工作。首任江西省临江(今清江县)守道,广西布政使、太常寺卿、刑部侍郎等职。李浃兄弟之后,李家在科举的仕途中,似乎没有大的显赫,除李浃的长子李元瑨,于康熙年间被选授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县)知府;侄李徵临雍正年间,授翰林院庶吉士外,只有李浃的曾孙李国弼,以举人被选为官,官至广东盐大使。
  北李非名门出身,直到李源的祖父时,家庭中才发生了对李源有意义的变化。李源的始祖李子实,明朝成化年间由直隶遂化州(今河北省遂化县)石门镇迁至山东省商河县西三里河村居住,此后,六传李源曾祖,因家境贫困,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自商河县来德州市德城区抬头寺乡李家老庄(今文庄)落户注籍,遂迁至城内李家角(今新湖街道办事处胜利街南首李家角)居住。
  李源的祖父李大华,字朴庵,号君实。生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十月二十一日。大华刚满一周岁的时候,由母亲王氏怀抱来德州。翌年,母亲王氏病逝,大华以继母张氏抚养,不知生母是谁。明万历元年(1573)科中举人,遂用坊金治田数十亩,以养父母。后因屡上春官不第,虽竭尽全力,最后以举人被选授为河北省武强县令。任职三年,清白廉洁,治行清介,秉性刚方,清似水、明如镜,政声显著,深受民众爱戴。
  李源的父亲李诚明,字涵盖,号思伯,又号泰云。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科举人,博极群书,以至天文地理、战阵推步、数术之学,无不通晓。明天启年间,阁辅朱禧荐为中书舍人,不就。魏忠贤窃柄遣人以厚币聘之,李诚明托疾固辞不赴,以读书终其身。李诚明年六十而志气常新,精神愈旺,因魏忠贤专政,欲结名儒气而成疾,随作自传以为生志,离开人世,卒年六十多岁。清顺治七年(1651)九月二十九日崇祀德州乡贤祠。
  李源,字星来,一字江余,号退庵。系李诚明之弟李諴明的长子,年十多岁即命为伯父李诚明为嗣子。自幼在李诚明的教导下,于清顺治二年(1645)经魁;三年(1646)中进士,授山西省河津县知县,恩赠徵仕郎、翰林院庶吉士。李源在知河津县的时候,时值天下初定,民族矛盾突出,各地战争,接连不断,初到三月得知豪宦张家壁操纵儿子,任意践踏乡里,抢夺百姓财产。李源按照大清条律,将其绳之以法,并将所侵夺的财产,返还于民。山西大同姜环叛乱,为做好防守,李源修补城墙,疏通濠沟。五月中旬,叛宦张家壁内变为应,李源突围出城,与山西芮城知县李浃一起过塞渡河请兵。此叛乱平息后,吏议功过相当。随告归故里,归里后,修补父亲所筑矩亭,与乡里程先贞、李浃、赵其星等相互切磋诗文,每日饮酒吟咏其中。年七十卒。
  李源之孙众多,查其李氏族谱,共计128人。其中直系孙10人;曾孙23人;玄孙52人;元孙38人。在李源众孙中,虽大都分别获得了附生、廪生、增生等资格,但较之前辈,要有所逊色。
  纵观南李、北李,在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虽无高爵重位,显耀赫奕,而崇名节敦,孝友德业,文章卓然,可记者备,载志乘章。
  摘自《德城文史》第十七辑
  华罗庚出题 郭沫若巧解
  1978年初,郭沫若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曾和数学家华罗庚有过一次讨论“寿称”的谈话。华罗庚提到古人对高寿的人给予美称。如称七十岁为“古稀”,八十、九十岁为“耄耋”,百岁为“期颐”。如果未到整数,只有七十七岁、八十八岁、九十九岁,怎么称呼呢?这时郭老智珠在握,随意便道: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助于数学和文学家了。有人把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岁称“米寿”,九十九岁称“白寿”。华罗庚问为什么这样称呼,郭老解释说,原来这是三个字谜,“喜寿”可猜为七十七岁,因为“喜”字的“草体”便是“七十七”三个字组组成;“米寿”一看“形体”就知道上、中、下为八十八;“白寿”可猜为九十九岁,因为“白”字是那“百”字缺一,即九十九。
  郭老解完寿谜,华罗庚说:“言之成理!”于是两人便风趣地哈哈大笑起来。(廖汉奎)
  摘自《人民政协报》
  清朝户部侍郎——田雯
  区政协文史委
  田雯,字纶霞,又字紫纶,号漪亭,自号山姜,晚号蒙斋,德州市德城区吕家街人,生于寒士之家。父亲田绪宗在桑园镇(今河北省吴桥县)设馆教读,全家随从客居该镇。田绪宗于清顺治九年(1652)考中进士,出任浙江处州府丽水县知县,家庭稍有富余,全家始迁回德州。田雯16岁时考取秀才,26岁乡试中举,清康熙三年(1664)考中进士。历任内阁中书、江南学政、湖北督粮道、江苏巡抚、刑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等职。
  田雯为官期间,清正廉明,政声颇佳。康熙十一年(1672),田雯受命主持顺天府乡试,秉公守法,力举人才,恩授征士郎。康熙十九年(1680),田雯被擢升为江南学政道按察使司佥事。清初的江南因战乱不断,致使文化低而薄弱,士子淹没于共同的逃脱、毁坏和懒惰。田雯到任后,订教策15则,训练学士,文风大振。其间,经常亲赴各书院为诸生讲经,每临按试,“从两骡、二仆随之,戒有司勿供张。自市蔬菜、脱粟以食,远近称之”。康熙二十年(1684)授湖北督粮道,10日内筹齐军需漕粮6万石,剔除漕政弊端12种,严惩贪污盗窃破坏漕运首犯,升光禄寺少卿、迁大理寺丞、晋鸿胪寺卿,三职变动为时不过月余。康熙二十六年(1687)补授江苏巡抚,行前,康熙皇帝赐鞍马、设宴于瀛台,命内大臣陪宴。田雯到任后,即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连写5道奏折为民解难,得到康熙帝的嘉奖,但遭同僚中伤,次年(1688),奉旨调任贵州巡抚。
  田雯初到贵州时,官吏贪暴,民不聊生,仲家、苗家少数民族纷纷起来反抗,两广总督急欲调遣三省大军“会剿”。田雯陈述利弊,防范安抚,避免了一场大屠杀。田雯任贵州巡抚五年中,德威兼施,为民除害,除了奖励生产,减轻赋税,还致力于文化建设,重修了甲秀楼、龙场书院,武乡候(诸葛亮)、王文成(王守仁)二祠。贵州各民族,感激他的德政,每逢岁首(春节),都在门楣贴上“‘夜郎复旦’和‘罗甸回春’”(夜郎和罗甸都是贵州古国名)的横联表示欢庆。其因母丧回家守孝时,黔民泣送者百里不绝。离任后,贵州百姓又争聚资筑“山姜别业”以祠之,至今不衰。
  田雯在京为官期间,曾扈从康熙帝驾幸南苑,三次在瀛台受到康熙皇帝召见。康熙三十年(1691),田雯升补刑部右侍郎,三十六年(1697),主持礼闱考试,又奉命充殿试读卷官,三十八年(1699)调户部左侍郎,康熙四十年(1701)因病乞假回籍。当年10月康熙帝南巡,“初五日驻跸德州”,住在田雯家中的“山姜书屋”。初七日赐给田雯“御书”《甲子次德州即事》五言诗绫一幅,并索阅了田雯所著《山姜诗选》、《长河志籍考》、《黔书》等。康熙帝念田雯居官无过失,清苦志坚,亲书“寒绿堂”匾额以资褒奖。1981年,德州市地名办公室,申请德州市委批准,把田雯当年居住的无名胡同,命名为“寒绿”胡同(今新湖街道办事处吕家街路西),即为表示对田雯的纪念。
  田雯学识广博,著述丰富,他所著《山姜诗选》15卷、《古欢堂集》12卷、《黔书》上下2卷、《长河志籍考》10卷、《幼学编》4卷和《诗传全体备义》等。连同其弟田霡所著《鬲津草堂诗集》,其子田肇丽所著《有怀堂诗文集》以及孙子田同之所著《西圃丛辩》等,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具收入《四库全书》。
  田雯所著《黔书》,为我们认识和考察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舞蹈、贵州风貌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田雯所著的《长河志籍考》,详细考证了德州一带古九河古道之变迁,历代郡、治所在地及兴废,古迹文物、金石碑碣等,对研究德州历史有重要价值。田雯诗作造诣高深,当时与他齐名的诗人有山东新城(今桓台)的王士祯,莱阳的宋琬,安徽宣城的施闰章和浙江秀水(今嘉兴)的朱彝尊。
  田雯一生廉洁自律、生活俭朴,虽官居极品,他没有为自己修建豪华的府第。他和夫人马氏感情很好,从未收婢纳妾,他67岁时马氏夫人病故,他也告病回籍,在德州城东南阳谷店村买地一片,为马氏营葬,并修“瓜隐园”为其致仕读书处。1704年2月,田雯病逝,翌年“大葬于阳谷店南原之赐阡”,1706年崇祀德州乡贤祠。
  清代两淮盐运使卢见曾
  区政协文史委
  卢见曾(1690—1768)字抱孙,号澹园,别号雅雨山人,德州市南门里街人(今新湖街道办事处解放北路南),明嘉靖进士光禄寺卿卢宗哲第七代孙。少年跟从中州(河南省)名儒高矩庵读书,他聪慧绝伦,勤奋好学。从王渔洋、田雯学诗,深得诗中三味。田雯曾称赞他说:“吾乡后起,以诗名家者,当在斯人。”清康熙五十年(1711)乡试中举,六十年(1721)考中进士,授四川洪雅知县。后历任知州、知府、道台、两淮盐运使等职。
  卢见曾远祖籍河北涞水县。元末明初,农民战争接连不断,田地大量荒芜。明朝开国以后,为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迅速恢复生产,明太祖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创设了卫所制度,下令将所有军队编在卫所之中,进行屯田,从事农业生产和分担常备防守的任务。明成祖朱棣继位后,为进一步实行民屯垦荒,一方面强制大批移民迁来德州;另一方面在德州正卫以外,又于永乐五年(1407)建立了德州左卫,扩大军屯,疏浚运河,以利漕运。卢氏世祖卢径,就是在此情况下,以一名卫所军士,于明弘治年间由河北涞水县到德州左卫注籍落户,靠耕田为生。
  卢见曾的二世祖卢宗哲,字濬卿,自幼勤奋好学,谙于经史,慷慨有大志;《四书》、《尔雅》读一两遍就能背诵如流。明嘉靖七年(1528)举于乡;十四年(1535)中进士,在殿试庶吉士三十人中居首。授翰林院检讨;升南国子监司业。后调为南尚宝徒通议,居三年,召为太常提督四驿馆,擢南太仆。由于宗哲清政廉洁,政绩有声,被升为光禄卿。归里后,在今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芦家井街筑建府第一座,居于其中,朋友来访,则弹碁酌酒,终不请诣上官,年七十卒,著有《焚余草》行于世。
  卢见曾祖父卢世〓,字德水,幼时丧父,卢世〓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每做一事都听从母亲和兄长的教诲。天生孝友,虽家中遭此不幸,却整日苦读经书。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天启五年(1625)考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因母亲有病,世〓乞假归里,终日在家伺候。母亲病愈后,被召回京,补礼部改任监察御史,督促漕运。
  此时,中原地区久旱无雨,河水枯涸,各地盗贼四处横行。世〓依据此情条议《修河沚浅》和《陈河道情形》两疏都得到皇帝的同意,一一允行。〓报竣以后,卢世〓随移疾急促回里。归田后,在运河东岸,进古城大西门前行左拐数百步,今新湖街道办事处吕家街西首,建一别墅居宅,宅内构一园,名曰“尊水园”,大可二三亩,凿池引水,叠石为山,制度及其精巧。园内筑一亭,经则有三应,同蒋诩之筑柳何妨,五真以陶潜之载,竹屋纸窗,酒痕历历,诗思冷冷,取名“杜亭”。
  甲申六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陷京师,遣将郭升循山东,四月初八,郭升攻克德州,建立了大顺地方政权,阎桀任武德道,吴征文任知州。卢世〓与御史赵继鼎、主事程先贞、推官李赞明、生员谢陛等,于四月二十七日合谋将其擒斩,并诛杀了景州、故城、武邑、东光等处大顺军设置的官员。大清兵南下,山左以原官征召,卢世〓以有病为由不赴,又数年卒于家,崇祀德州乡贤祠。卢世〓一生雅好赋诗,最慕少陵,在家中的亭祀架上,有书万卷。著有《尊水园集》、《春寒间记》、《杜诗胥钞》、《放翁绝句选》等诗文集若干卷行世。
  卢见曾为官期间,体恤民情,重用贤士,刚正清廉,秉公果断。四川洪雅县系积疲之地,他任知县后,民苦杂役悉数除之,深得百姓拥戴,擢升六安知州。此前有人妄呈81口官塘可开垦成田,前任已准行。他到任后力陈利弊,毁塘造田被制止。不久调任毫州知州,毫州历来是一个多水患的地区,州有龙凤沟,因长时间不疏而淤塞,他主持开挖龙凤沟,使水入涡河、淮河,水患遂除。后相继任庐州府、江宁府、颖州府知府,江西广(信)饶(州)九(江)南(昌)道台。乾隆元年(1736)特授两淮盐运使,到任后,发现地方盐商们倚仗财势,勾结官府,巧立名目,侵犯“灶户”(即盐民)、土地(盐池)所有权,广大贫苦盐民,备受其害。见曾随即清理盐政积弊,调剂百姓生活,国计民生兼筹并顾。后因流言被劾候勘羁扬州董相祠,三年方定案流放出塞。未及两年奉诏回京授滦州知州,到任后,适逢滦州(今河北滦平县)因久旱无雨,饥民向官府借粮,并拟以暴乱,加之满汉杂处,情况复杂,案件频发。卢见曾到任一年,便清理了积案,安抚了百姓。他抵任时巧逢天降甘霖,当地民众称此雨为“随车雨”,后建“喜雨亭”以示纪念。后任永平知府,再任永定河道台。清乾隆十九年(1754)还任两淮盐运使,翌年海潮为灾,通、泰、淮三属场灶地多被淹,卢见曾疏请豁援钱粮,分别赈抚商灶。据江苏省射阳县考证,卢见曾在任两淮盐运使时,在处理灶民和盐商之间的斗争时,决定以“灶属商亭,粮归灶纳”为主要内容的“卢案”,灶民根据这一“卢案”,从盐商手里夺回了土地所有权,为此,灶民对卢公感恩万分,于民国十三年(1924)在该县南荒沙位置,建造一座“卢公祠”,历年奉祀不衰。卢见曾为任两淮十载,重视缉私,添巡船巡丁,始终不懈。老乞告归德州,遭后任陷害,后由朝廷特旨昭雪。
  卢见曾一生最爱读书作诗,好古玩字画、书籍、碑贴等,其诗作、著述和刻印的书籍很多。授知县上任途中,遇民间诗文书籍,或购或抄不下千卷。任两淮盐运使期间,主东南文坛,一时被称为“海内宗匠”。遭贬候勘羁居董相祠,仍日以饮酒著书为事。流放塞外时有大量诗作,后辑为《出塞集》。告老还乡后,在今新湖街道办事处解放北路二郎庙角南路西修筑“雅雨堂”,征聘书法家、刻书工匠多人,整理刻印收藏书籍。所刻印的书籍字体隽秀清晰,校勘精细,皆标有“雅雨堂”字样,并亲自作序,深受藏书家珍视。自著并刻印的有《雅雨堂诗文集》、《雅雨堂新政十余种》、《感旧集》、《金石三例》、《雅雨金石录》、《山左诗抄》等。
  卢见曾的后代,科举连绵,继承了雅雨堂的刻书事业。清咸丰年间,卢见曾的嫡孙卢荫溥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皇上给他修“相府”,因城里地小,在德州城南(今德城区黄河涯镇)纪庄修了“相府”。雅雨堂旧址,清末卖给别人开了当铺,后来全部拆除。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新”字是谁加上去的
  1943年9月,19岁的曹火星,针对蒋介石“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反动言论,创作出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在平西根据地的霞云岭乡堂上村,也即现在的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最早唱出,1945年9月20日《晋察冀日报》刊登了这首歌,使它的流传更广了。
  后来,这首歌变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新”字是怎么加进去的呢?
  有一种说法为: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儿童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要录制一系列解放区的歌曲,其中就有这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主席听到小学生唱完后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逄先知在《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说,“1950年的一天,毛泽东听到自己女儿唱这首歌时,立即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此前后,毛泽东还曾把这个问题提到中央的会议上来。从此,这首流行全国、人人会唱的著名歌词中的这句话就改过来了”。摘自《北京日报》
  师法“神韵”的田霡
  田贵宝
  清初,德州人杰地灵,干才倍出。诗人如繁星经天,闪烁于清初诗坛之上,放出炫烂的光彩,为德州这块宝地带来荣誉和声望。而这些诗人中,成就最高,诗名最大,又最有代表性的除田雯、谢重辉、卢道悦、冯延櫆和李浃、李源诸人外,还有一位师法“神韵”的田霡,世称田乐园。
  田霡,字子益,号乐园,又号香城居士,晚号菊隐老人。是清初诗坛十子之一、诗歌一径田山姜的弟弟。他生于清顺治十年(1653)九月二十四日,卒于雍正八年(1730)十一月二十日,终年七十有八,门人谥曰“靖节”先生。系德州市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吕家街人。
  田霡出生于一个仕宦家庭,高祖及其父分为明嘉、清顺治年间进士,理学名家。幼年时的田霡,孤而贫困,凡事从母与兄。在他不到一周岁的时候,父亲田绪宗卒于任内,离开人世,由母亲张氏抚养长大。5岁时从兄始读,智力超群;9岁能文,颖悟绝人,甚有奇才;15岁博览群书,从宫定山学,后拔入太学;22岁开始著书立说,游览京师,与海内前辈角雄争长,诗名大显。又从王士祯交往,深得“神韵”之首,与兄田雯、田需诗格迥异。
  康熙二十六年(1687),34岁的田霡,由拔贡生授今山东聊城堂邑县教谕不赴,归乡卧室田园,以城隅竹竿巷(今新湖街道办事处工农街)为宅,建“数帆亭”,编篱为界,以花缘之採三教论,“香城”二字榜於门人,随称“香城先生”。曾两次游览河南嵩山和江苏扬州、金陵诸地,晚年性爱养花,艺菊成癖,晚号菊隐老人。
  雍正六年(1728),田霡已76岁,既老又有病,忽冷忽热,自知于世时间不会太久,笑而言:“我将为謏墓者扮此面目,夫人之宛,不无墓志之难,而失其木然之患。柳子华、赵嘉、王绩、杜牧诸君子,其先我而知者,爱亦操笔而自志。”故以自誌后二年以终老。
  田霡一生无他爱好,除艺菊、察天时、择地利、勤栽培、剿虫蟊,能使菊性与人性相结合,人工与花工并运之长外,独以诗酒田园为乐。数十年来,籍诗而投交者,不只州城之人。田霡知诗,日不关建安时期的曹操、曹丕、曹植和刘祯之墙,足不履魏晋南北朝时的潘岳、左思、陶潜和谢灵运之阈,即事吟咏以道性情而已。著有《鬲津草堂诗集》、《三韵摭言》、《南游稿》、《菊隐集》等,可惜,不知何因,这些诗集只列入《四库全书》存书目类,而不见其集,仅在《国朝山左诗抄》存有数篇。今就其诗加以评述,以飨读者。
  田霡之诗,最能代表其风格的是他的《南游稿》和《鬲津草堂诗集》、《菊隐集》。《南游稿》是他的中年之作,《鬲津草堂诗集》及《菊隐集》则为其晚年之笔。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一生最得意的是以七言绝句自负,自少至老。如“初如长干第一关,果然幽境出尘寰。西风黄叶南朝寺,前面长江后面山”的《宏济寺》和“数间茆(茅)屋傍城隅,扬子天教寄一区,遥对水西慈氏寺,时拖藤杖访文殊”的《自题鬲津草堂》以及“城西一路柳如烟,正是清明上已前,携酒呼朝来鬲海,满树红雨杏花天”的《西村看杏花》。前两首景物布图清晰可见,后一首色彩雅丽闭目可思,皆有清奇之妙和自然之美。故王士祯在《鬲津草堂诗集序》中言:过去司空表圣作《诗品》凡二十四,有的认为冲淡者说“遇之匪深,即之愈稀”;有的认为自然者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有的认为清奇者说“神出古异,淡不可收”,是三者,品之最上。而子益之诗有之。徐世昌亦云:“乐园之诗,兼冲淡、自然、清奇三境,七言绝句尤擅物”。从田霡的以上三首七言绝句来看,的确语言淡泊,无奇藻华丽之句,写景抒情,意在言外,韵味无穷。后人对这位田园诗人如此敬仰,评价如此之高,其诗确有使人心服口服之处。
  田霡古体诗,以五古尤佳,虽囿于田园之中,终成一丘一壑之趣。读之佳篇,美不胜收,如饮甘甜之醇,满口余香。如诗人在游览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的鼓山时,写下的“犯晓登云顶,日午仅陟半。不知几多高,上为云所慢。复穷千百级,忽已凌霄汉。臂挐立岑椒,裹云坐石畔。开口竟可吞,入手不容玩。袖归拟赠客,解衣随风散”《鼓山看云》,兴会超妙,余味无穷,从中可以领略到诗人寄情山水田园之致。诗人通过看云写云,构思的千变万化,性灵之爱蕴在其中。其恬淡之致,陶醉之趣,超然尘世之心,都在一个“云”字上,借此抒其怀抱,寄其无聊不平之思,真可谓“登临之作,易出幽奇”!
  田霡律诗,本于风雅,源于魏晋,在自然淡泊中,见其高雅之致。具有“神出古异,淡不可收”之趣。诸篇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花事才经眼,闲游到鬲津。柔兰浮野岸,淡墨上春鳞。放艇萍牵棹,垂竿鸭狎纶。春童颇解事,隔水唤渔人”《春日杂泳》中的其二和“最爱钵盂顶,孤峰直插天。山腰盘鸟道,石罅泻龙泉。白社僧先生,黄昏客来还。耽奇亦为累,竟日滞层颠”的《钵盂峰》,真是山水有意,泉林多情,诗人如痴如醉,物我两忘,有超脱尘世,留恋忘返之意。难怪王渔洋评曰:“‘淡墨上春鳞’五字不从人间来”。就“萍牵棹”和“鸭狎纶”,非有纵横之才不可为。
  田霡之诗,在清代田园诗人中,是不可多见的,他崇尚“神韵”诗法,学之入理,可称“神韵”一派诗人中的宗匠。
  注:钵盂峰,在安徽省黄山东南部,西连天都峰,海拔1810米,为黄山的三大主峰之一。最险峻,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以往顶极难登,有“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句。
  清代学者孙星衍
  区政协文史委
  孙星衍,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别号五松园,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以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改刑部主事。孙星衍对经史、诸子百家、文字、音韵、金石碑贴等颇有研究,尤工篆法,精校勘,能诗文。他为人清高,不事权贵,乾隆宠臣和珅羡其名愿与结交,他恶其为人托故不见。嘉庆十年(1805)调任山东德州督粮道。
  现今德州市政府所在地,原是清朝的山东督粮道署,民国年间,改为德县公署。1928年以后,又改称德县县政府,直到德州解放。孙星衍来德州后,体恤民情,注重清理漕务弊端。德州四女寺的南支河与运河相通,东入黄河故道,经乐陵至海丰入海,为宣泻运河水的人工河道,年久淤塞,使运河经常决口,漕运阻滞,农田受害,孙星衍奏报皇帝得准,以驻德州满营兵担负了疏浚重任,减轻了农民负担。孙星衍的这一惠政,被德州父老们多年传诵,后来经德州绅民呈请山东巡抚,准予把孙星衍崇祀德州名宦祠。
  孙星衍在德州任职期间,在文化和政治方面,还为后人留下值得称颂的事迹。清嘉庆十一年(1806),在德州卫第三屯发现北魏高贞墓碑,孙星衍和德州知州原逊志、督粮道库大使沈志水把碑移置学宫,他用行草书写跋词刻在高贞牌阴。词曰:“碑浮卫水兮,……曷藉勋名之烂然。我无建树于兹土兮,独好古以穷年。愧岘首之羊公兮,庶后人之宁想乎碑前”,并作跋语:“嘉庆丙寅年,王孝廉保训我,德州卫河第三屯出魏高贞碑。与知州原逊志、库大使沈志水移置学宫。”“赐进士及第山东督粮道阳湖孙星衍撰写记”。嘉庆十五年(1810),孙星衍又将自己珍藏的秦朝丞相李斯篆书泰山刻石铭文残字拓本29字,请当时文字学家严可均用双钩法摹下,刻于碑阴。并作跋语曰:“篆泰山刻石,以乾隆五年毁于火,传书漫漶。余藏有旧拓本,尚可寻求笔意。严君可均通篆法,因嘱双钩上石,勒德州学宫高贞碑之阴,以永其传。”由于孙星衍重视和致力保护文物,距今1400余年的高贞碑和2000余年的李斯篆,才得以保存至今,并做为国家一级文物受到保护。
  孙星衍来德州后,在督粮道署内修筑了平津馆,门内墙壁上镶有青石,镌刻其自撰文、钱咏书写的《平津馆记》,以“开东阁以延贤人”、“识风土古迹为国树人”。每公余闲暇,他便在馆内研究经史,著书立说。他辑刊的《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世称善本。他以20余年之功,集古近各家成就,著有《尚书今古注疏》,对后世经学有一定影响。孙星衍曾主持诂经精舍、钟山书院,后专力经史、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兼顾诸子百家,皆心通其文,著有《周易集解》、《尔雅、广雅诂训韵编》、《史记天官书考证》、《魏三体石经残字考》、《夏小正传校正》、《仓颉篇》、《孔子集语》、《续古文苑》、《寰宇访碑记》、《平津馆金石萃编》、《问字堂》、《平津馆文稿》、《芳茂山人诗录》、《晏子春秋音义》、《长离奸集》等数十种。还校勘《古文尚书》、《孙子》和地理、刑律方面的古籍,且藏书甚富,有《孙氏家祠书目内外编》。
  孙星衍在任刑部主事时,曾赴山东兖、沂、曹、济诸道折平冤狱,救百姓出水火,积极治理黄河为民造福。
  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
  明代大画家、大文学家唐伯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诞生于苏州城皋桥一商家。唐自小聪明,才气奔放,与同里狂生张灵纵酒游乐;后经好友祝枝山规劝,闭门读书,学业大进,宏治十一年(1506年)乡试第一。不幸会试时,他人泄露试题,无端受到牵连,被捕下狱,谪为吏。寅以为耻,辞而不就;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游倦归来,刻一方章,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作伥伥词以发牢骚。他对应世诗文并不在意,说后世知我并不在此。因寄情丹青,下笔直追唐宋,山水人物花卉无不工。晚年筑室桃花坞,天天与来客狂饮;客去不问,醉便酣睡。平日皈依佛法,自号六如,曾作自赞云:
  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噫!我却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
  这一首赞,是很有禅意的。
  唐伯虎一生贫穷潦倒,于嘉庆癸未年(1523年)12月2日去世,得年五十四。他先后娶过三个妻子,第一个徐氏,是十九岁时娶的,六年后去世;第二个妻子是他乡试第一时续的,她出身官宦之家,贪图荣华富贵,当唐因会试案降职为小吏后,牢骚满腹,终于被休掉。最后结合的妻子沈氏,十分贤慧,知书达理,对丈夫的事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还生了个女儿。唐死后葬于横塘王家村。清代诗人方引谐有吊唐六如墓一绝云:
  先生胸次海天宽/只爱桃花不爱官/荒土一抔魂魄在/满溪红雨落春寒。(陈浩望)
  摘自《联合日报》
  为诗清警绝俗的冯廷櫆
  田贵宝
  冯廷櫆,字大木,生于清顺治六年(1649),卒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祖父冯嘉贞于明末自山东即墨县迁来德州,居住河西,始治儒业。父冯沛,字云生,清顺治辛卯科中举人,素重义气,援人之难。
  廷櫆自幼奇智,灵异强记,读书寓目不忘,为乡贤誉为奇童。长而好学,高才绝俗,博闻广识,诗文超逸,不类凡响。康熙十七年(1678)中举,二十一年(1682)考取进士,受官内阁中书。官内阁时,独于青州赵执信(字秋谷,康熙己末(1679)进士,官左春坊左赞善)为执友,性情孤高寡合,不喜结交权贵高门,“官闲无事,惟枕籍书卷”,与赵执信同官内阁,常写诗倡和。曾因同赋《诸葛铜鼓诗》长歌,而名噪京师。当时诗坛盟主王士祯赞赏不已,并为二人的倡和编为《二妙集》刊行于世。廷櫆曾以中书舍人典试湖北,后在馆阁任职10余年,致仕归里,住于城内。在乡数年,惟以诗酒自娱。廷櫆谢世后,其诗作逸散甚多。四十年后,其孙冯德培辑其所存之诗,“奉遗集走五百里”到青州请赵执信为序,即今存的《冯舍人遗诗集》。
  《冯舍人遗诗》共六卷,其中“京集”三卷,存诗232首;“晴川集”一卷,90首;“雪林集”一卷,存诗73首;“曹村集”一卷,存诗110首,计诗496首,加上他书所存佚诗数首,共存诗500余首。具体说散失之作有几多,现不可知,而最知名的《诸葛铜鼓》长诗,今已不存,可见逸诗之多。时人评廷櫆诗云:“诗文超逸,不类凡响。其词调之刻露似岛佛;态息之清超似陶令;意之绵邈寄托遥深似商隐。不斤斤于声调,不察察于骨格,而一种高华丰度,可望而不可即者”。今观其诗,似有过誉之处。就清代诗人中,居上流。
  就其内容而论,廷櫆之诗,其眼界不宽,涉及时代生活面不广。由于馆阁生活,囿于宫墙禁苑之中,接触的多是达官贵人,显赫要员,而廷櫆本人又孤高脱俗,“不人大僚之门”,整日所见惟是书簿公文、往来函札等。因此,在“京集”中,多为赠答、倡和之作,读史、题画、题堂之笔,饯行赠别之诗。但表现他政治态度之作也有,如《送程松皋还里》、《送赵秋谷罢官归里》等。这些人中有因文字案受牵连而归,有因政治不得意而还,廷櫆都以诗赠送表示同情或留恋,或对清廷政治不满。他在《岁暮书怀》里云:“十丈愁围拨不开,小窗破闷有谁来?交疏那解长探病,奴去方知不爱才!”诗里暗示出自己受压抑的苦闷和才干不得重用的心情。最后是“十年尘土老京华,冷淡心情只忆家”,决然离去,宁愿“此生不愿侏儒饱,赢得飘摇似转蓬”,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愿吃那嗟来之食。这种厌倦不仕的情绪,使他对仕途渺茫忧虑,最后致仕还乡。
  廷櫆的“雪林集”,主要是他游览京城古迹、名胜和风景时,所书的感怀诗,以《南将军祠》写的最佳。诗中,他以怀古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节气和意志以及故国之思。高度赞扬了抗敌英雄南霁云,在国难当头之际,临危不惧,壮烈殉国的英雄精神。对投降变节的无耻之徒,表现了轻蔑和唾弃的态度。“南八故是奇男儿,烈节堂堂勒史传。”赞美古人中,深蕴着他的爱憎,“回看二十四郡人,降幡偏竖河北岸”直指叛徒,讽刺深刻。
  最能代表廷櫆诗风和创作高度的是他的“晴川集”。冯廷櫆典试湖北在往返途中,游览荆楚山水时所写的诗篇,也可以说是冯廷櫆诗歌创作的高峰。因此,郑方坤在《国朝名家诗抄》中言:“舍人诗随年编次,初授官为《京集》;校士于三楚为《晴川集》;薄游近畿为《雪林集》”。冯廷櫆典试湖北,由京城出发,经河北、过河南、入湖北,直抵武昌,所经途中名胜故迹、亭关城镇,无不诵诗以记,从他的《出都》、《过真定》、《邯郸道中》、《许昌怀古》等等诗题可以看出,他走出宫墙后,接触到社会现实,写了不少好的诗作。正如王士祯所说的“古选歌行有可传者”。最能代表他古选歌行诗风的是《朗陵行》,是路有所闻,采风有感而发。他在诗的小序中说:“郾城以南数百里,庐舍萧条,野田不治。访之士人,盖数十年于兹矣。夜抵确山,感而赋之”,诗中深刻揭露了那些不关心民瘼疾苦的地方官吏,只知收刮百姓,不问农桑之事,弄的田园荒芜“朝廷重稼穑,特设牧民吏。厚以赐〓恩,重以荒田议”“岂知群有司,相视等儿戏”,致使土地荒废得“荆榛翳邱陇,瓦砾罗市肆”,使人看到辛酸,最后他感慨地说:“惜非事农桑,怀此终何试”,为民疾苦而焦急的心情,虽溢于言表,但又觉得自己无济于世。
  廷櫆的七言歌行《铁犀行》,虽以故事传说为题材,使人读来为之震警,叙事状物,虎虎有声。那“武都怒特西入水,空舲野牛蹑空起。逆潮蹴踏沔江滨,庭吼霸天犹掉尾”,大有吞噬一切的气势,紧接着诗人又以夸张之笔写到“惊涛下撼鼋鼍宫,腥风促浪打沙〓”,使得“群鱼跳波鲛人避,一见凛然慑生气”,似有横扫一切,水中称雄之威。一转写到“乖龙恃势不受降,鳞间出火光射地。老牛斗酣两角折,兀然不动化为铁”,“野牛”与“乖龙”决斗,结果“折角”失败,化为铁石,诗歌写来起伏跌宕,读来引人人胜。故沈德潜在《清诗别载集》中评其诗“只是控驭水势,近于压胜者,前路故作奇崛,使人目眩心骇,少陵《石犀行》以正出之,此以奇出之,故应各擅其胜。”无怪赵执信在《冯舍人遗诗序》中说他的诗“比兴深切,风格超峻。以余力为奇险语,迈古骇今”。
  他的《黄鹄矶》诗作出后,声鸣诗界,为人称誉。他“典试湖北,榜既发,暇与诸名流载酒支筇,登黄鹤楼。俯瞰江汉之流,远眺内方大别诸名山,南望潇湘洞庭,慨然遐想,赋诗百篇”(民国二十四年《德县志》)。《黄鹄矶》之诗,开端给人一雄浑浩荡之感,大有李白歌体之风,那“沔江骇浪流淙淙,夹岸屹立双芙蓉。黄鹄高峙郡城角,倒插石壁当其冲。上戴万古神仙宅,下蹋千人老龙宫。我客江郊百无事,独著双屐携长筇。斜日惨淡山径黑,穷秋萧瑟枫林红。缘崖历登到绝顶,危楼突兀临三重。森然魄动当槛立,参旗斗柄摇虚空。俯看长江一带耳,翻疑天暂难为功。回身欲倚江阁坐,四窗白雾寒蒙蒙。神仙有无堕荒邈,英雄割据空遗踪。冠古人才零落尽,感时五岳排胸中。山雨初来楼角暗,蹑级欲下心忡忡。凭高放眼一长望,茫茫人极云而风。”读其诗,如重经其地,使人随之浮想联翩。特别是前六句诗,虽用夸张渲染之笔,具有豪壮奔放之气,一泻万里之势。故赵执信说他“古体取法青莲,极之昌黎、眉山”。沈德潜称赞他“为诗清警绝俗,詠古尤佳,山左中尤佼佼者”。
  医界闻人罗止园
  区政协文史委
  罗止园,名文杰,字亦才,号未若,晚号止园,德州城内大营街(今新湖街道办事处进步街)人。1879年生于书香门第,前辈多以诗文见长,历经明、清两代凡三百载,代有传入。他自幼学习刻苦,博览群书,尤以医学、绘画有特嗜。光绪二十五年(1899)举秀才,年方二十,名列第一。1907年任北洋陆军第五镇军医官。清宣统元年(1909)考入山东省法官养成所,毕业后历任山东惠民县审核所帮审员、恩县承审员、陆军第十一师一等书记官和执法官,湖北宜昌海关秘书与总务科长,福建省督办公署秘书兼政务处长等职。仕途20余年,秉公正直,目睹官场多弊,遂于1926年,“挂冠归里,自号止园”,致力于祖传中医和绘画研究。其间,深研《金匮要略》,对《本草纲目》灵活运用,脉理切断,诊症准确,达到医术高深境界。1935年任北平美术学院教授。1938年任华北国医学院教授。建国后,参加北京中医学会工作。他先后出版的著作有《止园医话》、《止园医话续集》、《新伤寒症治庸言》、《肺痨病自疗法》、《麻疹须知》、《实验药物学》、《松雨楼画课》、《止园山水画集》、《经史子集要略》、《国学讲习录》、《止园诗草》、《罗氏家规》等。其医著誉满医林,争相传抄;其山水画匠心独运,别具一格,意境深遂,气魄雄绝,为美术界所推崇。
  罗止园积极倡导新中医。他执着追求,奋斗不息,立志将中医学上的缺点,努力改善。由于家学渊源,初攻业时,喜读医籍,复受中医业于章丘邵敬甫先生。此时,只知中医,视一切古籍为神秘,诊断处方,遵循古训,不敢稍违,可谓极端崇拜中医学。后受西医业于恩县姜子全(协和医院毕业)和无锡丁福保(曾译著西医书籍多种)两先生之门,惊悉西医学说、学术效验准确,经过反复比较,实验对照,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学各有所长,确能相济为用,由此,确立了自己新中医观点,因之提倡中西医合参,诊断治疗互相取长补短。他还强调,新中医不但要精通业务,而更应注重医德,医生应以救死扶伤为宗旨。他从不自秘或掩饰自己的失误,对同道同事丝毫无门户之见,对胜我者热情推荐,对失误者中肯批评。1950年5月,他以北京中医学会筹备委员的身份,上书国家卫生部,建议编写新中医教材,设立新中医专科学校,在省、市、县建中医学会等,提供了从根本上发展中医的意见。
  罗止园性嗜山水,游览过多处名山大川,善于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其谈艺之深刻与画品之精致令人叹服。当代名画家李苦禅教授曾尊其为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肖建初、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导演杜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魏隐儒等,均为其高足。建国前,他曾多次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个人画展,每次均轰动古城。有一外国富翁曾出高价收买其全部作品,他不为金钱所动,坚持留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于1953年病逝于北京。
  罗止园一生,追求真理、研究学问,辛勤劳动。他德高望重、品学兼优,医、画、文、哲并臻上乘,堪称后学之师表。
  摘自《德州文史》第二辑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刘特夫
  区政协文史委
  刘特夫,原名卢冠州,德州市建设街人,1910年8月生,193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济南市委主要负责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政治指导员、政治部组织干事兼党总支书记、政治直属队教导员、卫生部政治委员,中共莒北工委书记、青岛工委书记兼滨北城工部长、青岛中纺公司军代表、党委副书记,青岛纺织工业管理局党委书记、青岛市委常委、工业部副部长,青岛市委第一书记,政协山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委等职。1976年离职休养,1984年7月,经中央批准享受副省级待遇。1990年2月10日在济南病逝。
  刘特夫早年就向往革命,热切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28年至1933年2月,他在济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在进步师生的影响下,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占据我国东北三省后,他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毅然投身革命,加入共青团(后转党),积极参加并组织学生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猛烈抨击国民党反动派屈膝退让政策。1933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带头参加绝食,同敌人进行坚决斗争,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
  “七·七”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刘特夫于1937年11月获释出狱。当日本侵略军大举侵占山东,国民党韩复榘部节节溃退之时,他响应中共山东省委的号召,积极参加了1938年1月的徂徕山起义。山东各抗日起义武装组织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后,他长时期从事部队政治领导工作,组织、宣传、教育群众积极参加抗日,带领部队指战员英勇奋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刘特夫在敌占区长期担负党的领导工作。在白色恐怖中,他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对敌斗争,保存发展革命力量,为加强敌占区党的建设和建立人民政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建国后,刘特夫在担任青岛市各级领导职务期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为青岛市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特夫参加革命60年,始终坚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处处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作风正派,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严于律己,顾全大局。晚年身患重病,但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孜孜不倦地研究,撰写党史资料,教育子女听党的话,跟党走,并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了革命晚节。
  各时期中共党员入党誓词
  红军时期 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抗日战争时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解放战争时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建国初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
  “十二大”以后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摘自《党史信息报》
  抗日英雄石嘉植
  袁玉新
  石嘉植,陕西省富平县石小堡村人。1916年生,中共党员。抗日战争时期任职于八路军河北冀南军区敌工部。1941年初,任德石(德州至石家庄)敌工队队长。
  在抗日战争极其艰难的时期,石嘉植化名马玉宗,扮作货郎,于1941年9月率部分队员潜入日伪控制严密的德县(德州)城,在二郎庙街5号(今建设街)建立了“满州国大北报社德州分销社”,以分销社外务部主任兼记者的合法身份,领导德石敌工队在敌人心脏开展抗日活动。在德州城内除以新闻采访、报纸推销为掩护搜集日伪军情报外,又在以五里庄为中心的伪四区开辟阵地。在敌伪组织中秘密建立了“杀敌先锋队”、“古城会”、“救国会”等外围组织,并在德州工商业界和郊区农村中发展了一批敌工外围骨干,许多伪组织人员经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后,秘密向敌工队传递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并掩护地下工作人员出入德州城。在城内外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解敌人营垒,使德州日伪当局甚感恐惧。
  1942年4月,石嘉植以记者采访为名,深入到伪东临道公署及日军德州警备司令部,摸清了驻德州日伪军拟沿德石铁路实施“铁壁合围”的行动计划,遂制定出牵制德州日伪军、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打击敌人的方案。4月29日,伪德县保安大队配合板杉率领的百余日军,沿德州至王瞳铁路先行搜索。此时,八路军河北冀南军区第十九团的两个排正驻焦庄整训,日军的作战计划对其构成很大威胁。德石敌工队便通知其迅速撤离焦庄并至刘庄设伏,秘密通知率10名便衣特务为前锋的内线马清新牵引日伪军上钩,敌工队则迷惑日伪军并阻增援之敌。马清新牵引日伪军南折北拐行至窦堡店时,已使日伪军疲惫不堪,石嘉植率敌工队和第十九团指战员随机应变,迅速机动至窦堡店与吴庄间的沙河设伏。伪军在前,日军在后,缓慢进入伏击圈,日军穿着皮靴,在沙河中行军更加困难。敌工队与第十九团指战员一起开火,杀声震天,板杉中弹负伤,伪军竟相奔命,日军顽抗,被毙、伤十数人。当增援之敌赶到时,石嘉植率敌工队和第十九团指战员早已撤离。
  1942年的6月的一深夜,石嘉植亲率5名精干队员,躲过日军岗哨,由排水沟潜入驻东地医院的日军华北派遣军参谋部德县陆军联络部,用“万能钥匙”开启文件柜,将大批文件装入麻袋,为八路军冀南军区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日军情报。
  1942年仲秋节后,日军警备司令官山口令伪政权组织百姓,沿伪四区边界挖掘封锁沟并修筑大型碉堡,以配合“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并派伪德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谷裕然率80余名伪军增驻五里庄据点,派小队伪军增驻南大屯据点,强迫群众出工挖沟。石嘉植率德石敌工队除发动群众抗工抗粮外,还经常打击伪军,以粉碎日伪的挖沟计划。9月底的一日下午,敌工队侦知南大屯据点的伪军大部赴八里庄抢劫,仅留3人据守,遂派5名队员化装成民工,以给据点送猪肉活鸡为名进入据点,将3名伪军俘获。外出抢劫的伪军返回后,龟缩在据点中不敢露面。夜间,敌工队员押解被俘伪军来到五里庄据点外,把电话线接到带来的电话单机上,胁迫被俘伪军向据点内喊话,称大队部来人有急事找谷裕然。哨兵信以为真,开门放入。几名敌工队员直奔谷裕然卧室,用抢抵住其胸膛。此时,据点外的队员摇通电话,谎称八路军已将据点包围,马上发动攻击。谷裕然被迫接受“将据点内关押的群众全部释放,将抢劫财物全部退还给百姓,3日内将监挖封锁沟的伪军撤出伪四区”等条件。谷裕然即怕八路军,又怕日军,翌日便称病返回德州城。
  在德石敌工队的组织和领导下,群众拒绝挖封锁沟或在挖沟中消极怠工,并不断打击监挖封锁沟的伪军、使民工的数量愈来愈少,伪军的嚣张气焰也有所收敛,工程进度随人减慢。日军警备司令官山口暴跳如雷,遂增派40名日军和百余名伪军每日开赴工地强迫群众出工。1942年10月初,德石敌工队配合八路军河北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一部和故城县大队,在日军返归德州城途中设伏,击毙日军6人,打伤13人。
  因叛徒出卖,1943年春,石嘉植被日军逮捕,关押于河北省龙华监狱。德石敌工队在德州城的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日军为获取到中共地下抗日组织的分布情况和敌工队员名单,对石嘉植采取了以金钱、美女引诱和施以酷刑等各种手段,他始终保持高度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坚贞不屈,重刑在身仍义正词严地驳斥日军的侵略罪行,被日军捆绑在木桩上用刺刀刺死。英勇就义前,他反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
  石嘉植英勇就义的消息传开,德州、衡水一带的抗日军民以极其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坚强的抗日战士。
  我空军第一次击落入侵的美国飞机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空军不断入侵中国领空,进行各种袭扰和破坏活动。仅1951~1953年,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即达7729批32126架次。人民解放军空军、海军航空兵部队和高炮部队进行了英勇的防空作战,捍卫了国家的领空安全。1952年9月20日,美国空军B—29型轰炸机一架入侵中国上海地区上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地区防空司令部立即命令两架歼击机起飞,拦截入侵美机。双方遭遇后,美机企图逃跑,同时向我空军飞机射击。中国飞行员何中道、李永年当即向美机发起攻击,将美机击落于大海。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部队在国土防空作战中,第一次击落入侵的美国军用飞机。
  摘自《中国国防报》
  英灵冲九霄 功名垂千古——追记一等功臣崔志斌
  区政协文史委
  他牺牲的非常壮烈,炮弹掀起的泥土埋住了整个身躯,只有头和双手露在外面,一块弹片打进左腮,血流干了,半边脸全塌下来,但他仍紧紧抱着机枪,右手按在机抢上,怒目圆睁,盯着前方,象一尊不朽的雕塑。
  ——一位战友的追忆
  1986年1月28日,旧历腊月十九。或许,人们已经记不住这一天在干什么了,是上班?还是去购买年货。然而,记住这个日子吧,全市的父老乡亲们,一等功臣崔志斌烈士,正是在这一天,用自己十九岁的年轻生命为人民赢来一个安然、欢乐的春节。烈士的鲜血洒在祖国南疆的土地上,英名却深深铭刻在人们心中。
  崔志斌,德州市德城区建设街道办事处(今新湖街道办事处)新桥街人,生于1967年。198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生前系35291部队特务连战士。1986年在对越防御作战中牺牲,战后被部队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追记一等功。
  1985年3月,崔志斌所在部队接到接防云南边防前线的命令。他怀着保卫祖国、严惩侵略者的雄心壮志,第一个向连队党支部写了三份血书和三份决心书,坚决要求到第一线参战,倘若牺牲,唯一的希望是能追认为中共党员,并把最后的津贴费作为党费。
  连队战友回忆说,在我们连,崔志斌算是年小体弱的,他牺牲时刚满十九岁,个头又矮,可自尊心很强,啥事总要抢到别人前头。为了练就一身杀敌过硬功夫,他除了练好本职科目外,利用晚上时间苦练体能、擒拿、拳击等科目,由于他刻苦训练,在连队三次技术考核中名列前茅。参战以来,他先后执行各种战斗任务三十多次,布雷二百余枚,开辟道路二千四百米,扫雷近千平方米。
  特务连配属侦察分队外出执行任务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是在敌人眼皮底下活动,不仅要忍受雨淋虫咬、饥饿寒冷,而且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敌人的炮袭和伏击。每当这时候小崔总是向班长、排长提出参加,考虑到他年龄小,领导总是不答应,而崔志斌找到领导软磨硬泡,甚至有时不吃饭。1985年5月28日,连队随团坚守在八里河东山阵地,崔志斌曾十余次到阵地前沿执行埋设地雷任务,表现很勇敢。1985年12月17日,崔志斌配属侦察排到55高地侦察,突然与越军遭遇,他机智灵活,乘敌人混乱之机,抓起几颗手榴弹就砸,掩护战友往下撤。当战友们被一片雷区挡住去路时,他又毫不犹豫地冲入雷区,迅速排雷,为战友们开辟了安全的通道。
  1986年1月28日,崔志斌随五连攻打越军55号阵地,担任为步兵开辟通路的任务,战斗刚打响,他就用单兵火箭筒为突击二队开辟了五十米通路,冲锋之前,他第一个冲过通路,跳入堑壕,跪着双膝在壕内搜索前进,排除木壳地雷5枚,在分组搜索时,他跟六班副班长胡少利搜剿,突然遭敌两个火力点射击,他用冲锋枪掩护火箭筒,摧毁左侧敌火力点,此时,右侧的敌火力点压制过来,崔志斌和胡少利灵活地跳出堑壕,用“梯恩梯”炸药将火力点里的四名越军炸死,占领了表面阵地。这时,高地顶端一个暗火力点突然阻拦射击,副班长胡少利命令崔志斌掩护自己去爆破,崔志斌架起轻机抢,向敌人猛烈射击,突然,越军一发炮弹在他右侧爆炸,他负了伤,可他仍以顽强的毅力支撑着身体,重新换上机抢弹匣,向敌人扫去,又一发炮弹打来,一块大弹片击中他的左脸。战友们发现他时,已经壮烈牺牲,整个身子都被炮弹掀起的泥土埋起来,只露着头和两只手,战士们把他从土里拽出来,见他仍紧紧抱着机枪,右手的食指还扣在机枪的扳机上。五连的战士都被这一壮烈的情景激怒了,他们不知道崔志斌的姓名,只知道他是工兵,一时间,“为工兵战友报仇”的怒吼声响彻整个高地。
  崔志斌牺牲后,战友们清理他的遗物,发现他被子里还掖着一包治胃病的药片,一叠风湿止痛膏,战友们都控制不住流下了热泪,他是带着病牺牲的!
  摘自《南疆战火中的德州儿女》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书记述的是新湖街道办事处位于德州市德城区西北部,地处鲁西北冀鲁交界处,为德州旧城区的全部。东依德城区东地街道办事处,西与运河街道办事处隔河相望,南接新华街道办事处,北与天衢街道办事处接壤。辖区南北最大纵距3.7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75公里,总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74519人。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